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福相人画来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x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二生肖中猪排在最后一位,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3的年份,都是猪年,如2007年、2019年、2031年等。在生肖传说中,猪的本命佛是阿弥陀佛。其因懒惰成性,被天帝罚以粗糠为食。不过,猪大脸大耳、天庭饱满、又白又胖的形象,也常以此来形容大福大贵之人。
  猪一向被认为很笨,真还有些冤枉。相关研究表明,猪聪明而善良,形容人的俗话“面带猪相,心头敞亮”就是这个理儿。猪喜欢美食而且不计较、不挑食,一生温和自足,可谓大智若愚,以之喻人即是圆满和顺。
  笔者幼时,家中曾养过近十年猪,看着一窝窝小猪很快长大,心情还是挺好的。念大学后,笔者到川藏地区的四姑娘山等地写生,看见满山跑的不但有羊马,还有欢快自由的黑猪,让人眼睛一亮。当地人称它们“吃的是中成药、喝的是矿泉水”。这待遇,堪比天蓬元帅被逐出天堂前的幸福时光。
  古代享“乌金”之誉
  与其他生肖相比,绘画传统中少有猪的形象,尤其是在自命不凡的文入画体系里。或许,猪给人脏和懒的印象,在一些成语及俗语中,除了“肥猪拱门”“金猪赐福”感觉稍顺耳外,其他如“豚蹄穰田”“豕突狼奔”“猪狗不如”“猪一样的队友”等几乎都是贬义的。有人上门索画,画家若以猪相赠,则场面注定会尴尬。
  不管怎样,古代绘画中还是有一些零星的猪形象出现。元代以前的山水画,还没有太多的因心造景的文入画特点,造型古质与细节真实的特点还很明显,如《货郎图》《清明上河圖》等,实乃客观写实的风俗画,猪这样的农家之宝自然也就可以入画了。
  北宋初年关仝所作《关山行旅图》为全景式的北方山水,可谓关山雄伟气亦壮,景少笔简意却长。画面具有典型的关陇特色,峰峦叠嶂、气势雄伟。画面右上,形如卷云的深黑色石峰突兀高耸,山腰的古寺隐藏在疏林巨石间,谷底云蒸霞蔚,河流自左向右蜿蜒而下,一直流到近处的板桥茅屋。左下,是商贾和旅客来往不断的水边小镇,一家山野小店的栅栏大门敞开,大家在此或行或坐、或休憩饮茶,有一妇人在烧水,数孩童在嬉戏。周围有柴垛、鸡犬和猪圈,一只小船停泊河边。这是一幅山川冷峻也其乐融融的生活图卷,为相对客观的无我之境。两只黑猪关在宽敞的露天栏里,至少也得有20平方米吧,猪均住房面积远远大于如今多蜗居的同类。
  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载,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杜甫也有诗云:“家家养乌金,顿顿食黄鱼。”这说明,当时人们的肉食主要是猪,似乎还挺贵,故称“金”。而宋代百姓,常吃的肉食也是猪肉,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找到一群黑猪。看品种,属于没吃“肥猪牌”饲料自然长大的生态环保土猪,即俗称的“跑山猪”,现在来说至少得数十元一斤吧。
  近世文人不拒绝
  到了清末及近现代,无论是年画、油画、国画,还是宣传画,猪的形象开始变得常见起来。以猪为题材的中国画,在一些名家笔下开始出现,如居廉、袁培基、齐白石、刘奎龄、刘继卣、陆俨少、王雪涛等人。画作除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也借鉴民俗有着富贵吉利、诸事顺意等吉祥之意。但是,用笔设色还是偏文入画倾向的,有不食人间烟火趣味。
  居廉、袁培基画猪,比较淡雅文气,留白较多。齐白石画猪,大多憨态可掬、平凡简朴,常配以草丛枝叶,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刘奎龄画猪,多工笔为之,写实而灵动,有宋画之妙。刘继卣画猪,无论工写皆客观写实、飘逸潇洒,具体而生动,也有生活的质朴自然与乡土的清新气息。王雪涛所画《二猪图》中,一黑一白两只猪,笔精墨妙,由于非闇添草和补款,两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新时代劳动美学
