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教育划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已是今天绝大多数人对教育的基本看法,但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得到研究其关系者的普遍认同。自从孩子有了学生的身份,家庭随着孩子的身影开始介入学校教育,学校因教育教学需要而尝试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一番作为,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渗透、彼此交融。
在学校层面,班级作为教育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因其工作需要,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为核心话题,最为频繁地和家长打交道,以期家长能在家庭范畴内对孩子教育上的问题予以关注、修正、支持与补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主任亦在似乎完全是家长之事的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隐形而又十分重要的角色。现实情境中,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角色鲜少受到包括班主任自身的关注,成为一项无具体规范要求、有赖自觉自愿的良心的事业,此种任意性致使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问题重重。当下,家庭教育中班主任的角色需要实现必要的转型。
一、从矛盾激化者走向专业指导者
家庭教育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集中体现为其与家长打交道时,所传递的或自觉或不自觉的讯息,或称之为沟通内容,并且前者主要由后者所定性。因此,我们不妨先通过近几年来有关家校联系实证研究的数据来看看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时的内容。
闫英丹于2013年做了一项有关高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的实证研究,她以大连四所高中里三个年级各班班主任及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以自制班主任问卷和家长问卷,调查了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双方的“沟通意愿”“沟通频率”“沟通方式”“沟通内容”和“沟通效果”,以了解当前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班主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虽有近过半的班主任教师认为自己不仅仅实在传递一个个负面的“问题”,但是家长的感知却并非如此。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是某年某位研究者对某地特定学段的调查,并不能代表国内班主任教师与家长沟通内容的现状。对此,笔者搜集了近年来围绕“家校沟通”的实证研究,罗伟娟、张雅琪、许海香、龙雨、孙波、纪阳、冯帮与陈姣娣等人于不同时段调查了不同地方、不同学段的家校联系内容,各自的研究结果印证了上述所列闫英丹有关家校沟通内容研究结果。
至此,我们可以先作出一个基本判断:班主任教师和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乃是学生在教育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传递的主要是负面信息(至少家长感知如此)。问题作为矛盾最突出的表现,问题常常显于学校,而矛盾常常现于家庭。班主任以孩子教育问题表现为主要交流内容,使得交流有意无意散发出的问责的味道,使得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扮演矛盾激化者的角色。
我曾遇到这样一位满腹苦水的家长,他用了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时间允许,还会更长)向我倾诉了让他非常苦恼的问题:
老师(班主任)说的问题我都知道呀,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你(班主任)说他(孩子)成绩下降,考的分一次不如一次,我能怎么办呢?家教我也请了,补习班我们周末也去上了,可这成绩还是这样啊!你说他上课不认真听,还妨碍别的孩子,我就更没法子了,除了常常在他耳朵旁边不断重复,不断啰嗦,好说歹说要他好好听讲,还能怎么样呢?……说多了他又不听,和我对着干,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故意激怒我。有次他还跟我说:“爸爸,你老是在折磨我,故意在害我”……有时候我觉得要去看看心理医生,要么他去看心理医生,要么我去看心理医生……
从上面这个父亲的言谈中可以看出,班主任老师告知这位父亲他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下降、不认真听讲且干扰同学的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家长对此的回应是尽己所能地试图改变问题现状:通过请家教、上补习班来试图改变成绩下降的现状,通过“不断重复、不断啰嗦、好说歹说”来试图改变孩子不认真听讲且干扰同学的现状,但结果却是激化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素来知道老师说的问题,“奉命行事”下孩子不听、对着干、故意激怒家长,甚至到了要去看心理医生的地步。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结果竟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激化如斯!
和这位父亲有相同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只是程度可能会有深浅之别。教师,是在道与术方面皆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在诸多有识之士呼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今天,作为最为频繁地与家长打交道的教师,班主任需要实现从矛盾激化者走向专业指导者的角色转型。从教育专业人士的角度给予家长教育教育孩子的指导,而不仅仅以问责的姿态告知家长他的孩子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当家长深陷“老师说的问题我都指导呀,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啊”的苦恼中时,发出“实在没法子”甚至要去看心理医生的感叹时,作为专攻教育之术的教师应当羞惭满面!
