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教5光辉的开端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16日15时09分,在第八届珠海航展上,一架新修复的“功勋古董军机”——初教5像一只灵巧的燕子轻盈地飞入人们的视线。仰望着这古董似的“灵燕”,观赏者心潮激荡。
  1951年4月23日,国家航空局决定在“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建立一个飞机制造厂。5月13日,第一批建设者到达南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国民党时期与意大利在1934年合建的“国民党第二飞机制造厂和航空研究院”的旧址,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满目疮痍。一条1500米的碎石跑道残骸般躺在杂草丛中,一座孤独颓废的厂房对视着7座老旧的机棚,30多台机床锈迹斑斑。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建设者面对着难以言状的困难。
  苦难孕育新生,艰苦创造奇迹,一个新生民族的前进脚步是无可阻挡的。第一代洪都人以对新中国的一片赤诚,开始了艰苦创业。他们头顶蓝天,脚踩烂泥,吃饭在草棚,睡觉摆地铺,不分白天黑夜,挥动着双手,奋力拼搏,一边建厂,一边生产。建厂仅仅148天,就开始修理从朝鲜战场上转下来的飞机,这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是一个惊人的创举。至当年底,他们已修理38架雅克-18型飞机。
  飞!飞!飞!一架架修复的飞机载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任从这里起飞。当时,作为建厂委员会主任的江西省主席邵式平最了解洪都人的心愿,他把洪都人的话从心里掏了出来:“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是在南昌打响的,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要出在南昌。”于是,工厂党委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要求提前试制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1954年4月1日,国家航空工业局一纸电令,批准工厂提前成批生产雅克-18飞机,正式拉开了工厂由修理飞机转向整机试造的序幕。一周后,洪都人打响了“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的攻坚战。
  制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光荣,激励着洪都人为之拼搏、奋战。没有工厂与家的概念,吃在工厂、住在工厂,孩子病了,无暇照看,父母亲病了,顾不上探望……
  为了尽快圆放飞之梦——制造出新中国自已的飞机,多少人积劳成疾,多少人顾不上婚恋大事,多少人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甚至被家人误为“失踪”!
  从零件投入试制到整机交付试飞,仅仅57天……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雅克-18(初教5)顺利飞上蓝天。让所有中国人都记住这个伟大的日子,一个屈辱的时代结束了!
  1954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给洪都人的嘉勉信:“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架雅克-18型飞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4年10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指出:“1954年,我们国家自己出产了一架飞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蓝天无垠,中国的天空从此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1960年5月28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火箭模型,该火箭于1960年2月19日发射成功。1993年8月21日,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由北京508所集邮协会发行专题纪念封一枚,留作永久记忆。  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成功地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号送上了太空,令世界瞩目。而美国也于1958年1月31日,将一颗名为“探险者一号”的卫星送入太空。中
期刊
2015年5月,“华龙一号”在万众瞩目中开工。作为工程总承包方的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既肩负着工程总体施工推进的任务,更担负着将“华龙一号”这一新的核电三代先进技术从图纸变成现实的重任,全球都在关注华龙首堆。日前,我们走进工程公司,就华龙首堆的具体挑战和华龙系列的未来创新方向,对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进行了专访。  首堆进展好于预期  作为福清五号机组的总包单位,您能否
期刊
放眼江西省乃至中国,像中航工业洪都这样有着深厚的历史、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雄浑大气改革气魄的企业凤毛麟角。在过去的几年,随着大刀阔斧的深化改革,这位航空工业长子再次散发出朝阳般的生机活力。追本溯源,是怎样的艰辛,炼就了这座现代化的航空企业的筋骨,又是怎样的辉煌,让它持续图强。  毛泽东 惊天动地的大事  1954年7月3日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雅克-18(初教5)型飞机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新中国飞机
期刊
洪都,一个张力内敛、令人尊敬的称谓,入耳至美。  地理上的洪都,在王勃的文华中流淌千年,叫人深深记住;国防上的洪都,在军工的光荣中激情四射,叫人深深眷恋。  80年前,这里是民族航空工业的肇始地之一,在纷飞的战火中刻写了不屈的身影;64年前,这里是新中国航空工业摇篮之一,用第一架飞机点燃了我们的璀璨空天。如今,这里兴起点亮未来的辽阔航空城,把自己的历史积累和抱负再次尽情释放。  从救国到报国、强国
期刊
1979年12月20日,洪都自行设计制造的初教6型飞机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章。  穿越时空,重温历史,洪都伴随着共和国航空事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辉煌之路。经过七年的艰苦创业,洪都已初具规模,完成了由修理阶段进入仿制阶段,也基本上掌握了活塞发动机飞机的制造技术。但飞的理想却总在萦绕着洪都人的魂。  1958年,空军急需一种新型教练机,于是洪都人又重新开始书写新的奋飞纪录。他们奔上了自行设计的开拓
期刊
成功,永远属于敢于开拓、善于创新的勇者。  在新军事变革到来的时期,在国际市场上新一轮第三代高级教练机的竞争已经开始。洪都作为中国教练机研发生产基地,主动承担起了新型高教机的研制。通过扎实的工作和不懈努力,2003年1月,国防科工委批准“猎鹰”L15高级教练机为军贸出口产品;2004年1月,原中航二集团批准“猎鹰”L15高级教练机立项研制。  2006年3月13日16时26分,“猎鹰”成功首飞!这
期刊
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2周年纪念日。毛泽东一生几乎未动过“枪”,但其“枪的理论”却举世无双。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深谋远虑,面对苏、美两国激烈的太空角逐和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建设与未来的安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毅然作出“发展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战略决策,不失时机地把发展包括现代火箭在内的尖端技术提上了国家议事日程。  据资料显示,1953年春天,毛泽东曾问周恩来:“在原子弹和导弹研制方面
期刊
洪都从1935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80年历史的老厂。洪都有着光荣的战斗历史,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后,毛主席亲笔签署嘉勉信,洪都为航空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中航工业教练机产业基地,洪都要珍惜今天的机会,你们这代人付出努力,就可能为今后的洪都人奠定30年、40年甚至50年的大好时光。  对于洪都来说,怎么依靠航空技术优势再发展高端的民用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创造我们的发展空间,既为自身的发展
期刊
“十二五”是中航工业洪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是持续推动洪都进步的根本性力量。这一时期,洪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航空装备发展为重点,不断加强科技工作,奋力推进科技创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催生了一批新产品。洪都科技工作者们坚忍不拔、勇攀高峰,在智能制造、基础科研、预研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并通过深入开展专利、成果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科技荣誉,迎来了一轮科技创新的爆发
期刊
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中国制造2025”东风浩荡,中航工业洪都做大做强的步伐坚定铿锵,打开人才这一活力之源,则是全部工作的基石。  “十二五”以来,面临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洪都聚焦战略,大力打造基于价值创造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做好总量调控、改善队伍结构、提升素质能力、激发价值创造”为主要任务,秉承“想干事者给机会,能干事者给舞台,干成事者给待遇”的人才观,打造出一支“高、新、特、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