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书的结构与内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实践》出版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是2006年9月,共335页。作者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吴旭东教授。此书的书号是
ISBN7-5446-0075-0/H0031。第一章首先将二语习得研究的性质定位为实证性研究,接着介绍了实证研究的主要阶段,指出了课题具体化对研究类型定位的重要意义,并将二语习得研究分成3种主要类型,最后分析了3类研究各自的特点在研究主要阶段中的表现形式。学习各类具体研究方法打下基础。其余3章分别通过实例详细介绍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主要特征,意在使读者对研究过程的5个主要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不同研究类型中的表现形式及特征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实践篇”是本书的重点,由七章组成。第一章建构了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评价机制。第二至第七章通过六篇实践性文章给读者具体演示了作者构建的评价机制在探索性(见第二章)、描述性(见第三、四、五章)和解释性(见第六、七章)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二、内容评价
吴旭东教授指出许多讲研究方法的教材,一般就是讲原理,然后就是技术性很强的统计方法的介绍,很少进行实例剖析。实践出真知,吴旭东教授的这本书弥补了这类书的这一缺陷,极少的篇幅清晰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然后是现身说法,实例评析,好像是在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进行实证研究,作者从研究目的切入,以分类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评价机制,在探讨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这本书在这个方面是个创新,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1.方法篇
面对二语习得这一复杂的实践研究,作者批评性地吸收了前人研究的成果,把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定位为实证方法;指出二语习得研究的分类相似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来自于对三个互相关联的因素(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的控制)的评估。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现状决定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决定对研究过程的控制程度。根据研究目的,该领域的研究被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实验性三类;这三类的研究过程均可分为七个主要阶段。它们依次是:(1)发现研究课题;(2)明确研究问题或假设;(3)设计研究方案;(4)实施调查;(5)分析数据并获得结果;(6)解释调查结果;(7)传播研究结果。
这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实验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实验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1)如果对实验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几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如果要对实验问题作出更准确的定义;如果要确定备选的行动路线;如果要制定调查问答或理论假设;如果要将关键的变量分类成自变量或因变量。
(2)在整个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中,探索性研究是最初的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应继续进行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例如,通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假设应当利用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3)并不是每一个方案设计都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是否要用探索性研究取决于实验问题定义的准确程度,以及实验者对处理问题途径的把握程度。
2.实践篇
实践篇是这本新著的又一独到之处。作者点评了在中国环境下完成的6个项目报告,引导学做研究的读者感受、验证这套评价机制分别在探索性(见第二章)、描述性(见第三、四、五章)和解释性(见第六、七章)研究中的有效性。在实践篇的二至七章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和读者交流,缩短和读者的距离。此外,在讲解统计方法的选用时,作者制作了精细流畅的图表。譬如,统计方法选择总流程图,分数(等距)、顺序和稱名数据流程图。这些以表格和图表组织的信息方便读者查找、作对比分析。
在实践文章一中运用的错误分析的方法,错误分析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一大重要理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犯错是必然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并且充分利用它们。实际上,我们纠正错误、减少错误的前提是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按照语音、词汇、语法、句法来分析,只能在表面上分析错误,过度的讲解规则并不能有效地减少错误。只有找到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让学生从根本上区分、理解错误,他们才会进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错误。
三、不足之处
数据分析是实证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难点,在统计操作这一块,作者没有花一定的笔墨,不熟悉统计软件使用的读者会感到一些不便。本书更适合那些对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尤其是统计分析)已有初步了解,但希望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的读者。
四、结语
这本书凝聚着作者从事二语习得研究几十年的经验和成果,作者从研究目的切入,以分类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评价机制,在探讨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书用汉语写成,方法篇主要依据国外的文献,实践篇则依凭国内的研究,达到中西合璧的境界。本书以培养读者的研究能力为重心,帮助他们找到外语学习、理论和实施研究的结合面。我们要想提高研究能力,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认真严谨地去实践。
