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须弥山石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对须弥山石窟的造型语言特点进行提取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优秀的线刻风格、造像色彩等造型手法运用到当代雕塑创作当中,建立中国雕塑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来进行思考雕塑造型语言的当代性研究与拓展。
关键词:本土雕塑;造型语言;继承;创新
有人说,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雕塑。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中国本土的雕塑传统到二十世纪初就已经中断了,原因一方面中国古代雕塑家不同于中国画家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而只是以匠人的身份存在,载入史册的雕塑匠人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它只是以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在民间自生自灭。我们今天所说到的雕塑一般指的是西式雕塑。
在对外来雕塑样式运用的过程中,中国雕塑家如何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对外来样式进行改造、加工,从而“为我所用”。在学习、借鉴、使用外来雕塑样式的同时,如何构建中国本土的、当代的雕塑体系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虽然中国本土雕塑曾经中断过,且理论文字记载较少,但是在雕塑史上,中国雕塑既有明晰的历史继承关系,又有连贯的实物遗迹可寻。例如分布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石窟寺庙造像为我们继承中国本土雕塑语言提供了有力的实物参考,也为探究雕塑造型语言当代性的研究与拓展提供了学习、创新的依据。
须弥山石窟作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开窟较早,自北魏开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选其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其文化艺术价值,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本土雕塑造型语言。须弥山距离固原较近,而固原在古代是羌戎游牧之地,东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这个曾经被称为高平、原州的地方,成为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也是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驿站。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这个融汇了西域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丝路文化等各种文化的重镇,理所当然的开怀接纳了这个外来的文明,于是佛教得以在这里迅速传播,为后来佛教石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也为须弥山的开窟造像提供了源泉和借鉴,其造像风格既融入西方造像特点又具有地域文化,早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须弥山石窟是北周时期造像代表,在宁夏固原,北魏创始,北周是史上高峰期,民国海原大地震时遭严重破坏。最早来到这里选择留下的那些僧侣和造像艺术家们,在其后的十个多世纪里,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不同时期的石雕、泥塑、壁画等珍贵的艺术品。
在须弥山石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北周时期开窟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精,这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造像与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典型造像模式审美倾向由“秀骨清像”向“张家样”转化。具体体现在佛像大多头部是低平肉髻,面部圆润,双肩宽厚,衣服宽松,有直平的阶梯状衣纹,整个造像和雕饰显得非常的生动,艺术手法也更为写实。隋朝佛像造型基本上延续北周,风格上逐渐形成一种丰满圆润写实的风格,且动态偏大,更具律动感。但由于这一时期处于变革过程中,佛像身体比例不太协调,比如佛头部较大,上身略长。须弥山隋朝石窟造像风格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对北周风格有明显的承袭,也在形成自己风格的同时对唐代造像风格有一定影响。到了唐朝,佛像的身体的比例变得更加协调。这一时期的造像体现在传统样式与外来神性的结合。佛造像开始结合时代审美,这也出现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现象。这一时期也是石窟造像最多、技术娴熟的时期,也是佛教造像本土发展的成熟阶段。除此之外,须弥山石窟中彩绘艺术的运用也很精湛。其表现手法为平面造型,运用线条勾出佛的形象,然后用红色、绿色等平涂,富有装饰性。须弥山石窟在艺术特色上有着中国艺术典型的雕塑语言。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是写意性,写意性是中国雕塑特有的造型特点,而写意性又是通过传统阴线雕刻手法来体现的,它与西方雕塑通过解剖结构突出团块体积,光影效果不同,突出线条的表现力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语言。雕塑造型中线条的运用受中国画里的影响,但是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所运用的线条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形状、轮廓,更重要的是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意境感受,表达对象的质感等丰富的感受,传达主体的审美观。中国传统雕塑运用抽象于万事万物的形式语言,雕凿出富于表现力的线条,以概括物像的形态、神情,能够获得圆满的立体效果。这个效果的获得不是在雕塑实在的形态上,而是超于形表以外。这一实体产生于观赏者的头脑中,是一种由主体精神补充上去的立体空间感,是一种意象表达手段,这也就是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性。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线条刻画服饰,表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不仅表现出雕像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质感,而且通过衣纹的走向转折变化表现人体动态、身段,甚至巧妙地利用衣纹的特征烘托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这也构成中国雕塑的一大特色。
其次是彩绘在雕塑造型上的运用。中国现行雕塑样式是西方雕塑样式,而西方雕塑在材料的选取中多是石材、石膏、铸铜等,鲜少在雕塑外表着色。而中国雕塑多在石窟、寺庙中造像,且材料为泥、木、石等材料。为了使造像更生动华丽,匠人们在其表面用矿物质颜料着以艳丽的色彩,增强了雕塑的审美性。在雕塑创作中探索雕塑造型与色彩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雕塑造型语言的又一特色。
对须弥山石窟的造型语言特点进行提取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优秀的线刻风格、造像色彩等造型手法运用到当代雕塑创作当中,建立中国雕塑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来进行思考雕塑语言当代性的研究与拓展。将以理论为支撑和指导来构思,结合当代人文背景,时代背景,精神背景,探索具有鲜明个人的、中国的、民族的雕塑造型语言。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宋永忠,《须弥山石窟艺术研究》,阳光出版社,2013
