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有“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一句。其中 “于是”一词,与课本配套的“教师用书”翻译为“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很显然是把原文“于是”的用法等同于现汉语的“于是”,我认为有所不妥。
“于是”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用作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在古汉语中“于是”是两个词。“于”是介词,译为在、到、向、從;“是”作代词,译作这、这个。“于是”直译的话就译作“在这……”,省略号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
当然, “于是”也有古今同义的用法。但在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一句中,“于是”应是古今异义,译作“在这个时候”或“与此同时”,而并非古今同义,原因有四。
首先,与时局背景不符。商鞅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与之相随的是,秦国横扫天下统一六国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宣告了赵国的正式灭亡。燕赵互为唇齿,唇亡而齿寒,灭赵后王翦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燕国危在旦夕。之前的燕国太子丹本在秦国做人质,他看到秦王决心要灭六国,再加上秦王遇之不善,就暗中逃回燕国,立誓要为燕国报仇,为自己雪耻。但太子丹报仇的办法有些特别,他一不操练兵马,二不结盟诸侯,而是物色忠勇之士,担当刺客,企图趁拜见秦王的机会挟持秦王订立盟约或刺杀秦王使秦廷内乱,君臣相疑。如此看来,太子姬丹刺杀秦王的计划由来已久,所以对于天下之利匕首的寻求应该在有刺杀秦王计划之后的物色刺客或准备信物阶段进行,而不是在荆轲连信物——樊於期之首级都准备好之后,太子姬丹才慢慢吞吞去准备刺杀的工具,与秦师大兵压境的情势不符,与太子丹决心刺杀秦王的历史真相不符。
其次,与太子丹的刺秦心理不符。当秦军灭赵北略地,至燕南界时,太了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可见太子丹对秦军的大兵压境是万分焦虑,惊恐至极。他之所以会当面督促荆轲尽快赴秦刺杀秦王,是因为他知道王翦的虎狼之师一旦进犯,燕国是不堪一击的。当太子丹认为一切准备就绪而荆轲因有所待暂作停滞时,太子丹先是迟之,疑其有改悔;再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这其中再一次暴露了太子丹对于秦军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的惊恐和焦急,以及对实现刺秦王计划的迫不及待。“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一句更进一步表明太子丹为刺秦王不可动摇的信念,而在这场把自己身家性命和家国存亡作为赌注的豪赌中,太子丹能做的事情是:物色刺客,准备信物,准备利器。刺客早已找好,养在身边很久了;准备信物的过程中即便是动了不忍之心,也交待给荆轲去想办法了;最容易备的匕首,太子丹会愚钝到非等荆轲把信物搞定后才派人四处打听、购买、以药淬之吗?当然不会,除非是他刺杀秦王的行为是被迫的,不情愿的。所以,“于是”应译为“在这个时侯”或“与此同时”。
第三,与段内语境不符。原文第五段这样叙述:“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夫人之利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其中“预”应理解为“预先”,意即不是一切准备好以后,“于是”再寻求、购买、加工可以使秦王一刀毙命的利刃,而是在与荆轲准备信物的同时,从容而不动声色地寻求并购买加工刺杀秦王的工具。想必太子丹这样预先求购利刃,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暗中寻访、比较、挑选。想把一名刺客当作完成自己报仇雪恨、保家卫国任务的唯一筹码的太子丹,他知道他所供养的这位刺客肩上所挑重担的份量,他也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普通道理,他更知道如果荆轲一旦有机会刺杀秦王却因匕首的不锋利不致命而导致行刺失败的严重后果和千古遗憾。所以,太子丹只能预先行动,选择并加工好天下最适合刺杀秦王的利器。而对于“于是”一词,符合这一理解的翻译只能是“在这个时侯”或“与此同时”。
第四,与物理常识不符。在刺秦的整个故事情节中,始终没有提及送别的季节,但从荆轲“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描写中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形:易水河畔,悲风萧萧;易水虽寒,但尚未结冰。据此可以推断,地处北方的易水地区当时不是夏季,也不是冬季。樊於期的首级在没有制冷设备的战国时代,其保质期的问题恐怕也是谋事者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否则,千辛万苦到了秦国,樊於期的首级已经腐烂到面目全非无法辨认,白白辜负了樊将军的一腔信任事小,一旦秦王因首级无法辨认而不认账以欺君降罪,就前功尽弃了。
