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一个学生对数学开始感兴趣,他就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做数学练习,兴趣越浓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1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数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一起参加活动,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促进学生把外界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强化对数学题目的理解。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各种感观协同参与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从直观操作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减7怎么算?教学中,让学生拿出23根小棒(2 捆各10根,3根),试着让学生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动手操作,找到如下摆法:
1.1从2 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把10根中拿走7根,剩3根,与剩下的1捆3根合起来是16根。
1.2从2 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把10根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走7根剩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
最后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全班评议那种方法比较好,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方法计算,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在动中学习,动中思考,动中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想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有情感的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质疑情境,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预先让学生自制两个硬纸做的圆,准备两细线,一把尺子,一个纸上画的圆。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发现硬纸做的圆可以放地尺子上滚动一周来求圆的周长;求保温杯杯口的大小,可以用绕线的方法 求它的周长。当学生处在成功的喜悦时,这时我随即询问学生纸上画的圆的周长怎么测量,学生讨论后就说,把它剪下来再测量。这时我马上追问学生:“那么黑板上画的圆怎么测量呢?”学生顿时瞪大眼睛,思维产生了矛盾。这时,我又一次设疑,将一个红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学生悟出“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这时我紧抓不放,提出能否有其他方法计算出圆的周长。这又一次激起了思维的浪花。他们通过认真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通过在质疑中学会学习数学,既掌握了知识,又增添了智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同时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富有挑战性、开放 性的数学问题,使儿童承担这种角色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更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创设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学习数学。
如:教学乘加、乘减算式,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出示图片:谁来编一道应用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并列式解答。
生1;有4份桃子,前3份每份有5个,最后一份是2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用连加:5+5 +5+2=17
生2:说: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5×3 +2=17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 2+5+5+5=17
生4: 2+5×3 =17
师:像5×3 +2和2+5×3两道式中都有乘法和加法,我们叫它乘加,在计算乘加时我们规定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接着师说: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5:我想到一种新方法,先算4份桃子每份都是5个,4乘以5得20,实际上另外一份只有2个,我多算了3个,再减去3个,所以得17。列成算式是5×4-3=17
师:你真聪明,谁把最后一份的个数改一改?(把最后的一份变成3个)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生6:5+5+5+3=185×3 +3=185×4-2=18
师:像5×4-3,5×4-2这样的算式叫乘减,算乘减算式的时候跟乘加一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又说:把最后一份变成4个谁来列式?
生7:5×3 +4
生8:5×4-1
这段教例,充分利用情境图,通过最后一份桃子的增减,开放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展示个性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4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的趣味性问题情境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教学实践同样表明这一点。教学时,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题:题目是《小明日记》,日记内容是:今天早上7点我从2平方分米的床上起来,拿起2厘米的牙刷刷了牙,用7平方米的毛巾洗完脸,然后吃过早饭,背起书包飞快地来到学校,坐在9平方厘米的凳子上,28平方米的桌子前,我拿出3分米长的钢笔和5平方厘米大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我让学生看完题目问:可能吗?其实学生在读题的时候就已笑出声来。我设计了一个如此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个个学趣盎然,跃跃欲试,急于纠正题中的错误之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已见,使学生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深化,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有了学习兴趣,便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反之,没有兴趣,学生对学习便感到厌倦,学习就处于抑制状态,学习效率就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数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一起参加活动,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促进学生把外界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强化对数学题目的理解。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各种感观协同参与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从直观操作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减7怎么算?教学中,让学生拿出23根小棒(2 捆各10根,3根),试着让学生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动手操作,找到如下摆法:
1.1从2 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把10根中拿走7根,剩3根,与剩下的1捆3根合起来是16根。
1.2从2 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把10根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走7根剩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
最后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全班评议那种方法比较好,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方法计算,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在动中学习,动中思考,动中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想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有情感的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质疑情境,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预先让学生自制两个硬纸做的圆,准备两细线,一把尺子,一个纸上画的圆。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发现硬纸做的圆可以放地尺子上滚动一周来求圆的周长;求保温杯杯口的大小,可以用绕线的方法 求它的周长。当学生处在成功的喜悦时,这时我随即询问学生纸上画的圆的周长怎么测量,学生讨论后就说,把它剪下来再测量。这时我马上追问学生:“那么黑板上画的圆怎么测量呢?”学生顿时瞪大眼睛,思维产生了矛盾。这时,我又一次设疑,将一个红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学生悟出“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这时我紧抓不放,提出能否有其他方法计算出圆的周长。这又一次激起了思维的浪花。他们通过认真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通过在质疑中学会学习数学,既掌握了知识,又增添了智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同时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富有挑战性、开放 性的数学问题,使儿童承担这种角色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更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创设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学习数学。
如:教学乘加、乘减算式,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出示图片:谁来编一道应用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并列式解答。
生1;有4份桃子,前3份每份有5个,最后一份是2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用连加:5+5 +5+2=17
生2:说: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5×3 +2=17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 2+5+5+5=17
生4: 2+5×3 =17
师:像5×3 +2和2+5×3两道式中都有乘法和加法,我们叫它乘加,在计算乘加时我们规定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接着师说: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5:我想到一种新方法,先算4份桃子每份都是5个,4乘以5得20,实际上另外一份只有2个,我多算了3个,再减去3个,所以得17。列成算式是5×4-3=17
师:你真聪明,谁把最后一份的个数改一改?(把最后的一份变成3个)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生6:5+5+5+3=185×3 +3=185×4-2=18
师:像5×4-3,5×4-2这样的算式叫乘减,算乘减算式的时候跟乘加一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又说:把最后一份变成4个谁来列式?
生7:5×3 +4
生8:5×4-1
这段教例,充分利用情境图,通过最后一份桃子的增减,开放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展示个性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4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的趣味性问题情境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教学实践同样表明这一点。教学时,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题:题目是《小明日记》,日记内容是:今天早上7点我从2平方分米的床上起来,拿起2厘米的牙刷刷了牙,用7平方米的毛巾洗完脸,然后吃过早饭,背起书包飞快地来到学校,坐在9平方厘米的凳子上,28平方米的桌子前,我拿出3分米长的钢笔和5平方厘米大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我让学生看完题目问:可能吗?其实学生在读题的时候就已笑出声来。我设计了一个如此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个个学趣盎然,跃跃欲试,急于纠正题中的错误之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已见,使学生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深化,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有了学习兴趣,便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反之,没有兴趣,学生对学习便感到厌倦,学习就处于抑制状态,学习效率就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