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化、都市化和全球化所构建的当代语境中,移民文化产生了新的内涵。移民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它具有独特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文化特色。而同样被称为民族大熔炉的美国,在其建国发展的两百多年历史过程中,也产生了若干多种族多族群的移民城市,相应形成了特有的美国移民城市文化现象。本文以对移民文化的新理解为出发点,探讨两国不同的移民城市的市民特征,形成背景和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移民;移民文化;深圳;美国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对移民文化的新理解
种种迹象表明,在现代化、都市化和全球化所建构的当代语境中,固定不变的旧有移民和移民文化的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当下对移民文化的理解已经变得极为复杂。移民的意义正在发生改变。同时,移民的形式也在变化。地区、国家之间的大规模移民如今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移民在相当意义上已经由一种集体行为变成一种个人行为。这种变化背后显现出的是,输入地和输入国对移民的挑选意识越来越强。在全球化时代,对移民的挑选与资本的快速流动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一,移民的文化意识日渐凸显。移民与输入地之间的传统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移民对移民目的地的选择和移民输入地对移民的挑选的政治意义有所减低,文化选择的意味则有所增强。第二,文化互动的格局得到改变。传统移民带来的文化冲突具有被动性,移民与主流社会之间的文化融合往往难以实现,其过程往往相当漫长。积极的和双向选择而来的移民带来的文化冲突则具有主动性的特质。当代移民文化演绎的是一个个从传统迈向现代、从乡村奔向城市、从地方走向世界的故事。
二、美国移民城市与深圳文化异同
(一)移民潮改变了城市人口结构
翻开美国人的家谱史,除了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外,其他美国人都是外国移民或移民的后裔。美国是个人口不断增长的移民国家。从1820年到1993年,共有5400万移民因为贫困、饥荒、政治和宗教迫害来到美国。他们来自爱尔兰、北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意大利和亚洲各国。在今天的美国,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纽约的意大利后裔和移民的人数,竟然是威尼斯商城人口的两倍;美国的犹太人超过以色列的人口;汽车城底特律的波兰人多于波兰大多数城市的人口;爱尔兰后裔和移民的数量超过爱尔兰的总人口。
本世纪初,美国是个拥有7600万人口的国家。到了1990年,美国的人口增长到2.49亿,其中43的人口增长来自本世纪的移民以及他们的子孙。专家们估计,按目前移民的速度和人口增长的规律,到2050年,美国人口将增加到3.97亿。届时美国国内就不存在以欧洲白人为多数的族裔。有专家认为,到那时,如果把融入主流社会并同美国人通婚的拉丁美洲后裔和亚裔仍然看作少数族裔,那么美国白人将是少数族裔。所以可以说。今天的美国事实上是个多民族的大熔炉,是个松散的联合国,是一个没有任何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以当代移民文化为镜像反观深圳,我们会作出追问:深圳是不是一个移民城市?移民文化在深圳有没形成?如果说深圳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那么她的状况如何?
