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觞曲水”中的休闲文化及内涵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休闲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本文在对休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流觞曲水”休闲文化的起源、历史背景及其休闲文化意蕴,揭示了流觞曲水等休闲文化形式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休闲文化;流觞曲水;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王琛(1993.7-),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因此新的时代下,为了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必须客观的认知休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挑战及成因,进而才能大幅提升人民在休闲活动中的获得感。休闲文化使人类生活的重要特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国家休闲文化发展的程度,也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尺。人们对于休闲文化的重视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开始逐步探索休闲领域。
  一、休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休闲文化是指在文化创作,文化欣赏,文化建设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行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不断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休闲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用,还在于文化[1]。
  休闲最重要的特征人文在于:文化性,社交性和创造力性。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休闲是一种不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没有相关的产业支持,社会休闲活动难以维持。这是休闲经济的隐藏角色。中国古代的民间休闲一直与经济脱节。中国的市场经济来得太迟,边缘化的娱乐市场和体育市场的繁荣需要更多的时间。
  马惠娣女士在谈到休闲时曾这样说到:“从文化角度来看,休闲是指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继续满足人们的活动。各种形式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和生活状态的文化建设是各个方面都需要的[3]。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学者们为构建健康的休闲文化展开了极具价值的探索,但在新时代,我国休闲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首先,随着人们休闲意识的觉醒,休闲内容不再以物质消耗为主导,所以,单纯地依靠价值引导降低人的物质消费不再具有绝对的现实意义。其次,技术给休闲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三俗”内容一个方面,深度技术依赖使人们的焦虑感加强且真实性受挫,所以,仅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们休闲体验升级并不可取。最后,人们对个性化诉求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休闲供给的刻板化,但是对“个性”的误解导致休闲文化的伪个性化倾向,因此,休闲产业的表面繁荣已成为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隐藏枷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新时代重新审视休闲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应对措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效路径,具有崭新的时代意义。
  二、“流觞曲水”休闲文化的起源及展现方式
  流觞曲水是上巳节的一个活动,自古便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南北朝以后,上巳节节改为三月三日,此后便代代相传。在历史上,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人们常常到河边洗濯嬉游,同时还要举行仪式来祈福消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修禊”。举行仪式的文人聚集在曲水一侧,或者一起挖一个回形的水塘,在水面上散放着酒。每个人都坐在池塘周围,让酒杯沿着水流流淌。酒杯流到谁的面前就必须赋诗一首,如果不能赋诗一首,那么就必须要罚酒一杯。这就是“流觞曲水”的由来,魏明帝还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供其行流觞曲水之乐。
  值得一提的是流觞曲水的环境非常优雅。这些贵族经常在典雅的庭院,庄严的家园,假亭和人造弯曲的水域中行流觞曲水之乐。人们整齐地坐在草地上,条件好地摆放上一屏风,还有侍从拿着的扇子和香炉。南朝的“荆楚说史记”曾形容:“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4]
  叙述流觞曲水活动的名篇有很多,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5]随着书圣开了这个优雅的先例,三月三日成了百姓游乐和诗人写诗的好日子。东晋穆帝永和七年三月三,担任会稽内使得王羲之,带着三个儿子和他的一些朋友,在山阴兰诸山下举行“修禊”之礼。在这次盛大的文人聚会上,这些文人墨客从早上玩到了当天的晚上,写出了不少的诗句。这些诗人们把所有的诗汇集成册,取名为《兰亭集》。并坚持让王羲之来写一篇序,记录他们聚会的情况。趁着酒兴,王羲之也当然就欣然同意。略一思索,一挥而就,有如神助般的写成了流芳百世的《兰亭集序》。
  三、流觞曲水的意蕴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愈发的浮躁,流觞曲水的形式也不断的变化。虽然现在我们无法像以前一样享受流觞曲水这样的休闲活动,带给我们身心的放松,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流觞曲水这类休闲活动内涵的挖掘,来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慢下来享受生活,同时实现身体与心灵的休闲。
  1.流觞曲水对人们身体的休闲
  在三月三这个举家踏春的节日里,也许是人们一年中难得的休闲时光。在享受着暖暖的春日阳光的同时,进行着流觞曲水这样的休闲活动,无疑是最为标准的休闲活动之一。可见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中,还是蕴含着大量精粹的传统休闲文化的。从踏春到修禊再到流觞曲水,这些也无一不体现着古人休闲的思想。可见在距今那么久的年代里,虽然各个方面都是那么的落后,可是单单从休闲文化上看,似乎也不是那么的落后,人们用这些高雅的休闲活动,来填补他们的精神世界。
