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在核心素养语境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新编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增添了很多古诗词和古文,希望利用古诗词教学增强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做到“以一文引多文”,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下面文章就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以一文引多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一颗极为璀璨的明珠,也是传统优秀文化重要的载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是古人思想、情感与形象等方面的积累,还包含着古人的生活经验。通过古诗词教学,能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知识累积,开发他们智力,加强他们的修养。根据新课标理念编纂的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所占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往往把自己对古诗词赏析的心得强行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成为被动的知识容器。时间一长,就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小学生丧失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样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赏析古诗词本身,而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积累的层面,也就是拓展古诗词教学的外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以一文引多文”。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以一文引多文”的重要作用
(一)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以一文引多 文”的策略开展教学活动,能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能使他们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进而塑造良好的人格与品质。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引申出其他关于西湖美景的古文或古诗词,让学生进行诵读,然后在对比中感受西湖的美景,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是一门涉及语言艺术的学问,古诗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古诗词,并做到“以一文引多文”,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语言艺术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村居》这首古诗时,教师引申出其他描写幼儿顽皮、可爱的古诗词,如《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所见》《清平乐·村居》《村晚》等。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并促使他们模仿、借鉴其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积累。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古诗词以精练的语言,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并抒发了一定的情感,因此,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很高的概括性与跳跃性,能给读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因此,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拓展他们思维优秀的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机会,“以一文引多文”,促使小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散自己的思维,反复体味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好情趣及深刻感情。
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实现“以一文引多文”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美育的原则进行“以一文引多文”
文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美学教育,通过文学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我国的古诗词是传统优秀文化重要的载体,其中蕴含着高雅的精神文化,融色彩美、画面美、音韵美、文笔美、意境美和哲理美于一体,对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尚小,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审美体系,因此,他们还无法正确判断好与坏、是与非、美與丑、善与恶,而通过学习古诗词,则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以一文引多文”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根据美学教育的原则来进行。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这首古诗时,该诗一句一景,合起来诵读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如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景物色彩绚丽,远近高低各不相同且相映成趣,读来眼前仿佛出现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笔者在教授完这首诗后,就根据这首诗引出了宋代程颢的《秋月》、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古诗词,引导学生诵读,让他们感受这些古诗词中的美的意境,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
(二)根据诗词的作者进行“以一文引多文”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以一文引多文”,还可以根据诗词的作者进行教学的延展。同一个诗人,在不同年纪,对生活的感悟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写出来的诗词也蕴含着不同的意境,但不论语言风格是哪一种形式,诗词中蕴含着怎样的意境,都能使学生受到相应的感染或熏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一文引多文”,引导小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能扩大小学生的知识累积数量,开阔他们的视野,唤起他们联想与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时,讲解完这首诗后,笔者就引出了李白的其他作品,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月下独酌》《古朗月行》《赠汪伦》《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独坐敬亭山》以及《将进酒》等流传千古的诗篇,这些诗篇中蕴含着作者浪漫和超脱、孤独与寂寞、豪迈与洒脱、童心与纯真等人生境界,特别是其中很多诗词蕴含的浪漫主义思想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通过诵读这些诗歌,能给小学生以美的教育,丰富他们的文学积累,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根据诗词的题材进行“以一文引多文”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以一文引多文”,还应该根据诗词的题材来进行。比如,学习写景的诗词时,就可以引申出更多的写景诗词;学习描写春天的诗词时,就可以扩展到其他描写春天的诗词上去;学习送别的诗词时,可以引申到其他送别类的诗词上去;学习抒情诗词,就可以引申到其他的抒情诗词上;学习言志诗词时,就可以引申到其他的言志诗词上……通过这样的外延,促使小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同类型诗词,使他们从某一方面感受历史上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培养他们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一文引多文”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学积累,并拓展他们的思维。而要想实现“以一文引多文”,教师则要根据美育的原则、诗词的作者和题材进行外延引申,这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吉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解析[J].学周刊,2019(4).