深圳的绝大部分居民都是由外地迁入,并且这一过程还在不断延续;深圳是中国仅有的两个聚焦了全国56个民族的城市;在建立经济特区之前,深圳(原保安县)人口为33万,而2011年深圳常住人口已达1000多万,因此深圳居民中的90%以上是外来移民,外来移民在深圳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深圳隶属广东,却能听到全国各地的方言,并且不以粤语而以普通话为公共语言。所以,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
(二)文化背景的不同
深圳与香港接壤的地理位置,深港一体化的概念更是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加上频繁的人员交流,特别是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确立,也使得深圳文化深受港台文化的影响。而西方文化也通过香港队深圳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深圳谓语岭南文化的包围圈中,,深圳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岭南文化的痕迹,特别是其中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对深圳文化都产生着种种程度的影响。所以说,深圳文化是一种以移民文化为主,以岭南文化为辅,杂糅港台文化、西方文化而成的文化综合体。其生活方式、文化特色与本土文化根本不同,有着特别浓厚的移民色彩。
相比之下,美国的文化源于最早的欧洲移民,其中英国文化的影响最为重要。托克维尔说,美国人“在自己固有的观念和习惯中混有来自教育和祖国传统的观念和习惯。”这个祖国,指的就是英国。美国文化的行程有其历史的偶然性。17世纪的欧洲,正式文艺复兴后契约政治思想兴起的时代,对于民主、自由的追求空前繁荣。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洛克的分权理论,这些最为先进的政治思想与理念,被早期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大陆。而美洲大陆自身未经开发,没有历史负担的优势条件,为这种先进理念的实现创造了现实条件。正是这两者的偶然结合,使得美国开创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使得欧洲的政治理念在这里得以实现。
(三)移民最初的目的不同
深圳特区创办之初是以贸易加工区为目标的,在加上岭南地区历来有经商的风尚,所以深圳文化中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许多移民之所以来深圳,就是为了能够寻找机会,靠自己的奋斗实现人生的转机和生活的改善。深圳文化中浓厚的商业气息不但表现为深圳人看中金钱,也表现为深圳人强烈的商业意识,善于发现商机,熟悉商业运作,精于商业包装和炒作。比如小说《花季.雨季》的炒作,比如电影《兰陵王》、《找乐》的包装、宣传等的商业化炒作。这些既是文化的成功,更是商业炒作的成功。深圳人的商业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反观美国,最早的美洲移民正式为了追求自由,才漂洋过海来到这片大陆,对于自由的追求是美洲大陆的主题。在成立国家后,自由主义更是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核心。罗伯特,达尔曾说“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美国内部同样存在种族、宗教等差异,但是作为美利坚民族成员,他们坚定地崇尚自由、民族、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即自由主义。
美国的自由主义理念,与本国移民社会的国情是分不开的。美国是一个多元的移民社会,这不仅是指早期移民经过的特殊历程,也包括见过后持续不断的移民潮,这种多元的社会结构,使得国内存在矛盾的潜在因素,但是也形成了美国社会宽容的氛围,美国人民重视自己的自由,对于自己的合法权利总是积极维护。同时,也尊重别人同样的平等权利,用一种宽容的态度看待别人。这种宽容、妥协的精神气质,为美国民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开拓创新和实用主义
深圳人给世人的最大印象是其积极开拓、不断创新的创业精神。但如率先实行土地批租制、率先实行劳动用工聘用制、率先开办人寿保险业务等事例,无不是深圳人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独创出来的。没有感想敢干的精神,没有开拓、创新的观念,绝不可能有深圳的今天。邓小平同志赞扬深圳人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是深圳人响亮的口号。他们欢迎竞争,不惧怕竞争,个人和企业都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深圳人爱学习也是有名的。深圳书城往往人满为患,而遍布全市的各类补习班、进修班夜校也常常饱满。深圳人埋头攻读的内容往往是比较实用的科目,因为他们知道个人发展要靠实用知识。这一点,与美国是共通的。美国在短短的两百年时间由一片荒芜之地发展成世界强国,与其国人身上的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如果說自由主义是从英国继承来的,实用主义则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哲学。在笔者看来,实用主义的产生是与美国独特的移民社会分不开的。由于独特的地理因素,许多欧洲大陆的传统在这里失去原有意义,以往的经验显得力不从心,水土不服。移民们不能一味的追寻教条的知道,而是在逐步的探索中,寻找一条适合美洲大陆自身的道路。这种模式不是对原有模式的模仿,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用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实用主义的哲学在美国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美国政治制度建设,以及美国外交方面,实用主义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社会的包容性
