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庆作为国家城乡统筹区域试点的先锋,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永川职教作为重庆职教发展先头兵,开创了中国职教“第四种模式”,具有极其典型的意义。中职教育作为其中最基础的一环,其改革发展尤为重要。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探讨城乡统筹背景下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指出面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永川中职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城校互动”内涵,践行“334”策略——继续强化“三引”统筹机制、抓紧搞好 “三新”发展机制、适时推行 “四大”创新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 城乡统筹 互动机制
[作者简介]方芳(1979- ),女,湖北天门人,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实践教学。(重庆 40216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专项课题“基于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下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2015-ZJ-013,项目主持人:方芳)和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规划课题“基于小班师徒制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5-ZJ-057,项目主持人:何仁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3-0038-04
一、城乡统筹概述
距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最终期限不到四年,所剩不多的时间里,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快实现目标显得尤为迫切。“统筹城乡教育”作为《规划纲要》里面被教育部向社会公众广泛征集意见中的第一条,有其突出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规划纲要》中的公平战略密码即是“统筹城乡教育”。①
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在于国家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和一系列国民收入分配手段,在城镇和乡村居民之间形成平衡,让两者能有平等的身份和相同的发展机会,密切城乡联系,优化配置城乡之间各种资源要素,使其效益最大化,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②城乡要均衡,经济要发展,城乡一体化良好格局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而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城乡之间不能协调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这极大限制了城乡统筹,各级政府都必须重视此情形,通过调动一些有益因子,克服问题解决矛盾形成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体化,其中发展职业教育就是重中之重。③
重庆作为国家城乡统筹区域发展改革试点的先锋,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永川职教是永川的城市名片,是重庆职教的品牌,其改革试验具有极其典型的意义。永川职教因“城校互动”而发展,因“城校互动”而闻名,优越的职教发展环境汇聚了22所职业院校,开创了中国职教“第四种模式”,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形成了贯通本科、高职、中职的职教体系。通过SWOT分析法来探讨城乡统筹背景下永川中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推动永川职教发展、统筹重庆城乡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永川中职教育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SWOT Analysis)也称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最早使用于美国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确认主体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并由此来选择主题的战略战术,从而发挥内部优势,充分利用机会,克服主体劣势,降低威胁效果。
(一)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优势
永川区作为重庆市规划建设的职业教育基地,辖区内职业教育多元化特点突出。④
一是办学结构多层次。有大中专院校22所,其中普通高等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5所,中职学校13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2所⑤,在校学生11.9万人;有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2个,年培训量4万余人。
二是办学主体多元化。22所院校中公办13所,民办9所。公办院校中市级主办、主管9所,区属4所,其中公办民助2所;民办院校中企业办1所,股份制2所,私人办6所,其中民办公助2所。
三是专业设置多样化。行业部门主办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突出财经商贸、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等行业特点;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市场化特征明显,专业设置变化较快。
在22所大中专院校中,中职学校13所,占59.1%,在校生却只有2.6万人,仅占职教在校生总数的21.8%。点多、面广、体量小是永川中职教育的特点,与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相比,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永川区在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先行试验过程中,着力发展中职教育,加强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措施、引资办学、招生就业、交流合作“六大统筹”,形成了“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良好格局⑥,永川中职教育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二)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劣势
一是师资建设滞后。首先是数量不够。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相比,师生比严重不合理,统计显示,永川中职学校维持在1∶22。师资缺乏只能通过教师大量承担课程解决,大多中职教师一周上课在18节以上,晚上还有自习,同时部分教师还兼任班主任工作,强大的工作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是质量不高。目前严重缺乏专职职教师资,中职教师一部分来自于普通师范院校,一部分是普通大学,还有一部分直接从生产实践中转岗而来。职业教育有着鲜明的专业性、技能性特点,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而中职教师现有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二是专业内涵建设问题多。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对接产业、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产学研与实际结合不密切、很多专利技术不能投入使用,教学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覆盖面不广、更新率不快等。 三是中高职通道不畅通。辖区内中职学校学生每年升入高职的不到10%。2013年,辖区职业院校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3 2”分段制学生1900余人,当年辖区中职学生高考上线270余人。历时3年,尽管每年人数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
