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流浪爸爸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籍华人摄影师谢菁5岁那年,父亲决然离家,谢菁自此居无定所。
  她长大后专注于拍摄流浪者,因为她理解何谓被抛弃、被忽视、生活不稳定。一天,她却发现爸爸意外地走入镜头……
  被弃的孩子十载悲怆
  谢菁1985年出生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爸爸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摄影师,开着小影楼。
  爸爸很疼她,经常买来她最喜欢的小熊软糖。这软糖比一般糖果贵很多。爸爸的宠爱和“纵容”,让妈妈非常生气,两人经常还因其他琐事争吵,并不断升级。
  5岁那年,爸妈离婚了。爸爸在离家前夜,悄悄把一大包小熊糖果,藏在谢菁的枕头下。
  没了爸爸,妈妈只能做些洗碗的工作,生活拮据。没钱租房子,他们只好寄住亲戚家。8岁那年,谢菁跟妈妈回了香港,在私立的吕明才小学读书。在香港的四年,妈妈给她买了人生中第一部相机,价格不菲,每按动一次快门,她都非常珍惜。
  谢菁恨爸爸,觉得爸爸太不负责,离婚后就没出现过,连个问候都没有。多年后,谢菁接到奶奶的一个电话,说她爸爸到洛杉矶开了中华料理店,不到两年赔个精光。爸爸再婚,娶了一个韩国女人,三年后又离婚了。听完,谢菁感到解恨,但内心不由掠过一丝怜悯。
  10岁那年,妈妈和表姐到美国开干洗店,谢菁又跟着到了夏威夷。最困难时,她们甚至露宿公园。
  颠沛流离的生活,锻炼了谢菁顽强的性格,她发奋苦读,于2003年考取夏威夷大学经济学专业。因热衷摄影,她组织了大学生摄影家协会。
  谢菁将流浪者作为拍摄主题,她觉得自己和他们没区别。她甚至觉得,精神方面,自己的漂泊更悲壮。
  毕业那年,谢菁在学校举办了大型影展《流浪者》,引起轰动。很快,她被一家知名杂志社破格录取,成为专职摄影师。
  2012年一个夏日,谢菁下班途中,照例将车停在檀香山乞丐聚集的地方。这天,她发现一个特别的老乞丐。他的背包上印有“摄影师”三个字。她的心仿佛触电般,剧烈跳动了几下。她想到了爸爸。她悄悄给老乞丐拍了80张照片。
  两天后,谢菁在一家咖啡馆门口又碰到了这名老乞丐,再次拍了很多照片。就这样,她断断续续跟踪拍摄了三个月。
  那个乞丐是爸爸
  谢菁暗自为老乞丐取名“摄影师”。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脚后跟的灰垢成块往下掉,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上衣仅有的两颗纽扣,总认真扣着。在乞讨生涯中,似乎折射出一丝过往的生活。
  谢菁在追拍中,时常带些食物送给“摄影师”。对陌生人的好意,老乞丐并不拒绝,但从未表示过感谢。
  谢菁很快发现,他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加上疑似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越来越消瘦。他每行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大口喘气。他经常坐在被垃圾包围的废弃站台上,深深地弯下腰,痛苦地皱着眉头,双手抚摸着干瘪的肚子。他敞开口的背包内,有时会露出几张摄影海报。这肯定是位有故事的乞讨者。
  电脑文件夹内,关于“摄影师”的素材越来越多,谢菁专门制作了配乐幻灯片《流浪者》。书房里灯灭了,黑暗中,“摄影师”在幻灯片上一步步走来。
  谢菁听到妈妈哽咽着,继而大叫:“天啊,这是造的什么孽啊。”谢菁被妈妈激动的情绪弄懵了。妈妈说:“他是你爸爸!”
