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文化名片—— 微文化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起源于微博客的风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的汇聚融合,与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微时代的定义上,“微”并不是小,更不是不足以道,而是一种更加生动、即时、自由,一种更具沟联性、娱乐性以及个性化的生活形态,一种更加回归自我但同时也更从众流俗的审美机制。“微文化”虽“微”且“散”,却日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新文化”。
  “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信息社会的来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户用140个字“说出自己”“传递信息”,用只言片语就能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也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这是“大而全”的传统表达和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小行动也能汇聚成大磁场,“微而深厚”的“微文化”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異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堂,青年正在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但同时,“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社会浮躁之風日盛,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文化的厚重性和整体性,使经典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更加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地球是多种生物的集合体,而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面对动植物,我们应该多一些关心与爱护,只有与动植物和谐相处才能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永远地运转下去。面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我们如果能够送上一个微笑,那么,即使是不会言语的它们也能够心生感动。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在我们心中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在萌动。再加上我们的精心培育,大自然一定会收获一个灿烂的明天。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新闻,有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动物园
期刊
几米曾说:“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  几米所言,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所遇所感?  陆游曾叹“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崎岖的山路中曲折回环,脚步也随心情逐渐黯淡。然而,在踏过一重重群山之后,在几乎绝望时,“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许村庄再寻常不过,景色也不甚好,但詩人当时内心的狂喜却可想而知。如若没有经历那“山
期刊
【例文展示】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文言词语,提升文章格调。)爱子心切,在微博上给参加评选活动的孩子拉选票,家长们认为这就是真爱。殊不知这虚假的票数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和依赖心理,使其慢慢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开篇联系材料,提出中心论点。)正如歌中所唱:“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引用歌词,再亮观点。)让爱放手,让孩子们去自由驰骋,无论结果好坏,均是他们努力后的收获,不遗憾,更不后悔。(分析观点。) 
期刊
一所学校将“食不言,寝不语”这句古训运用到实践,推行“无声食堂”,倡导学生文明安静就餐,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我认为校方的做法是值得我们点赞的。这不仅是对学生道德文明的培养,更是对社会文明的負责。  也许会有人认为“无声食堂”太过压抑,影响就餐情绪,会使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然而“无声食堂”的推行却恰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让学生在用餐时保持心情愉悦。试想一下,在用餐时周围的人都在七嘴八舌
期刊
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
期刊
梁思成,这位致力于中国古建遗产勘察保护、文献整理研究的大家,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奠基与开创贡献了毕生精力。时至今日,他早已成为文化记忆的符号,承载着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那份情感。很难想象,正是这样一位开山之人,却以“拙匠”自谓,为我们呈现了一本“小书”——《拙匠随笔》。“拙匠”绝不仅是一种客套的谦逊,它更表明作者的“标准”与“态度”:以历代的古建成就衡量自身,满怀敬畏之心;以工匠的务实严谨提醒自己,不以
期刊
“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年的古训,在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该校倡导“无声食堂”,即在用餐过程中安静文明用餐,如有需要,应轻声细语说话,不得影响他人。在我看来,“無声食堂”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值得我们提倡。  首先,推行“无声食堂”有助于我们卫生进食。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边说话边吃饭,不仅两件事都做不好,而且对身体也有影响。因为人在吃饭和说话时,需要打开两个管道开关,一
期刊
[ 本场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年的古训,在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该校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绝对不讲话,如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就餐。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
期刊
写文章这件事,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并不是游移摇摆不定,决不说两面话,实情是这样的。  难不难决定在动笔以前的准备功夫怎么样。准备功夫够了,要写就写,自然合拍,无所谓难。准备功夫一点儿也没有,或者有一点儿,可是太不到家了,拿起笔来样样都得从头做起,那当然很难了。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本来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你想
期刊
鲁迅曾有一篇轶文,“文革”中在广州被发现。他为了讽刺与自己素来不和的顾颉刚,说中山大学已经聘了一个口吃的顾颉刚,又打算聘请同样口吃的容庚,难道中大喜欢口吃?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宪通当年长期担任容庚的助教,被视为容先生的“大弟子”。他告诉记者,容先生确实有一点儿口吃,不过并不严重。  在曾宪通的记忆里,容先生话不多,不属于滔滔不绝善言辞的那种学者。他上课,总是用白布巾裹着几部线装书,在讲桌上打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