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经济遭遇重挫。主业停摆、现金流承压,成为众多企业忧心所在。
为支持抗疫和缓解流动性压力,央行、证监会等多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的相关主体,提供资本市场专项支持。
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对债券业务进行创新,疫情防控债(简称“防疫债”)应运而生,发行规模迅速增加。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国内防疫债发行规模近5000亿元。
资金及时雨,缓解了相关公司压力。“公司2020年2月份发行两期合计15亿元疫情防控债,不仅有利于公司保障抗疫物资的供应,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偿债压力,保证公司如期偿还到期债券。”九州通(600998.SH)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防疫债快速扩容背后,是监管层搭建的“绿色通道”,及市场资金积极认购。
随着防疫债的火热,相关资金具体用途受到关注。
防疫债资金可用于防疫物资生产采购、偿还有息负债等。
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募集资金用在防疫方面满足10%支出比例的要求,但也有部分公司这一数据低于要求。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人士表示,发行人需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对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做严格披露。
“疫情发生后,我们就开始研究各类政策,结合公司实际和受疫情影响企业与客户的需求,钻研如何将疫情防控与业务相结合。”兴业证券(601377.SH)固定收益业务总部总经理徐孟静告诉《财经》记者,为此,公司将拟发行的债券资金用途细化到防疫業务,创新的想法获得相关机关认可。
2月10日,兴业证券在上交所公开簿记疫情防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募集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业务。这是全国首单以证券公司为主体发行的疫情防控公司债券。
“春节后,受疫情影响,发行准备周期更长、中介机构协调事情较多等,是兴业证券发行防疫债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此,公司安排专人进行对接,与各主承销商、律师、评级等中介机构沟通协调,以最快速度完成发行流程。”徐孟静表示。
《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有18家券商发行防疫债,共计金额342亿元。
其中,广发证券(000776.SZ)、中金公司(3908.HK)分别发行58亿元、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12月份,中金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含100亿元)的公司债券获得上交所无异议函。
本次发行防疫债是获批债券资金细化用途到疫情防控上。其他发行防疫债公司,亦有类似情况。
券商防疫债的发行,只是国内防疫债发行的一个缩影。
疫情发生后,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中央五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出台措施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疫情,要求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为受疫情影响的地区、企业、投资者提供资本市场专业和产品支持。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4月29日,国内防疫债发行总额4993亿元。
从发债主体公司属性来看,央企、地方国企发行规模分别为2004亿元、1639亿元,合计占比72.96%,民企发债规模为158亿元,占比3.16%。其余为中外合资企业、公众企业(无实际控制人)等。
从行业分类来看,金融、工业、消费行业分别以2258亿元、1389亿元、400亿元的发行规模,位列前三。
运营停摆,资金承压,是疫情期间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防疫债的快速发行,为国内企业送来了“及时雨”。
根据交易商协会、交易所和发改委出台的“疫情防控债”的具体管理办法,防疫债包含三部分:疫情较重地区的债券(主要是湖北)、募集资金部分或全部用于防疫的债券、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的债券。
募资用于疫情防控相关且金额占当期发行金额不低于10%,可标识“疫情防控债”。
作为武汉市和湖北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指定的医疗物资保障单位,九州通在防疫物资采购等防疫方面支出超过100亿元。
为此,公司在2月份,连续发行两期防疫债。
“由于地处疫情中心武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收入大幅下滑的同时,为确保电力供应,相关成本费用增加,资金存在一定压力。”长源电力(000966.SZ)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在3月份发行了5亿元超短期疫情防控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短期资金压力。
截至4月24日,兴业证券上述疫情防控专项公司债,募集资金30亿元全部使用完毕,均投向疫情防控类金融产品及通过股票质押为疫区或因疫情受损或参与疫情防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相关业务,100%用于疫情防控防护,远超过募集说明书承诺的不低于10%的要求。
在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王洋看来,在疫情期间,企业普遍存在现金流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以较快的速度获取债券融资,能够缓解企业现金流的压力。
防疫债快速发行的背后,是政策扶持和市场积极认购。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对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较重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
此后,交易所、发改委以及交易商协会密集出台政策简化债券发行审批流程,支持疫区企业和受疫情影响急需融资的企业进行债券融资。 “绿色通道”是防疫债快速扩容的重要助力。