深圳新移民地域构成的广泛性和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使得深圳的“移民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他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来自异乡的新人,宽容地接受一切创新的思想和观念。但与此包容性共存的是由众多外地移民带来的突出的矛盾,比如说构成外来人口的主体是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民工,由于无法在城市中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和必要的社会保障,使他们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普遍怀有一种疏离感和责任匮乏心态,更谈不上有较强的归属感。既不能阻止他们的到来,也不能将他们转化为本市户籍人员,更不能置他们在本市的生活和发展于不顾。这成为了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这一问题,在美国各移民城市显得更为突出,如果说大量新移民涌入城市,补充了劳动力的短缺,繁荣了城市的经济,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心城市人口膨胀,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拥挤不堪,居住问题突出,房价飞涨,由于大量劳动力的进入,造成了工作职位的竞争等,所有这一切使得城市的原有的种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得种族关系由以黑白关系为主导,而逐步变化为移民少数族裔集团与土生黑人关系两者并重。1965年后移民人数众多,而且其中的拉美裔现在的人口是4270万,已经超过了黑人(3970万),成为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
有学者认为,新移民和土生黑人之间也是存在和平共处的,甚至可能一些人是处于冲突之中,而另一些人可能是生活在融洽和谐间。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移民集团也好,土生黑人也好,有着遭受白人歧视的共同经历,越来越感到,应该关注共同利益,而不是相互争吵,但实际实施上还是存在着困难,前面的路还很长。
三、结语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复杂变动的时空特征必然造成文化的内在张力,因此任何充满生机的文化都是多元价值取向的复合物。在深圳和美国移民城市的文化中,正因为移民主体是处于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前沿的具体的人,所以他们身上折射除了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互动和矛盾冲突:新与旧的冲突,创造性与保守性的并存、优势与劣势的对比等等。
在对深圳移民文化特征的常识性理解中,被看作深圳优势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劣势。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享有先天的政策优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的相对优势和先导性正在逐渐减弱,这就意味着移民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创新、开放、自由、兼容等特征,也正在失去原有优势条件的依托。正如在美国多个大城市生活的移民们,一开始会为享受到美式的自由民主而欣喜若狂,现在也得为一落千丈的经济、节节高攀的失业率而埋单。一座新兴的城市,没有可遗忘的历史,没有可消除的記忆,移民城市的文化是多元的、包容的,但强势主导文化的缺位又使文化塑造丧失了凝聚力。这也是虽然美国能位于世界经济强国之首,却一直在文化领域与欧洲望尘莫及的原因。在一座充满机会、充满弹性、但以功利为导向的个人奋斗和短视行为又使移民文化缺乏可持续的动力,如果说社会和文化研究应该具有历史眼光的话,那么这些正是在审视深圳文化的移民特征及其变迁过程时所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托尔维克.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8.
[2]刘建飞.美国政治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对国民行为的影响[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3).
[3]范春玉.移民与中国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关键词:移民;移民文化;深圳;美国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对移民文化的新理解
种种迹象表明,在现代化、都市化和全球化所建构的当代语境中,固定不变的旧有移民和移民文化的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当下对移民文化的理解已经变得极为复杂。移民的意义正在发生改变。同时,移民的形式也在变化。地区、国家之间的大规模移民如今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移民在相当意义上已经由一种集体行为变成一种个人行为。这种变化背后显现出的是,输入地和输入国对移民的挑选意识越来越强。在全球化时代,对移民的挑选与资本的快速流动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一,移民的文化意识日渐凸显。移民与输入地之间的传统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移民对移民目的地的选择和移民输入地对移民的挑选的政治意义有所减低,文化选择的意味则有所增强。第二,文化互动的格局得到改变。传统移民带来的文化冲突具有被动性,移民与主流社会之间的文化融合往往难以实现,其过程往往相当漫长。积极的和双向选择而来的移民带来的文化冲突则具有主动性的特质。当代移民文化演绎的是一个个从传统迈向现代、从乡村奔向城市、从地方走向世界的故事。
二、美国移民城市与深圳文化异同
(一)移民潮改变了城市人口结构
翻开美国人的家谱史,除了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外,其他美国人都是外国移民或移民的后裔。美国是个人口不断增长的移民国家。从1820年到1993年,共有5400万移民因为贫困、饥荒、政治和宗教迫害来到美国。他们来自爱尔兰、北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意大利和亚洲各国。在今天的美国,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纽约的意大利后裔和移民的人数,竟然是威尼斯商城人口的两倍;美国的犹太人超过以色列的人口;汽车城底特律的波兰人多于波兰大多数城市的人口;爱尔兰后裔和移民的数量超过爱尔兰的总人口。
本世纪初,美国是个拥有7600万人口的国家。到了1990年,美国的人口增长到2.49亿,其中43的人口增长来自本世纪的移民以及他们的子孙。专家们估计,按目前移民的速度和人口增长的规律,到2050年,美国人口将增加到3.97亿。届时美国国内就不存在以欧洲白人为多数的族裔。有专家认为,到那时,如果把融入主流社会并同美国人通婚的拉丁美洲后裔和亚裔仍然看作少数族裔,那么美国白人将是少数族裔。所以可以说。今天的美国事实上是个多民族的大熔炉,是个松散的联合国,是一个没有任何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以当代移民文化为镜像反观深圳,我们会作出追问:深圳是不是一个移民城市?移民文化在深圳有没形成?如果说深圳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那么她的状况如何?
