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与特征初探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4zh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对新形势下中国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的特征进行高端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北京要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引领先进文化,体现和谐宜居,驱动文化创新,彰显东方魅力,拥有恒久活力等特征。
  【关键词】国家文化中心北京文化建设
  推进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是国家赋予北京的重要功能和责任,也是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途径。探讨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对新形势下中国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的特征进行高端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家文化中心的内涵及特征
  
  国家文化中心是具有雄厚的文化发展基础,在一个国家的文化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对一个国家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区域。它主导全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引领国家文化发展的进程;国家文化中心又是国际文化汇聚和辐射的中心,反映国家的文化精神、文化形象和文化价值,体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对于普通的地域性城市,国家文化中心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主导性主导全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国家文化中心把握主流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体现国家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导向的文化,在构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引领性引领国家文化发展的进程。国家文化中心以其良好的文化基础和高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文化生产力,引领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是国家文化产品的研发与聚集中心,对全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鲜明的示范性,引领着全国文化发展的进程。
  集大成集中体现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普通的地域性城市相比,国家文化中心不仅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更集全国文化之大成,体现一个国家整体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
  世界性影响世界文化发展格局。国家文化中心是国家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文化影响力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及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国家文化中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及影响的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中心的特征
  
  作为国家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要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中心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引领先进文化。即坚持先进方向,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发挥首都文化建设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代表、引领和服务功能。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中国的国家文化中心必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体现国家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导向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精神文化高地,推动社会进步,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二是体现和谐宜居。即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民生发展、文化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北京成为最具人文关怀,最显文明风采,最为和谐宜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大力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围绕制约和影响北京科学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提升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均衡地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逐步解决“看病难”、“入托难”、“出行难”、“养老难”、“住房难”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发挥文博场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与政策安排。在全国率先建成完备发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首都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三是驱动文化创新。即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北京成为驱动全国文化创新的中枢高地。
  公益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全国率先建成完备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第一,为大众提供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思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依照公益、基本、均等、便利的原则,为大众提供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第二,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广场、全民健身园地等;第三,完善公众文化基础设施。建成一批既有民族风格、北京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为大众所认可的文化地标;第四,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引导和促进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率。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政策,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第一,通过转企改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打造出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的 “文化航母”。第二,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为适应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新要求,把政府职能从管微观转向管宏观,从管直属单位转向管全社会,从直接管理转向法律、经济、行政多种方式相结合,做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管人、管事、管市场、管导向相结合的文化市场监管机构,建立综合的行政主体和文化执法主体,确保文化安全。 第三,文化产业业态更加丰富。用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创新,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现实影响力,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催生新的业态。第四,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引导北京高端产业功能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建成几个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使之成为产业链完整、实力强大的国家文化创新示范基地。第五,推出文化精品。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出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北京特色”和强烈时代感的文化精品。第六,成为创新人才建设高地。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开拓人才培养领域,造就一大批文化人才。
  四是彰显东方魅力。具有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无疑是充满无穷魅力的城市。北京,这座散发着东方文化独特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当代中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产的中心区域和最先进成就的体现者,在全球价值重建的舞台上,日益彰显其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独特魅力。
  北京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第一,宽容和谐的城市文化精神:北京城市文化最体现东方文化特征的就是包容与和谐,海纳百川、天人合一的理念渗透在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第二,气势恢宏的皇家文化: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封建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其紫禁城文化、城垣文化、坛庙文化、园林文化、寝陵文化等六大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第三,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北京民俗:多民族文化锻造的北京民俗文化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庙会文化、老北京土语文化、戏曲戏剧文化、老字号文化、私家园林文化等,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庄重和谐、雅俗共赏的特色。第四,人文景观文化:以长城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文化,多姿多彩,体现了中国人的高超智慧。第五,文化艺术成果:在京味文学、美术、戏剧、曲艺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高雅精致的作品,反映了北京人的审美追求和对北京城的独特感受,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五是拥有恒久活力。在世界上众多的国家文化中心中,像北京这样既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又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全球化多元文化的激荡中与时俱进,极其罕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文化发展中的自信与包容,使北京这个中国的国家文化中心显示出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以文化的大开放迎来文化的大繁荣,凸显中国国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身份和话语权;同时,又使北京能够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不断剔除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部分,吸收异域文化的有益养分,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相结合,将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与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内外兼修,持续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因此,中国的国家文化中心既古典又时尚,既传统又现代,不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恒久的活力。北京建设国家文化中心,也就成为永久的“进行时”。
  总之,应立足全面、立体的多维视角,审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应具备的特征,充分整合、积极发挥和有效利用首都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北京文化创新能力,推动首都乃至全国文化发展繁荣,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本文为2011年北京市人大课题“文化创新能力与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是文化表达的重要工具。“流行语”是媒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合媒介时代“流行语”的变化,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是中国人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的记录,融入到文化中,浓缩当下汉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传承的方向。    【关键词】流行语 媒介文化 文化丰富 精英文化    混合媒介时代的“流行语”    广义的“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的方法及诊断价值;并利用手法及改进装置对子宫显著屈曲合并输卵管梗阻的不孕症患者进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SSG),探讨其插管方法并分析其疗效。
病例女,58岁,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肿块就诊,无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大便通畅,无便血;已婚,月经量中等,无痛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实验室检查:红细胞5.34×1012 L-1,血红
【摘要】在夫妻离婚法律实务中,对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究竟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的认定和处理,是一个长期困扰法律工作者的难题。面对这类案件,只有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既坚持有法可依,又不唯“法”是举,才能更好地保障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关键词】离婚案件 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个人债务 人性化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
目的:系统评价当前研究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文献的质量并合并分析其准确性。方法:收集当前研究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文献,并根据Q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的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64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①所有病变均
【摘要】2008年次贷危机后,人们深刻反思本次危机中暴露出的系统性风险,理论界普遍提倡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保险业的顺周期效应不容忽视,为了缓解顺周期性对保险业的影响,降低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应对我国保险业实施逆周期监管,提高我国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效率。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 保险业 准备金计提    在对次贷危机的反思过程中,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普遍认为,应实施逆周期金融监管,以降低金
【摘要】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借鉴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公民社会培育、民主意识与文化的形成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等,这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走上协商民主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中国特色 民主政治 协商民主 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
【摘要】用制度变迁理论来审视中国的改革创新,是继续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重要思考路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绩效十分明显。继续推进改革创新、提高改革创新绩效,必须深入探索如何提供更多获利机会促成制度变迁行动集团形成、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之间的互补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制度变迁 改革创新  制度变迁理论及制度变迁模式  制度变迁理论兴起于20世纪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