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层普外科最多见的急诊疾病中,阑尾炎居第1位。于是阑尾切除手术自然成为培养外科医生入门的手术。然而,工作多年的老医生有时也被术中寻找阑尾所困扰。有时阑尾炎甚至比胆囊摘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难度更大。在诊断明确和麻醉满意的前提下,浅谈几点体会。
切口:不管是麦氏点切口还是纵切口,首先选择压痛点最显著的一点为切口中心。
熟悉解剖学知识和阑尾位置的变异性:打开腹膜,有时阑尾就在视野中,通常基层医生称“跳舞”式阑尾。但是这种机会不是很多。相反,有时为寻找阑尾可能三四个小时过去了仍未找到。此时不要轻易下“先天缺失”的结论,笔者在临床中遇到1例患者,术后复发时再次手术切除阑尾。但也没遇到过完全一模一样的阑尾,除绝大部分在右下腹外,较常见的位置还有盆位、肝下、腹膜外位、结肠浆膜下,有的长15cm以上,有的粗如小肠,很像麦克尔憩室,有的很短不足1cm,有的很深需推开小肠,紧贴后腹膜,几乎与髂血管、输尿管(或卵巢)相邻。此时千万注意避免副损伤,一并切除造成不良恶果。那么,比较可靠的寻找方法就是找结肠带。
寻找盲肠(结肠带)的方法:盲肠的位置有变异,绝大多数都在右下腹,除非炎症特别重,阑尾与盲肠已粘连成1个团块,此时只好以手指钝性分离阑尾。找阑尾一般先以大镊子紧贴侧腹壁下到腹腔,然后夹住肠管,用左手包湿纱布提起盲肠,沿结肠带顺下寻找。须鉴别提上来的是盲肠还是小肠。盲肠较厚,不要只夹很少肠壁,容易造成浆膜下出血或破损。找到并提出盲肠,阑尾就好找了。有的盲肠是游动的,只要贴侧腹壁按向内、向上、向下几个方面寻找,均可找到。有的盲肠固定很短,末端在肝下,此时就要将切口适当向上延长,但延长切口一定要用手指摸到盲肠(炎性水肿)或阑尾。有时盲肠在脾曲,这种情况很少见。同样还是要找到盲肠或横结肠,然后牵开手术创口,再进行寻找。
特殊位置的阑尾:摸摸盲肠壁,就会发现阑尾就在其内。适当绷紧肠壁,切开肠壁浆肌层,阑尾往往自然暴露出来。盲肠腔很狭窄,如果阑尾除根部与盲肠相连,体尾部都固定在腹膜外,此时助手向内牵盲肠,提起侧腹壁、剪开钝性游离部分盲肠,阑尾则很容易被剥离出来。
认清阑尾:阑尾急性炎症时不难识别,但诊断错误时,往往操作失误,病人不能长时间配合。因此,一定要冷静,不可草率从事。有人曾把输卵管当作阑尾切除,引起恶性事故,要引以为戒。
病程超过4天的急性穿孔阑尾炎:局部炎症较重,肠管壁充血水肿、易出血,特别是根部已坏死时,残端处理要谨慎,可用系膜覆盖结扎。
切口:不管是麦氏点切口还是纵切口,首先选择压痛点最显著的一点为切口中心。
熟悉解剖学知识和阑尾位置的变异性:打开腹膜,有时阑尾就在视野中,通常基层医生称“跳舞”式阑尾。但是这种机会不是很多。相反,有时为寻找阑尾可能三四个小时过去了仍未找到。此时不要轻易下“先天缺失”的结论,笔者在临床中遇到1例患者,术后复发时再次手术切除阑尾。但也没遇到过完全一模一样的阑尾,除绝大部分在右下腹外,较常见的位置还有盆位、肝下、腹膜外位、结肠浆膜下,有的长15cm以上,有的粗如小肠,很像麦克尔憩室,有的很短不足1cm,有的很深需推开小肠,紧贴后腹膜,几乎与髂血管、输尿管(或卵巢)相邻。此时千万注意避免副损伤,一并切除造成不良恶果。那么,比较可靠的寻找方法就是找结肠带。
寻找盲肠(结肠带)的方法:盲肠的位置有变异,绝大多数都在右下腹,除非炎症特别重,阑尾与盲肠已粘连成1个团块,此时只好以手指钝性分离阑尾。找阑尾一般先以大镊子紧贴侧腹壁下到腹腔,然后夹住肠管,用左手包湿纱布提起盲肠,沿结肠带顺下寻找。须鉴别提上来的是盲肠还是小肠。盲肠较厚,不要只夹很少肠壁,容易造成浆膜下出血或破损。找到并提出盲肠,阑尾就好找了。有的盲肠是游动的,只要贴侧腹壁按向内、向上、向下几个方面寻找,均可找到。有的盲肠固定很短,末端在肝下,此时就要将切口适当向上延长,但延长切口一定要用手指摸到盲肠(炎性水肿)或阑尾。有时盲肠在脾曲,这种情况很少见。同样还是要找到盲肠或横结肠,然后牵开手术创口,再进行寻找。
特殊位置的阑尾:摸摸盲肠壁,就会发现阑尾就在其内。适当绷紧肠壁,切开肠壁浆肌层,阑尾往往自然暴露出来。盲肠腔很狭窄,如果阑尾除根部与盲肠相连,体尾部都固定在腹膜外,此时助手向内牵盲肠,提起侧腹壁、剪开钝性游离部分盲肠,阑尾则很容易被剥离出来。
认清阑尾:阑尾急性炎症时不难识别,但诊断错误时,往往操作失误,病人不能长时间配合。因此,一定要冷静,不可草率从事。有人曾把输卵管当作阑尾切除,引起恶性事故,要引以为戒。
病程超过4天的急性穿孔阑尾炎:局部炎症较重,肠管壁充血水肿、易出血,特别是根部已坏死时,残端处理要谨慎,可用系膜覆盖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