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戌年秋,笔者有幸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锡包紫壶,此壶用料考究、做工精湛、刻绘精美,从中可一窥古代艺术的精妙所在。
所谓三镶锡包壶,即以砂为胎,包锡覆面,用白玉作壶提子,有的壶柄、壶流也是白玉镶接,多施以书画铭刻,非常别致,曾风行一时。根据史料记载,大致应该是在明代万历年闾,由苏州人赵良壁首次创制了锡壶;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沈存周在锡器上镌刻自作诗句,使之文人化;而后陈鸿寿、朱石梅、杨彭年在此基础上又为之综合,所制成的砂胎锡壶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目前看来,三镶锡包壶壶式主要有几类。一是借鉴古代铜器、汉砖汉瓦的造型,比如秦权壶就是仿秦秤砣外型制壶,有“飞鸿延年壶”“半瓦壶”“砖方壶”和古币形等;二是借鉴生活用器的造型,比如“覆斗壶”“井栏壶”“笠式壶”等等;还有就是仿动植物形态的壶式,比如“瓜形壶”“桃形壶”等。
笔者收藏的此壶为仿古琴样式,造型奇特、优美,线条流畅,十分少见。此壶一面篆刻青铜器铭文:“贞从王伐梁,孚,用作鐼簋。右贞敦盖器铭即春秋之梁国也,俊三刊”,此铭文见清代金石家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第六卷有着录。“敦”为青铜器名,是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就饪食器总体的发展变化而言,与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饭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礼记·明堂位》中记载“有虞氏之两敦”,说明其很早就已经从盛储器演变成为礼器,它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至秦代以后渐趋消失。此铭文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征伐诸侯的事迹。笔者通过资料查阅发现,贞敦为清代书家钱坫的旧藏,可惜目前笔者还未见此原器物最终归处与相关图片。
另一方面,在资料中笔者注意到,参与锡包紫砂壶刻铭者有竹隐、雨庭、一亭、筠斋、步郎、符生等,而之前未见过“俊三”落款的资料。经过此次对该壶的追根溯源,笔者了解到,清代的吴焯,字俊三,海州板浦人,工画、善弈;乾隆年间其游京师,客怡亲王邸15年,与蒋和、罗聘齐名,《海州文献录》有其传。再观此壶刻字铭文,与资料基本符合,证明刻者有金石书法基础而非一般匠人。此壶另一面刻兰花菖蒲图,刻工潇洒流畅,以刀代笔倾以篆刀刻就,直抒胸臆;下刻“共咏霓裳”四字,书法工整,文人气息呼之欲出。
壶底部有印款:道口锡器。这种工艺又名“点铜”,源于清,是河南道口的传统的手工业。据传在清代乾隆年间,山西省洪洞县一位姓刘的老艺人来到道口开设“同太”号锡店,生意日盛。制作道口锡器的艺人也约定俗成:凡是质量达到七成锡以上的,均要在锡器上打上“点铜”二字。道口锡器的制作是很讲究的,锡器主要以广锡为原料,但它并不纯粹是锡,还掺有一定比例的铅和铜。上世纪30年代,道口镇有名的锡器店有兴盛、广盛、松盛、兴盛公等20多家,其中的店铺又有新号与老号之分,制作工匠数百人,年产锡器达到10万公斤,制锡业盛况空前。
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三镶锡包壶在官宦、文人、商贾非常盛行,当时的锡包壶专门请人量身定做,锡求上佳,工求精绝,手刻书画,熔紫砂与锡、玉工艺于一炉。在当时,一把三镶锡包壶的价格远遠超过一把紫砂壶,盛极一时。三镶锡包壶的流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砂胎锡包壶的锡面甚软,易于受刀。到了晚清时期,三镶锡包壶逐渐走向衰落,原因除了工艺复杂、备料不易之外,也是受到了壶身笨重,泡茶实用功能差的限制。