再者,易水地区去秦宫咸阳,可谓千里迢迢,在没有内燃机助力的战国时代一定需要假以时日,首级腐烂的问题同样需要重点考虑:太子丹必须保证在荆轲一旦取得某人人头这样的信物后,就立即出发,而不是因为匕首还没有求到去增加整个计划的风险。所以太子丹准备匕首的过程,应该和前面荆轲准备信物的过程同时进行,“于是”应理解为“在这个时侯”或“与此同时”。
“于是”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用作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在古汉语中“于是”是两个词。“于”是介词,译为在、到、向、從;“是”作代词,译作这、这个。“于是”直译的话就译作“在这……”,省略号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
当然, “于是”也有古今同义的用法。但在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一句中,“于是”应是古今异义,译作“在这个时候”或“与此同时”,而并非古今同义,原因有四。
首先,与时局背景不符。商鞅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与之相随的是,秦国横扫天下统一六国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宣告了赵国的正式灭亡。燕赵互为唇齿,唇亡而齿寒,灭赵后王翦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燕国危在旦夕。之前的燕国太子丹本在秦国做人质,他看到秦王决心要灭六国,再加上秦王遇之不善,就暗中逃回燕国,立誓要为燕国报仇,为自己雪耻。但太子丹报仇的办法有些特别,他一不操练兵马,二不结盟诸侯,而是物色忠勇之士,担当刺客,企图趁拜见秦王的机会挟持秦王订立盟约或刺杀秦王使秦廷内乱,君臣相疑。如此看来,太子姬丹刺杀秦王的计划由来已久,所以对于天下之利匕首的寻求应该在有刺杀秦王计划之后的物色刺客或准备信物阶段进行,而不是在荆轲连信物——樊於期之首级都准备好之后,太子姬丹才慢慢吞吞去准备刺杀的工具,与秦师大兵压境的情势不符,与太子丹决心刺杀秦王的历史真相不符。
其次,与太子丹的刺秦心理不符。当秦军灭赵北略地,至燕南界时,太了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可见太子丹对秦军的大兵压境是万分焦虑,惊恐至极。他之所以会当面督促荆轲尽快赴秦刺杀秦王,是因为他知道王翦的虎狼之师一旦进犯,燕国是不堪一击的。当太子丹认为一切准备就绪而荆轲因有所待暂作停滞时,太子丹先是迟之,疑其有改悔;再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这其中再一次暴露了太子丹对于秦军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的惊恐和焦急,以及对实现刺秦王计划的迫不及待。“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一句更进一步表明太子丹为刺秦王不可动摇的信念,而在这场把自己身家性命和家国存亡作为赌注的豪赌中,太子丹能做的事情是:物色刺客,准备信物,准备利器。刺客早已找好,养在身边很久了;准备信物的过程中即便是动了不忍之心,也交待给荆轲去想办法了;最容易备的匕首,太子丹会愚钝到非等荆轲把信物搞定后才派人四处打听、购买、以药淬之吗?当然不会,除非是他刺杀秦王的行为是被迫的,不情愿的。所以,“于是”应译为“在这个时侯”或“与此同时”。
第三,与段内语境不符。原文第五段这样叙述:“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夫人之利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其中“预”应理解为“预先”,意即不是一切准备好以后,“于是”再寻求、购买、加工可以使秦王一刀毙命的利刃,而是在与荆轲准备信物的同时,从容而不动声色地寻求并购买加工刺杀秦王的工具。想必太子丹这样预先求购利刃,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暗中寻访、比较、挑选。想把一名刺客当作完成自己报仇雪恨、保家卫国任务的唯一筹码的太子丹,他知道他所供养的这位刺客肩上所挑重担的份量,他也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普通道理,他更知道如果荆轲一旦有机会刺杀秦王却因匕首的不锋利不致命而导致行刺失败的严重后果和千古遗憾。所以,太子丹只能预先行动,选择并加工好天下最适合刺杀秦王的利器。而对于“于是”一词,符合这一理解的翻译只能是“在这个时侯”或“与此同时”。
第四,与物理常识不符。在刺秦的整个故事情节中,始终没有提及送别的季节,但从荆轲“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描写中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形:易水河畔,悲风萧萧;易水虽寒,但尚未结冰。据此可以推断,地处北方的易水地区当时不是夏季,也不是冬季。樊於期的首级在没有制冷设备的战国时代,其保质期的问题恐怕也是谋事者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否则,千辛万苦到了秦国,樊於期的首级已经腐烂到面目全非无法辨认,白白辜负了樊将军的一腔信任事小,一旦秦王因首级无法辨认而不认账以欺君降罪,就前功尽弃了。
再者,易水地区去秦宫咸阳,可谓千里迢迢,在没有内燃机助力的战国时代一定需要假以时日,首级腐烂的问题同样需要重点考虑:太子丹必须保证在荆轲一旦取得某人人头这样的信物后,就立即出发,而不是因为匕首还没有求到去增加整个计划的风险。所以太子丹准备匕首的过程,应该和前面荆轲准备信物的过程同时进行,“于是”应理解为“在这个时侯”或“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