(三)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政府高度重视,建立统筹机构,推进管理服务一体化。首先是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职教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个职教基地规划、建设及发展,定期听取各主体的各项工作情况,主动协调各部门利益,帮助解决永川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疑难杂症。其次是建设管理委员会推进职教建设。成立了重庆职教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共设置办公室、计财处、规划用地处、建设管理处、招商处五个机构,与永川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协调服务、统筹管理职教基地各种规划,督促建设实施。最后是成立职成教发展办负责职教事务。专门成立永川区职成教育发展办公室,配备8名专职人员,负责统筹辖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协调服务、经验总结、品牌打造及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
另一方面,政校企联动,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确保永川职教健康发展。坚持“以服务求支持、靠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突破常规,创新模式,实行政府投入和市场驱动双管齐下,最终形成了“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多元投入格局。⑦在“政府投”方面,重庆市委和永川区委都极其重视永川职教基地的发展,把它列为教育建设重点项目,划拨专项经费⑧。2008年重庆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自此永川区政府每年预算1800万元,免除重庆职教基地内的所有永川籍中职学生学费。截至目前,已累计拨付专项资金5600余万元。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等有关部门高度支持永川职教发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职教基地在特色项目、重点专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在“学校筹”方面,引导和鼓励中职学校,多方面引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变革以前一些不合理的收费政策,鼓励中职校自筹办学经费;通过兴办产业来积累资金,改革办学模式,全面重视各项建设。在“社会助”方面,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局面。⑨
(四)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威胁
一方面,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不够合理。要做大做强中职教育,促进中职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良性互动,对区域内各种职业教育资源要摸清家底、优化组合、科学配置,提高各方面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目前各自为政、故步自封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在生源争夺上表现尤为明显。永川辖区内办学主体多元,区域保护明显,存在某些职能部门硬性给区县中学摊派指标,对所管的中职学校加以大力倾斜的现象。
另一方面,社会参与机制不够健全。城乡统筹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最终形成“城”“乡”双赢。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还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环境,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紧迫感、责任感普遍不强。⑩有些方面政府过度干预,企业话语权小,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能完全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因缺乏企业参与,用人用工上与市场需求不吻合,专业不能适应企业实际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行业、企业融合,不能真正体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三、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永川中职教育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城校互动”内涵,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消除威胁,践行“334”策略——继续强化“三引”统筹机制、抓紧搞好 “三新”发展机制、适时推行 “四大”创新机制,焕发生机与活力,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继续强化 “三引”统筹机制
第一,强化政策引导。坚持已有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区委、区政府出台支持学校建设、鼓励中职生留永就业创业、鼓励学校改革调整专业、鼓励企业接收职校生实习就业等政策文件,从校园建设、学校发展、校企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职教建管委、职成教发展办公室等服务机构认真为职业院校建设和事业发展服务,构建职业教育发展“绿色通道”。
第二,强化产业引向。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职教发展思路,加强产教融合,将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纸及纸制品、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4 1”产业集群,作为“园校互动”示范产业。每年发布各产业企业未来三年发展及用工趋势,为中职学校专业调整提供参考,引导中职学校围绕产业发展每年新增若干个专业。
第三,强化示范引领。乘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建设的东风,永川区域内重点搞好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永川职教中心4所学校的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工作。通过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起到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提升永川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引领职教健康持续发展。
(二)抓紧搞好 “三新”发展机制
第一,深化新内涵。进一步深化“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内涵,推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互动融合。继续推进“校地互动”,在科技合作、村镇规划、旅游开发、社区管理、技术革新等方面,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不断深化“园校互动”,围绕工业园区电子信息、服务外包、机械加工等产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第二,探索新模式。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学校专业实际,以服务外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材料工业为重点,依托行业、企业和职校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鼓励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构建完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实行集团化办学,集团内实施师资互聘、渠道共享、学生共培。 第三,构建新体系。支持办学理念先进、特色明显、管理科学的中职学校实施校校整合和校园改扩建,同时创新发展方式,组建职教集团,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引领辖区中职学校全面提质发展。充分利用辖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国家级示范中职建设项目学校、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职学校、社会短期技能培训机构等资源集聚优势,积极探索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职教通道,完善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纵向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链条,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适时推行“四大”创新机制
