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洪灾加剧的影响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我国第一大河的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它给沿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频繁发生的长江洪水,也给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研究、治理、预测长江洪水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总体上看,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洪水有一定影响,尽管影响不甚显著,但却与洪灾密切相关。本文即详细阐述了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洪灾加剧的影响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人类活动;长江流域;洪灾加剧;分蓄洪;森林砍伐
  一、长江流域洪灾发展情况概述
  长江流域历史上洪水发生频繁,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更为严重,自汉代就有洪灾的记载,隋代以前,由于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人口密度不高,两岸分蓄洪水的湖泽多,损失有限,唐代以后,随着人口增多,筑堤围垸活动增多,洪灾逐渐严重。
  唐代平均每18年一次,宋、元时期平均每5~6年一次,明清时期平均每5年一次,建国以后,洪灾的次数越来越多,频度越来越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洪涝灾害发生,自1954年特大洪水以后,洪水期洪量并无明显加大的趋势,但是长江中下游的部分江段水位有抬高的趋势,如汉口站[3]。从防洪角度来说,洪水水位才是防洪的关键,可见洪灾有加剧的趋势。
  二、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洪灾加剧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对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蓄洪区土地开发利用
  同长江流域历史时期洪水相比,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出现的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洪水与该区域的人口增长和不合理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其中分蓄洪区土地开发方式的改变是增加洪灾发生可能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1998年和1954年长江中下游洪水情况分析比较可知,1954年长江中下游堤防多处溃口和分洪,分蓄洪水总量高达1023亿m3,其中起到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700亿m3;对于1998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1954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400亿m3,但1998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仅约为50亿m3,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350亿m3,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约47万hm2[4],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于分蓄洪区内开垦种植、永久性建筑和企业工程设施的修建造成的。因此,不合理的抢占分蓄洪区土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增加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减灾的难度和风险。
  (二)湖泊调蓄能力的降低
  历史上,长江两岸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起着削减径流,调蓄水量的作用,其中洞庭湖、鄱阳湖、洪湖等大湖泊,都是调节长江水量的天然水库。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垦殖加之自然演化结果,使湖泊面积锐减。
  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1/3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湖泊的总面积达13000多km2,相当于我国五大淡水湖面积的1.3倍,因围垦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蓄洪量减少360×108m3。其中,江汉平原湖群数量已从20世纪初的1066个减少到20世纪80年代的309个,湖泊面积则相应从8330km2减少到2983km2[3]。
  因此,围湖造田,侵占湿地,湖泊面积的减少,大大降低了湖泊的纳水容量,削弱了湖泊对洪水的调节功能,导致相同流量的水量会出现比以往更高的水位,从而增加险情,并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此外,下游地区河网的大量消亡,也大大降低了河网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三)森林砍伐、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强,贮水量和渗透量大,可削减洪峰并延长洪峰出现时间,从而减轻洪水危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森林面积和覆盖率正逐步提高,然而林种、树种、林龄结构不合理,加之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使森林资源屡遭破坏,森林防护屏障功能削弱,保持水土作用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另外,长江中下游丘陵山地的地质基底大多是易蚀性岩石,较易引起水土流失而丧失蓄水保土能力。目前,此区土壤侵蚀呈不断增加趋势,一方面土壤侵蚀破坏了土地资源,使之沙化、酸化甚至石漠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5];另一方面,泥沙沉积又使河床抬高,湖泊和水库淤积,导致调洪、蓄洪和行洪能力下降,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在防洪减灾中意义重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必须加快植被恢复,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
  当然,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还包括流域上大量水库、闸坝、堤防和围堰的建设,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对减轻洪水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促使长江中下游洪水过程发生显著变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次生环境问题。
  (四)堤防的加高加大了洪灾风险
  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堤防总长达30000km,长江干流堤防3600km。长江堤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束缚洪水,防止洪水泛滥,依靠加高堤防来增加过水量,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防洪工程和任何事情一样,具有两面性,过度地加高堤防必然使得长江洪水完全依赖干流河道来完成行洪和滞洪的任务,必将使得河道洪水位上升,使得防洪风险进一步加大。而且长江中下游两岸平原地区地势本来就比较低,如荆江北岸汛期洪水位高出地面约10m,若再加高堤防,将会使本来就险要的堤防更加危险,一旦堤防溃口,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单靠加高堤防来防御洪水既不可靠也不可行。
  三、减少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洪灾影响的措施
  (一)解决洪水的预报工作
  由于影响长江洪水形成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这给长江洪水的预测带来了一定难度。中长期洪水预报可以从天文因子上考虑,影响长江洪水的各种天文周期和天文现象,都可作为预测的依据。
  (二)解决长江的综合治理问题
  治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绿化荒山,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这是治理长江洪水的根本措施。同时严禁乱砍滥伐,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尽快加大植被覆盖率,使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2、工程措施
  在长江流域建设永久性坚固堤坝,修建水利枢纽工程,拦截和控制特大洪水。同时,建设配套性防洪设施。
  3、综合治理
  相关方案有多层次性,可以是小区域的综合治理,也可以是全流域的总体规划综合治理,还可以是跨流域的综合治理。如南水北调工程,假如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同洪水的治理相结合,处理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一举两得之效。
  (三)处理好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
  长江洪灾的治理,不仅涉及防洪、航运、淡水资源利用、岸线开发、滩地围垦、供排水、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整治开发要求,而且还涉及到水利、交通、国土资源、环保、农业、林业、城建、海洋等众多部门和地区的不同要求,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多,管理关系复杂。因此,长江洪灾治理要坚持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妥善处理好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和要求,协力推进长江可持续利用。
  结语
  综上,为进一步减弱人类活动对长江洪灾的影响力度,我们应切实加强科学研究和基础性工作,要加强监测与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深化对流域变化和调控的规律性认识;要加强对人类活动问题的研究,切实采取措施减弱其对长江洪灾的影响,促进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光斗.1998年长江大洪水[J].人民长江,1999.30.
