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初学写作者采取三级训练教学模式,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少成多,为抒发真情实感打好基础。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根据生活需要常见的应用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力求有创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这一要求,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初学写作的人常常碰到没什么可写、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大脑里一片空白,没有材料。作文素材从哪里来呢?从根本上说,是从生活中来的。学生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为什么没什么可写、写不下去呢?我认为,一是缺乏对生活的必要观察,二是缺乏对平时生活素材的积累。作家老舍曾经在初学写作者讲话时分析说:“尽管他生活在工厂里、农村里,身边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人与事都从他身边溜走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老舍先生提出的办法是“多练基本功”。这就要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并坚持写观察日记。观察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包括观察和分析。但如果对生活不观察、没有感受,也就谈不上表达。又如观察后不会分析,看不清实质,不能表达深刻。所以只有提高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对每届学生的第一个要求是至少写五篇日记,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勤练笔。初学者练笔时可以摘抄文章报纸刊物上的精彩片段,也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件物品、一堂课、一个人的品德等进行观察后,做些记叙或评论。用这种方法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些做法不仅能促使学生更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使学生养成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的习惯。
一年多的作文三级训练教学中,学生在练笔中观察到什么就写什么。如踏进学校后的第一天,我在语文课上讲了三级作文训练的重点作用和要求后,当天下午学生的日记本上就出现了《上中学的路上》、《我上中学了》、《我发新书了》等短文。开学后第一周学校组织军训,《未来的军人》一文就产生了;“一二·九”10乘以400米接力赛时张晓敏同学身体矮胖,100米速度快,但400米是她最害怕的,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她冲出去了,而且获得了第一名。她在欣喜之余写了《四百米,我不怕你》一文,之后又写了《集体的力量大》一篇短评;在老师布置学生预习张晓风的《行道树》时,李建波情不自禁地写了一篇《我心中的树》……学生经过长期练笔,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你不热爱生活,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该有多么遗憾。许多活生生的材料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太可惜了。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生活。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等着你去写。
我班的李小江同学2013年暑假随父母回了一次老家,他自觉地带上了日记本。回来时,他写了一组观察日记,题目是《游唐赢子黄金地东柳沟六大奇观》,分六部分:“景”、“泉”、“亭”、“庙”、“塔”、“沟”。由于他善于观察,遇到新鲜事物又善于运用多种感官,再加上善于思考,因此写得生动有趣,既富于传奇色彩又富有生活气息。
针对如此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勤于练笔的学生,我不失时机地在两班进行表扬,表扬李晓东学生在练笔上的自觉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并在两个班级展示他的日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两个班级掀起练笔的新高潮,兴趣浓了,自觉性也更强了,日记的质量也提高了。原来日记只写200字左右,现在一下子能写400到500字。每周收一次日记,学生感觉时间太长,老师决定抽时间每周看两次。尽管这样,有些写生每写一篇都迫不及待地让我批改。在批阅时我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鼓励学生观察、探索、挥毫。如我班李颖超同学升学时语文79分,基础知识得满分,而作文只得了个辛苦分9分。升初中时一说写作文,她就皱着眉头说:“老师,我没啥写的。”开始练笔时她的日记本上只是摘抄一些报刊上的精彩片段。后来她被选为班长,在工作中她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她说:“为什么我在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时,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而让我一说就说不清楚了呢?”学生对她的话听不明白,她的工作效率低下。但李颖超同学悟性较好,及时接受老师的建议,坚持天天记观察日记,而且每天把自己的观察心得说给老师听一遍。三级作文训练坚持了一年下来,她尝到了甜头,写出了兴趣。她在日记首页写道:“要做有心人,下笔才有神。”这样,这位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随之分析表达能力提高了。在初一下学期将近期末时学校组织班队会比赛,李颖超同学设计并书写了对会的内容,亲自主持,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主持语言生动连贯,气氛活跃,我班的班会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李春晖同学是个写作水平中等的学生,通过练笔,培养了兴趣,达到了效果。他在日记中写道:“过去作文最使我头痛的是无话可写。每次作文都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但作文的评语不是‘不具体’,就是‘内容空洞’,因此,我对写作失去了信心,我准备放弃。是观察日记挽救了我。短短一年时间,我认识到还是老舍说得对,要勤观察、多思考。”在期末考试中,他以90分的语文成绩居全年级之首,他的作文《伤痛也是一种幸福》在校“蒲公英”刊物上发表。