第一,资源共享大创新。投入专项资金,建设移动学习、人才测评系统、情景训练中心、考试认证中心等10大系统,上传多门服务外包为代表的高、中、低端培养课程,实现园、校、企紧密对接,共享教学资源;职业学校共享30余个、近15万平方米的商教两用的实训基地、勤工俭学的实训基地、校内金融票据处理的实训基地、服务外包培训的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培训的实训基地等;职教学会、职教集团、就业联盟等成员单位,共享学术研究、校企合作、对外合作、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招生就业、校园文化建设等优质资源。
第二,组团招生大创新。以“四定五统一”为突破口,招生效果明显。所谓“四定”就是定学校资质、定招生数量、定专业文类、定招生补贴;所谓“五统一”就是统一招生要求、统一制订招生计划、统一宣传推广、统一志愿填报、统一招生录取。这样一来,不但加强了区内招生的计划性,规范了招生秩序,稳定了招生的数量,还进一步走出去,扩大招生规模,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建立起稳固的生源基地,通过邀请西藏、宁夏、甘肃等地组团到永川考察,对接招生合作,大大拓展了永川中职学生规模,中职招生每年保持在1.2万人以上。
第三,专业调整大创新。专业建设是抓手,中职学校要以专业建设为突破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按照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融合,体现“工学一体、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创设“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校企双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导、训、评、用”“五环”融合等教学模式,形成“双主体考核、多主体评价”评价模式。引导中职学校立足重庆和永川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开发紧缺专业,打造特色专业。
第四,师资培养大创新。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师资共培,企业行业专家能手参与到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中,中职学校的教师积极到企业参与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时关注行业动态,强化职称、职业资格证的引领作用,通过大师带徒、名师引领、国培提升、企业实践、校培闯关、国际交流、学术促动、职业考证、项目历练、技能比武“十大平台”,铸造一支素质精良、基础扎实、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永川中职作为永川职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城乡统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局面、新形势,只有认识其重要性,端正其地位,不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充分利用机遇,克服威胁,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才能真正地焕发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服务城乡统筹。
[注释]
①李涛,邬志辉.2000—2020年:国家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庆模式”建构——“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回眸与畅想[EB/OL].(2011-09-01)[2016-01-10]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
[关键词]中职教育 城乡统筹 互动机制
[作者简介]方芳(1979- ),女,湖北天门人,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实践教学。(重庆 40216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专项课题“基于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下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2015-ZJ-013,项目主持人:方芳)和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规划课题“基于小班师徒制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5-ZJ-057,项目主持人:何仁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3-0038-04
一、城乡统筹概述
距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最终期限不到四年,所剩不多的时间里,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快实现目标显得尤为迫切。“统筹城乡教育”作为《规划纲要》里面被教育部向社会公众广泛征集意见中的第一条,有其突出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规划纲要》中的公平战略密码即是“统筹城乡教育”。①
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在于国家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和一系列国民收入分配手段,在城镇和乡村居民之间形成平衡,让两者能有平等的身份和相同的发展机会,密切城乡联系,优化配置城乡之间各种资源要素,使其效益最大化,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②城乡要均衡,经济要发展,城乡一体化良好格局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而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城乡之间不能协调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这极大限制了城乡统筹,各级政府都必须重视此情形,通过调动一些有益因子,克服问题解决矛盾形成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体化,其中发展职业教育就是重中之重。③
重庆作为国家城乡统筹区域发展改革试点的先锋,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永川职教是永川的城市名片,是重庆职教的品牌,其改革试验具有极其典型的意义。永川职教因“城校互动”而发展,因“城校互动”而闻名,优越的职教发展环境汇聚了22所职业院校,开创了中国职教“第四种模式”,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形成了贯通本科、高职、中职的职教体系。通过SWOT分析法来探讨城乡统筹背景下永川中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推动永川职教发展、统筹重庆城乡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永川中职教育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SWOT Analysis)也称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最早使用于美国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确认主体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并由此来选择主题的战略战术,从而发挥内部优势,充分利用机会,克服主体劣势,降低威胁效果。
