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又名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六谷、芦黍和珍珠米等,属禾本科玉米属。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位。在中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中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重要病害。近几年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今年春季持续低温,且土壤湿度较大,如种子在土中出苗时间拉长,势必增加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机率,加之品种抗病性弱,将导致今年丝黑穗病发病更加严重。
一、基本情况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称黍轴黑粉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表面有细刺,萌发时产生先菌丝和担孢子。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是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牛吃了病残体,排出来的粪便里的病菌还能存活,用病残体堆肥未经充分腐熟也能造成粪便带菌;病菌附着在种子的表面也可以越冬。所以土壤、粪便、种子都是来年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初侵染源。其中土壤、粪便带菌传病作用显著大于种子带菌。土壤中越冬菌量大、侵染时间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越冬的病菌随种子发芽而萌发并从玉米幼芽或幼根侵入。种子开始萌发至5片叶期间都能受病菌侵染,但以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4叶期以后侵染率显著下降。
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入的病,一般在玉米6—7片叶时才表现明显症状。症状为发病株矮化,节间缩短,茎基部膨大,下粗上细,株形稍弯曲,叶片密集,叶色浓绿。有的重病株分蘖增多而簇生。大多数品种苗期症状不明显,到抽雄或出穗后才在雄花和果穗上表现明显的黑穗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期长,防治难度大。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与品种的抗病性、土壤中的病菌数量、环境条件有关。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同一条件下发病率不同,说明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差异。玉米种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条件与发病关系最为密切,一般在土壤温度20℃左右,土壤含水量20-40%时玉米发芽生长迅速,约经6-10天即可出苗。由于玉米出苗快,缩短了玉米幼芽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病菌感染的机会,发病就轻。当土温在15℃左右,土壤含水量低于20%,则不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出苗缓慢,延长了玉米幼芽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机会,发病就重。早播和播种过深、种植感病品种、连作地块土壤病菌数量大、春季低温干旱年份玉米丝黑穗病发病重。
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症状相似,但有本质的不同。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和丝状物,或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黑粉极少,整个花序变成黑粉,或变形增生,颖片延长。玉米瘤黑粉病危害植株地上部茎、叶、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组织。受害部位由于病原菌刺激肿大成瘤。病瘤外为白色柔嫩组织,最后外膜破裂,放出黑粉,没有丝状物。病株较矮小,受害早的果穗小,甚至不能结穗。玉米丝黑穗病对产量的影响比玉米瘤黑粉病大。
二、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技术
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的农药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生育期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调整种植计划,避免连作是减少田间菌源、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
3、施用腐熟的农肥:含有玉米秸的农肥,农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才施用。
4、拔除病株:在玉米6-7片叶,病株明显表现症状时拔除病株,连续拔3-4次,把病株基本拔净,可大大降低第二年的发病。
5、药剂防治:药剂处理种子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可采用种子播前用药剂处理,不仅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对接近种子土壤中的病菌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药剂主要有速保利、立克秀、卫福,应该注意的是含有克百威、福美双的克.福种衣剂对此病基本无效,含克百威、多菌灵的克.多种衣剂防效很低,只在50%左右,且克百威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杜绝使用。
(1)未催芽的玉米种子用12.5%速保利0.4公斤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阴干后播种。
(2)玉米种子催芽刚露白时用2%立克秀0.6公斤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后播种。
(3)玉米种子催芽刚露白时用40%卫福胶悬剂0.4升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阴干后播种。
(4)用10%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0-100毫升拌玉米种子100公斤,防效优异。
(作者单位:151131黑龙江省肇东市里木店镇人民政府 151132肇东市姜家镇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称黍轴黑粉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表面有细刺,萌发时产生先菌丝和担孢子。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是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牛吃了病残体,排出来的粪便里的病菌还能存活,用病残体堆肥未经充分腐熟也能造成粪便带菌;病菌附着在种子的表面也可以越冬。所以土壤、粪便、种子都是来年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初侵染源。其中土壤、粪便带菌传病作用显著大于种子带菌。土壤中越冬菌量大、侵染时间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越冬的病菌随种子发芽而萌发并从玉米幼芽或幼根侵入。种子开始萌发至5片叶期间都能受病菌侵染,但以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4叶期以后侵染率显著下降。
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入的病,一般在玉米6—7片叶时才表现明显症状。症状为发病株矮化,节间缩短,茎基部膨大,下粗上细,株形稍弯曲,叶片密集,叶色浓绿。有的重病株分蘖增多而簇生。大多数品种苗期症状不明显,到抽雄或出穗后才在雄花和果穗上表现明显的黑穗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期长,防治难度大。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与品种的抗病性、土壤中的病菌数量、环境条件有关。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同一条件下发病率不同,说明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差异。玉米种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条件与发病关系最为密切,一般在土壤温度20℃左右,土壤含水量20-40%时玉米发芽生长迅速,约经6-10天即可出苗。由于玉米出苗快,缩短了玉米幼芽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病菌感染的机会,发病就轻。当土温在15℃左右,土壤含水量低于20%,则不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出苗缓慢,延长了玉米幼芽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机会,发病就重。早播和播种过深、种植感病品种、连作地块土壤病菌数量大、春季低温干旱年份玉米丝黑穗病发病重。
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症状相似,但有本质的不同。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和丝状物,或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黑粉极少,整个花序变成黑粉,或变形增生,颖片延长。玉米瘤黑粉病危害植株地上部茎、叶、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组织。受害部位由于病原菌刺激肿大成瘤。病瘤外为白色柔嫩组织,最后外膜破裂,放出黑粉,没有丝状物。病株较矮小,受害早的果穗小,甚至不能结穗。玉米丝黑穗病对产量的影响比玉米瘤黑粉病大。
二、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技术
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的农药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生育期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调整种植计划,避免连作是减少田间菌源、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
3、施用腐熟的农肥:含有玉米秸的农肥,农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才施用。
4、拔除病株:在玉米6-7片叶,病株明显表现症状时拔除病株,连续拔3-4次,把病株基本拔净,可大大降低第二年的发病。
5、药剂防治:药剂处理种子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可采用种子播前用药剂处理,不仅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对接近种子土壤中的病菌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药剂主要有速保利、立克秀、卫福,应该注意的是含有克百威、福美双的克.福种衣剂对此病基本无效,含克百威、多菌灵的克.多种衣剂防效很低,只在50%左右,且克百威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杜绝使用。
(1)未催芽的玉米种子用12.5%速保利0.4公斤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阴干后播种。
(2)玉米种子催芽刚露白时用2%立克秀0.6公斤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后播种。
(3)玉米种子催芽刚露白时用40%卫福胶悬剂0.4升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阴干后播种。
(4)用10%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0-100毫升拌玉米种子100公斤,防效优异。
(作者单位:151131黑龙江省肇东市里木店镇人民政府 151132肇东市姜家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