  谢菁呆了。世界仿佛停止了运转,爱恨交缠。恨了二十多年的爸爸,怎么突然走进了自己的镜头?由于过度突然,谢菁瘫坐着,与哭成泪人的妈妈紧紧相拥。
  翌日,她带妈妈来到“摄影家”常休息的桥下。老乞丐垂头坐在树荫下,皮包骨头,一副苟延残喘的样子。隔着车窗,妈妈确定地说:“是他。”
  那瞬间,谢菁选择了原谅,对妈妈说:“不能扔下他不管。”妈妈点了点头,告诉她:“你爸左手腕上,有烟头烙伤的十字架。”
  在妈妈注视下,谢菁一步一步走近爸爸。她蹲下身,拉起他的左手,轻轻掀起袖口,印记赫然出现。那是爸爸妈妈悲情岁月的纪念。他们都有过怎样痛苦的挣扎啊。
  谢菁轻声说:“我是Diana Hawaian,您的女儿。”他一改往日平静,发疯似的跑起来。谢菁试图追赶,终究赶不上。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月,爸爸见到她就跑。后来看她执著,即使不跑,也不搭理她。
  谢菁万分苦恼,将爸爸的状况描述给医生。医生判断,必须及时治疗。
  归来是亲情
  谢菁24岁那年,收获了浪漫爱情,嫁给一个美国人,生育了一子一女。而爸爸的失而复得,让她重新审视“感恩”。她说:“没有爸爸的摄影启蒙,也许我不会有今天美好的生活。我要救爸爸。”丈夫深情地说:“我支持你。”
  每天清晨,谢菁送完孩子上学,就会去找爸爸,给他买食物,试着和他交谈。大部分时间,爸爸甚至都不肯看她。
  两个月后,谢菁发现,她举起相机时,爸爸才会平静下来,神情从容,思维也比较正常。爸爸在潜意识里一直对相机有着深厚感情。原来,镜头是连接父女的纽带,是属于他们的沟通方式。
  透过镜头,爸爸的一举一动让谢菁思考了很多,也让一个无限爱怜女儿的爸爸,在她的记忆里复活。
  于是,谢菁总假装给他拍照。一次,爸爸忽然说:“你这样调光圈不对。”谢菁感觉心都要跳出了胸膛,泪水控制不住地涌出来。她知道,爸爸慢慢地接受她了。这一刻,她盼了近两年。
  老乞丐拿过相机,熟练地调好光圈、焦距,对着谢菁“咔嚓、咔嚓”拍了两张。童年时,她和爸爸互相拍摄的情景重新复活。
  “爸爸!”谢菁泪流满面,喊出声来。爸爸转过身,用黑乎乎的手背擦了擦眼睛。
  2014年春天,他们可以坐下来聊天了。随后,他们开始了更多关于摄影的交流,从谢菁给他拍照片,变成了两人一起拍。
  这年10月6日,谢菁找不到爸爸了。在警察的帮助下,她才得到线索。两天前,爸爸突发心脏病被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度过了危险期。之后,医生确认他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接受系统治疗期间,爸爸终于平静下来。谢菁依然用镜头记录他的生活。爸爸的精神越来越好,也愿意交谈了。谢菁买来小熊软糖,他眼里满是惊讶,继而露出微笑。
  “还记得檀香山的小影楼吗?”每天,谢菁都像教小学生一样,和爸爸追忆过去。有时,爸爸会想起这个地名,想起一些片段。精神混沌时,一切又会归零。谢菁通过朋友,拍摄了他们曾生活过的街道,还搜集了很多檀香山的老照片。
  在她一遍一遍的努力下,一天,爸爸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喃喃自语:“Diana Hawaian,小熊软糖,我的孩子!”谢菁握着他的手,连连点头。爸爸神情骤变,“去,去,我不是爸爸,我是罪人啊。”谢菁抱着他,颤抖着声音喊爸爸。
  2014年年底,经过精心治疗,爸爸的精神病、心脏病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他深深忏悔:“爸爸脾气暴躁……一路失败,无脸回家,就露宿街头,结果染上重病。多少次试图一死了之,可一想到你,心就软了。”
  谢菁问:“您意识清醒时,为什么还选择逃避呢?”“越是日夜思念、刻骨铭心,越愧疚不安。我不想让你看到爸爸落魄的样子,更不想影响你们的生活。”
  出院后,爸爸回归正常,在一家餐厅找了份扫地的工作。
  2015年7月,谢菁摄影作品集《我的父亲》,在华人圈轰动一时。看着女儿作品中衣衫褴褛的自己,爸爸说:“你把爸爸拍得真美。”
  伤感的往日终于过去,如今是和解、快乐的新生活。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茉莉的男友向她求婚时,花了5.5万元,在报纸上买下半版广告,写下爱的誓言: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只是,半年后,茉莉头顶纱布去上班。丈夫偷情,被她捉奸在床,对方恼羞成怒打了她。  这男人的“永远”原来这么短。  认识一青年才俊,是圈内公认的情圣。上中学时,为了追班花,他把情书做成绘本,做工之精美,用心之诚恳,直接PK掉了另外三个情敌。大学时,他追校花用的是光影涂鸦,场面够大,全校轰动,连当地
期刊