(一)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优势
永川区作为重庆市规划建设的职业教育基地,辖区内职业教育多元化特点突出。④
一是办学结构多层次。有大中专院校22所,其中普通高等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5所,中职学校13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2所⑤,在校学生11.9万人;有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2个,年培训量4万余人。
二是办学主体多元化。22所院校中公办13所,民办9所。公办院校中市级主办、主管9所,区属4所,其中公办民助2所;民办院校中企业办1所,股份制2所,私人办6所,其中民办公助2所。
三是专业设置多样化。行业部门主办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突出财经商贸、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等行业特点;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市场化特征明显,专业设置变化较快。
在22所大中专院校中,中职学校13所,占59.1%,在校生却只有2.6万人,仅占职教在校生总数的21.8%。点多、面广、体量小是永川中职教育的特点,与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相比,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永川区在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先行试验过程中,着力发展中职教育,加强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措施、引资办学、招生就业、交流合作“六大统筹”,形成了“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良好格局⑥,永川中职教育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二)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劣势
一是师资建设滞后。首先是数量不够。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相比,师生比严重不合理,统计显示,永川中职学校维持在1∶22。师资缺乏只能通过教师大量承担课程解决,大多中职教师一周上课在18节以上,晚上还有自习,同时部分教师还兼任班主任工作,强大的工作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是质量不高。目前严重缺乏专职职教师资,中职教师一部分来自于普通师范院校,一部分是普通大学,还有一部分直接从生产实践中转岗而来。职业教育有着鲜明的专业性、技能性特点,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而中职教师现有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二是专业内涵建设问题多。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对接产业、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产学研与实际结合不密切、很多专利技术不能投入使用,教学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覆盖面不广、更新率不快等。 三是中高职通道不畅通。辖区内中职学校学生每年升入高职的不到10%。2013年,辖区职业院校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3 2”分段制学生1900余人,当年辖区中职学生高考上线270余人。历时3年,尽管每年人数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
(三)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政府高度重视,建立统筹机构,推进管理服务一体化。首先是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职教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个职教基地规划、建设及发展,定期听取各主体的各项工作情况,主动协调各部门利益,帮助解决永川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疑难杂症。其次是建设管理委员会推进职教建设。成立了重庆职教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共设置办公室、计财处、规划用地处、建设管理处、招商处五个机构,与永川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协调服务、统筹管理职教基地各种规划,督促建设实施。最后是成立职成教发展办负责职教事务。专门成立永川区职成教育发展办公室,配备8名专职人员,负责统筹辖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协调服务、经验总结、品牌打造及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
另一方面,政校企联动,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确保永川职教健康发展。坚持“以服务求支持、靠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突破常规,创新模式,实行政府投入和市场驱动双管齐下,最终形成了“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多元投入格局。⑦在“政府投”方面,重庆市委和永川区委都极其重视永川职教基地的发展,把它列为教育建设重点项目,划拨专项经费⑧。2008年重庆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自此永川区政府每年预算1800万元,免除重庆职教基地内的所有永川籍中职学生学费。截至目前,已累计拨付专项资金5600余万元。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等有关部门高度支持永川职教发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职教基地在特色项目、重点专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在“学校筹”方面,引导和鼓励中职学校,多方面引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变革以前一些不合理的收费政策,鼓励中职校自筹办学经费;通过兴办产业来积累资金,改革办学模式,全面重视各项建设。在“社会助”方面,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局面。⑨
(四)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威胁
一方面,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不够合理。要做大做强中职教育,促进中职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良性互动,对区域内各种职业教育资源要摸清家底、优化组合、科学配置,提高各方面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目前各自为政、故步自封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在生源争夺上表现尤为明显。永川辖区内办学主体多元,区域保护明显,存在某些职能部门硬性给区县中学摊派指标,对所管的中职学校加以大力倾斜的现象。
另一方面,社会参与机制不够健全。城乡统筹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最终形成“城”“乡”双赢。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还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环境,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紧迫感、责任感普遍不强。⑩有些方面政府过度干预,企业话语权小,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能完全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因缺乏企业参与,用人用工上与市场需求不吻合,专业不能适应企业实际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行业、企业融合,不能真正体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三、永川中职教育发展的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永川中职教育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城校互动”内涵,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消除威胁,践行“334”策略——继续强化“三引”统筹机制、抓紧搞好 “三新”发展机制、适时推行 “四大”创新机制,焕发生机与活力,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继续强化 “三引”统筹机制
