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千多年前,一条跨越西南山水通往西亚的古道,曾是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商旅通道,它比灿烂的“丝绸之路”还要早二百多年。
古蜀边关
2007年11月18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一场特殊的展览。陈列的展品除了人们熟知的巨大青铜面具,还有其它一些奇怪的青铜器。它们并非都是三星堆博物馆的收藏,而是来自四川南部和云南地区。
这些文物被组合在一起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来自于一条古老的道路,它就是人们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间商道,它出现的年代至少比闻名于世的北方丝绸之路要早200多年。关于这条道路,最初的线索来自《汉书》的记载,据说张骞通西域之前,这条民间商道已经存在。它从当时的蜀地,成都平原的中心出发,穿过云南,经过缅甸北部一直到达印度以西(图1)。
图1 南方古丝路示意图
1986年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曾经轰动世界。它让人们认识到3000年前的长江流域,古蜀人曾经建立起一个有着灿烂青铜文明的古蜀王国。奇怪的是,这里出土的青铜器物与中国黄河流域的青铜礼器似乎毫无关联。
在3000多年前的青铜时代,中国黄河流域的先民把青铜尊和青铜鼎作为权力的象征。这种体量庞大、风格稳健、凝重的礼器,是中原商王朝典型的青铜器物,也是中国历史学家熟悉的青铜器物造型。
而生活在四川盆地的古蜀人,用极大精力和智慧制作了令后人惊奇的青铜器,在难以计数的青铜器中,青铜头像首先映入人们视线。铜像鼻梁高耸,眼睛突出,脸相不像今天的四川居民,与中原人的长相差别很大。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发型、长相各不相同的人像却有着同样奇怪的表情(图2)。
图2 马王堆铜像面部表情奇特
对于三星堆形象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的猜想。在三星堆的墓葬中曾经发现了大量象牙和贝壳,经证明,这些贝壳是来自印度洋的海贝。古代历史上海贝曾作为商品贸易的中介,这让人们产生了联想,一条古老的商道连接着三星堆与印度洋流域。
更多的证据似乎在强化这样的认识。
在三星堆所有的青铜器物中,一棵青铜神树体量最大,高近4米,分为3层的巨大枝桠上,10只栩栩如生的青铜神鸟立在花萼上。最让人奇怪的是,在神树下方,卧着一条长有翅膀的龙。
段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三星堆的很多东西我们看不明白,因为它的造型跟我们常见的中原青铜文明不一样,比如龙身上有翅膀,这在中国先秦时代是没有的。我们如果把眼界打开,在中国的西边、两河流域、近东地区,有大量人头像和动物的形象与三星堆相似,我们最初怀疑它跟西亚文明有关。
这些有着异域风格的三星堆文物似乎在告诉人们,早在3000年前,在西南的山水之间已经存在一条隐秘的通道,连接着三星堆的古蜀王国与遥远的西亚和中非。
另一个问题是,延续千年的三星堆青铜王国消失后,青铜文明在西南地区不仅没消失,而且达到了另一个发展高峰。近年来人们在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发现了大量青铜文物,其形象的精美和造型的奇特足以令人相信,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青铜文明。
2007年11月18日,“探秘三星堆,重走南丝路”大型人文考察行动正式启动。从三星堆博物馆出发,考察队员们将沿着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向南探寻地上的遗迹和地下的文物,为人们呈现一条真实的南方丝绸之路和一个被人遗忘的青铜时代。
从成都平原的中心一路向西,几十公里的路程之后,考察队到达四川盆地的边缘邛崃山。听当地人说,邛崃山上留存着一条秦汉时代在西南开辟的道路,叫灵关道,也叫牦牛道。
据说当年汉武帝从张骞那里得知消息,在中国西南部有一条神秘的民间商道,于是派出大军,打通了这条业已存在的国际通道。一条民间商道就这样变成了一条官道。由于它始于丝织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并以沿途的丝绸商贸著称,因此也被历史学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一路行走,脚下是卵石铺就的山中小道,并没有发现这条道路有什么特别之处。难道这条道路真的是2000年前留下的古道吗?
原来这条荒废的小路,就是大名鼎鼎的灵关道,当时是条通向西南的干道,这条路有非常浓重的秦汉风格。比如旁边的护墙就跟秦汉时期的甬道、官路非常像。两边护墙的作用是保护行人和辎重,把水挡在外边,可以保护路基。这条路还有一个特点,中间用石头垒成一条石线,有点儿像现代的公路把左右车道分开(图3)。
图3 灵关故道
灵关道作为西南丝路的西线,是连接四川和云南的重要道路。仍然存留的灵关道遗迹见证了汉武帝开拓西南的历史,遗憾的是因为时间久远,类似这样的地上遗迹几乎难以发现,我们希望通过对地下文物的探寻来还原这条道路上的久远往事。
离开邛崃山后,考察队一路向南,进入青衣江流域。
路边开始出现身着藏羌服饰的当地人,据历史学家研究,这些藏羌混血人群是古老的青衣羌国的后代。历史记载,2000年前青衣江流域居住着一支叫青衣羌的民族,曾经建立起一个古老的国度——青衣羌国。
在雅安市文管所,我们见到了一件羊头双耳陶罐,它透露出了青衣羌人的遥远身世。
装饰着羊头纹的双耳罐是史前时期生活在西北高原的游牧民族羌族的典型器物。在遥远的史前时代,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曾经多次沿着高山峡谷向西南迁徙。其中一支羌人定居在青衣江流域,建立起青衣羌国。而成都平原三星堆的古蜀人,很有可能是另外一支古羌人的后代。
双耳罐的存在让我们确认,2000年前的青衣羌国与3000年前三星堆的古蜀王国有着同样的来源(图4)。
图4 双耳罐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青衣羌国在川西地区的势力已经非常强盛,古蜀王下令举兵进攻。这场发生在西南腹地的战争终结了青衣羌国短暂的历史命运,战败后的青衣羌国成为古蜀国的附属国,成为古蜀国的西部屏障,从此,青衣羌作为一个王国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
芦山县文管所所长告诉我们,在他们的库房里,珍藏着一件汉代青铜器,它证明三星堆时期的文化从成都平原传到了青衣江一带。
郭凤武(芦山县博物馆 馆长):这是一件跪像,周围是几只神兽,神兽好像有羽毛,这个人是全裸,这儿有个座子。这个座子和三星堆出土的跽坐人像形制上比较一致,从他的表情各方面来看有些联系。
同样用青铜作雕刻材料,同样都是跪坐,同样有着虔诚的祭祀表情,眼前的青铜人像与我们在三星堆博物馆所见的青铜顶尊像和青铜跪坐人像,确实具有很多相似性。也许,青衣羌国被古蜀王消灭以后,青衣江流域的文化就开始被古蜀国同化了(图5)。
图5 青铜像都具有三星堆文化元素
2000年前强大的古蜀王国达到鼎盛时期,那么蜀王的势力曾经强大到怎样的程度?哪里才是古蜀国的边关呢?
