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杰第一交响曲调性、调式分析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long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般而言,调式是和声的基础,不同民族各自都有它特定的调式,因此,不同调式、调性的旋律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格。方可杰先生在《故土》调式、调性的处理上,更加倾向于民族化风格,使音乐的情感更具有“中国风”。
  【关键词】调性扩展;异调配置;转调
  一、调性扩展
  (1)在乐曲的开始处,呈式部主部主题的乐句a,旋律由长笛独奏,舒缓的情绪下,掩盖了不稳定的调性。乐曲前二小节建立在c宫调上,在低音提琴主持续音的烘托下,在第四小节最后一拍小字二组的f下行大跳至第五小结小字一组的降B,却创造了另一个五度音节,由此旋律转为c小调,从第七小节处的降A、降E、降G三音的出现使旋律过渡到降D宫调上。
  (2)呈示部主部主题的乐段B,开始建立在降A宫上,由大提琴在巾音区演奏。随后,木管组巾的长笛与双簧管以八度齐奏的方式对该主题进行片断式的模进,建立在降D宫上,第二乐句在F宫上进行陈述。如谱例:34-4l小节。
  二、异调配置
  “对于传统音乐来说,调式调性的统一是不同旋律相互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旋律中如出现转调或调式交替,与之相结合的对比旋律一般也相应随之变化。”
  (1)乐曲开始处建立在c宫调上,弦乐队巾以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做c宫调的主持续长音,明确调性,但高音区长笛演奏的旋律却经过了三次转调,依次为c宫--g羽--降D宫。如图示长笛与弦乐队(谱例省略)。
  (2)展开部中102小节开始,钟琴在D宫上用较弱力的音调预示老八板,弦乐组乐器却用g羽调的主持续作陪衬,做到了同步不同调,也服从了乐曲开始处高度叠置和弦的复杂性。如图示102-104小节(谱例省略)
  (3)在本曲的尾声处,主部主题材料最后一次出现时,由弦乐组奏出,并在降E大调上陈述,但低音提琴的持续长音却是C宫调的属音。实现了同步不同调的配置。如谱例:弦乐队。
  三、转调的方式
  乐思在某一调性上进行陈述的过程,会触及到其它调性的转变,或在发展中转调或是叙述其它乐思的转调,都是常见的音乐发展手法。“它可以使乐思有机地从内部发展起来,而不是外在地从音乐陈述的乐逗,分割处用词性的对置问断开来,可以把这种转调手法形象地比成花朵的成长发育的过程:蕴苞——成花——绽放,整个过程是不问断的进行。”“建立在大、小调体系上的现代调式功能理论,其主音观念极强,但在五声性调式中,仪仪有主音观念是不够的,而必须看出具有宫音与宫调的观念;对待五声性阋式的调关系,也首先从宫音关系来看。”根据转调方式的不同,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同主音转调
  该转凋属于主音相同而调式不同的转凋,即音列发生变化,凋式改变,宫音也不同,唯有主音不变。谱例:62-69小节(略)。
  副部主题由大管与英国管八度齐奏,旋律从g羽调转为c宫调。从功能上看,主音和支柱音基本不改变,g羽调属于降B宫系统调,与G宫调相比之下,宫音发生了改变。音级有所变化,改变了调式,色彩也由暗淡变得明朗起来。
  (二)移调
  移阋是一种调式不变,主音改变的转调方式。如谱例:27-36小节(略)。此片断为呈式部主部主题中段的乐思,由大管和大提琴同度齐奏,始于bE徵调,经过半音级进上行的线条,使旋律转为C徵调,构成了主音与宫音平行移动的模式。与此同时,引起了音列和调号的改变,这种转调方式属于单纯的凋性移动。
  (三)调式交替
  在结构内部体现出不同的调式“平行对置”或“交叉混合”等,色彩对比较为明显突出。如谱例:62-72小节(略)
  副部主题第一次出现由木管组乐器奏出,开始由英国管和大管演奏,建立在g羽调上,紧随其后的是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对其模进重复,织体加厚,音量扩大,转为c羽调,这时音色、音响、色彩以及伴奏织体上都发生了改变。
  (四)闯入式转调
  方可杰在本曲中大量使用突然转调的方法,使乐思的色彩性发展灵活自如。体现了作曲家高超的作曲技术和对调性深思熟虑的安排。
  1.如主部主题开始为C宫调五声音阶,经过3小节之后加入闰音构成了新调的宫,由此乐思进入g羽调,在新调上还没有站稳突然又闯进来bA音,构成g羽七声音阶的闰,又转成了新调的角,由此乐思又突然闯入bD宫调,并结束。如谱例2-10小节(略)
  2.又如副部主题,开始在g羽调上,5小节之后突然闯入了还原B与升F,使两音之问的变宫音成为新调的商音,乐思转入G宫调。色彩由暗淡转为明亮。如谱例61-69小节(略)
  (五)半音转调
  通过半音进行的方式进行调式转换。在《故土》中,方可杰常运用半音化的进行,作为调性过渡的手段。这种方法往往用于两个段落的连接处,作过渡性的连接。半音的进行使得乐曲进行不显突兀之感,与此同时对乐恩情绪的递进发展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如谱例:27-36小节(略)。为呈式部主部主题中段乐思,两乐句通过半音上行的方式进行转调,由D-bE-还原E-F,力度渐强,由bE徵调转为C徵调,情绪逐渐高亢起来。
其他文献
影视创作包括很多形式,在众多的表现形式中纪录片凭借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脱颖而出.纪录片是对影视纪实的一种变革,在表现过程中不仅需要客观记录,同时还必须要运用多元化的表
山水画是中国画门类中重要的画科之一.皴法是山水画勾、皴、擦、点、染等基本技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法,主要有披麻皴、斧劈皴、米点皴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
农村小学在生源、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等方面均受到限制,加之缺少专门的培训,造成了学校教育中的一些普遍问题,而在学校办学中,践行生命教育理念是解决这些普遍问题的有效路径。  1.激发生命潜能——学校管理从几个到每一个  多创造些让学生“说了算”的机会。“我想这样过体育节”、“我给学校提个建议”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育节的安排、“心理氧吧”的布置等都有学生的想法和身影,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尽享生命
小人儿书,也就是连环画,因为书里画的都是“小人儿”,所以北京人管它叫小人儿书,而上海人直接把它叫“图画书”.rn当然,北京人叫小人儿书,还有另外的意思,即书是给小人儿看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体验、感知、思维、再造,将新知识建构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学论认为有效学习是善于优化学习环境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要使学生学习有效,其关键就是营造一种学习环境。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创造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正如苏霍姆林
二十年的历程对于漫漫历史长河来说,也许太过短暂,但对于学校,则是开拓进取的二十年。在基础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亚太实验学校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必将创造更为辉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是要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1.鼓励质疑,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和服务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
密云县聋人学校始建于1975年,是全县唯一一所集教育、培养听力、智力残疾儿童于一体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寄宿、走读双轨制学校,现有教职工40人,包括县级骨干教师3人,校级骨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