  [2]蔡述明.大洪水后的反思-关于长江中游防洪建设的初步设想[J].科技导报,1999.1.
  [3]曾咏梅,吴声瑛,孙步忠.环境灾难的历史考察与长江中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一个综述[J].生态经济,2010.8.
  [4]沈浒英,姜彤,吴宜进.1998年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环流背景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0.1.
  [5]冯浩,董勤各,王文佳,吕惠民.水土流失对长江流域洪灾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0.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齿轮箱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齿轮箱故障信号处理技术和诊断方法的分析,引出了小波分析、模态分析、神经网络等理论方法各自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这些故障诊断理论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对齿轮箱诊断技术的发展表明自己的看法,希望对我国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齿轮箱;故障诊断;频谱分析I小波分析;神经网络;  齿轮箱工作环境恶劣,在速度和荷载的多重作
期刊
摘要:市政工程的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但其建设过程对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摸清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施工管理的必要环节。  关键词:城市建设;市政工程;环境保护  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市政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之一,其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市政道路产生病害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同时,针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病害;裂缝;防治措施  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尽管如此,但由于道路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也随之增加。因其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操作又不很规范,施工中的质量监管体系也不健全,诸多因素就造成了一系列的
期刊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的带动下,我国大量的房屋建筑投入使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建筑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房屋渗漏,尤其是在新房建设中,因此社会各界对房屋建设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在房屋施工中,引入防渗漏技术,改善房屋渗漏现象。因此,本文通过对房屋建筑的施工现状进行探讨,分析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房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速度非常快,
期刊
摘要: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工程测量仪器的出现,使得测绘领域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现代测绘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测绘技术,出现了新兴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除了技术方面的改革,在测绘工作中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在地质工程测量中,进行测量的相关部门需不断地开发和研究新的测绘技术,实现测绘领域的科技创新,增强科研实力,从而能够提高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基坑施工过程很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威胁,所以务必要定期进行小范围的降水。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基坑降水技术有深井井点法、管井井点法、喷射井点法、明沟排水法、电渗法降水、轻型井点法、集水井加明沟排降法等。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坑降水方案选择,其次,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坑降水技术,同时,以某工程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基坑;降水技术  1
期刊
一、引言  随着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搞好成本控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或者是成本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致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浪费,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这必将导致施工企业利润的减少,减少企业的内部积累,也会降低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施工企业施工阶段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住宅,公寓大规模投入使用的铝合金门窗面积过大,安装不当,导致雨水渗漏严重,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麻烦与隐患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施工分析。  关健词:铝合金门窗、渗漏、施工原因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用住宅及公寓的大规模发展,住宅建筑的高度愈来愈高,因建筑采光、外观、通风要求的标准在不断提高,造成门窗的单体面积越来越大,导致雨水渗漏问题越来越突出。门窗漏水给我们的工作和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舒适、安全、环保的居住环境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建筑的节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建筑外墙进行保温隔热处理,不仅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又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无机纤维喷涂技术是即聚氨酯、挤塑板、棉毡、保温砂浆等传统保温材料施工后一种新工艺,具有良好的绝热、吸声降噪、防火、适应复杂结构等优异特性,抗菌不霉变,安全环保,其独特的综合特性是传统保温吸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本文就其施工技术进
期刊
在我国,随着绿色建筑的客观需求,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返朴归真的自然思想的深入人心,清水混凝土工程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道路桥梁、厂房和机场,在工业水池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模板工程质量是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的首要条件和技术关键,清水模板施工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1、模板安装控制要点  原清水砼墙体采用先预制模板(即:先将面肋和模板预制成整体)再安装方式,现改进为现场拼装(即:不预制仅按模板设计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