离开青衣江流域,我们向南进入荥经县境内。听说,在2000年前的汉代,这里曾经有过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城,在当地博物馆馆长的带领下,我们出发去寻找一段严道古城遗留的城墙。
在一片荒野上,我们见到了一段高三四米,长十多米的土墙,这就是2000多年前严道古城残留的城墙遗迹。
记者:这座城市在当时是个大城,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高墙、深壕的大城呢?
高俊刚(荥经县博物馆 馆长):严道在古代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界岭,是屯军用的。
田 野:这里有没有一条路可以连接四川和更南的方向呢?
高俊刚:史书记载有一条牦牛道在这里通过。
牦牛道是灵关道的另一种称呼,根据馆长推论,最早开通这条连通四川与云南的商道的是古蜀王。为了守卫这条商道,古蜀王在这里建立了军事机构。
在这里,考古学家们曾经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奇怪的是,这些兵器上有着大量神秘的符号,同样的符号在成都平原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兵器上屡见不鲜。学者们认定,这些符号正是巴蜀图语,这些青铜兵器的来源地可能就是成都平原。
这些印章上面同样有着被称为巴蜀图语的奇怪符号,但是,对于它们代表的含义,专家们一直众说纷纭。而对于它们的作用,一种非同寻常的说法,证明了严道作为古蜀边关的经济意义(图6)。
图6 巴蜀图语印章
高俊刚:战国时期,荥经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边关贸易重镇,所有的贸易在这里集中,分散,贸易量相当大。中央政府为了控制税收,成立一个机构,这种机构为了控制商品的流通,这种印章可能是通关的凭证。
作为商品往来的必经之地,古蜀王派驻这里的军队,也许还承担着向来往商人收取税收的责任,这给成都平原的古蜀王国带来最切实的利益。也许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古蜀地区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道路的重要性,在古蜀王国被中原的汉王朝同化后,他们依然对修建这一地区的道路抱有很大的热情。
在河谷边的石壁上,我们找到了一段栈道遗迹。方形的石孔是当年修栈道时插入石壁的木桩留下的遗迹。还有描述栈道修建过程的刻石。
高俊刚:何君尊楗阁刻石记述的蜀郡太守派遣的官员,是个临邛人,他带领刑徒修建栈道。这条栈道的名字就叫尊楗阁,尊就是高大的意思。修了55丈长,历时3年才修完(图7)。
图7 尊楗阁摩崖石刻
这块“何君阁道”摩崖题记,记载了东汉时期的公元57年,曾经有一批工匠以惊人的勇气和高超的技术,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一段栈道,也许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古蜀先民们可以经由云南,远至印度和中东。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将离开古蜀王国的边关,进入更加陌生而神秘的地带。
大石奇墓
离开古蜀边关严道古城后,考察队继续向南,翻越群山,进入凉山州境内。安宁河自北向南流经凉山州。
20世纪70年代,在安宁河流域的一次考古调查中,考古学家在河流两岸发现了许多堆积的巨石,搬除巨石后,出现了大量堆积的人骨。考古学家们意识到,他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古墓。这种墓用巨石砌成墓室,顶部以巨大的墓顶石覆盖,考古学家把这种古墓称为“大石墓”。
在凉山州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唐亮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这种奇怪的墓葬,墓葬更像是一座小石头房子(图8)。
图8 大石墓
唐 亮:这是墓壁室,把石块的自然平面向里码成墓穴,凹凸不平的面在外头,墓穴做成以后,在外面加封土,再把墓穴里面夯实了。再用巨石把墓穴全覆盖住,把里边的夯土掏干净了,就成为墓穴了。这种墓不是一次葬,而是二次葬,人死了以后先放在墓穴外面,风干后只剩骨架,再把骨架放进去。而且这种墓葬没有等级,包括尸骨在里面的堆积也是没有等级的。
考古学家们对这些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每座墓葬中堆积着数量众多杂乱无章的尸骨,少的几十具,多的一百多具。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中有这样的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说在古代安宁河流域,生活着一个叫邛人的部落,他们梳着椎髻,过着农耕的生活。
考古学家在大石墓中发现了大量陶器,它们的年代指向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到西汉时期。专家们因此认定,大石墓的主人正是邛人部落。邛人,这个崇拜石头的部落究竟来自何方呢?
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发掘,专家们惊异地发现,他们与岷江上游的古羌人有着相同的来源。
大石墓中出土的这些陶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又是双耳陶罐。
唐 亮:陶罐有板耳,有S形的附加堆纹和水波的漩纹,这种纹饰不仅在大石墓中有,在其它墓葬和其它流域也有。大石墓是安宁河流域特有的,它是邛人的。可是在岷江上游,一种石棺葬文化里也发现这种罐子,也是这种纹饰。可以说,这两种文化形式是有一定交融和沟通的(图9)。
图9 双耳陶罐
石棺葬是岷江上游古羌人留下的一种墓葬形制,它用石板在地下堆砌出一个长条形状的墓穴,墓顶同样以石板覆盖。同样以石头为材料制作墓穴,同样使用双耳罐陪葬,考古学家推测,安宁河流域的邛人和岷江上游的古羌族可能有着同样的来源。
彭邦本(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羌是什么,羌就是西戎牧羊人也。就是说在西部的这些以游牧为生的族群,当时笼统称之为羌了。
原来,在黄河流域的甘肃、青海与长江流域的四川之间,自古存在着一条文化走廊,古代羌族曾经经历了无数次迁徙,今天生活在岷江上游的羌族,是古羌族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的后代。
唐 亮:从这些现象可以推测,大石墓的主人可能是早期西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到安宁河流域,发现这片水草丰美,便定居下来,从游牧变成农耕的民族。
在三星堆博物馆,陈列着一件羊首龙身的青铜雕塑,它的身子盘旋在柱子上,头上长着龙角,下巴上却有着一把典型的山羊胡子。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原始图腾崇拜。把龙想像成一头飞翔的山羊却是古蜀人独特的想像,专家们推测,这件青铜器物是为了铭记古蜀人的祖先是以羊为图腾的古羌族。
专家认为,无论是邛人,还是成都平原的古蜀人,都是西北游牧民族古羌人的后代,他们可能具有共同的族源(图10)。
图10 羊首龙身青铜雕像
当考古学家把三星堆出土的57件青铜头像排成一排时,他们发现:这些青铜头像无论大小、高低,有着同样的表情。似乎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遵循着来自权威部门的统一指导,无论发式和面庞如何改变,这种怪异的表情却是它们延续不变的风格。这些数目众多的青铜人头像代表的是什么人呢?
