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摄影作为一门视觉性艺术,其超越时间、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特性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智慧结晶。摄影瞬间中理智与感情互相交织,不仅不会损失感情,相反可以使感情的体验不断稳固和升华。
【关键词】:情感表达、摄影创作、手机摄影
在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外界的因素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之外,艺术家自身对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起到了更为深刻的作用。虽然艺术家个人所使用的技法、手段以及工具都是影响艺术创作过程的因素,但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却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如此,摄影艺术创作看似大部分的工作都由一个冷冰冰的成像机器来完成,但事实却是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达与最终拍摄出的摄影作品息息相关。虽然摄影艺术创作必须借助自然世界中客观存在的物体形成影像,这一点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对现实存在的物体具有更强的依赖性。但是,它绝对不止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机械记录,而是通过摄影艺术创作者的挑选、再构产生的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摄影作为一门视觉性艺术,其超越时间、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特性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智慧结晶。“情感”一词是指人对事物所产生的心理表现。不过和普通人不同的是,艺术家是主动探知生活的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所以情感的表达是摄影师一种无声的摄影语言。
一、摄影创作需要情感表达的原因
1.情感的表达有利于推动摄影艺术的发展
创作的自始至终“情感”一直的存在。从摄影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当一个摄影师决定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不论是审美的修养、构图的选取还是景深的运用都是以“情感”来完成。而就目前摄影艺术的发展状况来看,留给“情感”非常大的发挥空间。目前,社会没有给摄影诸多的条条框框,摄影作品的产生绝大多数是根据摄影師的个人好恶和人民大众对摄影作品的需求来完成的。其次,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码相机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为摄影师提供了优渥的创作条件。再者,众多的摄影活动和摄影赛事,为摄影艺术创作者带来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2.情感的表达有利于推动摄影作品的创新
与其他艺术一样,当今摄影艺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作题材相对单一,过于注重照片呈现的视觉冲击力和形式感,而忽略了反映生活情趣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文艺工作座談会中指出,人民是创作的主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却鲜少有聚焦人民大众的优秀摄影作品。其次,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络平台虽然给了摄影人展示的舞台,但同样带来了弊端。有很多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作品既没有思想内涵也没有新鲜感。
二、摄影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方式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不胜枚举,但在对此进行深刻剖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摄影这门艺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无论是从《世界摄影史》还是从《世界摄影思想史》中都不难发现,推动摄影艺术不断前行的,不是技术、工具、理论、技法、时代背景等这些内因,也不是在社会领域中不断发展的外因,而是在于那些将这些内因与摄影艺术的自身内涵相结合,与自身的丰富情感相融合,同时对这个客观世界不断的探索与感悟,最终将这些全部体现在摄影艺术上的大师们。
安塞尔·亚当斯是一位摄影巨匠,由他最先提出的“区域曝光”理论和“想象”理念对后世的摄影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位摄影大师的一生中,他将“触景生情,以景写情”的理念发展到极致,可以说,他的摄影艺术发展理念,是现代摄影基本体系创立的基础。亚当斯的风光摄影作品为世界摄影作品库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其众多的优秀摄影作品中,代表作《月升》(完成于1941年)是最脍炙人口和广为流传的。在这幅作品中,安塞尔·亚当斯完整摄影理念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其画面影调、表现内容、摄影手法也被世人广为称赞。
每当摄影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会依照自己特有的方式观察被摄对象,并对被摄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加工。无论如何进行审美改造,在此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的将自身的态度和情绪融入到作品当中。
三、手机摄影的情感传达
