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的室内家具都具有实实在在的功能,或储物、或休憩、或作为工作平台使用。它们顺从室内空间的布局,围绕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动轨迹,老老实实地坚守在原地,如非搬家或改变整体室内格局,它们基本一经安放就不再移动了。
但是,生活中还有一种家具,它既可以“务实”一一划定室内布局,规矩行走路线;它还可以“务虚”一一伸缩自如,为人建立起舒适的心理空间……
它就是屏风。
有它就有“靠山”
屏风作为室内家具,出现的时间很早。《周礼·天官冢宰·掌次》载“设皇邸”,其中的“邸”就是屏风,所以屏风的起源最早可上溯到西周。
屏风有分隔、协调、美化、挡风、遮蔽等作用,根据放置的位置不同各有侧重。放在室内的,更重分隔、协调和美化。分隔功能往往是指将一个整体空间分成前后两部分,还含有隐藏的意义。《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屏风前是主客相谈,屏风后则有一名书吏静静地坐着,忠实地记录着谈话内容,他的“不在场”成全了交谈环境的私密,这全仰赖屏风的分隔。
屏风的分隔还有化虚为实的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靠山”功能,即背后有实物,不空虚的意思。一方面这是人类进化出的本能求生需求,后背是观察的盲点,是最易受到袭击的部位,将后背靠在实体之上,可以免受出其不意的攻击。另一方面,《周礼》中就曾这样描述古人对建筑的布局:“前有照,后有靠,此风水之宝地”,这种“负阴抱阳”的思想讲究的是背负高山,面对江河,或坐北朝南,争取充裕的光照。而屏风的“靠山”功能正是一种体现。
协调作用可以理解成定位作用,当人进入跨度较大的开间,犹如身处空旷的林地中,需要锚定中间或者合适的位置,再以此为中心,组织和开展社交活动。在宏大的室内空间中,不可能再起一堵墙,最省力又最出效果的就是竖起屏风,围合出气场,以突出屏风前端主要人物的庄重与威严,比如使宝座下端群臣的视线更好地集中在宝座人物身上。
拢出了气势
但凡依此为功用的屏风莫不做工复杂,极尽辉煌,为的就是天子不在宝座时,气势常在:天子在屏风前时,仰望如散发光芒的神明,从而为宫廷现场营造庄严、肃静的氛围。这种屏风大概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插屏,且往往用多扇插屏放置在正殿的明间,前有宝座,宝座后左右设宫扇,宝座前设御案,御案前有垂恩香筒、角端等物。独扇插屏中较大者则陈列于大殿的两侧靠近山墙的位置。如今在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中,我们依然能见到它们。
还有一种形制是围屏,其尺寸较高大,展开后气势非凡。在明穆宗的朝服像中,画家为了表现皇帝独尊的地位,刻意描绘了皇帝身后绘有数条升腾巨龙的“山字式”围屏,以此来体现皇帝贵为天子的身份。这里的空间虽然是“虚化”的,但围合出的气势却令人感受强烈,是皇帝本人的“舞台布景”。
因此,皇帝往往也对此非常重视。如在乾隆朝造办处的档案中,就有着这样的记录:“库掌四德、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紫檀木边二面白绞画山水围屏一架,计十二扇,每扇高一丈四寸、宽一尺八寸……传旨将围屏二面上画俱起下,璧子收拾好另糊底子,两边扇雕博古花纹,鱼塞板上花纹挫平配璧子,将博古花纹作正面,其贾锉宣纸画在围屏正面上下贴,用蓝绞镶边,背面仍用起下山水画贴上,得时交热河看地方安设。”
此外,屏风的协调作用在野外空旷之地也能展现出来。古人爱郊游踏青,朋友聚会时往往需要一个中心来有序地组织空间,于是便在空地中央放置一面地屏。有了地屏,活动的区域大致也就划定了,社交的分布会沿着中心向外发散,而不会是多点的小集体各自交流。马和之的《孝经图》中,画家在主人身后就描绘了一架大型地屏,从而明确了主人的中心位置。
屏风的美化功能还在清代出现的另一种屏风形制一一挂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挂屏悬挂于墙壁之上,常成对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挂屏,八扇一组为八扇挂屏。挂屏在雍正、乾隆时期更是风行一时,在当时的皇宫中随处可见。此时,屏风的实用性已经降低了,演化为纯装饰性的品类。这一点在《红楼梦》里也有相关描写:贾珍曾让贾蓉央求凤姐来借一扇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