黄剑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文献记载,西南地区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部落,有氏族、部落、宗族,他们就要推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共主,领导其他部族一起搞大型的祭祀活动,形成酋邦制、共主制的社会结构。
历史学家推测,3000年前,三星堆的蜀王是西南地区权力最大的雄长。每逢重大事件发生时,他带领来自周边不同部落的首领,登上高大的祭祀台,开始一场隆重的典礼。这样的典礼也许具有浓重的政治意味,作为群雄之长和群巫之首的蜀王,通过这种神秘庄严的仪式,以神的名义,向他的子民宣告,自己的权力不容侵犯和亵渎。青铜雕像群正是这种仪式的反映(图11)。
图11 表现祭祀仪式的青铜雕像
采用石棺葬形式是古羌人的一种标志性的习俗,但是为什么邛人要建造如此巨大的大石墓穴,其中的原因已无从考证。人们关心的问题是,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运用的是天然巨石,少则几吨,重则十几吨。在2000年前,邛人是如何搬运如此沉重的天然巨石来搭建墓穴的呢?
从一座保存完好的大石墓,可以观察到古代建筑师们的智慧。这座大石墓的后部,有一条长长的用土堆积起来的“尾巴”,使整座大石墓看起来像一只巨大的蝌蚪。这条“尾巴”前高后低,形成一个缓坡。专家们考证,大石墓的建造者们正是利用这个办法慢慢地将巨石拖上墓顶,筑成墓室。
为了配合我们的考察活动,凉山州博物馆决定再现这种运送巨石的过程。专家们选了当年建造大石墓时留下的坡道作为实验现场,工具是绳索和滚木。
唐 亮:我们18个人用3个小时,把这块近3吨的石头移动不到半米。可以想见,早期安宁河流域的邛人要建造一座墓,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比这要大得多。
看来,要解开大石墓建造之谜还需要更多的努力,那么,邛人当年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大的力量来建造自己灵魂的居所呢?
唐 亮:这与原始人的原始崇拜有关,大石墓本身就是大石崇拜的产物。从考古学和人类学来看,都是我们急待研究和揭开的谜。
中国辽宁东部的大石棚、内蒙古的石堆、新疆的草原石人,以及我们在安宁河流域见到的大石墓,这些巨石文化正好处在半月形的边地文化分布带上,这种规律性的分布路线恰好也是一条古老的民族迁徙的路线。这条路线的一端连着中国北方的草原游牧文化,而另一端,指向更为遥远的西南地带。
从汉代以后的历史记载中,再也找不到关于邛人的记述。建造了大石墓的邛人如同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给后人留下许多猜想。
唐 亮:当时邛人的南边是滇,非常强大;东边是蜀,很弱小。由于安宁河流域处于云南与四川的交界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中原汉王朝的政治势力控制了安宁河流域,专家们据此推测,邛人部落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与西南地区的民族发生了战争,才被历史遗忘了。
随着邛人部落的消亡,一条通向西南的道路却在安宁河流域兴盛了。这就是汉王朝为了打通西南地区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
在凉山州南部的金沙江北岸,有一座会理古城,它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至今已有2117年的历史。会理古城见证了安宁河流域古丝路的兴盛,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驿站。
会理古城作为交通枢纽,处在沟通四川与云南的交通要道上,西汉王朝把政治权力机构延伸到这里。而邛人,也许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忘记了属于自己的古老习俗,不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承载古老信仰的大石墓。
凉山州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它的名字叫邛海。人们猜想这个名字或许就是为了纪念2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邛人。
古滇寻踪
“重走南丝路”考察队从三星堆博物馆出发,穿过四川南部的重重山脉,离别邛海向南进发,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南方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说两千多年前西南的滇池畔,有一个名为“古滇国”的神秘国度。古滇人发髻高耸,农耕为主。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考察队来到昆明市西南的滇池边。这里海拔1886米,南北长40千米,东西平均宽8000米,面积340平方千米,汉代就有“五百里滇池”之称(图12)。
图12 浩淼的五百里滇池
我们进入滇池畔一个普通的村庄,在当地人土房子的墙上,发现混有碎贝壳。原来是村民建房子从古遗址取土时,把这些碎贝壳带过来了。这个村子后面5米左右就是石寨山遗址。
土中的贝壳是古人捕食螺蛳,吃了螺蛳后扔掉的螺蛳壳。他们丢掉螺蛳壳时,也把一些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包括石斧、陶器就地扔在一起,形成大面积的层层堆积,考古学上把它叫作贝丘遗址(图13)。
图13 墙土中混着古螺蛳壳
通过古代遗迹的探访,我们获知,原先生活在这里的人过着农耕兼渔猎的生活。他们是否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古滇国人呢?
20世纪50年代,在滇池东岸这个叫石寨山的村庄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巨大的墓葬群。1956年11月1日,一枚金质印章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金印的背上盘绕着一条小蛇,正面“滇王之印”四个典型的汉篆清晰可见(图14)。
图14 滇王之印
这使人们想起了司马迁的另一段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向汉王朝投降,汉武帝赐给滇王一封王印,滇人从此成为汉王朝的子民。
滇王金印确定了石寨山就是两千年前的古滇国旧地,这座小山正是古滇国的王族墓地。自此,古滇国,一个沉寂了两千多年的青铜王国浮现出来。
通过考古发掘,人们终于发现了西南地区三星堆青铜王国消亡之后,又一个令人惊异的青铜王国。
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有大量的生产生活工具,还有兵器、乐器和难以计数的青铜装饰品。古滇国人似乎乐于并且善于用青铜来制造一切,他们也许是那个青铜时代最高明的铜匠和艺术大师。
一件用于祭祀时摆放牛羊的器具上,一只大牛昂首挺立,它的身后是一只紧紧咬住尾巴的猛虎,大牛的肚子下面,还有一头安然无恙的小牛。这个牛虎搏斗的场景如此生动,仔细分析发现,铜案以牛的四脚为支撑,椭圆形的牛背是案面,咬紧牛尾的老虎恰好可以保证铜案两端的平衡。最巧妙的是牛腹下的小牛,原来还可以增加铜案的稳定。如此巧妙的设计,达到了力学与美学的高度统一(图15)。
图15 制作奇巧的青铜器
古滇人除了用青铜表现自然场景,他们更多地是用它来刻画人类的生活:劳作、战争、狩猎、舞蹈、建筑等各种社会生活的场景应有尽有。
在一个直径只有30厘米的奇怪容器上,铸有52个人,人群中央立着一根双蛇盘绕的柱子。柱子的一侧是几个梳着发髻的仆人抬着高高在上的贵妇,柱子的另一侧则绑缚着一个裸体的男子,他的旁边有一个人正在跪拜祈祷,整个场面显得十分神秘诡异。专家们推测,整个雕塑表现的是一次祭祀活动(图16)。
图16 表现祭祀活动的青铜器
而另一件青铜容器细腻生动地将战争的惨烈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正中一名骑马疾驰的主将,戴盔披甲,左手拉着缰绳,右手执矛刺向下方。马前方一人倒地,看上去像是被骑马的主将刺杀了。主将的右侧还有人骑马前冲,马脚下踩踏着一个单手撑地的敌人。此外,这个贮备器盖上还散落着一些手持长矛的人、开弓射箭的人、跪地求饶的人、裸体无头的人和双手被绳子束缚的人。
面对这些表现大规模生活场景,具有强烈写实风格的青铜群雕,人们很容易产生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用昂贵的青铜器来如此细腻地表现真实的生活内容呢?
