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年4月26至27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随着中央一系列重大政策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略有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那么我国到底是如何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宏观调控必不可少。我国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它们主要通过国库、财政、银行、税收的协调来实施。
[关键词]国库 财政 银行 税收
一、国库、财政、银行、税收的定义
国库,并不是想象中那种单纯存放国家财务的“大仓库”,而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出纳,保管机构,负责办理预算收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业务。简单的来说,就是对国家资金的预测、计划、实施、监督、报告、创新的过程。
财政是政府的“理财之政”。“财政”一词,二层含义:1.狭义的解释,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通过税收和发放国债等手段筹集经费和资金,通过财政投资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支出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国家政府运转的一个部门。2.广义的解释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的,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宏观的经济行为,以国家为主体,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生产成果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以达到相对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资源配置合理和发展的目标。本文中偏向于第二种解释。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分为多种,各司其职,其中中央银行的职责是执行货币政策。
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二、国库、财政、银行、税收之间的协调关系
国库与财政的关系是工会与人力资源公司的关系。人力资源公司给工会的工人分配工作,工人们实施工会的安排并且监督人力资源公司,确保有工资可发。就如同国库对库款只有经理权,是具体办理业务收支记帐的部门,而财政才是库款的支配者,但国库对财政又有监督职能.因此国库在处理与财政的关系时,必须把握好监督与服务两职能的度.
对国库与税务来说,双方的主要工作是核对帐务。国库应经济主动的与税务部门对帐,及时发现差错及时查找,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退库。同时为防止财政资金流失、对不符合政策规定退库的坚决不办。
人民银行是经理国库的实体,而专业银行代理着国库的具体业务,是国库工作的基础。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从而实施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达到对货币的供应和流通进行调控。
并且,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实现了国库与财政、税务、商业银行之间的计算机横向联网,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国库部门适应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应用夯实了基础。总的来说,财政通过人民银行和利用税收政策取得资金,然后在通过国库分配这些资金从而达到宏观调配的作用。并且国库,财政,银行,税收之间相互服务,监督。做到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合理地分配在在医疗、军事、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并确保资金落到实处,还必须做到防止有人挪用专项资金,并做到确保收支的一定的平衡,以防国库空虚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如:地震,经济危机,战争等。国库空虚导致朝代更替的事情比不少见,例如:周、宋、明、清。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见,某个朝代某年出现南方发大水了,北方干旱了,这都需要找朝廷拨款,然而国库空虚,南方治水不成,北方救旱灾未果,瘟疫,家破人亡等频繁发生,搞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接二连三。
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时期,国家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减少税收,有利于投资、进出口交易,促进消费,扩大社会需求总量。在银行贷款利率方面会有所下降,有利于企业贷款度过难关,并且确保企业尽可能正常运转,不会大幅度裁员甚至倒闭。国库上增加支出,例如新建大型工程,有利于促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改善民生、提高生产积极性、价格总体平稳给予国民希望。
在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恢复正常的税收,另外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在经济平稳时期则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
四、总结
无论是什么时期都应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结合必不可少,尽管在经济危机时期可能更加偏重于财政政策,这是因为财政政策虽然从开始提出到实施整个准备阶段耗时较长,但一经确定,其实施带有强制性,实施阶段却十分迅速,能及时解决国家的危机。而在繁荣时期更偏重于货币政策则是因为更需要的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不应该给与过多的掌控,而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是比较长,给与市场经济自由发挥的空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但只有进一步协调好国库、財政、银行、税收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国库 财政 银行 税收
一、国库、财政、银行、税收的定义
国库,并不是想象中那种单纯存放国家财务的“大仓库”,而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出纳,保管机构,负责办理预算收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业务。简单的来说,就是对国家资金的预测、计划、实施、监督、报告、创新的过程。
财政是政府的“理财之政”。“财政”一词,二层含义:1.狭义的解释,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通过税收和发放国债等手段筹集经费和资金,通过财政投资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支出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国家政府运转的一个部门。2.广义的解释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的,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宏观的经济行为,以国家为主体,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生产成果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以达到相对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资源配置合理和发展的目标。本文中偏向于第二种解释。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分为多种,各司其职,其中中央银行的职责是执行货币政策。
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二、国库、财政、银行、税收之间的协调关系
国库与财政的关系是工会与人力资源公司的关系。人力资源公司给工会的工人分配工作,工人们实施工会的安排并且监督人力资源公司,确保有工资可发。就如同国库对库款只有经理权,是具体办理业务收支记帐的部门,而财政才是库款的支配者,但国库对财政又有监督职能.因此国库在处理与财政的关系时,必须把握好监督与服务两职能的度.
对国库与税务来说,双方的主要工作是核对帐务。国库应经济主动的与税务部门对帐,及时发现差错及时查找,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退库。同时为防止财政资金流失、对不符合政策规定退库的坚决不办。
人民银行是经理国库的实体,而专业银行代理着国库的具体业务,是国库工作的基础。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从而实施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达到对货币的供应和流通进行调控。
并且,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实现了国库与财政、税务、商业银行之间的计算机横向联网,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国库部门适应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应用夯实了基础。总的来说,财政通过人民银行和利用税收政策取得资金,然后在通过国库分配这些资金从而达到宏观调配的作用。并且国库,财政,银行,税收之间相互服务,监督。做到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合理地分配在在医疗、军事、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并确保资金落到实处,还必须做到防止有人挪用专项资金,并做到确保收支的一定的平衡,以防国库空虚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如:地震,经济危机,战争等。国库空虚导致朝代更替的事情比不少见,例如:周、宋、明、清。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见,某个朝代某年出现南方发大水了,北方干旱了,这都需要找朝廷拨款,然而国库空虚,南方治水不成,北方救旱灾未果,瘟疫,家破人亡等频繁发生,搞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接二连三。
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时期,国家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减少税收,有利于投资、进出口交易,促进消费,扩大社会需求总量。在银行贷款利率方面会有所下降,有利于企业贷款度过难关,并且确保企业尽可能正常运转,不会大幅度裁员甚至倒闭。国库上增加支出,例如新建大型工程,有利于促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改善民生、提高生产积极性、价格总体平稳给予国民希望。
在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恢复正常的税收,另外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在经济平稳时期则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
四、总结
无论是什么时期都应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结合必不可少,尽管在经济危机时期可能更加偏重于财政政策,这是因为财政政策虽然从开始提出到实施整个准备阶段耗时较长,但一经确定,其实施带有强制性,实施阶段却十分迅速,能及时解决国家的危机。而在繁荣时期更偏重于货币政策则是因为更需要的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不应该给与过多的掌控,而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是比较长,给与市场经济自由发挥的空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但只有进一步协调好国库、財政、银行、税收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