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劳务派遣用工对缓解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劳务派遣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很多不良现象,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相关规定更是增加了公司的用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就如何依法、规范使用劳务派遣工,开展实地调研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劳务用工;创新模式
1 管理目标描述
1.1管理理念
随着《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实施,公司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也面临了巨大考验,如何依法合规的使用劳务派遣工,合理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是当下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公司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清理规范方案,确保劳务用工依法合规。
1.2管理范围和目标
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劳务用工的归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公司劳务用工的管理、清理、规范工作。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及《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为契机,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梳理公司各种劳务用工的用工形式、岗位、人员结构、人员数量、薪酬标准等情况;规范各类用工形式、标准,选择服务质量、信誉度高的劳务派遣公司及业务外委外包公司,保证劳务派遣用工比例控制在公司用工总量的10%以内,避免发生劳务用工纠纷。
1.3管理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力度及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也要因时而变,逐步建立起一套切合实际的劳务派遣用工标准及劳务派遣员工管理文化。
从制度上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劳务派遣用工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岗位上实施;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超过用工总量的10%;从文化上逐步融合劳务派遣员工的心理界限,创新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劳务派遣员工的潜能,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与派遣员工的和谐共融、凝心聚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建立劳务用工入职审批制度,按照岗位需求逐级审批,合理增加或减少劳务用工人员,同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由派遣公司完成员工个人的相关工资、保险待遇工作,确保劳动者个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主要管理做法
2.1全口径统计,按单位测算,制定合理用工計划
公司结合“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对公司范围内各类用工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排查,排查内容包括用工形式、岗位、人员结构、人员数量、薪酬标准等。同时针对排查结果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对各用工单位领导就《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了宣贯及答疑。就用工合法性、规范性提出指导意见。
2.1.1统计分析,发现问题
本次统计分两大类:一是按用工单位分布情况分类;二是按岗位分布情况分类。人员分类后,经分析共发现三类问题:一是部分派遣职工在乡镇配电岗位上工作;二是个别单位劳务派遣用工总量偏大,其中2个县区供电分公司劳务派遣用工占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总量的62.5%;三是部分县区供电分公司因个别业务量大,存在未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自行调整派遣员工工作岗位现象。
2.1.2遵照规定,实施清理
针对统计分析发现的问题,到各单位实地调研,与基层单位领导沟通交流,结合省公司辽电人资【2013】929号文件《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通知》相关要求,制定合理的清理规范方案。
2.2充分调查,甄选优质服务派遣机构,明确三方职责
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及多年合作经验,评估选定资质合法、管理规范、信誉较好的劳务派遣公司,终止与规模小,经营管理差的派遣机构的合作,减少共同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为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提供基础保障。
2.2.1规范劳务派遣协议
(1)根据省公司核定下达的劳务用工计划,与劳务派遣公司协商签订《劳务派遗协议》并报企业备案。
(2)用工单位应严格履行《劳务派遣协议》约定内容,执行过程中因劳务工派遣岗位、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等内容发生变动时,及时办理《劳务派遣协议》的解除、终止或变更手续。
2.2.2从劳务派遣单位角度加强劳务派遣管理
按照双方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严格要求并督促检查劳务派遣单位履行以下三方面义务确保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1)依法参加社会保险(2)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3)依法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2.2.3从被派遣劳动者角度加强劳务派遣管理(1)劳务工上岗前,具体用工基层单位告知劳务工拟从事岗位的工作内容、考核标准和劳动报酬,并对劳务工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安全技能培训。劳务工经培训考试合格并经身体检查合格后,用工单位方可安排其上岗。(2)用工单位按协议规定内容,负责劳务工的考勤、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3)劳务工与劳务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提前30天通知劳务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同时告知用工单位。
