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将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概括为:菊与刀。其中菊花代表美(本文特指纯情之美),刀作为暴力的象征。岩井俊二的作品却将这两个极端的本质实现了从相斥到相容的转化。从《情书》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便是他从单纯的想象到融进暴力的真实的过程,而且这两个本不相干的极性特质似乎还是在自觉地融动。
关键词:诗意 沉重 个体生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作为一名影像诗人,还是一名社会边缘形态记录者,岩井俊二面目淡然的表情中,却始终隐隐露着被有意遮蔽着的惶惑、游离与尖刻。如果说《情书》是他成长中的一段记忆的幻想的话,那么《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无疑成为他关于成长私语的一种真实记录。从纯情的幻想到隐私的批判,其实他只是发现并记录了存在于自身及周围人群身上,诸多被掩饰和忽略的本质因素。
美国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将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概括为:菊与刀。其中菊花代表美(本文特指纯情之美),刀作为暴力的象征。岩井俊二的作品却将这两个极端的本质实现了从相斥到相容的转化。从《情书》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便是他从单纯的想象到融进暴力的真实的过程,而且这两个本不相干的极性特质似乎还是在自觉地融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关于《情书》的幻想将是他永恒的精神诉求,甚至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这种纯粹也同样是他潜在的终极追寻。正如他自己所言:“人是越长大,便越向往单纯。”也难怪,在面对时下的快餐爱情时,他却是一脸的沉重与漠然,因为他实在不能究明这是人性的本质么?
人的一生中,年少是最纯粹,也是最真实的一个阶段。岩井俊二将视域始终限定在这里并非没有理由。在他看来,即便年少的生存已经变样为一种虚幻与欺骗,对其淡隐的这份微弱本真存在的认定与坚持,还是使得他发现了探寻的可能及价值。正是这样的选择,首先保证了他的准认以及关照的真实品质,我以为,在这一基点上的怀疑是有价值、有分量的,至少它不是一种虚在。
岩井俊二关注的不是生活的世俗情调,在他的影像中根植的,依然是一种人性品质在不同语境关照下呈现的不同情态。但是对个体而言,这太个体化、隐私化。即便是影像沉重,谁又能洞察到内在的真实因子呢?岩井俊二的艰涩、痛楚就在于对这些题材的寻找、发现与转化。题材本身就已沉重万般,而这种影像转化过程又是一次痛的体验。
寻绎他的创作经历,我们看出岩井俊二在变,从《情书》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的诗性由幻想的完美变为一种写实的滞涩。尽管这种变化在他本人而言是一种潜在行为,但是面目的迥异证明他是在尝试各种不同的探索,因为那样更能发现真实,也更能呈现真实,包括自己的真实。其实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我们已经找不到那个晶莹剔透的博子与藤井,我们也已看不到漫天飞雪的那片片纯净,画面中充斥的是内向、孤僻,甚至有点自闭的雄一,映衬的是夹杂着噪音的一片灰暗……我想,这不仅是岩井俊二个体心路的变迁纪录,也是一种生存经历的变迁印记。
《情书》直接呈现了回归纯情的主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尽管夹杂着纯情与暴力,在真实的显与隐之间,岩井俊二的游离实际上是在期待一个敞开,一个向自身的敞开,一个向过去的敞开,即便这其中有太多的苦痛与不情愿。
可以肯定的是上个世纪末期《情书》是有力的,但在现时而言,自然渐渐幻变得文弱而虚幻,甚至会被拒斥。此时,岩井俊二对暴力一面的掺入,使他显得更加完全地切近内心的真实,体验这个孤独的真实。岩井俊二给予观众真实的呈现,感领观众进入自身、发现自身,对他本人的目的而言,的确间接了一点儿。但是回想在《情书》中,那种对纯粹诗化、玄想的平面显现,可想现时这一转换与变迁他是否是对自己原有表达的一种怀疑呢?但怎么演变,他的关注、思考与表达还是摆脱不了关于人的存在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情书》是纯属私人化的,完全是个体性的。岩井俊二不仅试图在其中将这种纯粹得以真实地呈现,也无形中揭示了一些边缘话题:隐私是不是意味着不可见人呢?被遮蔽的是否就意味着一种对生存本身的破坏、变异因素呢?岩井俊二断然否决了这些。我也在想,当下真正揭示这些的影像作品又有多少呢?真正予以关照的又有几人呢?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同样源于一种私语——关于偶像崇拜。年少是脆弱的,但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敲打,因此,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既是美丽的,也渗透了太多的伤情。从个人的隐私到普世化的个体生存的情态,尽管影像中的言说是个体性的,但实则岩井俊二是公共的,至少他的目的视域是公共性的。而他的关照本身,也已经印证了他作为一名公共性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本质所在。
生存阅历的叠增,往往给予人更多的怀疑。满是假象的现实赋予人的除了虚幻还有什么呢?怀疑本身就蕴藉着太多的否定意味,而对这种否定的消减,除了温爱就是暴力,而这又恰恰是个体心性自由的两端。
我突然觉得,在岩井俊二平静的神情背后,其实是一种内在拼死的斗争,一面是纯情,一面是暴力,在这两个极性之间任凭个体游离、抗争。尽管这是一种很困惑人心的行为,但是这依然形同琴弦上的两端,我们依然感受到岩井俊二弹奏的质感与真实。同样,它也是一种空间,正是在这个夹杂着太多的污浊、肮脏又纯净、整洁的复杂空间中,岩井俊二在寻找一种生存认同,一种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过去及个体与将来等等之间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 贾庆军:《日本人的世俗精神——重读〈菊与刀〉》,《书屋》,2005年。
[3] 钱有珏:《走向21世纪的日本电影》,《电影评介》。
作者简介:郭一璇,女,1985—,四川泸州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诗意 沉重 个体生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作为一名影像诗人,还是一名社会边缘形态记录者,岩井俊二面目淡然的表情中,却始终隐隐露着被有意遮蔽着的惶惑、游离与尖刻。如果说《情书》是他成长中的一段记忆的幻想的话,那么《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无疑成为他关于成长私语的一种真实记录。从纯情的幻想到隐私的批判,其实他只是发现并记录了存在于自身及周围人群身上,诸多被掩饰和忽略的本质因素。
美国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将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概括为:菊与刀。其中菊花代表美(本文特指纯情之美),刀作为暴力的象征。岩井俊二的作品却将这两个极端的本质实现了从相斥到相容的转化。从《情书》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便是他从单纯的想象到融进暴力的真实的过程,而且这两个本不相干的极性特质似乎还是在自觉地融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关于《情书》的幻想将是他永恒的精神诉求,甚至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这种纯粹也同样是他潜在的终极追寻。正如他自己所言:“人是越长大,便越向往单纯。”也难怪,在面对时下的快餐爱情时,他却是一脸的沉重与漠然,因为他实在不能究明这是人性的本质么?