如今,流行于清中期的紫砂胎锡包壶,以其精良的制作,独特的文人气息,存世量稀少受到了收藏者的追捧,其中不乏收藏大家。而笔者有缘入藏,并能在此与同好中人分享有关它的种种,确是藏者生涯的一大乐事。
所谓三镶锡包壶,即以砂为胎,包锡覆面,用白玉作壶提子,有的壶柄、壶流也是白玉镶接,多施以书画铭刻,非常别致,曾风行一时。根据史料记载,大致应该是在明代万历年闾,由苏州人赵良壁首次创制了锡壶;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沈存周在锡器上镌刻自作诗句,使之文人化;而后陈鸿寿、朱石梅、杨彭年在此基础上又为之综合,所制成的砂胎锡壶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目前看来,三镶锡包壶壶式主要有几类。一是借鉴古代铜器、汉砖汉瓦的造型,比如秦权壶就是仿秦秤砣外型制壶,有“飞鸿延年壶”“半瓦壶”“砖方壶”和古币形等;二是借鉴生活用器的造型,比如“覆斗壶”“井栏壶”“笠式壶”等等;还有就是仿动植物形态的壶式,比如“瓜形壶”“桃形壶”等。
笔者收藏的此壶为仿古琴样式,造型奇特、优美,线条流畅,十分少见。此壶一面篆刻青铜器铭文:“贞从王伐梁,孚,用作鐼簋。右贞敦盖器铭即春秋之梁国也,俊三刊”,此铭文见清代金石家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第六卷有着录。“敦”为青铜器名,是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就饪食器总体的发展变化而言,与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饭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礼记·明堂位》中记载“有虞氏之两敦”,说明其很早就已经从盛储器演变成为礼器,它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至秦代以后渐趋消失。此铭文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征伐诸侯的事迹。笔者通过资料查阅发现,贞敦为清代书家钱坫的旧藏,可惜目前笔者还未见此原器物最终归处与相关图片。
另一方面,在资料中笔者注意到,参与锡包紫砂壶刻铭者有竹隐、雨庭、一亭、筠斋、步郎、符生等,而之前未见过“俊三”落款的资料。经过此次对该壶的追根溯源,笔者了解到,清代的吴焯,字俊三,海州板浦人,工画、善弈;乾隆年间其游京师,客怡亲王邸15年,与蒋和、罗聘齐名,《海州文献录》有其传。再观此壶刻字铭文,与资料基本符合,证明刻者有金石书法基础而非一般匠人。此壶另一面刻兰花菖蒲图,刻工潇洒流畅,以刀代笔倾以篆刀刻就,直抒胸臆;下刻“共咏霓裳”四字,书法工整,文人气息呼之欲出。
壶底部有印款:道口锡器。这种工艺又名“点铜”,源于清,是河南道口的传统的手工业。据传在清代乾隆年间,山西省洪洞县一位姓刘的老艺人来到道口开设“同太”号锡店,生意日盛。制作道口锡器的艺人也约定俗成:凡是质量达到七成锡以上的,均要在锡器上打上“点铜”二字。道口锡器的制作是很讲究的,锡器主要以广锡为原料,但它并不纯粹是锡,还掺有一定比例的铅和铜。上世纪30年代,道口镇有名的锡器店有兴盛、广盛、松盛、兴盛公等20多家,其中的店铺又有新号与老号之分,制作工匠数百人,年产锡器达到10万公斤,制锡业盛况空前。
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三镶锡包壶在官宦、文人、商贾非常盛行,当时的锡包壶专门请人量身定做,锡求上佳,工求精绝,手刻书画,熔紫砂与锡、玉工艺于一炉。在当时,一把三镶锡包壶的价格远遠超过一把紫砂壶,盛极一时。三镶锡包壶的流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砂胎锡包壶的锡面甚软,易于受刀。到了晚清时期,三镶锡包壶逐渐走向衰落,原因除了工艺复杂、备料不易之外,也是受到了壶身笨重,泡茶实用功能差的限制。
如今,流行于清中期的紫砂胎锡包壶,以其精良的制作,独特的文人气息,存世量稀少受到了收藏者的追捧,其中不乏收藏大家。而笔者有缘入藏,并能在此与同好中人分享有关它的种种,确是藏者生涯的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