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切实贯彻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方针,我们积极探索《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方案,通过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完善考核方式等途径,在课程思政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以期能够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生物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程思政;高等教育;立德树人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Biochemistry
Jun W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of Yangtzeu University,Jingzhou,Hubei,434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ru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e actively explore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gram of" biochemistry ",and make some explorations in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constantly improving teachers' own quality,excavating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and perfecting the assessment method,so as to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reating people by virt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biology-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Biochemis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Higher education;Moralitybuilding and talentcultivation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而对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1】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这是对高校教师讲传授知识与价值引导相结合,从单纯的知识传播提升为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如今,全国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课程思政”的理念已经深入高校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中。
《生物化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阐释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生物化学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是生物类学科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生命科学教育发展历程表明,在生物类本科各个专业中,越来越强调“以生物化学为基础性起点、以分子生物学为中心、以生物技术应用为目标终点”的本科课程体系。《生物化学》在生物学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围绕《生物化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总结了前期经验,以期为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生物化学教师对“课程思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实验技能的教授,很少关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个人素质、学习态度方面的启发和引导。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任务,是辅导员的任务,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这些错误的思想严重阻碍了“课程思政”的推进,导致“教学”与“育人”脱离,背离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初心。
尽管有部分教师深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对思政教育认知不够,理解不够透彻,或由于自身思政理论不足,讲授水平有限,无法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中,于是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思政讲述无从下手、专业课程中生硬穿插讲述思政内容、思政内容牵强附会、思政教育浮于形式等现实问题。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对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及業务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一个生动的“课程思政”需要讲师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能将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全面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切实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这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是高校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哨阵地的重要需要,是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自身坚定的信仰才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基本保障。只有确保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够在专业知识的传承中起到引领示范重要作用,身正方能为范。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程思政;高等教育;立德树人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Biochemistry
Jun W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of Yangtzeu University,Jingzhou,Hubei,434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ru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e actively explore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gram of" biochemistry ",and make some explorations in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constantly improving teachers' own quality,excavating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and perfecting the assessment method,so as to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reating people by virt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biology-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Biochemis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Higher education;Moralitybuilding and talentcultivation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而对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1】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这是对高校教师讲传授知识与价值引导相结合,从单纯的知识传播提升为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如今,全国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课程思政”的理念已经深入高校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中。
《生物化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阐释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生物化学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是生物类学科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生命科学教育发展历程表明,在生物类本科各个专业中,越来越强调“以生物化学为基础性起点、以分子生物学为中心、以生物技术应用为目标终点”的本科课程体系。《生物化学》在生物学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围绕《生物化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总结了前期经验,以期为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生物化学教师对“课程思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实验技能的教授,很少关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个人素质、学习态度方面的启发和引导。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任务,是辅导员的任务,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这些错误的思想严重阻碍了“课程思政”的推进,导致“教学”与“育人”脱离,背离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初心。
尽管有部分教师深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对思政教育认知不够,理解不够透彻,或由于自身思政理论不足,讲授水平有限,无法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中,于是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思政讲述无从下手、专业课程中生硬穿插讲述思政内容、思政内容牵强附会、思政教育浮于形式等现实问题。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对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及業务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一个生动的“课程思政”需要讲师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能将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全面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切实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这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是高校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哨阵地的重要需要,是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自身坚定的信仰才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基本保障。只有确保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够在专业知识的传承中起到引领示范重要作用,身正方能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