“对于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的债券,交易所优先审批,并提供专项快速审核通道。”徐孟静谈及公司首只疫情防控专项公司债发行时记忆犹新,该项目组2月8日与上交所协调,申请疫情防控债发行绿色通道,并于当日审核通过发行公告并进行披露。
九州通相关负责人亦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防疫债发行过程中,发审部门给予了绿色通道,审批速度快,助力公司较好地保障抗疫物资供应。
《财经》记者注意到,除了绿色通道,发行利率较低,成为防疫债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
厦门象屿集团发行的“20象屿Y1”和“20象屿Y2”防疫债,规模分别为5亿元及11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4.03%及4.35%,远低于市场估值及公司预期,有效降低了公司日常经营的资金成本。
根据华西证券统计,截至3月10日,“战疫利差”(即同主体同期限普通债券发行利率-战疫债发行利率)达57BP(基点),显示出对疫情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
低利率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九州通亦感同身受。公司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发行利率较低,防疫债的成功发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综合融资成本。
虽然发行利率较低,但在国民经济遇困之际,防疫债仍获得市场资金积极认购。
兴业证券上述防疫债发行,得到了75家机构申购,包括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和私募等类型的投资者,全场倍数高达4.8倍。
东方金城分析认为,一方面投资机构希望为防控疫情做出贡献,共同抗击疫情;另一方面,发行人信用评级总体较高,信用风险低。
《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29日,发行人主体评级在AA+及以上,防疫债发行数量为3887亿元,占比77.85%。其中,AAA评级发行人发行金额占比59.52%。
此外,货币市场宽松及债券市场收益较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构认购防疫债的积极性。
王洋向《财经》记者分析,在目前流动性充裕、市场利率快速下行的市场环境中,机构配置力量相对较强,信用债收益率整体压缩,带动防疫债的收益率有所下行,从市场情况来看,一级发行利率低于二级不仅存在于防疫债,在其他债券上也很明显。
创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信用研究部总监闫一帆告诉《财经》记者,债券牛市持续,各类债券的配置需求较强,同时利率的持续下行也促进债券一级市场供给加大,投资与发行两端的需求共振,也是防疫债快速扩容的原因之一。
有市场人士表示,疫情稳定阶段,恢复经济也算是抗疫,所有债券原则上都可以是抗疫用途,预计防疫债发行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发行规模可能会放缓。
Wind数据显示,2020年4月份(截至4月29日),防疫债发行规模为863亿元,相对于3月份的2191亿元,已有明显下滑。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积极认购下,防疫债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如何保障防疫债真正用于防疫、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是关键问题。
“监管银行和受托管理人加强对疫情防控资金使用的监督,监督发行人严格按照募集说明书等约定的募集资金用途用于疫情防控方面。”国金证券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与此同时,发行人需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对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做严格披露。
兴业证券向《财经》记者表示,为了确保资金的合法合规、专款专用,公司一方面要求使用防疫债资金的业务须严格通过公司业务评估决策审批程序;另一方面,优化了防疫债募集资金使用流程,强化了公司合规部门对募集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审核,确保专款专用。
从防疫债的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其使用并不局限于防疫。目前来看,募资主要用途包括“借新还旧”、补充流动性或营运资金与防控疫情等相关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目前发行防疫债的企业募资使用情况统计,多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相关项目的比例较低,这一比例大多在10%左右,有些甚至不到10%,较大部分募资用于偿还现有债务。
华创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根据100多只疫情防疫债的募资统计,可以将募集资金用途分为偿还有息负债、补充流动资金、补充营运资金、日常生产经营、防疫物资生产采购等。
“从监管提出疫情防控债概念看,是明确了募资可用于疫情防控、借新还旧等用途。从已公布防疫债用途来看,基本符合要求。但不排除债券发行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问题,其他未公布募集用途的防疫债,会存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的担忧。”王洋向《财经》记者表示。
中证鹏元也指出,总体来看,多数发行人主要将疫情防控债券作为偿还自身有息债务的手段,而由于目前疫情防控债券相比一般信用债具有发行成本优势,对于发行人而言形成一定的套利空间。进而产生部分发行人利用绿色通道超需求发债,挤占市场资源的道德风险。
“针对这一风险,市场和监管层需要在提供绿色通道的同时,加大力度审慎鉴别发行人实际情况和融资需求的必要性。同时,企业主体自身也应当恪守道德准则,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相应贡献。”中证鹏元康正宇指出。
天治基金王洋也提出,建议监管层提高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披露要求。“这不仅对防疫债的发债主体有规范效果,也对其他债券发行主体有规范效果和监督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债主体透明度,有助于投资者对其进行信用跟踪,避免发生恶意信用事件。”
