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这次全会的胜利召开,对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政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随着我省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新的历史机遇,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更高的战略定位上审视和谋划四川文化改革发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肩负起建设文化强省的重任。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努力构筑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四川的又一体现,我们要大力弘扬。
着力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升文化精神食粮的供给力。创作生产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四川文脉悠长,底蕴深厚,我们要深入挖掘四川特色优势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的创作,推出更多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化作品。要充分挖掘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和高贵精神财富,组织创作一批承载文化精神,激励教育后人,影响广泛深远的精品力作。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创作与群众审美需求接轨、精神情感共鸣的优秀作品。
着力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深入基层和群众的服务力。当前,要重点解决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存在的“短资金、少投入”,“重硬件、轻软件”,“缺人才、低素质”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更加注重文化资源布局的均衡性,做到全面覆盖、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适用高效;要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大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要更加注重文化消费的便利性,大力发展社区、村镇、校园、企业、机关文化,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开展文化活动,推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着力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是做强做大我省文化产业的现实选择。加快推进成都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带、历史文化产业带、民族文化产业带、重建文化产业带这“一核四带”的建设,突出我省特色,有利于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集聚效果和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立足优势抓文化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推动文化领域优势行业率先发展。要营造公平竞争与市场竞争的环境,大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共生同荣的发展局面。
着力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提升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力。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分阶段、有区别地加以实施。对公益性文化单位,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重点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当前要紧紧抓住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着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当前,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趋势日益明显,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作用,推动文化对优化经济结构,对产品品牌塑造和对扩大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其他领域和产业的创新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
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目标催人奋进,责任重大,大有可为。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伟实践中,奏响文化建设的奋进凯歌,争创辉煌业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政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随着我省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新的历史机遇,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更高的战略定位上审视和谋划四川文化改革发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肩负起建设文化强省的重任。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努力构筑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四川的又一体现,我们要大力弘扬。
着力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升文化精神食粮的供给力。创作生产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四川文脉悠长,底蕴深厚,我们要深入挖掘四川特色优势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的创作,推出更多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化作品。要充分挖掘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和高贵精神财富,组织创作一批承载文化精神,激励教育后人,影响广泛深远的精品力作。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创作与群众审美需求接轨、精神情感共鸣的优秀作品。
着力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深入基层和群众的服务力。当前,要重点解决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存在的“短资金、少投入”,“重硬件、轻软件”,“缺人才、低素质”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更加注重文化资源布局的均衡性,做到全面覆盖、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适用高效;要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大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要更加注重文化消费的便利性,大力发展社区、村镇、校园、企业、机关文化,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开展文化活动,推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着力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是做强做大我省文化产业的现实选择。加快推进成都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带、历史文化产业带、民族文化产业带、重建文化产业带这“一核四带”的建设,突出我省特色,有利于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集聚效果和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立足优势抓文化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推动文化领域优势行业率先发展。要营造公平竞争与市场竞争的环境,大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共生同荣的发展局面。
着力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提升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力。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分阶段、有区别地加以实施。对公益性文化单位,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重点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当前要紧紧抓住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着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当前,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趋势日益明显,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作用,推动文化对优化经济结构,对产品品牌塑造和对扩大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其他领域和产业的创新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
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目标催人奋进,责任重大,大有可为。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伟实践中,奏响文化建设的奋进凯歌,争创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