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职高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o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改革,新编的省中等职业英语教材的诞生,职高英语教学越来越被推广,职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使职高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成为校领导和每一位英语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职高英语 合理排课 课堂效率
  目前职业高中英语排课一般周课时为4节,传统的课时安排是两节连上或是分开错时上,每班上4次,根据尝试,我发现两者各有利弊,合理排课促使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排课
  1.新编的省中等职业英语教材非常优秀,它介绍了不同的民族风格、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西方不同的学校活动等。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渗透品德教育。
  2.它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步步为营,分成三个梯度,适合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和班级。
  3.它每单元分Section A,Section B,Section C和巩固练习、语法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大约需两课时完成,有的板块适合两节连上,有的板块适合两节分开错时上。
  二、根据教学内容分析两种排课模式的利弊
  1.每单元的Section A 和Section C两节连上利大于
  (1)Section A始终交织着简单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侧重于主题展开时的教学“热身运动”——看图“说”英语;接着以“听力”活动为主线及侧重点,同时穿插音标或语音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打好基础;最后,以Chant、English saying的语言小文本的学习为载体,渗透快乐教学法。这一板块内容是一个整体,互相联系,分开错时上会破坏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我觉得Section A两节连上更能体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渐渐诱导,环环紧扣,上起来得心应手,学起来津津有味,又能如期完成Section A的教学任务,为Section B的教学做好铺垫。如果两节分开错时上,我觉得弊大于利。
  (2)Section C侧重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读、写”为重点。以一篇200~280个词的文本作为学习的载体,内容难度稍大,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文本中的语言知识点,也适宜2节连上,下面介绍两种断法模式上课:①这一节就上句型,让学生反复操练句型,口笔头练习句型。缺点:内容少,学生吃不饱;反复操练同一句型枯燥、乏味,可能会导致学生昏昏欲睡,上课提不起精神。第二天,这一节就上课文,内容多,难度大,又要复习上节的内容,时间不够。假如走过场,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对有些学生来说等于没上;这篇课文不得不分两次来完成,这样上等于说Section C要用三课时才能完成,当你第三次去上Section C时,学生觉得新鲜感全无,上课乏味,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不排除学生厌烦,认为教师“念叨叨,炒冷饭”,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意味着教师无效劳动的产生。②句型上完后,课文提一部分上,剩余部分下次上,这样看起来在时间可以两节课完成Section C的内容,但实际上破坏了这篇课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也会导致降低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如果Section C两节课连上,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更能体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还能按教材计划编排完成教学任务,我觉得Section C两节连上,利大于弊。
  2.每单元的Section B两节课连上,弊大于利
  Section B侧重将词汇、会话学习及语篇学习想结合,最大化地实现分层教学和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以Unit 1的Section B为例,这块内容分两篇小对话,(一篇短,一篇长)句型和一篇短文组成,且对话和句型内容有连贯性可以放一节课上,短文与前面的对话、句型无多大联系可以放另一节课上。两块内容的量在时间的分配上差不多。分开错时上的优点:(1)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效果好。因为对话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能掌握这一对话,而且能运用对话,背诵对话,并根据不同的情景编对话,学生练习量大、面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表现,课后也有足够的时间记忆、背诵、做作业。这样,第二天上课复习对话,抽查背诵,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的效果;接着导入短文,采用语文“总—分—总”的教学模式,再进行分段教学,找出中心思想,找出短文中出现的重点词组和句型,在黑板上呈现,让学生通过造句模式来拓展思维,最后总结课文。作业:①用短文中的词组造句;②背诵短文;③作文题目:How to make friends.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按自己的思路仿写,字数70-90字。(2)两块内容分开错时上,既减轻学生的背诵的思想负担,又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所学内容,还有助于学生记忆的溪水长流。 如果Section B两节课连上,我发现这一板块量大、内容多,不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仅背诵作业一下子(一篇对话和一篇短文)就有可能会遭到学生的抗拒、害怕或担心,万一学生的抵触情绪一旦产生,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所以,我认为Section B两节课分开错时上,利大于弊。
  3.课后的巩固练习和语法两节课连上,弊大于利
  在上巩固练习前,先总体复习这一单元的词汇和Section A,Section B,Section C,再逐步导入课后的巩固练习Vocabulary Practice和Writing的所有内容。这部分练习我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参与答题、做题的积极性,填空题每组选派一人上台各答一题,根据填空的数量决定学生上台的人数和次数,在黑板上寫出正确答案,由座位上的学生当评委,及时批改;组词成句或句子翻译题,每组学生口头进行比赛,答题人次不能重复,尽力面向全体,所有答对的学生奖一颗“红星”,平时成绩加一分,平时成绩高的学生期末成绩加分。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答题积极性高,面广,速度快,时间短,题量大。作业:(1)填空题做在书上。(2)组词成句、翻译题和作文题做在本子上。这样,一节课就能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课后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语法教学是研究词形变化及句子结构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词法和句法。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语法教学适宜一节课独立完成,不宜与其他内容混合教学,否则会导致学生概念模糊,消化不良;课后巩固练习和语法两节课分开错时上,有利于学生有时间消化吸收,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所以我认为课后的巩固练习和语法两节课连上,弊大于利。
  三、根据教学实践,权衡利弊,得出结论
  针对中等职业英语省编这套新教材,结合本校每周4课时排课的模式,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两者排课模式,权衡利弊得失,我认为合理的排课模式应该是Section A两节连上,Section B两节分开错时上,Section C两节连上,课后的巩固练习和语法两节分开错时上;即每周排课先两节连排,后两节分开错时排,我觉得这种排课模式既考虑到单元板块教学的连贯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又考虑到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还能促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总之,有效的课堂离不开一系列的有效的设计,如何让学生与课堂快乐地一起飞翔是我们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当然,教育课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情感表达的差异有机地选择多种朗读指导形式。激发学生模仿语音语调的兴趣与热情。本文分析了朗读教学的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个生动的、富有生命力和人文气息的活动,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活动,任何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材条件都应该纳入教师的视野。广大教师要切实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将丰富的各种数学资源有效地整合,从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加以开发利用,让课堂更加生动,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度重视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4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
目前,美国国家能源部(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LBNL)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以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正在共同开发首个端对端模拟代码,用以精
阿什库勒火山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造山带,平均海拔在4 800 m 以上,盆地内分布有14 座新生代晚期火山,其中阿什火山是1951 年中国最新喷发的活火山。青藏高原西北缘
新课改,新理念,新发展,新契机。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化,我们武都初中的全体老师积极投身在改革的浪潮之中。我们学习新教材,研究新课标,解读新时期的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优化积极创造
作者针对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高中英语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高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难度比较大。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本地区作文难以提高的几个原因及相应的对策,对作文评价机制中反映的问题有一些个人的思考。
华北块体的动力边界连续发生2008年汶川8.0和2011年日本宫城近海9.0地震。我们基于全国编目系统提供的华北地区2008—2014年的地震观测报告,读取小震初动符号,利用台站综合机制解,首先讨论了区域构造应力的作用模式,结果显示与区域地质研究结论有较好的一致性;然后基于台站综合解的矛盾比,分析了日本"3·11"地震对华北区域应力场的影响。结果显示,矛盾符号比的区域差异反映了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