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人性欲望的本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ch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亨利勋爵是道林格雷美的形象恶化并无下限堕落的“罪魁祸首”。他凭借自己的洗脑式价值观,向道林输入了比18世纪英国社会更为违背伦理的自我认知和人生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亨利勋爵在道林格雷悲剧中的决定性价值,从而得出作为王尔德的本我,亨利勋爵反映出深藏于王尔德心中玩弄人性的欲望。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亨利勋爵;自我;人性;欲望
  作者简介:宋雨桐(1997-),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1
  亨利爵士是《道林格雷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中的主要人物。在道林由上天眷顾的天使形象堕落为批着绝美人皮面具的“路西法”的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许多评论有意无意的忽视这一无可或缺的形象。当我们转换视角,用亨利勋爵的双眼来欣赏道林格雷的死亡,以本我的名义审判道林灵魂的堕落,令我们战栗的绝非悲哀,而是亲眼目睹 神迹的惊羡。亨利勋爵在《画像中》中不仅担当了王尔德的本我,更体现着伊甸园的毒蛇,潘多拉的魔盒等穿越时空的诱惑。
  一、《道林格雷的画像》梗概
  作为伦敦顶级贵族的亨利爵士在对玩弄常人的欲望失去兴趣时,他的好友画家霍尔沃德为他带来了完美的万物——道林格雷,兼有极美面容与至纯心灵的青年。从四目相遇的一刻起,亨利就开启它引诱天使的计划。通过一次次的人生观洗脑,价值观重塑,世界观摧毁,道林终于臣服在永生美貌的欲望之下。他以低下的姿态卑微的祈求着永恒,最终将自己引入吸毒,淫乱,乱伦,杀人的邪恶漩涡。在道林毁灭之后,亨利勋爵也不知所踪……
  二、本我、人性、欲望三者的纠缠
  (一)本我与欲望的同源
  依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性欲冲力的活动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就是潜意识本能的我。本我无视价值、善恶和道德的存在,只遵循快乐的原则,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获得快乐以求得个体的舒适,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满足自我的需求。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二者究其根本,不过是同源同宗。自我是隐藏的欲望,而欲望是释放的自我。
  (二)本我与人性
  在《画像》中,亨利是王尔德本我的化身,更是引诱亚当夏娃的堕天使的化身,这表明王尔德潜意识是追求亨利所代表的人性。人性无实态无意识,可谓是人最脆弱的部分,不堪一击。因此亨利勋爵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就开启了玩弄人性的游戏。同时,在现实世界中,王尔德也以这本书玩弄了这个英国社会,所有对本书的赞赏正是王尔德本我对现实伦理纲常的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报复。书中画家对道林的爱慕以及亨利对道林的引诱无一不体现出一种所谓的禁忌之爱——同性恋。《画像》中本我与人性的纠缠,不只有毁灭。亨利对贵族的玩弄,体现王尔德对高贵人性的不屑一顾;而亨利对道林的引诱,更是本我与人性交织的伤痛,人性夺走了王尔德爱人的爱,是他一次次背叛王尔德。因此,《画像》中的本我对人性,不是毁灭,而是二者在本我精神世界共生的永恒。
  三、亨利勋爵的双重视角
  身为游戏的操盘者,亨利勋爵可谓是魔性与人性共存。他的魔力在于他以上帝的视角,观察人类,利用人类进行他享乐主义的实验,他喜欢看人类凭借自我本性出演的一幕幕戏剧,而自己则身為观众,时不时拍手叫好。作为享乐主义的最大推崇者,亨利勋爵主张,不要为道德所束缚,要放纵自己追求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从亨利身上,读者也能感受出人性。他的人性,在于他对道林的态度,从颇为惊讶的小白鼠,到莫名的怜爱和那种骨子里的控制欲及占有欲。同时他的人性还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呼应。由于工业革命的降临,19世纪的欧洲大陆,金枪与欲望共生共存。虚伪的资产阶级上层社会同样的迷失在欲望中,他们为了金钱,为了名誉,为了地位无所不用其极。为何称这为人性?因为人,本身就如同一张白纸,外界的随意涂抹都会由内至外的改变一个人,或者说重塑一个人。虽然亨利勋爵开启了这场玩弄道林唯美人性的游戏,但他也彻底迷失在其中。故事的起初,亨利勋爵并没有为道林所折服。是的,道林是美,可那种天使的美是画家追求的。但,随着道林一点点走进亨利的精神世界,他的美不再是 纯洁,而是魅人心智,夺人心魄。这种与享乐主义完美结合的美才真正让亨利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四、结语
  万物皆黑,唯美至明。无论是人,是神,还是兽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善恶,不能完全概括一个物种的全部。正因欲望,吾感人性之美;正因堕落,才知道德之魂。同样的,正因亨利勋爵的存在,我们才能领略道林格雷的唯美和美消释的绝望悲哀。在《画像》的世界里,没有善恶,没有输赢。本我赢得了展示自己欲望的世界,人性则赢得了体验善恶两极的经历。然而在现实社会里,唯一的赢者正是王尔德,玩弄了贵族的人性,展现了堕落的欲望,隐匿了消蚀 的爱情。
  参考文献:
  [1]刘茂生:《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常耀信:《英国文学通史》(第二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4]张介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革命后最初的十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最为自由的时期,然而事实上,即使是在新文学发展最为“自由”的前十年,依旧存在着诸多不可调和的“不自由”。而郁达夫作为神经格外纤细敏感的作家,正是在这种自由的大环境里感应到了这些“不自由”。  关键词:不自由;情欲感知;思想禁锢;个人书写  作者简介:黄梦菲(1990-),女,江苏苏州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