影壁的调节之道
屏风在外使用时,最常见的作用就是挡风和遮蔽。这一点只需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走一走,你就能深有体会。
每一个讲究的四合院里都一面影壁,这也是屏风的一种。常见的影壁有青砖砌成的,有条件的其上还有考究的砖雕:还有的以叠石假山为屏,其上有点滴翠绿。如果想看院子,非得绕过影壁,方得院子的全貌。这种设计,一来挡住了路上直冲进来的气流,让院子内的气氛处于圆融的平稳流动状态:二来速蔽了路人好奇的视线,给主人塑造了安静祥和的家庭空间。《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时候,“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間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穿堂中摆放的屏风表示内外之别,让前院和后院既相连又隔断。黛玉转过插屏,也象征她进入了贾府更为私密的领地。
古人认为风要藏,水要聚,在被视为中国风水文化之宗的晋代郭璞《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因此,屏风在中国古代环境景观里是作为挡风的器具来使用的。屏风既可以使进入居室内的气流呈S形路线,使外界的气流减速,令人产生舒适感:同时还可以增加居室的曲折之美,具有“有、无”相生相融、互为渗透之道,是中国人调节内外环境的智慧体现。
屏风对于权力身份的强调,对于空间的隔断与相通,对于虚实的转换,以及对于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戏剧化营造,反映出的都是东方的自然观、哲学观和宇宙观。这种思考方式不仅在于屏风分隔建筑空间,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正如李白发出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的感慨,至此,树是屏风山亦是,屏风与空间的关系终于融入了浩瀚的自然,抚慰着代代人的心灵。
但是,生活中还有一种家具,它既可以“务实”一一划定室内布局,规矩行走路线;它还可以“务虚”一一伸缩自如,为人建立起舒适的心理空间……
它就是屏风。
有它就有“靠山”
屏风作为室内家具,出现的时间很早。《周礼·天官冢宰·掌次》载“设皇邸”,其中的“邸”就是屏风,所以屏风的起源最早可上溯到西周。
屏风有分隔、协调、美化、挡风、遮蔽等作用,根据放置的位置不同各有侧重。放在室内的,更重分隔、协调和美化。分隔功能往往是指将一个整体空间分成前后两部分,还含有隐藏的意义。《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屏风前是主客相谈,屏风后则有一名书吏静静地坐着,忠实地记录着谈话内容,他的“不在场”成全了交谈环境的私密,这全仰赖屏风的分隔。
屏风的分隔还有化虚为实的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靠山”功能,即背后有实物,不空虚的意思。一方面这是人类进化出的本能求生需求,后背是观察的盲点,是最易受到袭击的部位,将后背靠在实体之上,可以免受出其不意的攻击。另一方面,《周礼》中就曾这样描述古人对建筑的布局:“前有照,后有靠,此风水之宝地”,这种“负阴抱阳”的思想讲究的是背负高山,面对江河,或坐北朝南,争取充裕的光照。而屏风的“靠山”功能正是一种体现。
协调作用可以理解成定位作用,当人进入跨度较大的开间,犹如身处空旷的林地中,需要锚定中间或者合适的位置,再以此为中心,组织和开展社交活动。在宏大的室内空间中,不可能再起一堵墙,最省力又最出效果的就是竖起屏风,围合出气场,以突出屏风前端主要人物的庄重与威严,比如使宝座下端群臣的视线更好地集中在宝座人物身上。
拢出了气势
但凡依此为功用的屏风莫不做工复杂,极尽辉煌,为的就是天子不在宝座时,气势常在:天子在屏风前时,仰望如散发光芒的神明,从而为宫廷现场营造庄严、肃静的氛围。这种屏风大概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插屏,且往往用多扇插屏放置在正殿的明间,前有宝座,宝座后左右设宫扇,宝座前设御案,御案前有垂恩香筒、角端等物。独扇插屏中较大者则陈列于大殿的两侧靠近山墙的位置。如今在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中,我们依然能见到它们。
