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校足球裁判员的培养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足球裁判员的培养现状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校对于学生学习裁判员的兴趣培养力度不够;裁判知识在各校足球课程教学大纲中所占课时较少,体育专业学生学不到足够的裁判知识;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少,缺乏新鲜感,忽视学生反馈意见;学校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体能三方面的培养不足;各所学校均不同程度的忽视体育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专业外语的培养;学生参加区、市级或者国家级比赛次数相对较少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践经验的积累,缺乏临场的执法经验等因素都会对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足球裁判员的培养带来阻碍。针对上述研究的问题,本课题将为提高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足球裁判员的培养水平,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上海市高校 体育专业 足球裁判 培养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本文将以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校所在城市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选择的四所高校体育学院为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在下文中我们称为上体、上师大、华师大、上理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校抽取50名体育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著作和报告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学对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关于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足球裁判员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测试,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5份,回收率97.5%,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7.4%。其中男生155人,女生35人。
  2.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数据库系统对问卷进行有效的数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影响培养过程主动性因素的调查分析
  1.前期裁判知识的了解和兴趣程度。上体、上师大、华东师大、上理工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在进校前所掌握的裁判知识还是比较自信的。而且,这四所学校的学生在进校前对于从事裁判工作就比较感兴趣,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期望在本科期间努力学习裁判方面的知识。从这些数据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对裁判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和乐意在大学期间从事裁判工作,并且裁判知识对大多数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学习裁判的动机。学生参加裁判知识学习的动机分别是:积累知识、拿到证书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热爱裁判工作,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三位的是:拿证书,好就业、多积累知识和热爱裁判工作。这足以说明,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会以多学习、获得证书以便更好的择业为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前我国裁判员所处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的。
  (二)对影响培养过程主要客观因素的调查分析
  1.培养形式。大部分学校还在延续过去传统的教育培养形式,培养形式比较单一。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上海市的高校对于裁判员的培养形式较为陈旧缺乏创新,这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裁判员的培养工作,不利于优秀裁判员和年轻裁判员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2.培养时间。各个学校本科期间教学大纲内裁判员知识的授课时数虽有不同,但是从整体来看,授课的课时较少,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给学生消化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这也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于裁判知识更加深刻的学习和理解。
  3.培养内容。各个高校都比较重视足球裁判理论知识的教授,但是相对忽略了实践能力和体能的培养。就整体而言,上海市各个高校对足球裁判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体能三方面的培养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将会阻碍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部分学生选择成为足球裁判员是为了证书和更好的择业而选择去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纯粹的爱好已经为了裁判员自身的发展而开始的,这也就影响了优秀裁判员的培养。
  2.培养形式较为单一,在研究的4个高校中,仅仅是上海体育学院在业余时间开展了兴趣班(初级裁判员入门),绝大部分学校还在延续传统的教育形式,培养形式陈旧单一。
  3.教学时间对于学习新的知识体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学习课时在大纲中所占比例较少,也成为了培养优秀裁判员的重要因素之一。
  4.在培养的内容方面,较为重视理论的学习,忽然实践操作和体能考核,就整体而言,培养的内容存在不足,这也将阻碍裁判员能力提高。
  (二)建议
  1.对于想成为或者想在足球裁判上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同学,自身应当在课堂上积极学习知识以外,还应该在课外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丰富,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能上的储备,已满足赛事执法的体能要求。
  2.裁判培訓讲师应当注意对于裁判员心理尤其是年轻裁判员执法时的心理做一些辅导,在注重理论知识和体能训练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
  3.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裁判员理论水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勇于创新,敢于采取新的培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重视理论和体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执法的重要性。
  4.鼓励学生参加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等市级或以上的比赛执法,积累实践经验和应急措施的学习。鼓励学生挑战高强度、高水平的比赛,更好更快的提高学生的执法水平。
  参考文献:
  [1] 唐铁峰.浅谈足球专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9(2):75.
  [2] 高艳丽,唐文兵.我国职业联赛赛场秩序存在的问题与规范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108.
  [3] 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2.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空气压缩式气步枪的普及,气步枪的击发准备工作变得和小口径一样简单,这也使得气步枪卧射成为可能。业余运动员气步枪卧射在现阶段的训练意义在于:一是可以在区县级业余体校开展步枪的系统训练,二是可以大大降低训练成本,三是北方地区冬天也能进行室内卧射实弹射击。  关键词 业余运动员 气步枪卧射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2
摘 要 通过对我国警察战术训练现状和警察战术训练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警察战术训练主要有技术训练和思维训练两种训练模式;从警察战术训练过程分析可以看出,警察战术训练既不是单一的技术训练,也不是纯粹的思维训练,而是一种思想与行动有机统一的综合能力训练。因此,在设计和安排警察战术能力训练时,应加强战术程序能力训练、信息获取及研判能力训练、制定方案与计划能力训练、风险评估能力训练和协同能力训练。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逐渐开始重视体育运动,而体育教学自然得到很大的发展。排球作为三大球项目之一,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是一项普及程度较高的运动。排球教学中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学习效果、提高运动员对排球运动知识及技巧的掌握熟练度一直是教学工作者考虑的重点。而在排球教学中单纯进行体能、技术方面的训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运动员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对此,本文重
摘 要 自从1992年的奥运会开始,棒球就已经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因此,我国对于这项运动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棒球比赛中,击球手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整支球队的胜利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对棒球最有效击球发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棒球 有效击球 击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
摘 要 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性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全面掌握足球技术,在战术的基础上能够灵活的、合理的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战术,这就是足球战术的意识。本文通过阐明影响足球意识的心理因素,提出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途径及在教学训练中的运用,并对球员以及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供参考。  关键词 青少年 足球运动员 战术意识 培养 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
摘 要 青少年足球运动素质培养是足球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需从观念上认识到足球训练的重要性。我国足球运动员在体能、耐力、奔跑速度等方方面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足球水平提升缓慢,这就需要加紧足球训练,从青少年足球训练抓起,为我国足球运动培养出更多运动人才,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足球运动 问题对策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
摘 要 自從排球运动传入我国以来,经过无数排球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尤其是我国选手在世界排球比赛中的优秀表现和取得的优秀成绩,更是进一步增加了我国各界人士对排球这项运动的兴趣与学习排球的热情。对于排球运动训练方式方法我们应该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身体素质的训练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是对心理素质的训练方式方法。对其训练方式方法进行详尽的分析,有助于今后排球训练的普及与提高。  关键词 排球运动 体能技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