马文斗(云南省博物馆 馆长):群雕在其它地方很少,我们认为第一云南是铜的产地,第二古代很多地方没有文字,到解放前还有一些地方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当形成一个国家,靠绳子、刻木头已经无法完整记述历史场景的时候,肯定会有这种需求。比如某个部族打个胜仗,或者纪念这个胜仗,留给后代,可以向其它部族炫耀。
在古滇国出土的青铜器中,还有大量的青铜农具。很多石范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云南就是这些青铜农具的原产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青铜一直是珍贵的材料,无论中原的商文明,还是成都平原的古蜀文明,青铜原料都属于奢侈品,只有王族的大型祭祀用品和战争用的兵器才可以使用青铜原料。但是,云南的古滇国却把大量的青铜用来铸造日常生产用的农具。专家们推测,这是因为云南是青铜原料的产地,有着丰富的铜矿产。
在三星堆,人们曾经发现了大量青铜器,贵重的青铜器总重量达到一吨多。这些青铜原料究竟来自何方?与它同时期黄河流域的先民把大量的财富用于铸造青铜尊和青铜鼎。这些数量惊人的青铜原料的来源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通过对古滇国青铜王国的探究,学者们对青铜原料的来源产生了大胆的推测。
肖明光(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我们做过铜的成分分析,发现铜里面有一种稀有元素叫作低位铅,测了以后发现,商代的妇好墓里也有云南的铜,所以断定有一部分铜运到四川去了。
比起黄河流域的商王朝来,长江流域的三星堆王国在地理上距云南要近得多,既然能将云南的青铜原料运到几千里外的商都,当然更能运到成都平原的三星堆王国。
如果三星堆的青铜原料来自云南,如果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着贸易往来,那么我们能否找到这种交易存在的证据呢?
这个表面雕刻着群像的青铜器看起来外形奇特,完全不同于以往见过的鼎、爵、尊等中原青铜器,而是类似于鼓的形状。它的用途就是专门存放贝壳。在古滇国,人们发现了数量惊人的贝壳,专家猜测,这种贝壳是古滇国人用于交易的贝币。
马文斗:这些贝壳是从印度洋过来的,通过很多次交换才到了这个地方,它有一定的数量。当时滇国主要是以物易物,使用贝币的主要是贵族。使用时间很长,一直到明代。海贝还表明拥有者的身份地位,有信誉才能使用(图17)。
图17 古贝币
有趣的是,在三星堆遗址,人们也发现了大量来自印度洋海域所特有的虎斑贝壳,这一发现让专家们大为震惊,难道三千年前,在成都平原与西方的印度洋流域之间存在着一条通道?面对着古滇国出土的大量贝币,人们终于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海贝作为交易的货币,是贸易的最好证据。也许,早在三星堆时代,云南地区就已经是印度洋海贝进入古蜀的中转站。这证明在南方丝路打通之前,民间的贸易通道已经存在,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财富经过古老的通道进入古蜀国。这其中一定也包括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青铜。
两个古老的青铜王国,可能拥有共同的青铜来源。还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人们,古滇国出现的年代晚于三星堆,为什么在三星堆消失之后,在中国的西南部出现了又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呢?古滇国和三星堆,这两个青铜王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古滇国人高超的青铜雕像工艺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了三星堆。
在中国的青铜时代,在云南青铜器发现之前,唯一拥有青铜雕像制作技艺的是成都平原的三星堆王国。
与中原地区的大型祭祀礼器比较,古滇国的青铜器造型与同处西南地区的三星堆显然具有更多的相似性,他们都把人物形象作为铸造的主体。
记者:中国境内的圆雕最早出于三星堆,古滇国也有圆雕,这两者在手法上有联系吗?