摘 要:在贾府这个封建社会的大家族之中,林黛玉作为一个外来者,寄人篱下的生活迫使她在心理和性格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体弱多病、爱情不如意以及17岁便香消玉殒,使她的一生充满了悲情色彩。  关键词:林黛玉;寄人篱下;体弱多病;爱情不如意;香消玉殒  作者简介:刘畅,就读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十六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苗侗文化的历史悠久,文化特色较为鲜明。苗侗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苗侗先辈们在黔东南地区恶劣的山区环境适应中动态生成,积淀着苗侗先辈们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智慧。本研究基于美学视角下,对苗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行充分挖掘,找到苗侗文化的美学意义。从而探索出苗侗文化的传承出路,为实现苗侗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苗侗文化;民族文化;美学意义;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赵琪(2002.8-),女,汉族
摘 要:苏童的小说《红粉》以建国初期的娼妓改造运动为背景,书写了一段不同于正史的“娼妓改造史”。不同于“十七年”文学的主流叙述,《红粉》将叙事焦点集中在拒绝改造以及改造失败的妓女身上,呈现了这场运动中改造与反改造的博弈,同时暗指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妓女想要获得新生是何其艰难。此外,作为“新历史小说”代表作的《红粉》,以其独特的民间和个人立场消解和颠覆了“正史”和宏大叙事,令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小写的历史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了解中国文化,这为中西方的接触增加了很多机会。然而,在中西交往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什么才是文化冲突,以便于中西文化的融合进行更好的交流。本文以《功夫梦》为例,剖析《功夫梦》中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的差異与融合,从而对中西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文化冲突;《功
摘 要:在工业题材创作处于持续低迷甚至显露出枯竭之态的背景下,在文坛焦灼于“我们的工人谁来写”的问题时,有着20多年工龄的作家李铁的出现,可以说为工业题材的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明丽之气。李铁工业题材小说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传统的工业题材书写,主要得益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悖论意识的运用。由此生发出的对人的生存困境、精神迷失、人的异化等的种种思考,显示出了作家对真善美的呼唤以及深邃的人文关怀,因此有必要对其
摘 要:休闲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本文在对休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流觞曲水”休闲文化的起源、历史背景及其休闲文化意蕴,揭示了流觞曲水等休闲文化形式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休闲文化;流觞曲水;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王琛(1993.7-),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
摘 要:《中国佬》中出现大量的中外民间故事为该部作品锦上添花,也暗示了作品中父亲等人在美国淘金的真实遭遇心路历程。本文将该文本与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相结合,分析“淘金热”时期的华人在美国被迫处于相对无助和受剥削的地位,被阉割和去势之后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关键词:《中国佬》;荣格;原型理论;人格面具;阿尼玛  作者简介:胡佳汝(1993-),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英语语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莫言与福克纳‘文学王国’的建立对文学创作的意义”,项目编号:syjs201758。  摘 要:西方哲学的发展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福克纳作品中对时间的探讨即与柏格森的时间理论具有相关性。《喧哗与骚动》的真正主题是时间,作者以昆丁为喉舌逃避时间,以班吉为喉舌打乱线性时间,更以迪尔西为喉舌战胜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一个故事乃是作者哲思的旅程
摘 要:生态批评将“世界”的概念拓展到了“整个生态圈”,将文学研究的触角伸向了自然界。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也用自己的笔触,关注河流健康、生命价值,探索河流叙事的生态文化学价值。  关键词:河流;女性;生态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2  生态批评或称“生态美学”发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