[2]冯娟.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微[J].学周刊,2018(34).
(编辑:郭恒)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以一文引多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一颗极为璀璨的明珠,也是传统优秀文化重要的载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是古人思想、情感与形象等方面的积累,还包含着古人的生活经验。通过古诗词教学,能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知识累积,开发他们智力,加强他们的修养。根据新课标理念编纂的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所占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往往把自己对古诗词赏析的心得强行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成为被动的知识容器。时间一长,就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小学生丧失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样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赏析古诗词本身,而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积累的层面,也就是拓展古诗词教学的外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以一文引多文”。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以一文引多文”的重要作用
(一)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以一文引多 文”的策略开展教学活动,能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能使他们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进而塑造良好的人格与品质。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引申出其他关于西湖美景的古文或古诗词,让学生进行诵读,然后在对比中感受西湖的美景,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是一门涉及语言艺术的学问,古诗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古诗词,并做到“以一文引多文”,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语言艺术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村居》这首古诗时,教师引申出其他描写幼儿顽皮、可爱的古诗词,如《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所见》《清平乐·村居》《村晚》等。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并促使他们模仿、借鉴其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积累。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古诗词以精练的语言,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并抒发了一定的情感,因此,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很高的概括性与跳跃性,能给读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因此,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拓展他们思维优秀的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机会,“以一文引多文”,促使小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散自己的思维,反复体味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好情趣及深刻感情。
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实现“以一文引多文”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美育的原则进行“以一文引多文”
文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美学教育,通过文学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我国的古诗词是传统优秀文化重要的载体,其中蕴含着高雅的精神文化,融色彩美、画面美、音韵美、文笔美、意境美和哲理美于一体,对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尚小,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审美体系,因此,他们还无法正确判断好与坏、是与非、美與丑、善与恶,而通过学习古诗词,则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以一文引多文”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根据美学教育的原则来进行。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这首古诗时,该诗一句一景,合起来诵读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如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景物色彩绚丽,远近高低各不相同且相映成趣,读来眼前仿佛出现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笔者在教授完这首诗后,就根据这首诗引出了宋代程颢的《秋月》、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古诗词,引导学生诵读,让他们感受这些古诗词中的美的意境,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
(二)根据诗词的作者进行“以一文引多文”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以一文引多文”,还可以根据诗词的作者进行教学的延展。同一个诗人,在不同年纪,对生活的感悟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写出来的诗词也蕴含着不同的意境,但不论语言风格是哪一种形式,诗词中蕴含着怎样的意境,都能使学生受到相应的感染或熏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一文引多文”,引导小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能扩大小学生的知识累积数量,开阔他们的视野,唤起他们联想与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时,讲解完这首诗后,笔者就引出了李白的其他作品,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月下独酌》《古朗月行》《赠汪伦》《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独坐敬亭山》以及《将进酒》等流传千古的诗篇,这些诗篇中蕴含着作者浪漫和超脱、孤独与寂寞、豪迈与洒脱、童心与纯真等人生境界,特别是其中很多诗词蕴含的浪漫主义思想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通过诵读这些诗歌,能给小学生以美的教育,丰富他们的文学积累,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根据诗词的题材进行“以一文引多文”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以一文引多文”,还应该根据诗词的题材来进行。比如,学习写景的诗词时,就可以引申出更多的写景诗词;学习描写春天的诗词时,就可以扩展到其他描写春天的诗词上去;学习送别的诗词时,可以引申到其他送别类的诗词上去;学习抒情诗词,就可以引申到其他的抒情诗词上;学习言志诗词时,就可以引申到其他的言志诗词上……通过这样的外延,促使小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同类型诗词,使他们从某一方面感受历史上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培养他们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一文引多文”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学积累,并拓展他们的思维。而要想实现“以一文引多文”,教师则要根据美育的原则、诗词的作者和题材进行外延引申,这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吉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解析[J].学周刊,2019(4).
[2]冯娟.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微[J].学周刊,2018(34).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