马文斗:云南铜雕人物的眼角、发式、头发等,与三星堆,两方可能有些相似。
青铜雕刻技艺让我们把时间相隔几百年,空间相距几百公里的两个青铜文明联系在一起。也许,3000年前三星堆作为西南文明高地存在时,云南曾经作为青铜原料的产地,把大量铜矿石源源不断输送到成都平原的三星堆王国。三星堆的工匠运用高超的铸造技艺,把这些青铜原料变成庞大的青铜雕像,供人们顶礼膜拜。
当三星堆王国消失几百年之后,农业文明的发达让古滇国在滇池湖畔崛起,古滇人把三星堆青铜铸造工艺和雕刻技艺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此时,神灵不再是人们生活的中心,世俗的生活才是古滇人关心的主题。
如果说三星堆王国是一个众神的国度,那么古滇国就是一个人间的乐园。
但是,这两个在西南地区出现的青铜王国却有着相同的命运。
根据司马迁记载,公元前109年,为了打通西南丝绸之路,汉朝军队大举南下,滇王举国投降。由于汉武帝认为滇王从一开始态度就比较好,所以免去死罪,同时赐滇王王印。
从那时候起,古滇国成为中央王朝的附属。此后,有关滇人和滇国的记载慢慢消失在岁月里。
在一代代帝王的苦心经营下,中原王朝大一统的政治蓝图终于实现了,无论古滇国还是古蜀国,最终汇入中华民族融合的海洋。但是,这些重见天日的文物最终证明,处于西南的古蜀国和古滇国,因为地理上的畅通,曾经存在着频繁的交流,他们前后相继,在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上,创造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又一个高峰。
下期请看:《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下集)
古蜀边关
2007年11月18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一场特殊的展览。陈列的展品除了人们熟知的巨大青铜面具,还有其它一些奇怪的青铜器。它们并非都是三星堆博物馆的收藏,而是来自四川南部和云南地区。
这些文物被组合在一起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来自于一条古老的道路,它就是人们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间商道,它出现的年代至少比闻名于世的北方丝绸之路要早200多年。关于这条道路,最初的线索来自《汉书》的记载,据说张骞通西域之前,这条民间商道已经存在。它从当时的蜀地,成都平原的中心出发,穿过云南,经过缅甸北部一直到达印度以西(图1)。
图1 南方古丝路示意图
1986年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曾经轰动世界。它让人们认识到3000年前的长江流域,古蜀人曾经建立起一个有着灿烂青铜文明的古蜀王国。奇怪的是,这里出土的青铜器物与中国黄河流域的青铜礼器似乎毫无关联。
在3000多年前的青铜时代,中国黄河流域的先民把青铜尊和青铜鼎作为权力的象征。这种体量庞大、风格稳健、凝重的礼器,是中原商王朝典型的青铜器物,也是中国历史学家熟悉的青铜器物造型。
而生活在四川盆地的古蜀人,用极大精力和智慧制作了令后人惊奇的青铜器,在难以计数的青铜器中,青铜头像首先映入人们视线。铜像鼻梁高耸,眼睛突出,脸相不像今天的四川居民,与中原人的长相差别很大。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发型、长相各不相同的人像却有着同样奇怪的表情(图2)。
图2 马王堆铜像面部表情奇特
对于三星堆形象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的猜想。在三星堆的墓葬中曾经发现了大量象牙和贝壳,经证明,这些贝壳是来自印度洋的海贝。古代历史上海贝曾作为商品贸易的中介,这让人们产生了联想,一条古老的商道连接着三星堆与印度洋流域。
更多的证据似乎在强化这样的认识。
在三星堆所有的青铜器物中,一棵青铜神树体量最大,高近4米,分为3层的巨大枝桠上,10只栩栩如生的青铜神鸟立在花萼上。最让人奇怪的是,在神树下方,卧着一条长有翅膀的龙。
段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三星堆的很多东西我们看不明白,因为它的造型跟我们常见的中原青铜文明不一样,比如龙身上有翅膀,这在中国先秦时代是没有的。我们如果把眼界打开,在中国的西边、两河流域、近东地区,有大量人头像和动物的形象与三星堆相似,我们最初怀疑它跟西亚文明有关。
这些有着异域风格的三星堆文物似乎在告诉人们,早在3000年前,在西南的山水之间已经存在一条隐秘的通道,连接着三星堆的古蜀王国与遥远的西亚和中非。
另一个问题是,延续千年的三星堆青铜王国消失后,青铜文明在西南地区不仅没消失,而且达到了另一个发展高峰。近年来人们在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发现了大量青铜文物,其形象的精美和造型的奇特足以令人相信,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青铜文明。
2007年11月18日,“探秘三星堆,重走南丝路”大型人文考察行动正式启动。从三星堆博物馆出发,考察队员们将沿着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向南探寻地上的遗迹和地下的文物,为人们呈现一条真实的南方丝绸之路和一个被人遗忘的青铜时代。
从成都平原的中心一路向西,几十公里的路程之后,考察队到达四川盆地的边缘邛崃山。听当地人说,邛崃山上留存着一条秦汉时代在西南开辟的道路,叫灵关道,也叫牦牛道。
据说当年汉武帝从张骞那里得知消息,在中国西南部有一条神秘的民间商道,于是派出大军,打通了这条业已存在的国际通道。一条民间商道就这样变成了一条官道。由于它始于丝织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并以沿途的丝绸商贸著称,因此也被历史学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一路行走,脚下是卵石铺就的山中小道,并没有发现这条道路有什么特别之处。难道这条道路真的是2000年前留下的古道吗?
原来这条荒废的小路,就是大名鼎鼎的灵关道,当时是条通向西南的干道,这条路有非常浓重的秦汉风格。比如旁边的护墙就跟秦汉时期的甬道、官路非常像。两边护墙的作用是保护行人和辎重,把水挡在外边,可以保护路基。这条路还有一个特点,中间用石头垒成一条石线,有点儿像现代的公路把左右车道分开(图3)。
图3 灵关故道
灵关道作为西南丝路的西线,是连接四川和云南的重要道路。仍然存留的灵关道遗迹见证了汉武帝开拓西南的历史,遗憾的是因为时间久远,类似这样的地上遗迹几乎难以发现,我们希望通过对地下文物的探寻来还原这条道路上的久远往事。
离开邛崃山后,考察队一路向南,进入青衣江流域。
路边开始出现身着藏羌服饰的当地人,据历史学家研究,这些藏羌混血人群是古老的青衣羌国的后代。历史记载,2000年前青衣江流域居住着一支叫青衣羌的民族,曾经建立起一个古老的国度——青衣羌国。
在雅安市文管所,我们见到了一件羊头双耳陶罐,它透露出了青衣羌人的遥远身世。
装饰着羊头纹的双耳罐是史前时期生活在西北高原的游牧民族羌族的典型器物。在遥远的史前时代,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曾经多次沿着高山峡谷向西南迁徙。其中一支羌人定居在青衣江流域,建立起青衣羌国。而成都平原三星堆的古蜀人,很有可能是另外一支古羌人的后代。
双耳罐的存在让我们确认,2000年前的青衣羌国与3000年前三星堆的古蜀王国有着同样的来源(图4)。
图4 双耳罐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青衣羌国在川西地区的势力已经非常强盛,古蜀王下令举兵进攻。这场发生在西南腹地的战争终结了青衣羌国短暂的历史命运,战败后的青衣羌国成为古蜀国的附属国,成为古蜀国的西部屏障,从此,青衣羌作为一个王国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
芦山县文管所所长告诉我们,在他们的库房里,珍藏着一件汉代青铜器,它证明三星堆时期的文化从成都平原传到了青衣江一带。
郭凤武(芦山县博物馆 馆长):这是一件跪像,周围是几只神兽,神兽好像有羽毛,这个人是全裸,这儿有个座子。这个座子和三星堆出土的跽坐人像形制上比较一致,从他的表情各方面来看有些联系。
同样用青铜作雕刻材料,同样都是跪坐,同样有着虔诚的祭祀表情,眼前的青铜人像与我们在三星堆博物馆所见的青铜顶尊像和青铜跪坐人像,确实具有很多相似性。也许,青衣羌国被古蜀王消灭以后,青衣江流域的文化就开始被古蜀国同化了(图5)。
图5 青铜像都具有三星堆文化元素
2000年前强大的古蜀王国达到鼎盛时期,那么蜀王的势力曾经强大到怎样的程度?哪里才是古蜀国的边关呢?