二、从难题转手者走向问题解决者
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的失范行为的曝光率与传播速度远超想象,负面影响也无限放大。在此背景下,教师谨言慎行、以一种较之以往更为安全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教育职责,教育行为具有很强的保守性,教师有权不敢用的畏责现象就是一个典型表现。以教师的惩戒权为例,惩戒权作为教师正常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是教师根据其职业而享有的一种职权”。当新闻报道将个别教师滥用惩戒权的现象有心的接二连三地挖出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后,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常常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另一方面,当事人的悲惨后果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使得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多了一些教育教学之外的考量,常常面临两难选择,我将此称为教师工作中的“难题”。
班主任教师作为教师的典型,在工作中亦会遇到很多难题,有的是想为而不敢为,有的是想为而不能为,有的是不想为而需为,有的是不想为而须为。因此,或是出于畏责心理,或是出于效果考量,或是出于其他如精力、懈懒等原因,常常将难题转让给家庭教育,扮演着一个难题转手者的角色,将“怎么办”的问题留给家庭教育。
我访谈过几位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同学,和她们聊及家校沟通的话题时,其中一位S老师给我说了一个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S老师班上有一位问题学生Z同学,Z同学没有哪一天的作业是全部完成的,上课时Z同学喜欢哗众取宠,和同桌叽叽咕咕笑作一团。不仅影响自己和同学的正常学习,也干扰教师正常的教学安排。S老师罚他音体美等课和老师请假,留在班上补作业,为防止Z同学一个人在班上发生意外,S老师只要没课就全程陪同,可是Z同学常常盯着作业发呆、不动手做。对于Z同学上课时哗众取宠的现象,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S老师要么让他睡觉,要么要他去教师办公室自习。S老师打电话给Z同学的家长,将他在学校的表现如实向家长描述了以下,问家长该怎么办。家长的反应是:当S老师说到这里的时候,Z同学的家长沉默了会儿,一句话都不说就把电话挂了。S老师非常来火,“这是你自己的孩子,你都不负责任我又能做什么!”
从上例可以看出,家长负责任老师才能做点什么的心理以及不温不火、难有争议的教育手段反应出班主任S教师的一定的畏责心理。S班主任老师在尝试采取了她所能做的教育手段而效果不显后,将“怎么办”的难题留给了家长。相信会有很多教师对此举——让家长担起责任且解决问题广为认同、习以为常,对家长不配合的态度多有诟病。
有位班主任教师曾道出将“怎么办”的难题转手给家长的无奈:
别说打了,稍微碰碰他就是体罚,骂那是伤害自尊,现在的孩子本事可大了,可会告状了,你根本就没有办法,除了告诉家长还能做什么呢?我最常用也是最后的教育方法就是“把你父母喊来”或者“让你父母回家后打个电话给我”。
扮演着一个 对难题“点到为止”、剩下的看家庭教育之作为的难题转手者的角色,将难题转手给家长似乎是班主任教师最后的无奈之举。但是,不论外界大形势的光景如何,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教师总有一些可为、能为和应为,将因多有教育教学之外的考量而有的教育难题完全转手给家长不是班主任教师应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无法否认,与家长沟通教育难题是班主任工作智慧之一,但此种沟通要抱有解决问题而非转移问题的心态。家庭教育的确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与依赖,当我们对“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每个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代言人”等言论不住点头时,也要在实际层面明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能力水平,自觉自愿地担起教师自己的教育责任。
闫英丹.普通高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张雅琪.初中阶段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Y中学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许海香.小学低年级家校沟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开发区五所小学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龙雨.小学家校沟通现状调查研究——以重庆市R小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孙波.高中阶段家校沟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纪阳.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冯帮,陈姣娣.关于小学家校联系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湖北省H市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2(22).