  我国是一个农耕社会,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对自然产生审美心理活动,欣赏山川河流、蟲鱼鸟兽的美,从而体验内心虚静空明的生态之道,历代文人“有的人抱着兼济天下的广博心怀在山水间言志,也会有独善其身的多情文人浪迹花间抒情。”[6]可见人们从很早开始,就渴望着流觞曲水一类的休闲活动,来放松自己疲惫的身体。   2.流觞曲水对人们心灵的休闲
  一批文人墨客,在经历了仕途及生活的洗礼后,为了躲避世乱纷争,都甘愿都甘愿隐居山林,怡情山水,不问政治。流觞曲水则恰恰是他们享受生活,回归自然的最佳选择,也是他们难得的休闲时刻,这个时候他们往往身心放松,寄情于上水,尽情地享受这流觞曲水所带来的愉悦。加上酒的催化作用,这个时候的诗人,趁着酒劲,往往会思绪万千,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才出现了很多流传于后世的名篇佳作。同时代的山水画家宗炳在其画论《画山水序》中提出了著名的“澄怀味象”的审美观点,在人生观上提倡自由逍遥,观于天地,感化于自然。[7]与流觞曲水休闲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流觞曲水对于推动中国休闲文化发展的意义
  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已进入休闲时代,它们的休闲文化是在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我国休闲社会的形成是在没有文化休闲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新兴文化。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休闲文化的形成中并未发挥完全的作用。新时期,推动我国休闲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效填补我国休闲文化的缺失
  流觞曲水一类的休闲文化可以有效地填补我国休闲文化的缺失,防止我国的休闲文化的全盘西化。这些传统节日中的休闲文化对于我们理解传统休闲文化,保护传统休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的这类休闲文化的大力推广,能够进一步激发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加名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同时,休闲作为一种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目的是在个人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探索和享受文化生活,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享受和提升的过程,而不是“谋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便是文化,休闲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具有文化,学习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象征。
  2.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休闲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其内涵的重新挖掘,有必要结合社会转型来建立一种生命力和原创的休闲文化生成机制。不断产生中国特色的现代休闲风格。关键在于在国家层面建立休闲文化甚至民族文化的政策体系和保护机制。例如,中国人有强烈的家庭观念,热爱国家。此外,大量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休闲庆典在民间文化的层面上运作。因此,国家必须落实必要的政策,建立必要的制度和机制,为个人通过休闲活动提升个人价值提供宏观框架保障,发挥个人潜能。
  3.平衡人民的生活支出
  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市场的主导防线已经逐渐向休闲活动倾斜。在人民群众的各项支出中,休闲消费比例继续增加。客观地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更多的人愿意花更多的钱在休闲活动上。这种新形势的出现,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人们的消费支出,对消费结构更为合理,人民的幸福感也随之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挖掘传统休闲文化的精髓,可以弘扬民族精神。中国的传统休闲文化是以通常以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为代表的假日文化。亲友聚集在一起,诗歌和绘画,猜灯,花鸟,昆虫等。形式丰富多样。它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精神。这是对传统休闲文化的伟大智慧的反映,即淡泊宁静之中尽可能摆脱物欲的牵累,知足常乐,旷达处事,获得心灵的高度自由。现阶段要想加强休闲文化的建设,必须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部分,根据时代特征营造生气勃勃的原创休闲文化生成机制。建成现代的、有中国特色的休闲文化。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接曾表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要来自于创新型消费、服务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的结构与消费的结构更加匹配,这也意味着未来消费增长的空间会更大,除了物質文化方面,休闲、养老、教育等各方面消费都会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参考文献:
  [1]丁露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休闲文化[J]. 学理论, 2001(3).
  [2]刘邦凡,刘丽波.从休闲文化看人的全面发展[J]. 生产力研究, 2008(10).
  [3]马惠娣. 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1)
  [4]陈慧.真名士自风流——《兰亭集序》中的山水情怀和名士精神[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10):17-19
  [5]宗懔.荆楚岁时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1.
  [6]庄众显. 浅析唐诗宋词中楼台(“愁”)意象的人文情怀[J].汉字文化,2018(09):16-17.
  [7]周碧琬,王全权.论宗炳“澄怀味象”的生态美学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18(03):66-70.
  [8]赵萍. 消费亮点多,经济活力强——访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N].人民日报,2018(02).