离开青衣江流域,我们向南进入荥经县境内。听说,在2000年前的汉代,这里曾经有过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城,在当地博物馆馆长的带领下,我们出发去寻找一段严道古城遗留的城墙。
在一片荒野上,我们见到了一段高三四米,长十多米的土墙,这就是2000多年前严道古城残留的城墙遗迹。
记者:这座城市在当时是个大城,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高墙、深壕的大城呢?
高俊刚(荥经县博物馆 馆长):严道在古代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界岭,是屯军用的。
田 野:这里有没有一条路可以连接四川和更南的方向呢?
高俊刚:史书记载有一条牦牛道在这里通过。
牦牛道是灵关道的另一种称呼,根据馆长推论,最早开通这条连通四川与云南的商道的是古蜀王。为了守卫这条商道,古蜀王在这里建立了军事机构。
在这里,考古学家们曾经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奇怪的是,这些兵器上有着大量神秘的符号,同样的符号在成都平原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兵器上屡见不鲜。学者们认定,这些符号正是巴蜀图语,这些青铜兵器的来源地可能就是成都平原。
这些印章上面同样有着被称为巴蜀图语的奇怪符号,但是,对于它们代表的含义,专家们一直众说纷纭。而对于它们的作用,一种非同寻常的说法,证明了严道作为古蜀边关的经济意义(图6)。
图6 巴蜀图语印章
高俊刚:战国时期,荥经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边关贸易重镇,所有的贸易在这里集中,分散,贸易量相当大。中央政府为了控制税收,成立一个机构,这种机构为了控制商品的流通,这种印章可能是通关的凭证。
作为商品往来的必经之地,古蜀王派驻这里的军队,也许还承担着向来往商人收取税收的责任,这给成都平原的古蜀王国带来最切实的利益。也许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古蜀地区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道路的重要性,在古蜀王国被中原的汉王朝同化后,他们依然对修建这一地区的道路抱有很大的热情。
在河谷边的石壁上,我们找到了一段栈道遗迹。方形的石孔是当年修栈道时插入石壁的木桩留下的遗迹。还有描述栈道修建过程的刻石。
高俊刚:何君尊楗阁刻石记述的蜀郡太守派遣的官员,是个临邛人,他带领刑徒修建栈道。这条栈道的名字就叫尊楗阁,尊就是高大的意思。修了55丈长,历时3年才修完(图7)。
图7 尊楗阁摩崖石刻
这块“何君阁道”摩崖题记,记载了东汉时期的公元57年,曾经有一批工匠以惊人的勇气和高超的技术,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一段栈道,也许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古蜀先民们可以经由云南,远至印度和中东。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将离开古蜀王国的边关,进入更加陌生而神秘的地带。
大石奇墓
离开古蜀边关严道古城后,考察队继续向南,翻越群山,进入凉山州境内。安宁河自北向南流经凉山州。
20世纪70年代,在安宁河流域的一次考古调查中,考古学家在河流两岸发现了许多堆积的巨石,搬除巨石后,出现了大量堆积的人骨。考古学家们意识到,他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古墓。这种墓用巨石砌成墓室,顶部以巨大的墓顶石覆盖,考古学家把这种古墓称为“大石墓”。
在凉山州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唐亮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这种奇怪的墓葬,墓葬更像是一座小石头房子(图8)。
图8 大石墓
唐 亮:这是墓壁室,把石块的自然平面向里码成墓穴,凹凸不平的面在外头,墓穴做成以后,在外面加封土,再把墓穴里面夯实了。再用巨石把墓穴全覆盖住,把里边的夯土掏干净了,就成为墓穴了。这种墓不是一次葬,而是二次葬,人死了以后先放在墓穴外面,风干后只剩骨架,再把骨架放进去。而且这种墓葬没有等级,包括尸骨在里面的堆积也是没有等级的。
考古学家们对这些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每座墓葬中堆积着数量众多杂乱无章的尸骨,少的几十具,多的一百多具。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中有这样的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说在古代安宁河流域,生活着一个叫邛人的部落,他们梳着椎髻,过着农耕的生活。
考古学家在大石墓中发现了大量陶器,它们的年代指向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到西汉时期。专家们因此认定,大石墓的主人正是邛人部落。邛人,这个崇拜石头的部落究竟来自何方呢?
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发掘,专家们惊异地发现,他们与岷江上游的古羌人有着相同的来源。
大石墓中出土的这些陶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又是双耳陶罐。
唐 亮:陶罐有板耳,有S形的附加堆纹和水波的漩纹,这种纹饰不仅在大石墓中有,在其它墓葬和其它流域也有。大石墓是安宁河流域特有的,它是邛人的。可是在岷江上游,一种石棺葬文化里也发现这种罐子,也是这种纹饰。可以说,这两种文化形式是有一定交融和沟通的(图9)。
图9 双耳陶罐
石棺葬是岷江上游古羌人留下的一种墓葬形制,它用石板在地下堆砌出一个长条形状的墓穴,墓顶同样以石板覆盖。同样以石头为材料制作墓穴,同样使用双耳罐陪葬,考古学家推测,安宁河流域的邛人和岷江上游的古羌族可能有着同样的来源。
彭邦本(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羌是什么,羌就是西戎牧羊人也。就是说在西部的这些以游牧为生的族群,当时笼统称之为羌了。
原来,在黄河流域的甘肃、青海与长江流域的四川之间,自古存在着一条文化走廊,古代羌族曾经经历了无数次迁徙,今天生活在岷江上游的羌族,是古羌族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的后代。
唐 亮:从这些现象可以推测,大石墓的主人可能是早期西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到安宁河流域,发现这片水草丰美,便定居下来,从游牧变成农耕的民族。
在三星堆博物馆,陈列着一件羊首龙身的青铜雕塑,它的身子盘旋在柱子上,头上长着龙角,下巴上却有着一把典型的山羊胡子。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原始图腾崇拜。把龙想像成一头飞翔的山羊却是古蜀人独特的想像,专家们推测,这件青铜器物是为了铭记古蜀人的祖先是以羊为图腾的古羌族。
专家认为,无论是邛人,还是成都平原的古蜀人,都是西北游牧民族古羌人的后代,他们可能具有共同的族源(图10)。
图10 羊首龙身青铜雕像
当考古学家把三星堆出土的57件青铜头像排成一排时,他们发现:这些青铜头像无论大小、高低,有着同样的表情。似乎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遵循着来自权威部门的统一指导,无论发式和面庞如何改变,这种怪异的表情却是它们延续不变的风格。这些数目众多的青铜人头像代表的是什么人呢?
