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项目管理模式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98-02
  项目管理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将管理过程归纳为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与收尾5个环节,把管理内容划分为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9大类。目前,我国在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一般都以“项目拉动”的方式来实施改革工作。项目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各项改革建设项目中被广泛运用,对项目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巨大作用。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从2006年至2010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遴选100所左右的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以期形成一批改革范例,并通过示范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11月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为了实现预期建设目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项目管理模式来推进示范建设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建设,项目已于2010年通过了国家验收。本文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思考。
  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
  (一)建立项目管理机构。出台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成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工作机构的决定》的正式文件,成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机构和项目建设工作机构,设立了示范建设办公室与督察办公室,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成立了6个重点专业项目组、4个辅助项目组和8个建设管理组,并明确了各项目组的人员组成和任务、职责,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搭建了完备的组织架构。
  (二)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书。学院将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书制订作为项目建设核心基础性工作。项目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是项目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建设内容,制订工作的总要求是实施方案既要体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又要突出学院的自身特色。项目任务书是对各项建设内容的目标、实施过程、结果监测指标等进行分解后形成的文本,制订工作的总要求是建设目标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各阶段目标要尽量量化,要有具体的时间节点和结果监测要点。同时,每项建设任务都要明确具体的负责人。按照教育部审核意见的要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对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进行了7次修改。为了做好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的制订和修改工作,学院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目的在于使全院上下对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思路形成广泛共识,为今后项目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良好的舆论氛围。每一次修改都首先召集学院领导和系主任、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人员对教育部的审核意见进行深入的研读,形成修改决议后由各项目组根据决议对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进行修改完善。
  (三)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为规范和加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管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遵循“层级管理、团队作战、责任到人”的原则,制订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质量标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保障项目建设有效落实,促进项目规范建设、有序进行。
  (四)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示范项目建设中,学院加强了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根据管理办法和不同建设阶段的任务,采取了周纪要指导、月报进度和年度成果展示等措施,保证了建设任务的有效完成。项目建设一周年后,制订了示范建设“1223”(一个目标、两个依据、两个落实、三步行动)计划。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的实际情况,把示范建设期划分为建设成果和范例初步形成、通过校内组织专家验收阶段;成果和范例基本形成、通过校内外专家组织验收阶段;成果和范例完全形成、通过教育部财政部专家验收阶段。在全面落实行动计划过程中,做到了静态检查和动态指导相结合,保证了项目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五)注重项目的验收总结。2010年3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建设项目”进入验收总结阶段。项目工作机构以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书为依据,完成了近600条建设任务的梳理工作,填写了333项数据指标、1593个数据点和110个定性概念点,完成了总体报告、重点专业建设报告、人才培养方案等材料13部、近40万字的撰写工作。总结提炼了实施“三元两会一平台”运作方式,深化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二维”模型,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构建“四化”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阶段多角色批量化”顶岗实习,实现校、企、生多方受益;“老总、总工、能工巧匠”进团队,全方位参与育人才等项目特色成果;在此基础上,将巩固示范成果,扩大资源共享;完善办学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强化质量建设,保证人才质量;实行文化管理,推进内涵建设明确为今后学院继续推进内涵建设的重点。2010年4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建设项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二、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领导重视和教工支持是项目有效推进的思想保障。高职院校中任何建设项目的实施都需要时间、经费、人员和设施设备等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支配权由学校领导层掌握。学校领导层只有充分认识到项目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才会将项目建设放在学校众多事务中的突出位置,并为项目实施提供资源保障。因此,项目管理者在拟定项目目标和内容时应紧扣学校发展的大方向,要善于与学校领导层沟通,使其认识到项目的意义,从而对项目实施给予大力支持;重大的项目往往建设内容较多,需要全校或全部门的教职工一同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项目除需要学校领导层的支持外,还需要广大教职工的支持。项目管理者在设定项目目标和内容时,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项目目标和内容确定后应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网络、宣讲会、广播等形式营造积极的氛围,使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达成共识,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二)矩阵式组织结构更有利于项目管理效能的提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很多建设项目都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直线职能式,对于项目管理来说,这种组织结构具有以下不足:一是管理层级多,不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降低了组织的反应速度;二是等级森严,强调统一性和稳定性,人际关系往往较为紧张,不利于营造创新活动所需的宽松活跃的氛围;三是部门均是按常规的条块分工来设置,部门间的隔阂较为严重,不利于跨界合作。矩阵式组织结构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其能够有效应对当前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对项目管理的要求。首先,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层次减少,能够加快信息传递,增强项目管理机构的灵活性;其次,项目团队由各相关部门抽调来的人员组成,实行项目负责人制,淡化了等级差别,人际关系较为宽松,有利于不同思想的碰撞,对项目建设思路和方法的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因此,矩阵式组织结构比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更加适用于高职院校的项目管理,更有利于项目管理效能的提高。
