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得到落实,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来看,其对初中语文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单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而教师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逐渐提高其思想品德。而教师要想在语文课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接下来本文先是简要分析了人文素养的内涵,其次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最后谈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策略,以期能给其他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人文素养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1-0062-02
自从我国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之后,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发挥语文学科独有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也体现了教师意识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也在于通过正确的人文熏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其具备正确的三观。初中生经过小学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读与写的能力,但是其审美能力仍然处于形成阶段,因此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分析
从广义上来分析,人文素养指的是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其对个体生命未来发展的关注、对人类存在价值以及人类生存状况三个方面的关注,这体现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从语文学科教学来看,人文素养设计的概念就比较狭窄,其指的是学生的内在品质以及人文知识等。因而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实际上也直接反应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三观。
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宗旨,主要在于启迪与启发社会上每一个人,让其形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尊心、自信心的人生动力与人生悟性;启迪人们自爱、自重,形成人间关爱的人生价值与人生追求。
人文精神教育不可能在强行灌输或空洞说教中形成,且历史故事也证明通过灌输以及说教形成的无论是“觉悟”还是“精神”都是没有基础的,也经不起历史演进以及外在客观事实的冲击。语文学科教材中文字优美、情节风趣、形象感人,让读者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的熏陶,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语文学科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益是其他学科远远达不到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实用
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下家长与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考试成绩不重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为了考试教学,考试考什么内容就教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实用性不强,且缺乏应用性,并不利于培养学生人文性。
2.教学人文性体现不足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其中,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需要体现的特点,但是教師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过于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不重视渗透人文素质知识,导致教学进入误区中,并没有突出语文学科教育的价值,也谈不上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在当前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各个阶段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之后也能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2]。
初中阶段是孩子形成正确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其形成的很多种观念也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还会伴随学生一生。语文学科的教学并非是为了培养学生某一种技能,该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异,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或物或对这个世界的观点与看法,在理解与接受这些观点时学生也会形成正确的三观。而这些本质的东西也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其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也要重视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其在理解语文学科的基础上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与课件,构建相对应人文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与可见图片为学生构建相对应的人文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效教学目标。以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为例,在学习中笔者先是引导学生诵读全文,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要求其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文章大意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当学生自主阅读结束后笔者给同学们播放了提前整理的“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华北以及共产党红军开始长征的图片,强化学生对事件人文背景环境的了解。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大公报》为国民党不抵抗作为发表推脱言论而驳斥的驳论文,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应用了铿锵犀利的语句逐一驳斥了伪论点,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深深的忧患意识。在此之后笔者才开始给学生针对性地讲解文章,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以及课件图片给学生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人文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人文意识与爱国情怀,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了更多符合新时期发展的全方位素质人才。
2.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情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从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来看,其中包含了较多情感浓烈与丰富的文章,且这些文章中的人文情感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感,同时也要意识到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都有一定的差异,在理解同一篇文章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与解读。这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并挖掘其人文情感,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比如说以教学《羚羊木雕》这篇文章为例,笔者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说一说自己与最好的朋友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后悔的事情,之后派代表发言。以此为基础笔者再给学生讲解课文,如此学生也会对文章中的故事更有感触,也更容易调动自身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与朋友之间难能可贵的友情。此外,笔者还给学生播放了一些拓展故事与视频,让学生在明白友情的同时也强化对亲情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增加感悟体验环节,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生活在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环境中,他们习惯了向他人索取,很少懂得奉献也不懂得给予,缺乏爱心。从初中阶段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其中有不少的美文都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需要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增加感悟体验环节,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3]。比如说以教学《母亲》这篇文章为例,笔者与孩子探讨了以下话题:“母亲节是哪一天呢?同学们知不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還记不记得母亲为自己做过哪些让自己永生难忘的事情?”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并不记得自己母亲的生日,至于那些难忘的事情在学生看来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或者是仅有一些残存的记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又抛出了以下问题:“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是谁?又是谁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你生病时谁为你牵肠挂肚?”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之后有的学生也留下了眼泪。事实上,并非是学生没有爱心,只是他们忘记了关爱他人,也忘记了感恩。因此,笔者让同学们写下了一篇以“我们身边的爱”为主题的作文,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劳动的乐趣。
4.重视阅读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阅读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笔者都是先让学生预习,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这也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但是从学生的预习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只是大体了解文章的内容,很少有学生深入的思考文章的内涵[4]。教材不断改革,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具有学习意义的文章,有的启迪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如此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说以教学《最后一课》这篇文章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作者要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之后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学生阅读之后让学生回答,而未被提问的学生也可以对比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学生的想法有无区别,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若学生的思想正确教师要认可,反之,学生的思想消极就需要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如此也能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5.密切联系生活,增强学生人文素养
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科学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人文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以此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目的的作用。比如说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字为例,笔者要求学生认真仔细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中犹如看到了一颗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紫藤萝,之后联想自己以往遭遇的不幸。在紫藤萝茂盛长势的影响下学生体会到任何生命都是与从前进行告别。文章的结尾提到“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表明作者在紫藤萝瀑布的启发下体会永恒的生命与美好的人生,从而大胆地与过去告别重新开始生活。这节课的教学结束后笔者要求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自己以前碰到的艰难险阻,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回顾过去又有什么体会。以这样的方式强化师生、生生、生本交流,让学生乐观面对生活,使其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克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结束语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此也能实现预期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与人文素养有关的元素,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赵劲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探究[J]. 科教导刊, 2012(9):109-111.
