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在河南省已实行几年了,经历了2011年的新高考,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必须深入揣摩新课程特点,唯有高屋建瓴,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正所谓“胸中有丘壑,曲径能通幽”。
   一、稳抓必修,巧抓选修,事半功倍
   高中语文的选修内容容量巨大,知识系统庞杂,如果不慎加取舍,精心组织引导,学生很容易手忙脚乱,收效甚微。所以选修内容要结合本校实际,找到与高考的契合点加以正确引导,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可以打破单元分界,按不同作者分版块教学。例如我们以杜甫为专题,杜甫的艺术风格“沉郁和顿挫”,那么沉郁顿挫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你能整理出相关诗句吗?如果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
   沉郁和顿挫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而言,沉郁是指作品中意境和情调的浓厚;顿挫本来是指一种舞蹈动作,在诗歌创作上则是形容一种有节奏的思想感情的震荡。具体表现在:首先,杜诗中悲剧题材的诗歌是最能表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其次,杜甫作品中那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襟,也是有助于表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第三,杜甫风格的沉郁顿挫也体现在它宏大巨丽的体制之中。
   二、课堂巧提问,“主问”见效率
   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莫如“主问意识”的树立。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一堂抓人眼球的语文课,首先是主问意识强的课。所谓主问意识就是指在语文课堂上要有一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是解决这课要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重点。其它问题都应围绕这个问题来设计,达到纲举目张之目的;而不能满堂问,满堂碎碎问,让学生如坠迷雾,课堂效果差。
   例如我在讲《谈中国诗》这篇文章时仅设计两个问题:1.作者对中国诗的特征是怎样阐述的?试用恰当的文字分条概括这些特征?2.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设计这两个问题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又扣住了本课的重难点,找准了和高考的相似点。因为第一个问题学生解决了就让学生明白了:作者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课文举出大量典型的例子,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在谈笑风生之中,把中国诗的四个特征呈现在读者面前。训练了学生归纳,整合与概括能力,这又和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相吻合。第二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领会钱钟书先生特有的学者幽默和睿智,又教给了学生阅读问题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明确其表达作用的目的。
   三、“诗意”“文味”进课堂,“激趣高效”子自知
   教师的素养和语文课堂品味之间关系密切,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知识储备不够,课堂照本宣科,模式化教学,缺少激情,视野不宽,个性不足,见解不深,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让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废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呼唤有活力,有诗意,有激情,有理性的语文课,这给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用热情去点燃学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这样讲:“最好的语文老师”是“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其人人喜欢语文,个个迷恋于读书,痴情于作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但我们可以作出一些尝试。
   教学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的设计,都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例如《边城》的导入语我如是设计:有一篇美文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70多年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仍然像一颗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它所写的风景美、风俗美及人性美感染了许多人,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它就是沈从文的《边城》。
其他文献
为什么要注意提问   一、在农村高中里,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也较差,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就必须注意课堂中的提问。   二、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学习“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地激疑来设问。无疑不会有问,无问不会解疑。   三、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可见,教师应通过课堂教
期刊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已明确指向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备考复习首先必须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假如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内,走不出传统教学与备考的樊篱,那么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很容易会吃亏。因此,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既要“学会”也要“会学”,就成为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三备考的当务之急。那么,在高三语文备考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教师运用新课标的理念不断地创新语文教学课堂。但不可否认,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废、差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是:学生的语文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一部分学生渐渐对语文失去兴趣,不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与探究,不能熟练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出现这一现象,与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基础
期刊
《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适应日后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创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创造的期望   我认为,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亲切的话语、温和的眼神以及灵活多变,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艺术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作文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意创新。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人云亦云,一没有价值,二没有新意。训练学生立意创新,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要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这么多年来,我深有感触。因为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很多棘手的问题,教师想教好,学生想学好,但是在实际的教与学中却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我们的教学初衷是好的,而现实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改革下,促使我不断地反省自己,总结经验,与时俱进。   我们知道语文的特点是涉及到的知识面特别广泛,应用的范围特别宽泛,这就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了“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改制度的变革,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更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才能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感知此言,作为语文教师,顺应时代的要求,教育、改进、引导着学生进步,尤其是要提高所谓的后进生的学业成绩。后进生的自我认识,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价值的认知比较消极,是一种消极性自我概念。消极性自我概念,使学生对以后的成功的期望值很低及希望渺茫的情感,这种低期望和消极情感又共同影响了学生以后的成就,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学生在潜意
期刊
前苏联有位电影艺术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拍摄了三个镜头:1.一个人静静地坐着。2.手枪对准了这个人。3.这个人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如果把这一组镜头按顺序放映,观众感到这个人是一个懦夫,而若把这一组镜头依次颠倒过来放映,观众感到这个人是一个勇士。    同样的材料,不同的顺序,其效果就会如此的不同。    语言也是这样,尤其是汉语。    我们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之一。同样的一句话,停
期刊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章大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之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其精美的语言,以增强语感。语言之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自然结合,并不取决于华丽的辞藻和工巧的句式,一些名篇佳作中朴实无华的语言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品味语言不应只注重表现形式。然而,现在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不少语文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那些看上去十分华美的“语言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