其他文献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其传承主体即传承人的保护。“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3]”的特征也决定了我们要关注传承人的人生经历、经验、记忆等活态资料。口述史通过访谈、个人自述等形式收集人们对过往经验的回忆和解释[4]的研究方法正契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目的。本文基于对襄垣鼓书进行的田野调查,将作者与襄垣鼓书传承人王俊川的访谈录音资料进行整理,梳理传承人对
摘 要:春晚总导演哈文说过,小品已经没有市场了。不可否认小品艺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后继乏力,再不像它刚开始的时候那样闪亮登场,一鸣惊人了,它已略显“老态龙钟”。随着老一辈小品艺术家赵丽蓉,赵本山,陈佩斯等人离开小品的舞台,小品艺术已然魅力不再,观众对小品艺术的热爱与热情也已经快即消磨殆尽。即使还有春晚大舞台的力捧也无力回天,挡不住小品艺术慢慢消逝的势头。本文以《欢乐喜剧人》中的小沈阳团队的小品《海盗》
摘 要:近年来随着萧红系列电影的上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萧红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充满着悲剧意识的作家,其代表作《生死场》将视角对准东北偏僻乡村中农民的生活状态,以拯救国民愚昧的灵魂。苦难和抗拒、生存和毁灭在这东北大地上持续上演。  关键词:萧红;《生死场》;悲剧;生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摘 要:作为当代彝族青年女诗人的杰出代表,鲁娟的诗歌不仅拥有独特的女性意识和民族意识,还有着反叛传统与回归个人书写的趋向与特点。本文通过对诗人第二部诗集《好时光》中反复出现的种种意象进行深入解读,力求展现诗人沉静而丰富的内心世界。鲁娟诗歌的意象世界固然有着彝族传统宗教、神性的“述古”书写特点,但诗人并不止步于民族传统的再創作,而是回归到日常与女性自我的书写。母语文化与世界观结合汉语写作方式,构筑出
摘 要:文学革命后最初的十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最为自由的时期,然而事实上,即使是在新文学发展最为“自由”的前十年,依旧存在着诸多不可调和的“不自由”。而郁达夫作为神经格外纤细敏感的作家,正是在这种自由的大环境里感应到了这些“不自由”。  关键词:不自由;情欲感知;思想禁锢;个人书写  作者简介:黄梦菲(1990-),女,江苏苏州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
摘 要:在贾府这个封建社会的大家族之中,林黛玉作为一个外来者,寄人篱下的生活迫使她在心理和性格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体弱多病、爱情不如意以及17岁便香消玉殒,使她的一生充满了悲情色彩。  关键词:林黛玉;寄人篱下;体弱多病;爱情不如意;香消玉殒  作者简介:刘畅,就读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十六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苗侗文化的历史悠久,文化特色较为鲜明。苗侗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苗侗先辈们在黔东南地区恶劣的山区环境适应中动态生成,积淀着苗侗先辈们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智慧。本研究基于美学视角下,对苗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行充分挖掘,找到苗侗文化的美学意义。从而探索出苗侗文化的传承出路,为实现苗侗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苗侗文化;民族文化;美学意义;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赵琪(2002.8-),女,汉族
摘 要:苏童的小说《红粉》以建国初期的娼妓改造运动为背景,书写了一段不同于正史的“娼妓改造史”。不同于“十七年”文学的主流叙述,《红粉》将叙事焦点集中在拒绝改造以及改造失败的妓女身上,呈现了这场运动中改造与反改造的博弈,同时暗指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妓女想要获得新生是何其艰难。此外,作为“新历史小说”代表作的《红粉》,以其独特的民间和个人立场消解和颠覆了“正史”和宏大叙事,令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小写的历史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了解中国文化,这为中西方的接触增加了很多机会。然而,在中西交往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什么才是文化冲突,以便于中西文化的融合进行更好的交流。本文以《功夫梦》为例,剖析《功夫梦》中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的差異与融合,从而对中西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文化冲突;《功
摘 要:在工业题材创作处于持续低迷甚至显露出枯竭之态的背景下,在文坛焦灼于“我们的工人谁来写”的问题时,有着20多年工龄的作家李铁的出现,可以说为工业题材的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明丽之气。李铁工业题材小说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传统的工业题材书写,主要得益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悖论意识的运用。由此生发出的对人的生存困境、精神迷失、人的异化等的种种思考,显示出了作家对真善美的呼唤以及深邃的人文关怀,因此有必要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