[2]张月争.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5(8):21.
[3]陈照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研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12):2.
[4]韩加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8):86.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人文素养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1-0062-02
自从我国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之后,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发挥语文学科独有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也体现了教师意识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也在于通过正确的人文熏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其具备正确的三观。初中生经过小学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读与写的能力,但是其审美能力仍然处于形成阶段,因此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分析
从广义上来分析,人文素养指的是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其对个体生命未来发展的关注、对人类存在价值以及人类生存状况三个方面的关注,这体现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从语文学科教学来看,人文素养设计的概念就比较狭窄,其指的是学生的内在品质以及人文知识等。因而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实际上也直接反应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三观。
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宗旨,主要在于启迪与启发社会上每一个人,让其形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尊心、自信心的人生动力与人生悟性;启迪人们自爱、自重,形成人间关爱的人生价值与人生追求。
人文精神教育不可能在强行灌输或空洞说教中形成,且历史故事也证明通过灌输以及说教形成的无论是“觉悟”还是“精神”都是没有基础的,也经不起历史演进以及外在客观事实的冲击。语文学科教材中文字优美、情节风趣、形象感人,让读者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的熏陶,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语文学科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益是其他学科远远达不到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实用
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下家长与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考试成绩不重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为了考试教学,考试考什么内容就教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实用性不强,且缺乏应用性,并不利于培养学生人文性。
2.教学人文性体现不足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其中,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需要体现的特点,但是教師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过于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不重视渗透人文素质知识,导致教学进入误区中,并没有突出语文学科教育的价值,也谈不上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在当前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各个阶段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之后也能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2]。
初中阶段是孩子形成正确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其形成的很多种观念也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还会伴随学生一生。语文学科的教学并非是为了培养学生某一种技能,该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异,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或物或对这个世界的观点与看法,在理解与接受这些观点时学生也会形成正确的三观。而这些本质的东西也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其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也要重视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其在理解语文学科的基础上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与课件,构建相对应人文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与可见图片为学生构建相对应的人文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效教学目标。以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为例,在学习中笔者先是引导学生诵读全文,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要求其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文章大意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当学生自主阅读结束后笔者给同学们播放了提前整理的“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华北以及共产党红军开始长征的图片,强化学生对事件人文背景环境的了解。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大公报》为国民党不抵抗作为发表推脱言论而驳斥的驳论文,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应用了铿锵犀利的语句逐一驳斥了伪论点,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深深的忧患意识。在此之后笔者才开始给学生针对性地讲解文章,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以及课件图片给学生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人文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人文意识与爱国情怀,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了更多符合新时期发展的全方位素质人才。
2.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情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从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来看,其中包含了较多情感浓烈与丰富的文章,且这些文章中的人文情感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感,同时也要意识到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都有一定的差异,在理解同一篇文章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与解读。这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并挖掘其人文情感,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比如说以教学《羚羊木雕》这篇文章为例,笔者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说一说自己与最好的朋友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后悔的事情,之后派代表发言。以此为基础笔者再给学生讲解课文,如此学生也会对文章中的故事更有感触,也更容易调动自身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与朋友之间难能可贵的友情。此外,笔者还给学生播放了一些拓展故事与视频,让学生在明白友情的同时也强化对亲情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增加感悟体验环节,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生活在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环境中,他们习惯了向他人索取,很少懂得奉献也不懂得给予,缺乏爱心。从初中阶段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其中有不少的美文都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需要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增加感悟体验环节,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3]。比如说以教学《母亲》这篇文章为例,笔者与孩子探讨了以下话题:“母亲节是哪一天呢?同学们知不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還记不记得母亲为自己做过哪些让自己永生难忘的事情?”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并不记得自己母亲的生日,至于那些难忘的事情在学生看来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或者是仅有一些残存的记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又抛出了以下问题:“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是谁?又是谁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你生病时谁为你牵肠挂肚?”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之后有的学生也留下了眼泪。事实上,并非是学生没有爱心,只是他们忘记了关爱他人,也忘记了感恩。因此,笔者让同学们写下了一篇以“我们身边的爱”为主题的作文,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劳动的乐趣。
4.重视阅读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阅读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笔者都是先让学生预习,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这也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但是从学生的预习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只是大体了解文章的内容,很少有学生深入的思考文章的内涵[4]。教材不断改革,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具有学习意义的文章,有的启迪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如此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说以教学《最后一课》这篇文章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作者要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之后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学生阅读之后让学生回答,而未被提问的学生也可以对比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学生的想法有无区别,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若学生的思想正确教师要认可,反之,学生的思想消极就需要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如此也能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5.密切联系生活,增强学生人文素养
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科学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人文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以此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目的的作用。比如说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字为例,笔者要求学生认真仔细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中犹如看到了一颗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紫藤萝,之后联想自己以往遭遇的不幸。在紫藤萝茂盛长势的影响下学生体会到任何生命都是与从前进行告别。文章的结尾提到“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表明作者在紫藤萝瀑布的启发下体会永恒的生命与美好的人生,从而大胆地与过去告别重新开始生活。这节课的教学结束后笔者要求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自己以前碰到的艰难险阻,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回顾过去又有什么体会。以这样的方式强化师生、生生、生本交流,让学生乐观面对生活,使其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克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结束语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此也能实现预期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与人文素养有关的元素,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赵劲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探究[J]. 科教导刊, 2012(9):109-111.
[2]张月争.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5(8):21.
[3]陈照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研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12):2.
[4]韩加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