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下,65张耀眼的改革“名片”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4年前,一批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登上浙江北部的莫干山,围绕经济改革展开热烈讨论。这场史称“莫干山会议”的讨论,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中的一段佳话。莫干山所在的德清县,也得“改革基因”之先,成为一片改革热土。
  小县手握65张改革“名片”
  德清有一个与改革开放“同龄”的改革样本。
  1978年,当地一家乡镇砖瓦厂悄悄选派员工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习,研究所也派出“周末厂长”赴厂指导。年底,砖瓦厂新建的单晶炉“长”出了第一根铌酸锂晶体。
  1983年,双方再次突破体制障碍,组建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这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创了产学研合作的“德清模式”。
  “当年,我们可是改革明星,直接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变革。”由德清县电子器材厂发展而来的“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勇颇为自豪。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行业内唯一具备晶体生长、芯片加工、器件制造等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企业。
  从2010年至今,这个户籍人口不到50万的县,陆续承接了65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
  从优化政府服务、“最多跑一次”到推行“标准地”全面改善营商环境;从“多规合一”让一张蓝图绘到底,到户籍制度改革抹平身份证背后的33项城乡待遇差异;从率先实施生态补偿让“叶子变票子”,到全国首宗村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也能获得土地溢价收益;从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工程示范;从民宿经济异军突起,到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落户……
  “德清是新时代的改革热土,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德清县改革办政研室副主任刘海波一边介绍,一边拿出《德清县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情况》,对着表格一一列举,如同展示一张张改革“名片”。这65张“名片”中,有三分之一属于“国字号”。德清许多改革经验与做法开全国之先河,被复制推广。
  “试验田”长出新禾
  2016年,以中央启动“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德清县积极争取到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的落户。
  “从签订好项目承诺书,到项目开工建设,不到一个月,真的好快。”浙江欧思达服饰有限公司项目对接人陈秋颖说,与各个部门签订承诺书后,他们自主完成施工图设计、图审并确定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便能开工建设了。
  承诺制不仅由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在全省推行,浙江省委、省政府更部署将“标准地”改革选择在德清试点。
  “标准地”,就是“标准建设用地”,土地出让时明确每块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标准,带着“标准”一起出让。
  事前定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标准地”改革快速推进。2017年8月启动,月底德清就推出了第一块“标准地”。
  事实上,“标准地”是德清这块改革“试验田”的最新产出。
  朝自己“动刀”
  和很多地区一样,德清县此前的医疗格局也是“乡镇医院吃不饱,县城医院吃不下”。医院、医生和群众,都有一肚子苦水。
  2017年,德清县推行县域“医共体”改革,改变原来县、镇、村三级各管一段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现全县医疗资源一盘棋。
  其具体做法是撤销乡镇医院的法人,组建两大健康保健集团;通过机制保障,让医疗人才安心在基层工作;设立连续医疗服务中心,统一药品目录……
  德清县卫计局局长马建根坦言,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势必触及某些人的利益,首当其冲的便是他本人。
  “原来局里可以人事任免,所以乡镇医院的院长,经常来这里坐坐。”他笑着指着办公桌对面的两把沙发说,“现在(权力)慢慢下放,他们就不用来了。”
  权力变小了,但是管理更加顺畅,这是马建根最切身的改革获得感。
  “医共体”改革之初,不少人也有顾虑。“改错了就改回来嘛,失败也是改革的经验。”老马心直口快,话语间底气十足。他认为,“医共体”改革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为了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截至目前,這场县域医改已经初现成效。今年前五个月,德清基层诊疗人次同比增长16.7个百分点,县级医院高难度手术量同比提高34%。2017年全县年度考核中,医疗卫生行业“破天荒”地进入第一档次。
  改革创新容错免责
  “在德清,一系列改革带来的叠加效应,让改革越改越宽!”县委书记王琴英说,这种良性循环,和当地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改革的传统密切相关。
  这位女书记形象地表示,德清的改革就像读书,一开始越读越厚,困难多困惑多,慢慢地越读越薄,越读越开朗,越读越起劲。
  她说,为了真正让改革创新者放下包袱,2016年4月,县里还专门出台了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规定了对6种具体情形可以减责免责。
