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9年农历9月13日(公历10月25日),我出生的那天夜里(实际是农历9月14日凌晨),爷爷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在路上捡了个男孩儿。娘说,是我落地后的一阵哭声把爷爷从梦中唤醒的。
于是,爷爷给我取了个名字,叫“梦”。看来,我降生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命运已经注定,我一辈子都要在夢中寻觅。
两岁时,娘抱着我去北山(陕北与关
中交界地区,国共两党在那一带拉锯)找父亲。父亲是游击队长,有三四十个人、十几杆枪,任务是往陕北运送紧缺物资,如药品、纸张、火柴等。父亲带着他的人马东奔西突,娘和我(后来又有了弟弟)居无定所,到处逃荒。当时,娘也就30岁左右,娘儿仨滚过沟、坠过崖,还差点被狼吃掉。有一回,娘被国军抓了去,经受了审问、拷打,棉袄被刺刀捅透都没有招供,保住了游击队藏匿的文件和延安紧缺物资。
解放后,一些领导干部甩掉“土包子”老婆,娶了“洋学生”。父亲说,要不是被娘那次英雄行为感动,也“休”了她了。
后来,父亲当了“县太爷”。我们全家搬进三原县城的政府大院里住。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政府大院的叔叔送给我一个雅号——小“土匪”。那时,我9岁。
1950年,上级通知,县级领导干部可以送一个孩子去省城的“保育小学”上学。父亲给弟弟报了名。但弟弟年纪小,娘不放心,让我去。但因为改换姓名的手续麻烦,父亲就让我冒名顶替。从此,我叫了弟弟的名字——吴天明。这是个吉利的名字,它使我一路顺风。弟弟改叫吴继明,继续我“明”,却一辈子不顺。
不知走了哪根筋,我从小喜欢文艺,数理化总没好成绩。
我上小学的时候,爱说快板。当时在陕西很有名的农民诗人王老九、谢茂恭的快板书,我一天背一本,经常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出风头。父亲批评我“不务正业”。
初中时,我用陕西话说相声。到了高中,我热衷于演话剧,编舞蹈,不久又迷上了电影。
1960年,我考上西影演员训练班。爷爷绝望了,说祖宗造的孽,家里出了个“戏子”。
1982年后,我独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在国内外获奖,爸爸笑了。
1983年10月,在陕北拍《人生》外景,突然得知,我被任命为西影厂厂长。“官阶”相当“五品”,比父亲的“从五品”高半级。老人家又为我担忧了。
《人生》在全国引起轰动,得了“百花奖”。父亲终于说:“这小子还行。”这是他惟一一句夸奖我的话。
《老井》国内外得了一串奖。西影厂也搞得红红火火,被外国人誉为“中国新电影的摇篮”。可惜,父亲走了,没赶上我的风光。不然,老人家也许会为他这个儿子感到一丝自豪。
1980年代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把我抛到太平洋彼岸。转瞬间,一个中国电影界的风云人物,异乡飘零。命运把我扔进了冰冷的深渊,在那里,为养家糊口,苦苦地挣扎了五年。
1994年隆冬时节,我回归祖国,一切从零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奋斗。十余年来,在朋友们帮助下,我导演了三部电影、四部电视连续剧,在国内外得了三四十个奖。这些作品唤回了我的自信,也让社会重新接纳了我。
2005年1月11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把第一个“导演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我,这是莫大的鼓励!同行们对我大半辈子的劳动做了公正的评判,我当死而瞑目。但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我还有精神再干十几年。
于是,爷爷给我取了个名字,叫“梦”。看来,我降生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命运已经注定,我一辈子都要在夢中寻觅。
两岁时,娘抱着我去北山(陕北与关
中交界地区,国共两党在那一带拉锯)找父亲。父亲是游击队长,有三四十个人、十几杆枪,任务是往陕北运送紧缺物资,如药品、纸张、火柴等。父亲带着他的人马东奔西突,娘和我(后来又有了弟弟)居无定所,到处逃荒。当时,娘也就30岁左右,娘儿仨滚过沟、坠过崖,还差点被狼吃掉。有一回,娘被国军抓了去,经受了审问、拷打,棉袄被刺刀捅透都没有招供,保住了游击队藏匿的文件和延安紧缺物资。
解放后,一些领导干部甩掉“土包子”老婆,娶了“洋学生”。父亲说,要不是被娘那次英雄行为感动,也“休”了她了。
后来,父亲当了“县太爷”。我们全家搬进三原县城的政府大院里住。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政府大院的叔叔送给我一个雅号——小“土匪”。那时,我9岁。
1950年,上级通知,县级领导干部可以送一个孩子去省城的“保育小学”上学。父亲给弟弟报了名。但弟弟年纪小,娘不放心,让我去。但因为改换姓名的手续麻烦,父亲就让我冒名顶替。从此,我叫了弟弟的名字——吴天明。这是个吉利的名字,它使我一路顺风。弟弟改叫吴继明,继续我“明”,却一辈子不顺。
不知走了哪根筋,我从小喜欢文艺,数理化总没好成绩。
我上小学的时候,爱说快板。当时在陕西很有名的农民诗人王老九、谢茂恭的快板书,我一天背一本,经常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出风头。父亲批评我“不务正业”。
初中时,我用陕西话说相声。到了高中,我热衷于演话剧,编舞蹈,不久又迷上了电影。
1960年,我考上西影演员训练班。爷爷绝望了,说祖宗造的孽,家里出了个“戏子”。
1982年后,我独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在国内外获奖,爸爸笑了。
1983年10月,在陕北拍《人生》外景,突然得知,我被任命为西影厂厂长。“官阶”相当“五品”,比父亲的“从五品”高半级。老人家又为我担忧了。
《人生》在全国引起轰动,得了“百花奖”。父亲终于说:“这小子还行。”这是他惟一一句夸奖我的话。
《老井》国内外得了一串奖。西影厂也搞得红红火火,被外国人誉为“中国新电影的摇篮”。可惜,父亲走了,没赶上我的风光。不然,老人家也许会为他这个儿子感到一丝自豪。
1980年代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把我抛到太平洋彼岸。转瞬间,一个中国电影界的风云人物,异乡飘零。命运把我扔进了冰冷的深渊,在那里,为养家糊口,苦苦地挣扎了五年。
1994年隆冬时节,我回归祖国,一切从零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奋斗。十余年来,在朋友们帮助下,我导演了三部电影、四部电视连续剧,在国内外得了三四十个奖。这些作品唤回了我的自信,也让社会重新接纳了我。
2005年1月11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把第一个“导演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我,这是莫大的鼓励!同行们对我大半辈子的劳动做了公正的评判,我当死而瞑目。但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我还有精神再干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