2.3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2.3.1构建科学民主的员工管理体系
(1)充分尊重员工意见。劳务派遣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企业应能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建议权,从而凝聚其心、激励其人、发挥其力。
(2)开拓员工发展空间。让员工真正参与进来,使员工个人发展方向与企业的总体目标融为一体,让更多的人想做事,让想做事的人能做更多的事,主动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营口公司注重发现人才、选用人才、培养人才,对扎实肯干、吃苦耐劳,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3)加强员工制度管理。制度是衡量标准的砝码,也是促进员工间公平、公正竞争及考核的重要依据。营口公司各专业、各部门、各岗位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认真开展劳务派遣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劳务派遣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促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2.3.2建立充滿活力的员工激励机制
(1)完善分配制度。按照《劳动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遵循“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原则,按岗位定薪酬,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调动劳务工积极性。
(2)强化物质激励。一方面在完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公司建立了更多专业的奖励措施,安全生产、台区承包等奖励,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另一方面,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对工作表现出色、工作业绩突出、工作成果显著的劳务派遣员工,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做到有贡献就有回报。
(3)实现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留住优秀劳务派遣员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公司通过建立富有企业文化特色的精神奖励制度,树立先进典型,给予表彰。
(4)加强沟通,促进了解。俗话说,士为知己死,派遣员工工作的主要动力在于得到承认和尊重。
2.4转换用工方式,减少劳务派遣用工数量
在一些非主营业务岗位上的劳务派遣用工,比如保安、食堂等岗位上的用工。非主营业务对企业的主营业务起后勤保障和服务作用,需长期保持。随着劳务派遣“三性原则”及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要求的实施,在这些非主营业务岗位上继续长期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已不适宜,将非主营业务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外包,由承包方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支付承包费,减少劳务派遣用工数量,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2.5规范劳务用工管理流程图
2.6主要流程说明
节点1、2、3: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核定的劳动定员标准及公司的实际用工情况制定劳务派遣用工需求计划,将需求计划按地区、按专业划分给各基层单位,由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具体岗位需求计划并报送公司人力资源部,经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
节点5:公司与选定的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同时检查派遣公司与派遣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及缴纳保险等情况是否依法合规,手续是否齐全,在派遣员工进入公司工作前,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甚至是法律纠纷。
节点10:将劳务派遣员工绩效考评结果分类,考评结果为优良的继续留用并发放绩效奖励,考评结果为劣差的由基层单位退回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统一退回劳务派遣公司。
节点11:劳务派遣公司按照公司需求另再选派其他合格人员进入营口公司工作。
2.7规范劳务用工的人力资源保证
明确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各基层单位社会化用工的归口管理部门,各用工基层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及相关人员,负责执行公司人力资源部下达的规范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各项要求,负责直接对劳务派遣用工进行日常的考勤管理、生产工作管理、绩效考评管理等相关工作。
2.8规范劳务用工的绩效考核
严格遵照执行省公司下发的《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落实定员标准,严格执行省公司下达的用工计划及劳务费预控计划。时时对劳务派遣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对实际用工的基层单位进行综合业绩考核,将劳务派遣用工纳入全员绩效管理工作中来,规范约束劳务派遣用工的行为,使之与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想吻合,共同发展建设、不断壮大国家电网公司。
3 管理评估方法
公司按照“三集五大”定员标准,结合公司各专业实际用工需求情况,开会讨论制定社会化用工计划,按计划并结合《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选择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公司对营口市的多家派遣公司进行调查,通过比对注册手续、资质、财务状况、信用等级、内控管理制度、经营场所、经营设施、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职业指导师相关职称人数、派遣公司成立时间等方面,择优选择当前使用的派遣公司作为合作单位。
公司将劳务派遣用工纳入公司的综合业绩考核及全员绩效管理工作中,对劳务派遣用工实行与全民职工一样的全员绩效管理,由基层单位管理人员或班组长对劳务派遣工按工时积分标准进行考评,参照考核结果及其他员工的评价反馈,对劳务派遣工做出去或留的决定。
4 结语
综上,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依法、规范使用劳务派遣工,开展实地调研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唐鑛.转型与创新:从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劳动关系管理;《学海》;014年04月22日