黄剑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文献记载,西南地区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部落,有氏族、部落、宗族,他们就要推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共主,领导其他部族一起搞大型的祭祀活动,形成酋邦制、共主制的社会结构。
历史学家推测,3000年前,三星堆的蜀王是西南地区权力最大的雄长。每逢重大事件发生时,他带领来自周边不同部落的首领,登上高大的祭祀台,开始一场隆重的典礼。这样的典礼也许具有浓重的政治意味,作为群雄之长和群巫之首的蜀王,通过这种神秘庄严的仪式,以神的名义,向他的子民宣告,自己的权力不容侵犯和亵渎。青铜雕像群正是这种仪式的反映(图11)。
图11 表现祭祀仪式的青铜雕像
采用石棺葬形式是古羌人的一种标志性的习俗,但是为什么邛人要建造如此巨大的大石墓穴,其中的原因已无从考证。人们关心的问题是,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运用的是天然巨石,少则几吨,重则十几吨。在2000年前,邛人是如何搬运如此沉重的天然巨石来搭建墓穴的呢?
从一座保存完好的大石墓,可以观察到古代建筑师们的智慧。这座大石墓的后部,有一条长长的用土堆积起来的“尾巴”,使整座大石墓看起来像一只巨大的蝌蚪。这条“尾巴”前高后低,形成一个缓坡。专家们考证,大石墓的建造者们正是利用这个办法慢慢地将巨石拖上墓顶,筑成墓室。
为了配合我们的考察活动,凉山州博物馆决定再现这种运送巨石的过程。专家们选了当年建造大石墓时留下的坡道作为实验现场,工具是绳索和滚木。
唐 亮:我们18个人用3个小时,把这块近3吨的石头移动不到半米。可以想见,早期安宁河流域的邛人要建造一座墓,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比这要大得多。
看来,要解开大石墓建造之谜还需要更多的努力,那么,邛人当年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大的力量来建造自己灵魂的居所呢?
唐 亮:这与原始人的原始崇拜有关,大石墓本身就是大石崇拜的产物。从考古学和人类学来看,都是我们急待研究和揭开的谜。
中国辽宁东部的大石棚、内蒙古的石堆、新疆的草原石人,以及我们在安宁河流域见到的大石墓,这些巨石文化正好处在半月形的边地文化分布带上,这种规律性的分布路线恰好也是一条古老的民族迁徙的路线。这条路线的一端连着中国北方的草原游牧文化,而另一端,指向更为遥远的西南地带。
从汉代以后的历史记载中,再也找不到关于邛人的记述。建造了大石墓的邛人如同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给后人留下许多猜想。
唐 亮:当时邛人的南边是滇,非常强大;东边是蜀,很弱小。由于安宁河流域处于云南与四川的交界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中原汉王朝的政治势力控制了安宁河流域,专家们据此推测,邛人部落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与西南地区的民族发生了战争,才被历史遗忘了。
随着邛人部落的消亡,一条通向西南的道路却在安宁河流域兴盛了。这就是汉王朝为了打通西南地区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
在凉山州南部的金沙江北岸,有一座会理古城,它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至今已有2117年的历史。会理古城见证了安宁河流域古丝路的兴盛,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驿站。
会理古城作为交通枢纽,处在沟通四川与云南的交通要道上,西汉王朝把政治权力机构延伸到这里。而邛人,也许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忘记了属于自己的古老习俗,不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承载古老信仰的大石墓。
凉山州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它的名字叫邛海。人们猜想这个名字或许就是为了纪念2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邛人。
古滇寻踪
“重走南丝路”考察队从三星堆博物馆出发,穿过四川南部的重重山脉,离别邛海向南进发,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南方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说两千多年前西南的滇池畔,有一个名为“古滇国”的神秘国度。古滇人发髻高耸,农耕为主。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考察队来到昆明市西南的滇池边。这里海拔1886米,南北长40千米,东西平均宽8000米,面积340平方千米,汉代就有“五百里滇池”之称(图12)。
图12 浩淼的五百里滇池
我们进入滇池畔一个普通的村庄,在当地人土房子的墙上,发现混有碎贝壳。原来是村民建房子从古遗址取土时,把这些碎贝壳带过来了。这个村子后面5米左右就是石寨山遗址。
土中的贝壳是古人捕食螺蛳,吃了螺蛳后扔掉的螺蛳壳。他们丢掉螺蛳壳时,也把一些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包括石斧、陶器就地扔在一起,形成大面积的层层堆积,考古学上把它叫作贝丘遗址(图13)。
图13 墙土中混着古螺蛳壳
通过古代遗迹的探访,我们获知,原先生活在这里的人过着农耕兼渔猎的生活。他们是否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古滇国人呢?
20世纪50年代,在滇池东岸这个叫石寨山的村庄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巨大的墓葬群。1956年11月1日,一枚金质印章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金印的背上盘绕着一条小蛇,正面“滇王之印”四个典型的汉篆清晰可见(图14)。
图14 滇王之印
这使人们想起了司马迁的另一段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向汉王朝投降,汉武帝赐给滇王一封王印,滇人从此成为汉王朝的子民。
滇王金印确定了石寨山就是两千年前的古滇国旧地,这座小山正是古滇国的王族墓地。自此,古滇国,一个沉寂了两千多年的青铜王国浮现出来。
通过考古发掘,人们终于发现了西南地区三星堆青铜王国消亡之后,又一个令人惊异的青铜王国。
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有大量的生产生活工具,还有兵器、乐器和难以计数的青铜装饰品。古滇国人似乎乐于并且善于用青铜来制造一切,他们也许是那个青铜时代最高明的铜匠和艺术大师。
一件用于祭祀时摆放牛羊的器具上,一只大牛昂首挺立,它的身后是一只紧紧咬住尾巴的猛虎,大牛的肚子下面,还有一头安然无恙的小牛。这个牛虎搏斗的场景如此生动,仔细分析发现,铜案以牛的四脚为支撑,椭圆形的牛背是案面,咬紧牛尾的老虎恰好可以保证铜案两端的平衡。最巧妙的是牛腹下的小牛,原来还可以增加铜案的稳定。如此巧妙的设计,达到了力学与美学的高度统一(图15)。
图15 制作奇巧的青铜器
古滇人除了用青铜表现自然场景,他们更多地是用它来刻画人类的生活:劳作、战争、狩猎、舞蹈、建筑等各种社会生活的场景应有尽有。
在一个直径只有30厘米的奇怪容器上,铸有52个人,人群中央立着一根双蛇盘绕的柱子。柱子的一侧是几个梳着发髻的仆人抬着高高在上的贵妇,柱子的另一侧则绑缚着一个裸体的男子,他的旁边有一个人正在跪拜祈祷,整个场面显得十分神秘诡异。专家们推测,整个雕塑表现的是一次祭祀活动(图16)。
图16 表现祭祀活动的青铜器
而另一件青铜容器细腻生动地将战争的惨烈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正中一名骑马疾驰的主将,戴盔披甲,左手拉着缰绳,右手执矛刺向下方。马前方一人倒地,看上去像是被骑马的主将刺杀了。主将的右侧还有人骑马前冲,马脚下踩踏着一个单手撑地的敌人。此外,这个贮备器盖上还散落着一些手持长矛的人、开弓射箭的人、跪地求饶的人、裸体无头的人和双手被绳子束缚的人。
面对这些表现大规模生活场景,具有强烈写实风格的青铜群雕,人们很容易产生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用昂贵的青铜器来如此细腻地表现真实的生活内容呢?