人的一生中,年少是最纯粹,也是最真实的一个阶段。岩井俊二将视域始终限定在这里并非没有理由。在他看来,即便年少的生存已经变样为一种虚幻与欺骗,对其淡隐的这份微弱本真存在的认定与坚持,还是使得他发现了探寻的可能及价值。正是这样的选择,首先保证了他的准认以及关照的真实品质,我以为,在这一基点上的怀疑是有价值、有分量的,至少它不是一种虚在。
岩井俊二关注的不是生活的世俗情调,在他的影像中根植的,依然是一种人性品质在不同语境关照下呈现的不同情态。但是对个体而言,这太个体化、隐私化。即便是影像沉重,谁又能洞察到内在的真实因子呢?岩井俊二的艰涩、痛楚就在于对这些题材的寻找、发现与转化。题材本身就已沉重万般,而这种影像转化过程又是一次痛的体验。
寻绎他的创作经历,我们看出岩井俊二在变,从《情书》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的诗性由幻想的完美变为一种写实的滞涩。尽管这种变化在他本人而言是一种潜在行为,但是面目的迥异证明他是在尝试各种不同的探索,因为那样更能发现真实,也更能呈现真实,包括自己的真实。其实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我们已经找不到那个晶莹剔透的博子与藤井,我们也已看不到漫天飞雪的那片片纯净,画面中充斥的是内向、孤僻,甚至有点自闭的雄一,映衬的是夹杂着噪音的一片灰暗……我想,这不仅是岩井俊二个体心路的变迁纪录,也是一种生存经历的变迁印记。
《情书》直接呈现了回归纯情的主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尽管夹杂着纯情与暴力,在真实的显与隐之间,岩井俊二的游离实际上是在期待一个敞开,一个向自身的敞开,一个向过去的敞开,即便这其中有太多的苦痛与不情愿。
可以肯定的是上个世纪末期《情书》是有力的,但在现时而言,自然渐渐幻变得文弱而虚幻,甚至会被拒斥。此时,岩井俊二对暴力一面的掺入,使他显得更加完全地切近内心的真实,体验这个孤独的真实。岩井俊二给予观众真实的呈现,感领观众进入自身、发现自身,对他本人的目的而言,的确间接了一点儿。但是回想在《情书》中,那种对纯粹诗化、玄想的平面显现,可想现时这一转换与变迁他是否是对自己原有表达的一种怀疑呢?但怎么演变,他的关注、思考与表达还是摆脱不了关于人的存在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情书》是纯属私人化的,完全是个体性的。岩井俊二不仅试图在其中将这种纯粹得以真实地呈现,也无形中揭示了一些边缘话题:隐私是不是意味着不可见人呢?被遮蔽的是否就意味着一种对生存本身的破坏、变异因素呢?岩井俊二断然否决了这些。我也在想,当下真正揭示这些的影像作品又有多少呢?真正予以关照的又有几人呢?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同样源于一种私语——关于偶像崇拜。年少是脆弱的,但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敲打,因此,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既是美丽的,也渗透了太多的伤情。从个人的隐私到普世化的个体生存的情态,尽管影像中的言说是个体性的,但实则岩井俊二是公共的,至少他的目的视域是公共性的。而他的关照本身,也已经印证了他作为一名公共性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本质所在。
生存阅历的叠增,往往给予人更多的怀疑。满是假象的现实赋予人的除了虚幻还有什么呢?怀疑本身就蕴藉着太多的否定意味,而对这种否定的消减,除了温爱就是暴力,而这又恰恰是个体心性自由的两端。
我突然觉得,在岩井俊二平静的神情背后,其实是一种内在拼死的斗争,一面是纯情,一面是暴力,在这两个极性之间任凭个体游离、抗争。尽管这是一种很困惑人心的行为,但是这依然形同琴弦上的两端,我们依然感受到岩井俊二弹奏的质感与真实。同样,它也是一种空间,正是在这个夹杂着太多的污浊、肮脏又纯净、整洁的复杂空间中,岩井俊二在寻找一种生存认同,一种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过去及个体与将来等等之间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 贾庆军:《日本人的世俗精神——重读〈菊与刀〉》,《书屋》,2005年。
[3] 钱有珏:《走向21世纪的日本电影》,《电影评介》。
作者简介:郭一璇,女,1985—,四川泸州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