2.林巧.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规定之解读及反思[J].人口与经济;2008年S1期
3.慧文;刘洁.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关键词】 劳务用工;创新模式
1 管理目标描述
1.1管理理念
随着《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实施,公司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也面临了巨大考验,如何依法合规的使用劳务派遣工,合理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是当下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公司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清理规范方案,确保劳务用工依法合规。
1.2管理范围和目标
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劳务用工的归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公司劳务用工的管理、清理、规范工作。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及《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为契机,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梳理公司各种劳务用工的用工形式、岗位、人员结构、人员数量、薪酬标准等情况;规范各类用工形式、标准,选择服务质量、信誉度高的劳务派遣公司及业务外委外包公司,保证劳务派遣用工比例控制在公司用工总量的10%以内,避免发生劳务用工纠纷。
1.3管理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力度及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也要因时而变,逐步建立起一套切合实际的劳务派遣用工标准及劳务派遣员工管理文化。
从制度上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劳务派遣用工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岗位上实施;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超过用工总量的10%;从文化上逐步融合劳务派遣员工的心理界限,创新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劳务派遣员工的潜能,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与派遣员工的和谐共融、凝心聚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建立劳务用工入职审批制度,按照岗位需求逐级审批,合理增加或减少劳务用工人员,同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由派遣公司完成员工个人的相关工资、保险待遇工作,确保劳动者个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主要管理做法
2.1全口径统计,按单位测算,制定合理用工計划
公司结合“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对公司范围内各类用工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排查,排查内容包括用工形式、岗位、人员结构、人员数量、薪酬标准等。同时针对排查结果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对各用工单位领导就《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了宣贯及答疑。就用工合法性、规范性提出指导意见。
2.1.1统计分析,发现问题
本次统计分两大类:一是按用工单位分布情况分类;二是按岗位分布情况分类。人员分类后,经分析共发现三类问题:一是部分派遣职工在乡镇配电岗位上工作;二是个别单位劳务派遣用工总量偏大,其中2个县区供电分公司劳务派遣用工占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总量的62.5%;三是部分县区供电分公司因个别业务量大,存在未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自行调整派遣员工工作岗位现象。
2.1.2遵照规定,实施清理
针对统计分析发现的问题,到各单位实地调研,与基层单位领导沟通交流,结合省公司辽电人资【2013】929号文件《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通知》相关要求,制定合理的清理规范方案。
2.2充分调查,甄选优质服务派遣机构,明确三方职责
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及多年合作经验,评估选定资质合法、管理规范、信誉较好的劳务派遣公司,终止与规模小,经营管理差的派遣机构的合作,减少共同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为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提供基础保障。
2.2.1规范劳务派遣协议
(1)根据省公司核定下达的劳务用工计划,与劳务派遣公司协商签订《劳务派遗协议》并报企业备案。
(2)用工单位应严格履行《劳务派遣协议》约定内容,执行过程中因劳务工派遣岗位、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等内容发生变动时,及时办理《劳务派遣协议》的解除、终止或变更手续。
2.2.2从劳务派遣单位角度加强劳务派遣管理
按照双方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严格要求并督促检查劳务派遣单位履行以下三方面义务确保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1)依法参加社会保险(2)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3)依法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2.2.3从被派遣劳动者角度加强劳务派遣管理(1)劳务工上岗前,具体用工基层单位告知劳务工拟从事岗位的工作内容、考核标准和劳动报酬,并对劳务工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安全技能培训。劳务工经培训考试合格并经身体检查合格后,用工单位方可安排其上岗。(2)用工单位按协议规定内容,负责劳务工的考勤、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3)劳务工与劳务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提前30天通知劳务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同时告知用工单位。
2.3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2.3.1构建科学民主的员工管理体系
(1)充分尊重员工意见。劳务派遣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企业应能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建议权,从而凝聚其心、激励其人、发挥其力。