陈胜祥.“教师惩戒权”的概念辨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01).
在学校层面,班级作为教育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因其工作需要,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为核心话题,最为频繁地和家长打交道,以期家长能在家庭范畴内对孩子教育上的问题予以关注、修正、支持与补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主任亦在似乎完全是家长之事的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隐形而又十分重要的角色。现实情境中,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角色鲜少受到包括班主任自身的关注,成为一项无具体规范要求、有赖自觉自愿的良心的事业,此种任意性致使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问题重重。当下,家庭教育中班主任的角色需要实现必要的转型。
一、从矛盾激化者走向专业指导者
家庭教育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集中体现为其与家长打交道时,所传递的或自觉或不自觉的讯息,或称之为沟通内容,并且前者主要由后者所定性。因此,我们不妨先通过近几年来有关家校联系实证研究的数据来看看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时的内容。
闫英丹于2013年做了一项有关高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的实证研究,她以大连四所高中里三个年级各班班主任及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以自制班主任问卷和家长问卷,调查了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双方的“沟通意愿”“沟通频率”“沟通方式”“沟通内容”和“沟通效果”,以了解当前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班主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虽有近过半的班主任教师认为自己不仅仅实在传递一个个负面的“问题”,但是家长的感知却并非如此。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是某年某位研究者对某地特定学段的调查,并不能代表国内班主任教师与家长沟通内容的现状。对此,笔者搜集了近年来围绕“家校沟通”的实证研究,罗伟娟、张雅琪、许海香、龙雨、孙波、纪阳、冯帮与陈姣娣等人于不同时段调查了不同地方、不同学段的家校联系内容,各自的研究结果印证了上述所列闫英丹有关家校沟通内容研究结果。
至此,我们可以先作出一个基本判断:班主任教师和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乃是学生在教育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传递的主要是负面信息(至少家长感知如此)。问题作为矛盾最突出的表现,问题常常显于学校,而矛盾常常现于家庭。班主任以孩子教育问题表现为主要交流内容,使得交流有意无意散发出的问责的味道,使得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扮演矛盾激化者的角色。
我曾遇到这样一位满腹苦水的家长,他用了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时间允许,还会更长)向我倾诉了让他非常苦恼的问题:
老师(班主任)说的问题我都知道呀,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你(班主任)说他(孩子)成绩下降,考的分一次不如一次,我能怎么办呢?家教我也请了,补习班我们周末也去上了,可这成绩还是这样啊!你说他上课不认真听,还妨碍别的孩子,我就更没法子了,除了常常在他耳朵旁边不断重复,不断啰嗦,好说歹说要他好好听讲,还能怎么样呢?……说多了他又不听,和我对着干,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故意激怒我。有次他还跟我说:“爸爸,你老是在折磨我,故意在害我”……有时候我觉得要去看看心理医生,要么他去看心理医生,要么我去看心理医生……
从上面这个父亲的言谈中可以看出,班主任老师告知这位父亲他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下降、不认真听讲且干扰同学的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家长对此的回应是尽己所能地试图改变问题现状:通过请家教、上补习班来试图改变成绩下降的现状,通过“不断重复、不断啰嗦、好说歹说”来试图改变孩子不认真听讲且干扰同学的现状,但结果却是激化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素来知道老师说的问题,“奉命行事”下孩子不听、对着干、故意激怒家长,甚至到了要去看心理医生的地步。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结果竟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激化如斯!
和这位父亲有相同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只是程度可能会有深浅之别。教师,是在道与术方面皆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在诸多有识之士呼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今天,作为最为频繁地与家长打交道的教师,班主任需要实现从矛盾激化者走向专业指导者的角色转型。从教育专业人士的角度给予家长教育教育孩子的指导,而不仅仅以问责的姿态告知家长他的孩子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当家长深陷“老师说的问题我都指导呀,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啊”的苦恼中时,发出“实在没法子”甚至要去看心理医生的感叹时,作为专攻教育之术的教师应当羞惭满面!