十一回家,因为一点小事,我跟哥哥争论不休,我咄咄逼人的架势,让母亲哭笑不得。当晚,母亲坐在我的床边,忽然跟我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会离婚吗?因为总是有理的人不温暖,道理不能温暖人,人才能温暖人。”我一下愣住。母亲的话让我久久不能入眠。  我与前夫彭继超是在招聘会上认识的。学经济管理的他,大夏天穿着西服、扎着领带,在拥挤的人群里,热得满头大汗,不时用衣袖擦汗。我递给他一包纸巾,他羞涩地朝我笑笑,我们就
期刊
Q:儿子3岁时,老公被公司派往广州总部工作。两地分居转眼三年,老公每两个月回来探亲一周。  其实,我已不再渴望那一周团聚的日子。我跟儿子的亲密关系,远远超越了和老公的。每次,老公走时我会松口气,感觉生活又会回归简单、愉悦和融洽。  我有时对老公有歉疚感,觉得他在为家庭建设做牺牲,而我没有更体贴他。有时对他有轻微怨怼,觉得他为了晋升,把我推到“不需要丈夫”的境地。  我和老公都已习惯独处、自己做决定
期刊
射阳,座落于江苏盐阜平原东部,境内2800余条大小河道密布,海岸线绵长,造就了中国最大的海岸湿地保护区,以“鹤乡”闻名。  也许,正是这样的国家级园林县城,才能孕育出朱维艳这般气质独特的企业家——自然、轻灵、一派天真。  没有“反叛”就找不到真正自我  曾经的朱维艳,是绝大多数父母喜爱的乖乖女。1974年出生的她,上有六位兄姐。父亲专心经营小本生意,肥沃着家庭这块土壤,让孩子们在这土壤中,如一颗颗
期刊
生于1991年的刘小天正青春,却与死亡有着最亲密的接触。酷爱音乐的她用自己的专业服务于临终关怀这份职业,在这里,音乐不是为博喝彩的表演,而是安慰与治愈的那道光。  让音乐替生命说话  2013年秋,西安女孩刘小天从美国堪萨斯大学的音乐治疗专业毕业,从美国中部搬到了西海岸的圣地亚哥市,在世界首个临终音乐治疗项目的发起机构四季临终安宁关怀实习。督导带她去见已经进入临终关怀阶段的伊萊,刘小天懵了:目光在
期刊
有这样一位爸爸,从女儿3岁起,就带着女儿,或短途浏览,或长途跋涉,用七年时间,走了十万里路,拍了上万张照片,并将旅途故事结集成书,名为《自讨苦吃》。     和女儿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作为杭州《都市周报》的摄影记者,对于做父亲这件事,步恩撒深深纠结过。他挚爱摄影,时常满世界跑,孩子的到来很可能让他失去这份自由。为了验证自己是否有爱心,他试着养了一只宠物蛙,结果养死了。  当医生确诊妻子怀孕时,
期刊
宜兴丁蜀镇为“陶都之都”,当地紫砂人家众多。曹婉芬一家则堪称当地典范。  曹婉芬是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丈夫范岳林能写能画,邻里尊称其为范先生。全家三代老少同堂,其乐融融,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五好文明家庭、无锡十佳幸福家庭。  曹婉芬16岁进厂学做紫砂壶,现有60个年头。从外公到母亲,再经曹婉芬,直至儿女承师继业。在这个家中,制壶是永远的话题,饭桌上很少有人缺席,“吃饭就是研讨会,聊聊制壶的创意设计,
期刊
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越纯粹越好,但26岁的汪丹妮没这概念。她相信这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我”。  所以她开公司、做导演、拉大提琴、弹钢琴、画画、旅游、写书,成为全国第一个登陆南极并拍摄户外真人秀的女导演、全国最年轻的大型综艺节目制作人之一……  许多人都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你遇到了吗?  努力过的人生,故事总多一点  汪丹妮出生在安徽铜陵,母亲对她要求非常严格。中学时代,上课、练琴、练演讲、练说故事就
期刊
我有个小朋友看《爸爸去哪儿3》看得走火入魔,对我咆哮:“每次看到诺诺和康康我都心疼!‘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的老话一定要改改,对男孩也要像对女孩一样关心体贴!”  我啼笑皆非,对她说了一件事:有人对中国有儿有女的家庭做了调查。给儿女都没买房的占了20%,都买的大概有30%,只给儿子买没给女儿买的50%,只给女儿买没给儿子买的……你猜有多少?  小朋友不敢猜。  我揭晓谜底:“和你想的一样,在三百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创造你独一存在方式  康德曾说,美是一种无利害的自由的愉悦。人热衷追求美,实则是享受这份大愉悦。  那愉悦又如何被激发?蒋勋有段精妙阐述:比如旅行中,走过大平原看到晚霞灿烂,我们在这片风景里得到巨大震动。人们习惯称之为自然美,可客观说,自然本身没有美丑问题。是因为人看到太阳最后一抹光华,好似看到生命在最后时刻,还要绽放至极限的伟大。风景与人的生活体悟产生叠合,才激发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