(2)开拓员工发展空间。让员工真正参与进来,使员工个人发展方向与企业的总体目标融为一体,让更多的人想做事,让想做事的人能做更多的事,主动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营口公司注重发现人才、选用人才、培养人才,对扎实肯干、吃苦耐劳,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3)加强员工制度管理。制度是衡量标准的砝码,也是促进员工间公平、公正竞争及考核的重要依据。营口公司各专业、各部门、各岗位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认真开展劳务派遣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劳务派遣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促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2.3.2建立充滿活力的员工激励机制
(1)完善分配制度。按照《劳动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遵循“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原则,按岗位定薪酬,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调动劳务工积极性。
(2)强化物质激励。一方面在完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公司建立了更多专业的奖励措施,安全生产、台区承包等奖励,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另一方面,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对工作表现出色、工作业绩突出、工作成果显著的劳务派遣员工,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做到有贡献就有回报。
(3)实现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留住优秀劳务派遣员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公司通过建立富有企业文化特色的精神奖励制度,树立先进典型,给予表彰。
(4)加强沟通,促进了解。俗话说,士为知己死,派遣员工工作的主要动力在于得到承认和尊重。
2.4转换用工方式,减少劳务派遣用工数量
在一些非主营业务岗位上的劳务派遣用工,比如保安、食堂等岗位上的用工。非主营业务对企业的主营业务起后勤保障和服务作用,需长期保持。随着劳务派遣“三性原则”及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要求的实施,在这些非主营业务岗位上继续长期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已不适宜,将非主营业务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外包,由承包方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支付承包费,减少劳务派遣用工数量,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2.5规范劳务用工管理流程图
2.6主要流程说明
节点1、2、3: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核定的劳动定员标准及公司的实际用工情况制定劳务派遣用工需求计划,将需求计划按地区、按专业划分给各基层单位,由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具体岗位需求计划并报送公司人力资源部,经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
节点5:公司与选定的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同时检查派遣公司与派遣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及缴纳保险等情况是否依法合规,手续是否齐全,在派遣员工进入公司工作前,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甚至是法律纠纷。
节点10:将劳务派遣员工绩效考评结果分类,考评结果为优良的继续留用并发放绩效奖励,考评结果为劣差的由基层单位退回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统一退回劳务派遣公司。
节点11:劳务派遣公司按照公司需求另再选派其他合格人员进入营口公司工作。
2.7规范劳务用工的人力资源保证
明确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各基层单位社会化用工的归口管理部门,各用工基层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及相关人员,负责执行公司人力资源部下达的规范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各项要求,负责直接对劳务派遣用工进行日常的考勤管理、生产工作管理、绩效考评管理等相关工作。
2.8规范劳务用工的绩效考核
严格遵照执行省公司下发的《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落实定员标准,严格执行省公司下达的用工计划及劳务费预控计划。时时对劳务派遣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对实际用工的基层单位进行综合业绩考核,将劳务派遣用工纳入全员绩效管理工作中来,规范约束劳务派遣用工的行为,使之与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想吻合,共同发展建设、不断壮大国家电网公司。
3 管理评估方法
公司按照“三集五大”定员标准,结合公司各专业实际用工需求情况,开会讨论制定社会化用工计划,按计划并结合《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选择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公司对营口市的多家派遣公司进行调查,通过比对注册手续、资质、财务状况、信用等级、内控管理制度、经营场所、经营设施、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职业指导师相关职称人数、派遣公司成立时间等方面,择优选择当前使用的派遣公司作为合作单位。
公司将劳务派遣用工纳入公司的综合业绩考核及全员绩效管理工作中,对劳务派遣用工实行与全民职工一样的全员绩效管理,由基层单位管理人员或班组长对劳务派遣工按工时积分标准进行考评,参照考核结果及其他员工的评价反馈,对劳务派遣工做出去或留的决定。
4 结语
综上,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依法、规范使用劳务派遣工,开展实地调研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唐鑛.转型与创新:从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劳动关系管理;《学海》;014年04月22日
2.林巧.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规定之解读及反思[J].人口与经济;2008年S1期
3.慧文;刘洁.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