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呢?笔者在这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研讨中所得的经验,浅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景,激起学生忙于上的疑问以人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兴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改变例题的教法,充分利用例题的价值
例题,是对新知识的反映。通过教学例题来掌握新的知识点。传统的教法是就题论题,只求出本题的解答就算完成了。而笔者在教例题时,充分发挥例题的效用,除了要努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题的解法外,还结合实际将例题作各种延伸和变换,变成一题多问,一问多编等形式,充分挖掘利用例题的智力价值。如教工程问题后,可变换题目情节,编成相遇问题或一般复合问题。这样借题发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习,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抓好课堂效率,精心组织
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所以,笔者精心组织好课前、课中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智力和能力都发展。
1.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课涉及的知识多方面,只有自己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有层次,难点突破有方法,自己要熟悉教材,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结构,选择最佳方法。
2.改进教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去获取知识,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为此,要加强直观教学,用学具的操作、实验的演示来帮助学生收集丰富的材料,更好地去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的能力。
3.加强练习辅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课堂上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可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程序总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留给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同时,设计的练习题要体现层次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五、注重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手段。但教师布置作业,也需考虑一些作业的特征。只有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的最佳作用。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作业的系统性。一般来说,知识有深有浅,但它是发展的,有本身的系统性。如果布置作业时随意调动,挑选一些作业,有可能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掌握和巩固,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注重作业的复杂性。知识是复杂而多样的,学生的智力层次也是多样的。因此设计出的作业也应是复杂而多样的。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设计出形式多样、类别多样的作业。一般来说,教科书中的练习是基本的,普通的,给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完成,中上等学生则在完成基本的练习以外,还可另加一些较深的题目,对待特差生,可以作业上加上说明提示,指导解题。
3.注重作业的独立性,家庭作业是最好的方式。系统性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但要巩固知识点,只做这些还不够,应设计独立完成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校与同学商量着做,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
(责编 阮 妮)
一、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景,激起学生忙于上的疑问以人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兴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改变例题的教法,充分利用例题的价值
例题,是对新知识的反映。通过教学例题来掌握新的知识点。传统的教法是就题论题,只求出本题的解答就算完成了。而笔者在教例题时,充分发挥例题的效用,除了要努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题的解法外,还结合实际将例题作各种延伸和变换,变成一题多问,一问多编等形式,充分挖掘利用例题的智力价值。如教工程问题后,可变换题目情节,编成相遇问题或一般复合问题。这样借题发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习,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抓好课堂效率,精心组织
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所以,笔者精心组织好课前、课中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智力和能力都发展。
1.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课涉及的知识多方面,只有自己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有层次,难点突破有方法,自己要熟悉教材,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结构,选择最佳方法。
2.改进教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去获取知识,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为此,要加强直观教学,用学具的操作、实验的演示来帮助学生收集丰富的材料,更好地去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的能力。
3.加强练习辅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课堂上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可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程序总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留给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同时,设计的练习题要体现层次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五、注重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手段。但教师布置作业,也需考虑一些作业的特征。只有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的最佳作用。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作业的系统性。一般来说,知识有深有浅,但它是发展的,有本身的系统性。如果布置作业时随意调动,挑选一些作业,有可能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掌握和巩固,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注重作业的复杂性。知识是复杂而多样的,学生的智力层次也是多样的。因此设计出的作业也应是复杂而多样的。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设计出形式多样、类别多样的作业。一般来说,教科书中的练习是基本的,普通的,给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完成,中上等学生则在完成基本的练习以外,还可另加一些较深的题目,对待特差生,可以作业上加上说明提示,指导解题。
3.注重作业的独立性,家庭作业是最好的方式。系统性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但要巩固知识点,只做这些还不够,应设计独立完成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校与同学商量着做,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
(责编 阮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