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很喜欢,有人听不懂。
故事说:有一个小教派的教主对信众说:世界末日要来了。信众问,什么时候?他说,就在这个星期三。
信众们听信了教主的话,便回去把一切财产都送人了,只留够几天的食物,等着星期三到来。星期三来了,却像往常任何一天一样平静地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信众们紧张起来,他们发现,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生活条件都没有了,星期三之后,他们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
他们来找教主,抱怨说:你辜负了我们的信任,你说星期三世界末日就来了,但世界末日没有来,我们却没有办法活下去了。
教主回答:我的星期三,不是你们的星期三。
精致的自私主义者
这其实是阿德勒讲的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很关键的是“星期三”。一个是教主的“星期三”,一个是信众的“星期三”,二者却不相通。教主的星期三,只有个人的意义,没有公共的意义。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只追求个人意义,完全失掉了公共的意义,他的个人意义实际上等于没有意义。
延伸来说,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是让大家都去追逐个人的意义,而置公众意义于不顾。如果接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好的大学也只能是培育“精致的自私主义者”(钱理群语)。这样,教育就成了一种技术训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效地占有更多资源,攫取更多财富。但这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有一个中国的高中生,因为成绩优异,哈佛大学有意录取他。面试的时候,教授问这个学生:你为什么选择哈佛大学?
中国高中生回答:哈佛大学是世界名校。如果我读了哈佛,就可以有好的工作,有了好工作,就有好的收入,就可以买大房子,把父母接来跟我一起住,让他们享福,因为他们为供我读书付出了太多太多……
结果,这位高中生被拒了,原因是:哈佛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让一个人去实现他的个人意义。
生活风格
怎样让个人意义与公共意义接通呢?
我想到的一点是,当一个人具有了“给”的能力,他就把个人意义与公共意义接通了。而教育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给”的能力。
阿德勒说得很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个人意义,那等于是没有意义。甚至,对于只追求个人意义的人,地球都会对他很不高兴,说,你最好不要在这里住下去了。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他活着对别人有什么意义。
我的观察是,在人类之中,从古到今,那些真正活出自己的人,是投身于他人的人,在投身于他人的过程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意义。
但古往今来,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的眼睛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他们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但他们不知道给予。他们只顾自己的欲求,不在乎别人的需求。当他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痛苦,愤慨,抱怨,变得漠然,躲起来对一切不闻不问。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灾难,人类陷入了怎样的处境,周围的人在关心什么,亲人在为他们担心……一切都是不足为意的,他的个人欲求有没有满足,好像才是全世界的首要问题。他们不愿意为世界、为他人做一点什么,他们跟世界的关系真是“拔一毛而利于下,我不为也”;如果世界有一点没有满足他们,他们倒要对世界做一些破坏性的事情。用阿德勒的话来说,这便是他们的“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是阿德勒的一个重要术语,指个体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应付困境的基本行为方式,它显示一个人在生活中看重什么,忽略什么,如何解决生活难题,怎样赋予生活以意义。阿德勒以“社会兴趣”为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社会风格”。有些人发展出了“错误的生活风格”,也称为“病态的生活风格”,包括:一、统治-支配型: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二、索取-依赖型:总是竭力要从别人那里索取一切;三、回避型:通过回避问题的方式来避免失败。
在阿德勒看来,“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的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他们赋予生活的景象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他们的成功也只有对他们自身才有意义。”
“正确的生活风格”,或称为“健康的生活风格”,即阿德勒所说的“社会利益型”。具有这种生活风格的人会正视人生中的问题,并力图用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们跟人保持一种积极的、合作的关系,他们随时愿意帮助别人,能够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痛苦的性质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各样的痛苦。
痛苦是难免的,但痛苦的性质不同:有的痛苦是有意义的,有的痛苦是没有意义的。你无法选择要不要痛苦,但你可以选择要怎样的痛苦。
有意义的痛苦,是为了别人而承受的痛苦;没有意义的痛苦,是个人的欲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痛苦。
心理症状,是一种没有意义的痛苦,它反映的一个本质是,一个人丧失了给的能力,只关注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欲求,跟他人、跟世界失掉了联系,陷入一种孤立的挣扎。而心理治疗,就是帮助一个人恢复和发展他的给的能力,帮助他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对一己的关注走向对他人、对世界的关注。
他跟他人、跟世界建立了关系,发生了互动,资源就流通了,也就学会了成长。
当一个人发展出给的能力,他不是没有了痛苦,而是,他的痛苦性质变了,从没有意义,变成了有意义。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因为有所施,就可以有所成长,而成长就是对一个人最大的祝福。
故事说:有一个小教派的教主对信众说:世界末日要来了。信众问,什么时候?他说,就在这个星期三。
信众们听信了教主的话,便回去把一切财产都送人了,只留够几天的食物,等着星期三到来。星期三来了,却像往常任何一天一样平静地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信众们紧张起来,他们发现,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生活条件都没有了,星期三之后,他们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
他们来找教主,抱怨说:你辜负了我们的信任,你说星期三世界末日就来了,但世界末日没有来,我们却没有办法活下去了。
教主回答:我的星期三,不是你们的星期三。
精致的自私主义者
这其实是阿德勒讲的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很关键的是“星期三”。一个是教主的“星期三”,一个是信众的“星期三”,二者却不相通。教主的星期三,只有个人的意义,没有公共的意义。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只追求个人意义,完全失掉了公共的意义,他的个人意义实际上等于没有意义。
延伸来说,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是让大家都去追逐个人的意义,而置公众意义于不顾。如果接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好的大学也只能是培育“精致的自私主义者”(钱理群语)。这样,教育就成了一种技术训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效地占有更多资源,攫取更多财富。但这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有一个中国的高中生,因为成绩优异,哈佛大学有意录取他。面试的时候,教授问这个学生:你为什么选择哈佛大学?