深圳的绝大部分居民都是由外地迁入,并且这一过程还在不断延续;深圳是中国仅有的两个聚焦了全国56个民族的城市;在建立经济特区之前,深圳(原保安县)人口为33万,而2011年深圳常住人口已达1000多万,因此深圳居民中的90%以上是外来移民,外来移民在深圳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深圳隶属广东,却能听到全国各地的方言,并且不以粤语而以普通话为公共语言。所以,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
(二)文化背景的不同
深圳与香港接壤的地理位置,深港一体化的概念更是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加上频繁的人员交流,特别是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确立,也使得深圳文化深受港台文化的影响。而西方文化也通过香港队深圳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深圳谓语岭南文化的包围圈中,,深圳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岭南文化的痕迹,特别是其中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对深圳文化都产生着种种程度的影响。所以说,深圳文化是一种以移民文化为主,以岭南文化为辅,杂糅港台文化、西方文化而成的文化综合体。其生活方式、文化特色与本土文化根本不同,有着特别浓厚的移民色彩。
相比之下,美国的文化源于最早的欧洲移民,其中英国文化的影响最为重要。托克维尔说,美国人“在自己固有的观念和习惯中混有来自教育和祖国传统的观念和习惯。”这个祖国,指的就是英国。美国文化的行程有其历史的偶然性。17世纪的欧洲,正式文艺复兴后契约政治思想兴起的时代,对于民主、自由的追求空前繁荣。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洛克的分权理论,这些最为先进的政治思想与理念,被早期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大陆。而美洲大陆自身未经开发,没有历史负担的优势条件,为这种先进理念的实现创造了现实条件。正是这两者的偶然结合,使得美国开创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使得欧洲的政治理念在这里得以实现。
(三)移民最初的目的不同
深圳特区创办之初是以贸易加工区为目标的,在加上岭南地区历来有经商的风尚,所以深圳文化中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许多移民之所以来深圳,就是为了能够寻找机会,靠自己的奋斗实现人生的转机和生活的改善。深圳文化中浓厚的商业气息不但表现为深圳人看中金钱,也表现为深圳人强烈的商业意识,善于发现商机,熟悉商业运作,精于商业包装和炒作。比如小说《花季.雨季》的炒作,比如电影《兰陵王》、《找乐》的包装、宣传等的商业化炒作。这些既是文化的成功,更是商业炒作的成功。深圳人的商业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反观美国,最早的美洲移民正式为了追求自由,才漂洋过海来到这片大陆,对于自由的追求是美洲大陆的主题。在成立国家后,自由主义更是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核心。罗伯特,达尔曾说“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美国内部同样存在种族、宗教等差异,但是作为美利坚民族成员,他们坚定地崇尚自由、民族、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即自由主义。
美国的自由主义理念,与本国移民社会的国情是分不开的。美国是一个多元的移民社会,这不仅是指早期移民经过的特殊历程,也包括见过后持续不断的移民潮,这种多元的社会结构,使得国内存在矛盾的潜在因素,但是也形成了美国社会宽容的氛围,美国人民重视自己的自由,对于自己的合法权利总是积极维护。同时,也尊重别人同样的平等权利,用一种宽容的态度看待别人。这种宽容、妥协的精神气质,为美国民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开拓创新和实用主义
深圳人给世人的最大印象是其积极开拓、不断创新的创业精神。但如率先实行土地批租制、率先实行劳动用工聘用制、率先开办人寿保险业务等事例,无不是深圳人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独创出来的。没有感想敢干的精神,没有开拓、创新的观念,绝不可能有深圳的今天。邓小平同志赞扬深圳人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是深圳人响亮的口号。他们欢迎竞争,不惧怕竞争,个人和企业都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深圳人爱学习也是有名的。深圳书城往往人满为患,而遍布全市的各类补习班、进修班夜校也常常饱满。深圳人埋头攻读的内容往往是比较实用的科目,因为他们知道个人发展要靠实用知识。这一点,与美国是共通的。美国在短短的两百年时间由一片荒芜之地发展成世界强国,与其国人身上的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如果說自由主义是从英国继承来的,实用主义则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哲学。在笔者看来,实用主义的产生是与美国独特的移民社会分不开的。由于独特的地理因素,许多欧洲大陆的传统在这里失去原有意义,以往的经验显得力不从心,水土不服。移民们不能一味的追寻教条的知道,而是在逐步的探索中,寻找一条适合美洲大陆自身的道路。这种模式不是对原有模式的模仿,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用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实用主义的哲学在美国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美国政治制度建设,以及美国外交方面,实用主义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社会的包容性