马文斗(云南省博物馆 馆长):群雕在其它地方很少,我们认为第一云南是铜的产地,第二古代很多地方没有文字,到解放前还有一些地方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当形成一个国家,靠绳子、刻木头已经无法完整记述历史场景的时候,肯定会有这种需求。比如某个部族打个胜仗,或者纪念这个胜仗,留给后代,可以向其它部族炫耀。
在古滇国出土的青铜器中,还有大量的青铜农具。很多石范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云南就是这些青铜农具的原产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青铜一直是珍贵的材料,无论中原的商文明,还是成都平原的古蜀文明,青铜原料都属于奢侈品,只有王族的大型祭祀用品和战争用的兵器才可以使用青铜原料。但是,云南的古滇国却把大量的青铜用来铸造日常生产用的农具。专家们推测,这是因为云南是青铜原料的产地,有着丰富的铜矿产。
在三星堆,人们曾经发现了大量青铜器,贵重的青铜器总重量达到一吨多。这些青铜原料究竟来自何方?与它同时期黄河流域的先民把大量的财富用于铸造青铜尊和青铜鼎。这些数量惊人的青铜原料的来源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通过对古滇国青铜王国的探究,学者们对青铜原料的来源产生了大胆的推测。
肖明光(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我们做过铜的成分分析,发现铜里面有一种稀有元素叫作低位铅,测了以后发现,商代的妇好墓里也有云南的铜,所以断定有一部分铜运到四川去了。
比起黄河流域的商王朝来,长江流域的三星堆王国在地理上距云南要近得多,既然能将云南的青铜原料运到几千里外的商都,当然更能运到成都平原的三星堆王国。
如果三星堆的青铜原料来自云南,如果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着贸易往来,那么我们能否找到这种交易存在的证据呢?
这个表面雕刻着群像的青铜器看起来外形奇特,完全不同于以往见过的鼎、爵、尊等中原青铜器,而是类似于鼓的形状。它的用途就是专门存放贝壳。在古滇国,人们发现了数量惊人的贝壳,专家猜测,这种贝壳是古滇国人用于交易的贝币。
马文斗:这些贝壳是从印度洋过来的,通过很多次交换才到了这个地方,它有一定的数量。当时滇国主要是以物易物,使用贝币的主要是贵族。使用时间很长,一直到明代。海贝还表明拥有者的身份地位,有信誉才能使用(图17)。
图17 古贝币
有趣的是,在三星堆遗址,人们也发现了大量来自印度洋海域所特有的虎斑贝壳,这一发现让专家们大为震惊,难道三千年前,在成都平原与西方的印度洋流域之间存在着一条通道?面对着古滇国出土的大量贝币,人们终于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海贝作为交易的货币,是贸易的最好证据。也许,早在三星堆时代,云南地区就已经是印度洋海贝进入古蜀的中转站。这证明在南方丝路打通之前,民间的贸易通道已经存在,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财富经过古老的通道进入古蜀国。这其中一定也包括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青铜。
两个古老的青铜王国,可能拥有共同的青铜来源。还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人们,古滇国出现的年代晚于三星堆,为什么在三星堆消失之后,在中国的西南部出现了又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呢?古滇国和三星堆,这两个青铜王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古滇国人高超的青铜雕像工艺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了三星堆。
在中国的青铜时代,在云南青铜器发现之前,唯一拥有青铜雕像制作技艺的是成都平原的三星堆王国。
与中原地区的大型祭祀礼器比较,古滇国的青铜器造型与同处西南地区的三星堆显然具有更多的相似性,他们都把人物形象作为铸造的主体。
记者:中国境内的圆雕最早出于三星堆,古滇国也有圆雕,这两者在手法上有联系吗?
马文斗:云南铜雕人物的眼角、发式、头发等,与三星堆,两方可能有些相似。
青铜雕刻技艺让我们把时间相隔几百年,空间相距几百公里的两个青铜文明联系在一起。也许,3000年前三星堆作为西南文明高地存在时,云南曾经作为青铜原料的产地,把大量铜矿石源源不断输送到成都平原的三星堆王国。三星堆的工匠运用高超的铸造技艺,把这些青铜原料变成庞大的青铜雕像,供人们顶礼膜拜。
当三星堆王国消失几百年之后,农业文明的发达让古滇国在滇池湖畔崛起,古滇人把三星堆青铜铸造工艺和雕刻技艺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此时,神灵不再是人们生活的中心,世俗的生活才是古滇人关心的主题。
如果说三星堆王国是一个众神的国度,那么古滇国就是一个人间的乐园。
但是,这两个在西南地区出现的青铜王国却有着相同的命运。
根据司马迁记载,公元前109年,为了打通西南丝绸之路,汉朝军队大举南下,滇王举国投降。由于汉武帝认为滇王从一开始态度就比较好,所以免去死罪,同时赐滇王王印。
从那时候起,古滇国成为中央王朝的附属。此后,有关滇人和滇国的记载慢慢消失在岁月里。
在一代代帝王的苦心经营下,中原王朝大一统的政治蓝图终于实现了,无论古滇国还是古蜀国,最终汇入中华民族融合的海洋。但是,这些重见天日的文物最终证明,处于西南的古蜀国和古滇国,因为地理上的畅通,曾经存在着频繁的交流,他们前后相继,在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上,创造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又一个高峰。
下期请看:《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