  德清县谋划进一步深化该机制,对“最多跑一次”改革和60多项全国、省级改革试点,建立易于对照、便于执行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真正解决怕担责怕出错、不敢试不敢为的问题,让深化改革的战场成为干部的考场。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其他文献
10 月中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芝商所)披露了一组比特币期货在 2018 年的交易数据,比特币期货在芝商所不管是日均交易量还是持仓量,都在直线增长。  近半年来,数字货币交易走势低迷平缓,不少币圈人士炒币再难像牛市那样容易赚钱,纷纷投身期货等数字货币衍生品交易。  用衍生品扩大市场  一直以来,努力将比特币 ETF 推上市的 Winklevoss 兄弟在業内备受关注。  他们被称为华尔街之
期刊
给领导汇报工作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场景。很多人说:汇报要趁领导心情好的时候。  这句话乍一听挺有道理,但仔细想想,也有问题。一来,作为下属,我们不知道领导心情好不好。二来,就算是领导心情好,如果听到的是坏消息,也不能保证不给下属颜色看。  所以,选领导心情好的时候汇报,听起来靠谱,做起来模糊。  还有人习惯把成绩攒到一块,一次性给领导汇报,给对方惊喜,让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这也不太对。好消息分
期刊
你是好人吗?  一听到这个问题,我猜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我當然是好人!就算那个公认的卖国贼汪精卫,还有当时追随他的一大批文人、政客,他们觉得自己是为中国的前途着想,才跟日本人合作,成立南京伪政府的——所以,没有人会觉得自己不是好人。  但是,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关心的不是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而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人会变成好人或者坏人。1971年,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期刊
手机市场风云变幻,从登顶到跌落只需短短几年。如今,除了深圳华强北,三星手机在中国似乎成了一个正在消失的品牌。  2002年,耀科国际总经理施争辉因偷税被抓,而这家上市公司是三星手机的大中华区总代理。  水货之王  当时的中国手机市场还是牌照准入制度,因为没牌照,三星手机在中国只能靠进口,加上关税,店里的价格能到14000元。  价格便宜的水货立刻有了空间。因为各种滑盖、翻盖、直板造型层出不穷,三星
期刊
在公众眼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最接近世界末日的时刻。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从故纸堆中被发掘出来,这一思维定势有所动摇——最危险的年份并非1962年,而是1983年。  在美苏全面对抗的背景下,在偏执、恐惧和误解推动下,两个超级大国险些打开核战争这只魔盒。更令人后怕的是,西方当时并不知道危险迫近。  美国以挑衅宣示强硬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之交,全球战略态势是“苏攻美守”。苏联开始
期刊
时至年终岁末,又到各单位写总结的时候。总结,本义是通过回顾一个阶段的工作,盘点成绩,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发展方向。但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些单位在总结时为了突出成绩,不惜在数字上做文章、玩游戏、耍花样。  前不久,笔者参加某县的一次会议,各乡镇(街道)领导纷纷登台述职汇报。其中一个发展基础、人口总量远超其他乡镇好几倍的镇领导,慷慨激昂地强调本镇的经济总量“有历史性突破,位居全县
期刊
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为什么一代枭雄对孙权有如此高的评价?  初出茅庐就不同凡响  年少时,孙权常跟在兄长孙策左右,参与军队内部的决策。15岁时孙权就被任命为会稽郡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公元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孙权执掌江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树立威信。他“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庐陵太守孙辅担心孙权太年轻,保不住江东,便
期刊
关于死亡,莫里有两句话非常值得深思:“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相約星期二》讲述了作者的大学老师莫里教授临终前的故事。莫里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教授得知病情之后,决定将自己毕生的思想以临终授课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因缘巧合之下,他选定了他的学生,已经毕业十五年的米奇,作为这次课程唯一
期刊
很小的时候,我经常跟着奶奶一起去买菜。这个做了一辈子饭的老太太,总会有意识地教我分辨猪肉的新鲜程度、茄子的老或嫩、青菜是否打了农药……那个时候的我,懵懵懂懂地重复着这些简单劳动,却并不懂得奶奶是在教我做饭,教会我一生里最平凡但也最不凡的事情。  现在我长大了,看到了精致漂亮的杯盘碗盏,就不由自主想要全部带回家。不开心时做一顿好的吃下去,就不再惧怕风风雨雨。  原来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与修行。  1
期刊
汪曾祺回忆过家乡的灯火,在汪老的笔下,那句“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如粗纹小方桌上,摆放的一碟小鲜,细品,特别有味。  灯火有味,尤其是旅途上,那些阑珊灯火是不能忘却的,有大味。  若干年前,寂静而寥远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旷野,在一条河流的转弯处,作家柯罗连科坐在一条船上,“发现前方黑蒙蒙的群山脚下闪现出一星灯光”。船夫表情漠然地告诉他,其实路途还很远哩。  有味的灯火,是生活的隐喻,照亮脚下的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