让“匪娃”爱上写诗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aizj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当老师后,一直顺风顺水。学校突然安排我接手二年级的一个困难班。这个班级的各项表现都比较差,尤其是课堂纪律糟糕。
  接手的第一年,我绞尽脑汁想要镇住这帮“匪娃”,但都失败了。班级如同一盘散沙,每天我疲于应付其他班级学生的告状、各种各样的通报批评。
  在痛苦的自我否定之后,我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认真反思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些焦虑和痛苦有很大部分来自过去荣誉建立的虚荣心。当我陶醉在荣誉的光环里时,再也不愿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了。
  那天,我决定不再像往常一样把那个站在外面的女孩“吼”进教室。我走过去,在女孩身边蹲下来,跟她一起抬头望天。望着望着,孩子自言自语起来:云是天空的衣,雨是天空的泪。我接过她的话茬答道: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女孩激动地说:老师,你说得可真好。
  这个女孩不知道,自己脱口而出的两句诗给我带来了多么巨大的震撼。一个想法在我心里萌动:不是说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吗?让这班匪娃多沾点“诗气”,他们是不是会“消停”一些,变得安静文雅一点儿呢?
  从那以后,诗歌成了班级的日常。每次晨读,我就会带孩子们读一首诗。我们先是读童诗,后来开始唱经典。有一次,因为唱《短歌行》,孩子们对曹操兴趣盎然。我索性上了一堂关于曹操的语文课。这又让孩子们对《三国演义》产生了好奇。于是,全班开始读《三国演义》。
  不只读诗、背诗,孩子们也爱写。刚刚起步时,我只要求孩子们写一两句话,也不立什么写作规矩,不做任何硬性规定,而是鼓励他们“纵笔由心”。
  对孩子们而言,一切都可以激发创作。我的课堂经常因为“意外事件”暂停,变成写诗时间。一次运动会,因为下雨而被耽搁,孩子们心里失落,无心上课。那干脆写诗吧:“天空飘的是雨?水灵亮晶晶,分明就是孩子们的眼泪。阳光,阳光,你快些来吧!等你轻抚哭泣的心灵。”上学放学路上,师生共同仰望一片天空、几朵白云、阵阵落叶,你说上句,我接下句,就成了一首集体创作的诗歌。
  事实上,诗歌给这个班级和我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语文”教学本身。在班级写了3000首诗以后,我挑选、编辑了一本诗集《青青泥中芽》。看到自己的语言化作铅字,大家都有極大的成就感。
  在开始读诗写诗后,我和孩子们在诗歌里自由表达,彼此接纳和理解。每天,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在一天工作结束时读孩子们发给我的诗歌。那些童稚的想象和鲜活的语言,把我从职业倦怠里拯救了出来。我和孩子们的心变得很近,我不再对他们“吼”了,孩子们面对我也不再局促拧巴。
  读诗写诗虽然没有如我所愿,让这些孩子改掉“匪”气,但我清楚他们体格健壮、思维活跃、团结友爱。我松弛了下来,让孩子们在日常管理中给自己做主。我想,学生是应当遵守一定的规范,但过于严格,可能会冲淡学生内心的需求。我相信,给足他们自由,他们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大浪淘沙摘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
其他文献
今天,上午10点整,我身后的连翘终于开出了第一朵小花。为了不错过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整整三天,我都盯着连翘最大的那个新芽——它看上去就像一颗金色的小豆荚一样。当小花终于盛开时,我立刻细察天象,看看是不是要下雨。到了明天,连翘细细的枝条上将长满金色的小星星,一发不可收拾。最重要的是,紫丁香也加快了它的脚步,在人们注意到它之前,它那纤细娇弱的小叶子早就长出来了;还有醋栗,也展开了它那V字形的、环状的“衣
期刊
嵩山,属于伏牛山的一支余脉,主体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后,以嵩山位居中央,定嵩山为中岳。它与山东的东岳泰山、陕西的西岳华山、湖南的南岳衡山、山西的北岳恒山并称为“五岳”。嵩山绝顶,即峻极峰,是中岳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嵩高峻极”和“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哪座山像嵩山一样特殊,是儒、释、道三教的策源地。它还被史学界赞为“文化圣山”,因为它处在黄河和
期刊