  随着审美视野的扩大,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生产劳动的重视,在年画、漫画、宣传画中常出现猪的形象。这是与“劳动光荣”有关的劳动美学。甚至,还影响到篆刻领域,出现了至今还被津津乐道《养猪印谱》。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三年困难期间,由海上印坛“三驾马车”的方去疾、吴朴堂、单孝天三位篆刻家,为宣传养猪政策和生产自救而创作了印谱,印文多是各类报章关于养猪的社论、谚语,如“猪为六畜之首”“以养猪为荣”“人懒猪不胖”“好猪种出好苗”“以猪为纲六畜兴旺”“一吨猪肉可换五吨钢”等,连具体的猪血、猪毛、猪蹄子等内容,也能大大方方入印。估计那些常饿肚子的观者看到“猪蹄子”,立马会口舌生津、口水直流。《养猪印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要知道篆刻艺术入印内容多是吉语警句,系相对高端的文人雅事,而它能在特殊年代与偏低端的养猪事业完美结合,也确实奇妙。
  而孙忠会的新年画《猪多肥多粮食多》,题目就表达了热爱劳动的生态农家的良性循环,两姐妹一摇铃,大猪小猪全家在鲜花普遍分享美食,身后粮食成堆,远处粮仓满满……
  在中国画方面,受过一定西画训练的画家当然也擅长画猪,结构形体也更为准确。代表性的画家有徐悲鸿、黄胄、杨善深、关山月等,有着直面生活不避其俗的艺术特点。被戏称“驴贩子”的黄胄,喜爱与人类亲密接触的家禽家畜,在大西北画了大量的骆驼、马、牛、羊、毛驴等与少数民族农牧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他有着长期基层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画猪无论是被养猪女赶着,还是独自撒欢奔跑,也无论是奋步疾走还是抢食乱拱,永远给人那种吃不饱而急不可耐、圆滚滚活脱脱的生动形象。
  黄永玉画猪不与人同,有着一脸坏笑的老顽童的人格特点,早年的宣传画《猪羊肥大赛黄牛》,借鉴了年画的装饰味。近年其笔下的水墨猪,可谓是漫画、杂文合体的讽刺画。猪也被拟人化了,每一幅都配有诙谐文字,题目就颇有意思,如“你不肥我就打,你打我就不肥”“猪鼻子插葱,装象”“人自己减肥,却怕我瘦!”“老鸦莫笑猪黑”等。
  无需讳言,猪的形象还是毁誉参半的。不管怎么说,这位天蓬元帅,无论什么画种特别是在生肖绘画中,其肥头大耳形象,大多取意财旺丰收、富贵吉利、诸事顺意,这也蕴含着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朴素的新年期盼。
其他文献
书画收藏家李笠有个在圈内响当当的绰号一帽哥。提起“帽哥”,恐怕比他的真名更为人熟知。机缘巧合进入艺术收藏界的帽哥,为人爽快、直接,做事认真、谨慎。不管是面对藏友、酒友还是朋友,言出必行是他的原则。同样,在拍场上,面对自己心仪的藏品,帽哥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势在必得。  此时与大家见面,当然少不了新年的祝愿。另外,盘点过去一年,也应是岁末年初的保留节目。  以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言,说艺术市场已经转暖还
期刊
2018年11月初,笔者在四川绵竹与成都收藏川锭的朋友们聚会。大家在寒暄过后,第一道程序上茶,第二道上锭,第三进入交流探讨和分享环节,这是收藏爱好者们定制的程序,也是收藏爱好者们最愉悦的时光。  两百年后再相聚  在鉴赏川锭环节中,一枚与四川有缘的特殊五两贵州茶花锭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贵州茶花锭大家都见过,但锭上的印戳大伙都很熟悉,他就是喻氏家族中数量最多的喻国良。巧合的是,笔者也带了一枚去年收获的
期刊
金陵是明代的立国之都,明末清初之际,朝代的更迭使金陵成为政治上极为敏感微妙的地区,—下子涌入了许多明代遗民。这些移民中有不少文人书画家,他们在这里游历、客居、鬻画、课徒,金陵的文化氛围因此浓厚,绘事也因此活跃。这些云集于此的书画家逐渐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特殊艺术群体。他们有共同的遗民意识,常沉浸在对故国的感怀之中;他们流连于金陵的山水草木问,并将这种感怀寄托在各自的画作与题识里。他们个性不同,艺术
期刊