作者简介:姜晴晴(1991-),女,汉族,湖南省邵阳市,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实践》出版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是2006年9月,共335页。作者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吴旭东教授。此书的书号是
ISBN7-5446-0075-0/H0031。第一章首先将二语习得研究的性质定位为实证性研究,接着介绍了实证研究的主要阶段,指出了课题具体化对研究类型定位的重要意义,并将二语习得研究分成3种主要类型,最后分析了3类研究各自的特点在研究主要阶段中的表现形式。学习各类具体研究方法打下基础。其余3章分别通过实例详细介绍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主要特征,意在使读者对研究过程的5个主要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不同研究类型中的表现形式及特征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实践篇”是本书的重点,由七章组成。第一章建构了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评价机制。第二至第七章通过六篇实践性文章给读者具体演示了作者构建的评价机制在探索性(见第二章)、描述性(见第三、四、五章)和解释性(见第六、七章)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二、内容评价
吴旭东教授指出许多讲研究方法的教材,一般就是讲原理,然后就是技术性很强的统计方法的介绍,很少进行实例剖析。实践出真知,吴旭东教授的这本书弥补了这类书的这一缺陷,极少的篇幅清晰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然后是现身说法,实例评析,好像是在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进行实证研究,作者从研究目的切入,以分类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评价机制,在探讨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这本书在这个方面是个创新,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1.方法篇
面对二语习得这一复杂的实践研究,作者批评性地吸收了前人研究的成果,把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定位为实证方法;指出二语习得研究的分类相似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来自于对三个互相关联的因素(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的控制)的评估。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现状决定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决定对研究过程的控制程度。根据研究目的,该领域的研究被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实验性三类;这三类的研究过程均可分为七个主要阶段。它们依次是:(1)发现研究课题;(2)明确研究问题或假设;(3)设计研究方案;(4)实施调查;(5)分析数据并获得结果;(6)解释调查结果;(7)传播研究结果。
这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实验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实验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1)如果对实验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几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如果要对实验问题作出更准确的定义;如果要确定备选的行动路线;如果要制定调查问答或理论假设;如果要将关键的变量分类成自变量或因变量。
(2)在整个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中,探索性研究是最初的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应继续进行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例如,通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假设应当利用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3)并不是每一个方案设计都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是否要用探索性研究取决于实验问题定义的准确程度,以及实验者对处理问题途径的把握程度。
2.实践篇
实践篇是这本新著的又一独到之处。作者点评了在中国环境下完成的6个项目报告,引导学做研究的读者感受、验证这套评价机制分别在探索性(见第二章)、描述性(见第三、四、五章)和解释性(见第六、七章)研究中的有效性。在实践篇的二至七章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和读者交流,缩短和读者的距离。此外,在讲解统计方法的选用时,作者制作了精细流畅的图表。譬如,统计方法选择总流程图,分数(等距)、顺序和稱名数据流程图。这些以表格和图表组织的信息方便读者查找、作对比分析。
在实践文章一中运用的错误分析的方法,错误分析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一大重要理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犯错是必然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并且充分利用它们。实际上,我们纠正错误、减少错误的前提是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按照语音、词汇、语法、句法来分析,只能在表面上分析错误,过度的讲解规则并不能有效地减少错误。只有找到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让学生从根本上区分、理解错误,他们才会进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错误。
三、不足之处
数据分析是实证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难点,在统计操作这一块,作者没有花一定的笔墨,不熟悉统计软件使用的读者会感到一些不便。本书更适合那些对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尤其是统计分析)已有初步了解,但希望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的读者。
四、结语
这本书凝聚着作者从事二语习得研究几十年的经验和成果,作者从研究目的切入,以分类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评价机制,在探讨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书用汉语写成,方法篇主要依据国外的文献,实践篇则依凭国内的研究,达到中西合璧的境界。本书以培养读者的研究能力为重心,帮助他们找到外语学习、理论和实施研究的结合面。我们要想提高研究能力,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认真严谨地去实践。
作者简介:姜晴晴(1991-),女,汉族,湖南省邵阳市,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