第一,强化政策引导。坚持已有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区委、区政府出台支持学校建设、鼓励中职生留永就业创业、鼓励学校改革调整专业、鼓励企业接收职校生实习就业等政策文件,从校园建设、学校发展、校企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职教建管委、职成教发展办公室等服务机构认真为职业院校建设和事业发展服务,构建职业教育发展“绿色通道”。
第二,强化产业引向。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职教发展思路,加强产教融合,将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纸及纸制品、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4 1”产业集群,作为“园校互动”示范产业。每年发布各产业企业未来三年发展及用工趋势,为中职学校专业调整提供参考,引导中职学校围绕产业发展每年新增若干个专业。
第三,强化示范引领。乘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建设的东风,永川区域内重点搞好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永川职教中心4所学校的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工作。通过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起到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提升永川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引领职教健康持续发展。
(二)抓紧搞好 “三新”发展机制
第一,深化新内涵。进一步深化“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内涵,推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互动融合。继续推进“校地互动”,在科技合作、村镇规划、旅游开发、社区管理、技术革新等方面,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不断深化“园校互动”,围绕工业园区电子信息、服务外包、机械加工等产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第二,探索新模式。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学校专业实际,以服务外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材料工业为重点,依托行业、企业和职校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鼓励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构建完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实行集团化办学,集团内实施师资互聘、渠道共享、学生共培。 第三,构建新体系。支持办学理念先进、特色明显、管理科学的中职学校实施校校整合和校园改扩建,同时创新发展方式,组建职教集团,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引领辖区中职学校全面提质发展。充分利用辖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国家级示范中职建设项目学校、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职学校、社会短期技能培训机构等资源集聚优势,积极探索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职教通道,完善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纵向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链条,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适时推行“四大”创新机制
第一,资源共享大创新。投入专项资金,建设移动学习、人才测评系统、情景训练中心、考试认证中心等10大系统,上传多门服务外包为代表的高、中、低端培养课程,实现园、校、企紧密对接,共享教学资源;职业学校共享30余个、近15万平方米的商教两用的实训基地、勤工俭学的实训基地、校内金融票据处理的实训基地、服务外包培训的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培训的实训基地等;职教学会、职教集团、就业联盟等成员单位,共享学术研究、校企合作、对外合作、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招生就业、校园文化建设等优质资源。
第二,组团招生大创新。以“四定五统一”为突破口,招生效果明显。所谓“四定”就是定学校资质、定招生数量、定专业文类、定招生补贴;所谓“五统一”就是统一招生要求、统一制订招生计划、统一宣传推广、统一志愿填报、统一招生录取。这样一来,不但加强了区内招生的计划性,规范了招生秩序,稳定了招生的数量,还进一步走出去,扩大招生规模,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建立起稳固的生源基地,通过邀请西藏、宁夏、甘肃等地组团到永川考察,对接招生合作,大大拓展了永川中职学生规模,中职招生每年保持在1.2万人以上。
第三,专业调整大创新。专业建设是抓手,中职学校要以专业建设为突破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按照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融合,体现“工学一体、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创设“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校企双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导、训、评、用”“五环”融合等教学模式,形成“双主体考核、多主体评价”评价模式。引导中职学校立足重庆和永川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开发紧缺专业,打造特色专业。
第四,师资培养大创新。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师资共培,企业行业专家能手参与到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中,中职学校的教师积极到企业参与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时关注行业动态,强化职称、职业资格证的引领作用,通过大师带徒、名师引领、国培提升、企业实践、校培闯关、国际交流、学术促动、职业考证、项目历练、技能比武“十大平台”,铸造一支素质精良、基础扎实、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永川中职作为永川职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城乡统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局面、新形势,只有认识其重要性,端正其地位,不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充分利用机遇,克服威胁,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才能真正地焕发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服务城乡统筹。
[注释]
①李涛,邬志辉.2000—2020年:国家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庆模式”建构——“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回眸与畅想[EB/OL].(2011-09-01)[2016-01-10]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