  (三)合理的目标对项目有效推进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佛隆在《工作与激发》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认为一个目标对主体的积极性的激发力量等于效价(目标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与期望值(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小)之积。据此理论,合理的项目目标应该是目标的效价和期望值在相互平衡的同时达到各自数值的最大化。对于高职院校教职工这一群体来说,最想得到满足的需要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设置项目目标时要注意挑战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挑战性是指目标有一定的高度,通过努力得以实现后能够给人以成就感,能够体现个人的价值。可行性是指目标的实现虽然有难度,但是利用现有资源努力“跳一跳”还是可以达到的。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合理目标的确立将对项目的有效推进起到强大的激励作用。
  (四)明确的考核标准是评价项目成效的重要依据。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评价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科学的评价对于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从而确保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评价离不开明确的考核标准。高职院校项目管理要制订明确的考核标准,一是要尽量实现考核标准的量化。考核标准的量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排除人的主观臆测对评价结果的干扰,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说服力;二是对于不能量化的考核标准采取定性标准的分等方法,即将定性标准分成优、良、中、差或A、B、C、D的等级,每个等级都要有定性的描述。
  (五)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对学校发展具有长远意义。项目实现预期目标顺利通过验收固然重要,但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好的工作机制、教职工展现的良好精神风貌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项目结束后,项目管理者应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的梳理和总结。一是对项目管理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各环节进行梳理,将好的工作机制或模式归纳总结成模板,为新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教职工所展现的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等良好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进行提炼升华并广泛宣传,增加学校的文化积淀,促进高职院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
  [作者简介]李东航(1981-),男,广西天等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和高职教育管理。
  (责编 苏洋)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共生概念进行解读,剖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探究共生理论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理念耦合之处,提出两者科学合理地对接的策略。  【关键词】共生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25-02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深入践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鲠手段和关建环节,是一项长
期刊
【摘要】对高师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实施导师制取得的初步成效,并为进一步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师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17-03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部分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品行修
期刊
【摘要】基于“维修电工”岗位知识结构需求,可将传统的电工工艺学、电工材料和安全用电三门课程进行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一门新的课程——电工工艺·电工材料·安全用电,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更强、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维修电工 岗位 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45-02  职业教育需要面向岗位需求。基于维修电工岗位
期刊
【摘要】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构建中应着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市场结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实行虚实交替的项目化教学形式,以适应行业发展新构建趋势。  【关键词】高职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65-03  2004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被列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
期刊
[摘要]把数学建模教学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通过创新理念、建构体系、改革模式、建立机制等手段,促进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数学建模 高职院校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54-02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和实际问题的桥梁,是高职数学教学加强理论与实际
期刊
[摘要]以梧州市职校布局及专业结构在调整中得到不断优化为例,探讨加强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的措施与成效,提出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亟待加强的工作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地方产业 有效对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10-02  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
期刊
[摘要]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课程为例,研究国家骨干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国家骨干专业 核心课程 变频器应用与维护 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62-03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骨干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该专业就业领域的调研、分析相关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重
期刊
[摘要]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广西师范学院万秀村,实践基地为例,提出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良性运行机制应从基地化、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制度化五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良性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17-03  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是指高校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自身知识
期刊
[摘要]阐述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問题,并提出健全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意义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教学信息员 制度 健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36-02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高校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
期刊
[摘要]引入行为导向法,改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整合成项目,在项目实践中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把目标学习贯彻始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行为导向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55-02  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近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