还有一种形制是围屏,其尺寸较高大,展开后气势非凡。在明穆宗的朝服像中,画家为了表现皇帝独尊的地位,刻意描绘了皇帝身后绘有数条升腾巨龙的“山字式”围屏,以此来体现皇帝贵为天子的身份。这里的空间虽然是“虚化”的,但围合出的气势却令人感受强烈,是皇帝本人的“舞台布景”。
因此,皇帝往往也对此非常重视。如在乾隆朝造办处的档案中,就有着这样的记录:“库掌四德、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紫檀木边二面白绞画山水围屏一架,计十二扇,每扇高一丈四寸、宽一尺八寸……传旨将围屏二面上画俱起下,璧子收拾好另糊底子,两边扇雕博古花纹,鱼塞板上花纹挫平配璧子,将博古花纹作正面,其贾锉宣纸画在围屏正面上下贴,用蓝绞镶边,背面仍用起下山水画贴上,得时交热河看地方安设。”
此外,屏风的协调作用在野外空旷之地也能展现出来。古人爱郊游踏青,朋友聚会时往往需要一个中心来有序地组织空间,于是便在空地中央放置一面地屏。有了地屏,活动的区域大致也就划定了,社交的分布会沿着中心向外发散,而不会是多点的小集体各自交流。马和之的《孝经图》中,画家在主人身后就描绘了一架大型地屏,从而明确了主人的中心位置。
屏风的美化功能还在清代出现的另一种屏风形制一一挂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挂屏悬挂于墙壁之上,常成对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挂屏,八扇一组为八扇挂屏。挂屏在雍正、乾隆时期更是风行一时,在当时的皇宫中随处可见。此时,屏风的实用性已经降低了,演化为纯装饰性的品类。这一点在《红楼梦》里也有相关描写:贾珍曾让贾蓉央求凤姐来借一扇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
影壁的调节之道
屏风在外使用时,最常见的作用就是挡风和遮蔽。这一点只需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走一走,你就能深有体会。
每一个讲究的四合院里都一面影壁,这也是屏风的一种。常见的影壁有青砖砌成的,有条件的其上还有考究的砖雕:还有的以叠石假山为屏,其上有点滴翠绿。如果想看院子,非得绕过影壁,方得院子的全貌。这种设计,一来挡住了路上直冲进来的气流,让院子内的气氛处于圆融的平稳流动状态:二来速蔽了路人好奇的视线,给主人塑造了安静祥和的家庭空间。《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时候,“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間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穿堂中摆放的屏风表示内外之别,让前院和后院既相连又隔断。黛玉转过插屏,也象征她进入了贾府更为私密的领地。
古人认为风要藏,水要聚,在被视为中国风水文化之宗的晋代郭璞《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因此,屏风在中国古代环境景观里是作为挡风的器具来使用的。屏风既可以使进入居室内的气流呈S形路线,使外界的气流减速,令人产生舒适感:同时还可以增加居室的曲折之美,具有“有、无”相生相融、互为渗透之道,是中国人调节内外环境的智慧体现。
屏风对于权力身份的强调,对于空间的隔断与相通,对于虚实的转换,以及对于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戏剧化营造,反映出的都是东方的自然观、哲学观和宇宙观。这种思考方式不仅在于屏风分隔建筑空间,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正如李白发出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的感慨,至此,树是屏风山亦是,屏风与空间的关系终于融入了浩瀚的自然,抚慰着代代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