深圳新移民地域构成的广泛性和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使得深圳的“移民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他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来自异乡的新人,宽容地接受一切创新的思想和观念。但与此包容性共存的是由众多外地移民带来的突出的矛盾,比如说构成外来人口的主体是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民工,由于无法在城市中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和必要的社会保障,使他们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普遍怀有一种疏离感和责任匮乏心态,更谈不上有较强的归属感。既不能阻止他们的到来,也不能将他们转化为本市户籍人员,更不能置他们在本市的生活和发展于不顾。这成为了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这一问题,在美国各移民城市显得更为突出,如果说大量新移民涌入城市,补充了劳动力的短缺,繁荣了城市的经济,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心城市人口膨胀,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拥挤不堪,居住问题突出,房价飞涨,由于大量劳动力的进入,造成了工作职位的竞争等,所有这一切使得城市的原有的种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得种族关系由以黑白关系为主导,而逐步变化为移民少数族裔集团与土生黑人关系两者并重。1965年后移民人数众多,而且其中的拉美裔现在的人口是4270万,已经超过了黑人(3970万),成为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
有学者认为,新移民和土生黑人之间也是存在和平共处的,甚至可能一些人是处于冲突之中,而另一些人可能是生活在融洽和谐间。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移民集团也好,土生黑人也好,有着遭受白人歧视的共同经历,越来越感到,应该关注共同利益,而不是相互争吵,但实际实施上还是存在着困难,前面的路还很长。
三、结语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复杂变动的时空特征必然造成文化的内在张力,因此任何充满生机的文化都是多元价值取向的复合物。在深圳和美国移民城市的文化中,正因为移民主体是处于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前沿的具体的人,所以他们身上折射除了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互动和矛盾冲突:新与旧的冲突,创造性与保守性的并存、优势与劣势的对比等等。
在对深圳移民文化特征的常识性理解中,被看作深圳优势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劣势。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享有先天的政策优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的相对优势和先导性正在逐渐减弱,这就意味着移民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创新、开放、自由、兼容等特征,也正在失去原有优势条件的依托。正如在美国多个大城市生活的移民们,一开始会为享受到美式的自由民主而欣喜若狂,现在也得为一落千丈的经济、节节高攀的失业率而埋单。一座新兴的城市,没有可遗忘的历史,没有可消除的記忆,移民城市的文化是多元的、包容的,但强势主导文化的缺位又使文化塑造丧失了凝聚力。这也是虽然美国能位于世界经济强国之首,却一直在文化领域与欧洲望尘莫及的原因。在一座充满机会、充满弹性、但以功利为导向的个人奋斗和短视行为又使移民文化缺乏可持续的动力,如果说社会和文化研究应该具有历史眼光的话,那么这些正是在审视深圳文化的移民特征及其变迁过程时所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托尔维克.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8.
[2]刘建飞.美国政治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对国民行为的影响[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3).
[3]范春玉.移民与中国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