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开启了一个全民摄影的新时代,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将拍摄完成影像上传至网络,正因如此,读图时代也随之而来。但碍于智能设备的硬件条件限制,其画质和清晰度都无法达到专业相机的标准。而如何在这种条件限制下得到饱含拍摄者个人情感的影像,首先应从拍摄开始做起。摄影所承载的内容不是机械的记录,而是必须具有其传播价值。这就要求摄影师必须捕捉到“瞬间精彩典型形象”,这种精彩形象不仅能体现时代精神和新思想,更要能激发观者的强烈共鸣。以小见大,通过拍摄影像的表象,来突出拍摄的本质,形成强大的精神冲击力。其次要做到内涵丰富,一幅经典的摄影作品,不仅能准确传达画面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运用光线、色彩、影调等造型手段,追求细节的表现。最后要善于创新,不能人云亦云。因此,角度新颖、独特是衡量拍摄者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摄影师戴蒙温特采用了的非常规的、略带偏激的拍摄手法,但最终产生的效果依然没有令人失望。当然,这只是不少成功案例中的一个,因此,即使影像的成像质量与专业相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只要摄影师能够将自己的创作情感和意图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摄影作品中,同时配合当下强大的网络功能,摄影师的拍摄情感还是能够顺利传达至受众面前。
四、摄影创作中情感和理智相结合
摄影在追求情感和理性的瞬间是人生最好的哲学、生命的艺术。所以,如果在摄影艺术创作中遇到难得一见的精彩场面时,要平衡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从情感的漩涡中找寻理智的源头和方向,不能让自己的感情“随波逐流”,使理智和情感同步发展和深化,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玛格丽特.伯克·怀特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她强调摄影家应当保持儿童般纯真的眼光。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摄影师失去了孩子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那么他的摄影生涯可能会结束。从怀特身上我们可以得出摄影艺术创作在理性与情感的交织中,不仅不会失去感情,反而能使感情的体验不断的稳定和升华。这是因为理性与情感的结合是一种更高级、更完美、更简洁、更深刻的情感。
五、摄影创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摄影大师一直推崇的情感表达在现代摄影艺术发展中为什么具有如此广泛的意义?纵观整个世界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情感表达是摄影大师们用心观察与丰富多彩的世界活动相结合的凝聚力,并以摄影艺术的方式去体现,是摄影大师作品的精华,也是摄影艺术作品的灵魂体现。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胡忠青.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前景川【M】.南宁:广西社会科学院,2004.
[3]夏殉.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比较分析【J】.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邱志杰.重读摄影史【J】.北京:内蒙古古日报社,2007.
[5]刘丽娟.情深才能意真—论摄影艺术的情感体现【J】.美与时代,2007(02).
[6]张琉龙.摄影创作中的情感因素【J】.青年记者,2014,(1):12-15.
【关键词】:情感表达、摄影创作、手机摄影
在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外界的因素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之外,艺术家自身对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起到了更为深刻的作用。虽然艺术家个人所使用的技法、手段以及工具都是影响艺术创作过程的因素,但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却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如此,摄影艺术创作看似大部分的工作都由一个冷冰冰的成像机器来完成,但事实却是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达与最终拍摄出的摄影作品息息相关。虽然摄影艺术创作必须借助自然世界中客观存在的物体形成影像,这一点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对现实存在的物体具有更强的依赖性。但是,它绝对不止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机械记录,而是通过摄影艺术创作者的挑选、再构产生的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摄影作为一门视觉性艺术,其超越时间、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特性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智慧结晶。“情感”一词是指人对事物所产生的心理表现。不过和普通人不同的是,艺术家是主动探知生活的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所以情感的表达是摄影师一种无声的摄影语言。
一、摄影创作需要情感表达的原因
1.情感的表达有利于推动摄影艺术的发展
创作的自始至终“情感”一直的存在。从摄影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当一个摄影师决定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不论是审美的修养、构图的选取还是景深的运用都是以“情感”来完成。而就目前摄影艺术的发展状况来看,留给“情感”非常大的发挥空间。目前,社会没有给摄影诸多的条条框框,摄影作品的产生绝大多数是根据摄影師的个人好恶和人民大众对摄影作品的需求来完成的。其次,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码相机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为摄影师提供了优渥的创作条件。再者,众多的摄影活动和摄影赛事,为摄影艺术创作者带来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2.情感的表达有利于推动摄影作品的创新