二、从难题转手者走向问题解决者
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的失范行为的曝光率与传播速度远超想象,负面影响也无限放大。在此背景下,教师谨言慎行、以一种较之以往更为安全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教育职责,教育行为具有很强的保守性,教师有权不敢用的畏责现象就是一个典型表现。以教师的惩戒权为例,惩戒权作为教师正常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是教师根据其职业而享有的一种职权”。当新闻报道将个别教师滥用惩戒权的现象有心的接二连三地挖出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后,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常常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另一方面,当事人的悲惨后果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使得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多了一些教育教学之外的考量,常常面临两难选择,我将此称为教师工作中的“难题”。
班主任教师作为教师的典型,在工作中亦会遇到很多难题,有的是想为而不敢为,有的是想为而不能为,有的是不想为而需为,有的是不想为而须为。因此,或是出于畏责心理,或是出于效果考量,或是出于其他如精力、懈懒等原因,常常将难题转让给家庭教育,扮演着一个难题转手者的角色,将“怎么办”的问题留给家庭教育。
我访谈过几位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同学,和她们聊及家校沟通的话题时,其中一位S老师给我说了一个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S老师班上有一位问题学生Z同学,Z同学没有哪一天的作业是全部完成的,上课时Z同学喜欢哗众取宠,和同桌叽叽咕咕笑作一团。不仅影响自己和同学的正常学习,也干扰教师正常的教学安排。S老师罚他音体美等课和老师请假,留在班上补作业,为防止Z同学一个人在班上发生意外,S老师只要没课就全程陪同,可是Z同学常常盯着作业发呆、不动手做。对于Z同学上课时哗众取宠的现象,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S老师要么让他睡觉,要么要他去教师办公室自习。S老师打电话给Z同学的家长,将他在学校的表现如实向家长描述了以下,问家长该怎么办。家长的反应是:当S老师说到这里的时候,Z同学的家长沉默了会儿,一句话都不说就把电话挂了。S老师非常来火,“这是你自己的孩子,你都不负责任我又能做什么!”
从上例可以看出,家长负责任老师才能做点什么的心理以及不温不火、难有争议的教育手段反应出班主任S教师的一定的畏责心理。S班主任老师在尝试采取了她所能做的教育手段而效果不显后,将“怎么办”的难题留给了家长。相信会有很多教师对此举——让家长担起责任且解决问题广为认同、习以为常,对家长不配合的态度多有诟病。
有位班主任教师曾道出将“怎么办”的难题转手给家长的无奈:
别说打了,稍微碰碰他就是体罚,骂那是伤害自尊,现在的孩子本事可大了,可会告状了,你根本就没有办法,除了告诉家长还能做什么呢?我最常用也是最后的教育方法就是“把你父母喊来”或者“让你父母回家后打个电话给我”。
扮演着一个 对难题“点到为止”、剩下的看家庭教育之作为的难题转手者的角色,将难题转手给家长似乎是班主任教师最后的无奈之举。但是,不论外界大形势的光景如何,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教师总有一些可为、能为和应为,将因多有教育教学之外的考量而有的教育难题完全转手给家长不是班主任教师应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无法否认,与家长沟通教育难题是班主任工作智慧之一,但此种沟通要抱有解决问题而非转移问题的心态。家庭教育的确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与依赖,当我们对“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每个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代言人”等言论不住点头时,也要在实际层面明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能力水平,自觉自愿地担起教师自己的教育责任。
闫英丹.普通高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张雅琪.初中阶段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Y中学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许海香.小学低年级家校沟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开发区五所小学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龙雨.小学家校沟通现状调查研究——以重庆市R小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孙波.高中阶段家校沟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纪阳.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冯帮,陈姣娣.关于小学家校联系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湖北省H市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2(22).
陈胜祥.“教师惩戒权”的概念辨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