张郎郎先生有许多身份,画家、诗人、教师、张仃之子。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生活的经历更是让他有着说不完的奇闻逸事。在张郎郎先生的回忆里,那些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纷纷褪去光鲜亮丽的外衣,呈现出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今天,张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一则由齐白石画作引发的小误会。  2018年夏天,我参观了由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画院联合举办的“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和“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特展,观
期刊
精良的摹本,不但能重现原作的经典图式和笔墨神髓,还能为后世留下名作曾经存世的诸多重要证据。前不久,“传移模写——中国古代经典绘画摹本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35卷宋、明画作与当代名家摹本对照展出。若问此展有哪些精彩之处,策展人杨勇先生恐怕最有发言权。我们就跟随他,在感受古代艺术魅力的同时,看看当代名家对传统经典有怎样的独到解读。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经典书画摹本的制作和收藏,精良的摹本能将经典的图画
期刊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人们对美丽西湖的吟唱从未停止。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全新风格的中国现代流行歌曲诞生并蔚然成风,其中以某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题背景的一类歌曲中,杭州西湖成为被歌咏最多的地方——《西湖春》《西湖春晓》《蘇堤春晓》《柳浪闻莺》《雷峰塔影》等一批歌曲相继问世,成为民国流行歌曲中“西湖歌”的代表作。  歌中景娓娓道来  面对西湖美景,心旷神怡,乐之歌之;置身西湖怀
期刊
瓷器收藏一直以“真、精、新、稀、流传有序”为准则。近年来,“流传有序”愈发受到市场的重视。收藏体系并非单纯以经济价格作为追求,藏家对于文化传承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的认同日趋明显。当然,这也是藏品文化魅力的进一步彰显。  2018年,拍卖市场上出现了多件传承有序的官窑瓷器,不但取得了耀眼的市場表现,作品自身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对相关的学术研究起到了填空补白的作用。笔者有幸参与见证了其中几件藏品的拍卖全过程
期刊
曾几何时,去伦敦游玩的朋友,必定要坐一坐红色老巴士,同时,还要挑选一些印有红色老巴士的明信片寄给家人或朋友,甚至于要买一辆红色老巴士模型带回家留作纪念。毕竟这辆红色的双层老巴士就是伦敦的象征。  伦敦红色双层巴士的学名叫作AECRoutemaster,而翻译过来的中文名字非常霸气,叫作“AEC路霸”,它是由英国AEC车厂推出的一款双层巴士。双层巴士于1954年7月24日服役,曾经是英国街头的一道风
期刊
今天的玉,如何琢刻才是记录?才是时代的?  其实,当代玉雕人要想创作出真正的当代作品,首先要成为当代人,感受生活,体味生命。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基因”,在如今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人们的情感、欢乐、痛苦乃至忧愁,都只属于今天。当代玉雕人只有主动地将这一切在脑中转化,然后用手中的刻刀,用精湛的工艺,一笔一画地刻画在玉上,才有可能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生活、感想与体会。  令人庆幸的是,当代著名实力派玉雕
期刊
月份牌广告画海报是中国近现代年画艺术与商业美术的精彩华章,百余年来一直为人喜闻乐见。它的诞生源于中西文化交融,它的发展凸显了以老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城市生活的时尚先锋。 俗话说:“放鞭不如点蜡,点蜡不如挂画。”民间年画素具大众文化基础,画面上附加月历及节气的年画形式在清代早期就已出现,为上海月份牌海报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夜“春风”来  近代中国“五口通商”以来,洋商洋货纷纷跨海而至。清光绪二十二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