与其他艺术一样,当今摄影艺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作题材相对单一,过于注重照片呈现的视觉冲击力和形式感,而忽略了反映生活情趣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文艺工作座談会中指出,人民是创作的主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却鲜少有聚焦人民大众的优秀摄影作品。其次,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络平台虽然给了摄影人展示的舞台,但同样带来了弊端。有很多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作品既没有思想内涵也没有新鲜感。
二、摄影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方式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不胜枚举,但在对此进行深刻剖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摄影这门艺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无论是从《世界摄影史》还是从《世界摄影思想史》中都不难发现,推动摄影艺术不断前行的,不是技术、工具、理论、技法、时代背景等这些内因,也不是在社会领域中不断发展的外因,而是在于那些将这些内因与摄影艺术的自身内涵相结合,与自身的丰富情感相融合,同时对这个客观世界不断的探索与感悟,最终将这些全部体现在摄影艺术上的大师们。
安塞尔·亚当斯是一位摄影巨匠,由他最先提出的“区域曝光”理论和“想象”理念对后世的摄影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位摄影大师的一生中,他将“触景生情,以景写情”的理念发展到极致,可以说,他的摄影艺术发展理念,是现代摄影基本体系创立的基础。亚当斯的风光摄影作品为世界摄影作品库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其众多的优秀摄影作品中,代表作《月升》(完成于1941年)是最脍炙人口和广为流传的。在这幅作品中,安塞尔·亚当斯完整摄影理念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其画面影调、表现内容、摄影手法也被世人广为称赞。
每当摄影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会依照自己特有的方式观察被摄对象,并对被摄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加工。无论如何进行审美改造,在此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的将自身的态度和情绪融入到作品当中。
三、手机摄影的情感传达
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开启了一个全民摄影的新时代,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将拍摄完成影像上传至网络,正因如此,读图时代也随之而来。但碍于智能设备的硬件条件限制,其画质和清晰度都无法达到专业相机的标准。而如何在这种条件限制下得到饱含拍摄者个人情感的影像,首先应从拍摄开始做起。摄影所承载的内容不是机械的记录,而是必须具有其传播价值。这就要求摄影师必须捕捉到“瞬间精彩典型形象”,这种精彩形象不仅能体现时代精神和新思想,更要能激发观者的强烈共鸣。以小见大,通过拍摄影像的表象,来突出拍摄的本质,形成强大的精神冲击力。其次要做到内涵丰富,一幅经典的摄影作品,不仅能准确传达画面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运用光线、色彩、影调等造型手段,追求细节的表现。最后要善于创新,不能人云亦云。因此,角度新颖、独特是衡量拍摄者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摄影师戴蒙温特采用了的非常规的、略带偏激的拍摄手法,但最终产生的效果依然没有令人失望。当然,这只是不少成功案例中的一个,因此,即使影像的成像质量与专业相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只要摄影师能够将自己的创作情感和意图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摄影作品中,同时配合当下强大的网络功能,摄影师的拍摄情感还是能够顺利传达至受众面前。
四、摄影创作中情感和理智相结合
摄影在追求情感和理性的瞬间是人生最好的哲学、生命的艺术。所以,如果在摄影艺术创作中遇到难得一见的精彩场面时,要平衡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从情感的漩涡中找寻理智的源头和方向,不能让自己的感情“随波逐流”,使理智和情感同步发展和深化,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玛格丽特.伯克·怀特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她强调摄影家应当保持儿童般纯真的眼光。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摄影师失去了孩子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那么他的摄影生涯可能会结束。从怀特身上我们可以得出摄影艺术创作在理性与情感的交织中,不仅不会失去感情,反而能使感情的体验不断的稳定和升华。这是因为理性与情感的结合是一种更高级、更完美、更简洁、更深刻的情感。
五、摄影创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摄影大师一直推崇的情感表达在现代摄影艺术发展中为什么具有如此广泛的意义?纵观整个世界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情感表达是摄影大师们用心观察与丰富多彩的世界活动相结合的凝聚力,并以摄影艺术的方式去体现,是摄影大师作品的精华,也是摄影艺术作品的灵魂体现。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胡忠青.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前景川【M】.南宁:广西社会科学院,2004.
[3]夏殉.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比较分析【J】.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邱志杰.重读摄影史【J】.北京:内蒙古古日报社,2007.
[5]刘丽娟.情深才能意真—论摄影艺术的情感体现【J】.美与时代,2007(02).
[6]张琉龙.摄影创作中的情感因素【J】.青年记者,2014,(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