总之,激励学生热爱丰富生动的生活,懂得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现象,教会学生从生活中索取写作材料的方法,当他们对观察生活、积累材料产生兴趣时,作文就不愁“没什么可写”,充满写好作文的信心和希望,教师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既完成任务,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根据生活需要常见的应用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力求有创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这一要求,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初学写作的人常常碰到没什么可写、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大脑里一片空白,没有材料。作文素材从哪里来呢?从根本上说,是从生活中来的。学生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为什么没什么可写、写不下去呢?我认为,一是缺乏对生活的必要观察,二是缺乏对平时生活素材的积累。作家老舍曾经在初学写作者讲话时分析说:“尽管他生活在工厂里、农村里,身边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人与事都从他身边溜走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老舍先生提出的办法是“多练基本功”。这就要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并坚持写观察日记。观察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包括观察和分析。但如果对生活不观察、没有感受,也就谈不上表达。又如观察后不会分析,看不清实质,不能表达深刻。所以只有提高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对每届学生的第一个要求是至少写五篇日记,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勤练笔。初学者练笔时可以摘抄文章报纸刊物上的精彩片段,也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件物品、一堂课、一个人的品德等进行观察后,做些记叙或评论。用这种方法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些做法不仅能促使学生更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使学生养成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的习惯。
一年多的作文三级训练教学中,学生在练笔中观察到什么就写什么。如踏进学校后的第一天,我在语文课上讲了三级作文训练的重点作用和要求后,当天下午学生的日记本上就出现了《上中学的路上》、《我上中学了》、《我发新书了》等短文。开学后第一周学校组织军训,《未来的军人》一文就产生了;“一二·九”10乘以400米接力赛时张晓敏同学身体矮胖,100米速度快,但400米是她最害怕的,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她冲出去了,而且获得了第一名。她在欣喜之余写了《四百米,我不怕你》一文,之后又写了《集体的力量大》一篇短评;在老师布置学生预习张晓风的《行道树》时,李建波情不自禁地写了一篇《我心中的树》……学生经过长期练笔,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你不热爱生活,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该有多么遗憾。许多活生生的材料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太可惜了。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生活。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等着你去写。
我班的李小江同学2013年暑假随父母回了一次老家,他自觉地带上了日记本。回来时,他写了一组观察日记,题目是《游唐赢子黄金地东柳沟六大奇观》,分六部分:“景”、“泉”、“亭”、“庙”、“塔”、“沟”。由于他善于观察,遇到新鲜事物又善于运用多种感官,再加上善于思考,因此写得生动有趣,既富于传奇色彩又富有生活气息。
针对如此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勤于练笔的学生,我不失时机地在两班进行表扬,表扬李晓东学生在练笔上的自觉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并在两个班级展示他的日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两个班级掀起练笔的新高潮,兴趣浓了,自觉性也更强了,日记的质量也提高了。原来日记只写200字左右,现在一下子能写400到500字。每周收一次日记,学生感觉时间太长,老师决定抽时间每周看两次。尽管这样,有些写生每写一篇都迫不及待地让我批改。在批阅时我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鼓励学生观察、探索、挥毫。如我班李颖超同学升学时语文79分,基础知识得满分,而作文只得了个辛苦分9分。升初中时一说写作文,她就皱着眉头说:“老师,我没啥写的。”开始练笔时她的日记本上只是摘抄一些报刊上的精彩片段。后来她被选为班长,在工作中她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她说:“为什么我在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时,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而让我一说就说不清楚了呢?”学生对她的话听不明白,她的工作效率低下。但李颖超同学悟性较好,及时接受老师的建议,坚持天天记观察日记,而且每天把自己的观察心得说给老师听一遍。三级作文训练坚持了一年下来,她尝到了甜头,写出了兴趣。她在日记首页写道:“要做有心人,下笔才有神。”这样,这位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随之分析表达能力提高了。在初一下学期将近期末时学校组织班队会比赛,李颖超同学设计并书写了对会的内容,亲自主持,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主持语言生动连贯,气氛活跃,我班的班会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李春晖同学是个写作水平中等的学生,通过练笔,培养了兴趣,达到了效果。他在日记中写道:“过去作文最使我头痛的是无话可写。每次作文都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但作文的评语不是‘不具体’,就是‘内容空洞’,因此,我对写作失去了信心,我准备放弃。是观察日记挽救了我。短短一年时间,我认识到还是老舍说得对,要勤观察、多思考。”在期末考试中,他以90分的语文成绩居全年级之首,他的作文《伤痛也是一种幸福》在校“蒲公英”刊物上发表。
总之,激励学生热爱丰富生动的生活,懂得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现象,教会学生从生活中索取写作材料的方法,当他们对观察生活、积累材料产生兴趣时,作文就不愁“没什么可写”,充满写好作文的信心和希望,教师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既完成任务,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