[2]孙振华,《创造雕塑艺术的中国方式》,广西艺术学院出版社,2005
王洁,女,山东菏泽,汉,1990.07,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雕塑
关键词:本土雕塑;造型语言;继承;创新
有人说,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雕塑。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中国本土的雕塑传统到二十世纪初就已经中断了,原因一方面中国古代雕塑家不同于中国画家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而只是以匠人的身份存在,载入史册的雕塑匠人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它只是以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在民间自生自灭。我们今天所说到的雕塑一般指的是西式雕塑。
在对外来雕塑样式运用的过程中,中国雕塑家如何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对外来样式进行改造、加工,从而“为我所用”。在学习、借鉴、使用外来雕塑样式的同时,如何构建中国本土的、当代的雕塑体系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虽然中国本土雕塑曾经中断过,且理论文字记载较少,但是在雕塑史上,中国雕塑既有明晰的历史继承关系,又有连贯的实物遗迹可寻。例如分布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石窟寺庙造像为我们继承中国本土雕塑语言提供了有力的实物参考,也为探究雕塑造型语言当代性的研究与拓展提供了学习、创新的依据。
须弥山石窟作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开窟较早,自北魏开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选其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其文化艺术价值,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本土雕塑造型语言。须弥山距离固原较近,而固原在古代是羌戎游牧之地,东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这个曾经被称为高平、原州的地方,成为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也是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驿站。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这个融汇了西域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丝路文化等各种文化的重镇,理所当然的开怀接纳了这个外来的文明,于是佛教得以在这里迅速传播,为后来佛教石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也为须弥山的开窟造像提供了源泉和借鉴,其造像风格既融入西方造像特点又具有地域文化,早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须弥山石窟是北周时期造像代表,在宁夏固原,北魏创始,北周是史上高峰期,民国海原大地震时遭严重破坏。最早来到这里选择留下的那些僧侣和造像艺术家们,在其后的十个多世纪里,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不同时期的石雕、泥塑、壁画等珍贵的艺术品。
在须弥山石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北周时期开窟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精,这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造像与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典型造像模式审美倾向由“秀骨清像”向“张家样”转化。具体体现在佛像大多头部是低平肉髻,面部圆润,双肩宽厚,衣服宽松,有直平的阶梯状衣纹,整个造像和雕饰显得非常的生动,艺术手法也更为写实。隋朝佛像造型基本上延续北周,风格上逐渐形成一种丰满圆润写实的风格,且动态偏大,更具律动感。但由于这一时期处于变革过程中,佛像身体比例不太协调,比如佛头部较大,上身略长。须弥山隋朝石窟造像风格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对北周风格有明显的承袭,也在形成自己风格的同时对唐代造像风格有一定影响。到了唐朝,佛像的身体的比例变得更加协调。这一时期的造像体现在传统样式与外来神性的结合。佛造像开始结合时代审美,这也出现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现象。这一时期也是石窟造像最多、技术娴熟的时期,也是佛教造像本土发展的成熟阶段。除此之外,须弥山石窟中彩绘艺术的运用也很精湛。其表现手法为平面造型,运用线条勾出佛的形象,然后用红色、绿色等平涂,富有装饰性。须弥山石窟在艺术特色上有着中国艺术典型的雕塑语言。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是写意性,写意性是中国雕塑特有的造型特点,而写意性又是通过传统阴线雕刻手法来体现的,它与西方雕塑通过解剖结构突出团块体积,光影效果不同,突出线条的表现力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语言。雕塑造型中线条的运用受中国画里的影响,但是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所运用的线条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形状、轮廓,更重要的是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意境感受,表达对象的质感等丰富的感受,传达主体的审美观。中国传统雕塑运用抽象于万事万物的形式语言,雕凿出富于表现力的线条,以概括物像的形态、神情,能够获得圆满的立体效果。这个效果的获得不是在雕塑实在的形态上,而是超于形表以外。这一实体产生于观赏者的头脑中,是一种由主体精神补充上去的立体空间感,是一种意象表达手段,这也就是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性。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线条刻画服饰,表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不仅表现出雕像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质感,而且通过衣纹的走向转折变化表现人体动态、身段,甚至巧妙地利用衣纹的特征烘托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这也构成中国雕塑的一大特色。
其次是彩绘在雕塑造型上的运用。中国现行雕塑样式是西方雕塑样式,而西方雕塑在材料的选取中多是石材、石膏、铸铜等,鲜少在雕塑外表着色。而中国雕塑多在石窟、寺庙中造像,且材料为泥、木、石等材料。为了使造像更生动华丽,匠人们在其表面用矿物质颜料着以艳丽的色彩,增强了雕塑的审美性。在雕塑创作中探索雕塑造型与色彩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雕塑造型语言的又一特色。
对须弥山石窟的造型语言特点进行提取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优秀的线刻风格、造像色彩等造型手法运用到当代雕塑创作当中,建立中国雕塑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来进行思考雕塑语言当代性的研究与拓展。将以理论为支撑和指导来构思,结合当代人文背景,时代背景,精神背景,探索具有鲜明个人的、中国的、民族的雕塑造型语言。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宋永忠,《须弥山石窟艺术研究》,阳光出版社,2013
[2]孙振华,《创造雕塑艺术的中国方式》,广西艺术学院出版社,2005
王洁,女,山东菏泽,汉,1990.07,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