中国高中生回答:哈佛大学是世界名校。如果我读了哈佛,就可以有好的工作,有了好工作,就有好的收入,就可以买大房子,把父母接来跟我一起住,让他们享福,因为他们为供我读书付出了太多太多……
结果,这位高中生被拒了,原因是:哈佛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让一个人去实现他的个人意义。
生活风格
怎样让个人意义与公共意义接通呢?
我想到的一点是,当一个人具有了“给”的能力,他就把个人意义与公共意义接通了。而教育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给”的能力。
阿德勒说得很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个人意义,那等于是没有意义。甚至,对于只追求个人意义的人,地球都会对他很不高兴,说,你最好不要在这里住下去了。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他活着对别人有什么意义。
我的观察是,在人类之中,从古到今,那些真正活出自己的人,是投身于他人的人,在投身于他人的过程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意义。
但古往今来,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的眼睛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他们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但他们不知道给予。他们只顾自己的欲求,不在乎别人的需求。当他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痛苦,愤慨,抱怨,变得漠然,躲起来对一切不闻不问。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灾难,人类陷入了怎样的处境,周围的人在关心什么,亲人在为他们担心……一切都是不足为意的,他的个人欲求有没有满足,好像才是全世界的首要问题。他们不愿意为世界、为他人做一点什么,他们跟世界的关系真是“拔一毛而利于下,我不为也”;如果世界有一点没有满足他们,他们倒要对世界做一些破坏性的事情。用阿德勒的话来说,这便是他们的“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是阿德勒的一个重要术语,指个体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应付困境的基本行为方式,它显示一个人在生活中看重什么,忽略什么,如何解决生活难题,怎样赋予生活以意义。阿德勒以“社会兴趣”为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社会风格”。有些人发展出了“错误的生活风格”,也称为“病态的生活风格”,包括:一、统治-支配型: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二、索取-依赖型:总是竭力要从别人那里索取一切;三、回避型:通过回避问题的方式来避免失败。
在阿德勒看来,“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的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他们赋予生活的景象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他们的成功也只有对他们自身才有意义。”
“正确的生活风格”,或称为“健康的生活风格”,即阿德勒所说的“社会利益型”。具有这种生活风格的人会正视人生中的问题,并力图用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们跟人保持一种积极的、合作的关系,他们随时愿意帮助别人,能够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痛苦的性质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各样的痛苦。
痛苦是难免的,但痛苦的性质不同:有的痛苦是有意义的,有的痛苦是没有意义的。你无法选择要不要痛苦,但你可以选择要怎样的痛苦。
有意义的痛苦,是为了别人而承受的痛苦;没有意义的痛苦,是个人的欲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痛苦。
心理症状,是一种没有意义的痛苦,它反映的一个本质是,一个人丧失了给的能力,只关注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欲求,跟他人、跟世界失掉了联系,陷入一种孤立的挣扎。而心理治疗,就是帮助一个人恢复和发展他的给的能力,帮助他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对一己的关注走向对他人、对世界的关注。
他跟他人、跟世界建立了关系,发生了互动,资源就流通了,也就学会了成长。
当一个人发展出给的能力,他不是没有了痛苦,而是,他的痛苦性质变了,从没有意义,变成了有意义。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因为有所施,就可以有所成长,而成长就是对一个人最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