如果你独自驾车,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奔跑,车里的录音机再放一点音乐,你跑着跑着,就会觉得自己整个身心已然和车外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只要看一看听一听他们的民歌、散文、小说、绘画,都会明白,他们的灵魂原是来自于大自然的。   在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里,我终于撞见了那些神交已久的名作。看着这些画,我特别想弄明白,他们是怎样去揭示大自然的灵魂的。  当阳光从斜上方穿入森林,林中的空气竟然是绝对透明的,
期刊
冬天的存在,时刻提醒迟钝的世人,心怀暖意去聆听诗人们很久很久以前写下的句子: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夜幕初降,白居易与知己欢聚一室,一杯新酒,暖了心,驱了寒意。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鸟飞远,人踪灭。谪居永州的柳宗元定格在寒江孤舟之上,蓑衣斗笠凝固成一幅充满留白艺术的中国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二次出塞,送别归京使臣。塞外苦寒,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期刊
嘴唇就要裂开的时候,旅行者突然发现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毡房没有上锁。  水壶里早已没有一滴水,旅行者把一壶还冒着热气的奶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他想留下一些钱,但觉得应该等主人回来。  阿拉坦乌拉带着他的羊群跑到遥远的乌日更草场去了,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地回了家。     旅行者听见屋外的动静,连忙起身走了出来。旅行者抱歉地说:“老大爷,实在对不起,我见你家没有锁门,冒昧闯了进来,请你原谅。”
期刊
保彼得·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独立风景画的开创者。农村是勃鲁盖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环境,由于擅长描写居住乡间的乡民生活,他被亲切地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勃鲁盖尔以宏大的构图,描绘尼德兰壮观的自然景色,这些风景画不是假想和拼凑的,而是经过了认真的观察写实,将景色和人物融合为一个整体。这些画作往往在尺幅之间展现出一个庞大的世界,细细品味,就能发现画面中没有任何东西是偶然出现的
期刊
沈昌文,著名出版人、文化学者,1951年开始从事编辑工作,在他半个多世纪的编辑生涯中,策划出版了《情爱论》《宽容》《第三次浪潮》《随想录》《蔡志忠漫画》《金庸选集》《新世纪万有文库》等中外文化、文学著作,引发广泛影响。其主编的知名杂志《读书》,被誉为中国图书界的典范,延续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梦想。近日,这位出版界的泰斗级人物因病去世,享年90岁。  ●小伙计出身的文化人  沈昌文1931年出生
期刊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诗,一只蚂蚁,看起来弱小,但它并没有因为“小”而显得卑微,奔波、劳累和责任也不曾减少分毫,它生机勃勃、满怀信心地在大地上搬运,甚至像骏马一样奔跑,要“跨过日出与日落”。  诗篇开头就以“奔跑”奠定了蚂蚁灵性而自信的形象,它奔跑在青草尖上,坦荡而自在,就像在自己的草原上一样无拘无束。将蚂蚁比成姿态优美、擅长奔跑的骏马,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比喻,凸显出了小身躯中
期刊
“空气里满是桂花的味道,突然很想念你。” ——题记  我喜欢桂花,这是全家都熟知的,每至深秋,家里都是桂花的芳香。今年,他走得很远,远得让人望不到头,每隔两三个月才有一次通话。  就在前几天,刚结束第三次通话后,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今年的秋天他不回来了。“今年的秋天就不回去了,工期没到。”即使知道他很忙,但也觉得伤心难过,不是矫情,他确实是答应过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陪我。说话做事都要算数,这也是他
期刊
弈园、竹韵园、荷塘月色、染尽铅华、茶风、玉门春风……17个让人怦然心动的中国式小花园,统统出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以及园林专业一群95后学生们之手。而这些美景,源于一门课程的期末作业。  取名为“屋里乡”的小花园,红砖外墙上有网上淘来的“洛川东路200弄”的号码牌、自己铺设的地砖、留声机、滴答的时钟、上了年代的行李箱、上海里弄里左邻右舍在小竹椅上“嘎三胡”(闲聊)的意境都扑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