从二级市场上看,防疫债认购十分火爆,投资者异常青睐防疫债。但是,投资者仍然需要警惕风险。业内人士指出,“抗疫债”标签并不意味着会有隐性担保,投资者应该考虑债券发行主体信用级别等因素。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指出,“疫情防控债”的政策支持更多的是聚焦在前端的注册发行环节,后期的偿债保障方面,监管机构尚无明确具体的政策支持细则,因此“疫情防控债”和普通信用债的偿债风险指标和偿债保障举措基本没有差别,均需依赖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不应当把“疫情防控债”视为“信用风险免疫债”,应对信用风险做好识别,切勿盲目迷信“防疫”标签。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珮珊认为,对于疫情防控债个券挑选上,一是募集资金用途上防疫比例越高越贴合政策目標,安全性相对越高,二是期限上不宜过久。
“在各地承担防疫支出的大都是当地主流城投公司,主要原因在于主流城投的信用级别高,在承接银行的防疫贷款以及发行防疫债券时,相对来说,融资更便利高效、融资成本更低。”资深投行从业者、和君集团合伙人王言峰亦告诉《财经》记者,但投资城投债券,主要还是要看城投公司所处区域、公司自身资质、盈利水平等因素。
截至4月29日,防疫债中城投债发行规模为584亿元,占比12%。
为支持抗疫和缓解流动性压力,央行、证监会等多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的相关主体,提供资本市场专项支持。
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对债券业务进行创新,疫情防控债(简称“防疫债”)应运而生,发行规模迅速增加。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国内防疫债发行规模近5000亿元。
资金及时雨,缓解了相关公司压力。“公司2020年2月份发行两期合计15亿元疫情防控债,不仅有利于公司保障抗疫物资的供应,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偿债压力,保证公司如期偿还到期债券。”九州通(600998.SH)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防疫债快速扩容背后,是监管层搭建的“绿色通道”,及市场资金积极认购。
随着防疫债的火热,相关资金具体用途受到关注。
防疫债资金可用于防疫物资生产采购、偿还有息负债等。
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募集资金用在防疫方面满足10%支出比例的要求,但也有部分公司这一数据低于要求。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人士表示,发行人需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对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做严格披露。
快速扩容
“疫情发生后,我们就开始研究各类政策,结合公司实际和受疫情影响企业与客户的需求,钻研如何将疫情防控与业务相结合。”兴业证券(601377.SH)固定收益业务总部总经理徐孟静告诉《财经》记者,为此,公司将拟发行的债券资金用途细化到防疫業务,创新的想法获得相关机关认可。
2月10日,兴业证券在上交所公开簿记疫情防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募集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业务。这是全国首单以证券公司为主体发行的疫情防控公司债券。
“春节后,受疫情影响,发行准备周期更长、中介机构协调事情较多等,是兴业证券发行防疫债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此,公司安排专人进行对接,与各主承销商、律师、评级等中介机构沟通协调,以最快速度完成发行流程。”徐孟静表示。
《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有18家券商发行防疫债,共计金额342亿元。
其中,广发证券(000776.SZ)、中金公司(3908.HK)分别发行58亿元、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12月份,中金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含100亿元)的公司债券获得上交所无异议函。
本次发行防疫债是获批债券资金细化用途到疫情防控上。其他发行防疫债公司,亦有类似情况。
券商防疫债的发行,只是国内防疫债发行的一个缩影。
疫情发生后,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中央五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出台措施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疫情,要求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为受疫情影响的地区、企业、投资者提供资本市场专业和产品支持。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4月29日,国内防疫债发行总额4993亿元。
从发债主体公司属性来看,央企、地方国企发行规模分别为2004亿元、1639亿元,合计占比72.96%,民企发债规模为158亿元,占比3.16%。其余为中外合资企业、公众企业(无实际控制人)等。
从行业分类来看,金融、工业、消费行业分别以2258亿元、1389亿元、400亿元的发行规模,位列前三。
运营停摆,资金承压,是疫情期间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防疫债的快速发行,为国内企业送来了“及时雨”。
根据交易商协会、交易所和发改委出台的“疫情防控债”的具体管理办法,防疫债包含三部分:疫情较重地区的债券(主要是湖北)、募集资金部分或全部用于防疫的债券、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的债券。
募资用于疫情防控相关且金额占当期发行金额不低于10%,可标识“疫情防控债”。
作为武汉市和湖北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指定的医疗物资保障单位,九州通在防疫物资采购等防疫方面支出超过100亿元。
为此,公司在2月份,连续发行两期防疫债。
“由于地处疫情中心武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收入大幅下滑的同时,为确保电力供应,相关成本费用增加,资金存在一定压力。”长源电力(000966.SZ)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在3月份发行了5亿元超短期疫情防控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短期资金压力。
截至4月24日,兴业证券上述疫情防控专项公司债,募集资金30亿元全部使用完毕,均投向疫情防控类金融产品及通过股票质押为疫区或因疫情受损或参与疫情防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相关业务,100%用于疫情防控防护,远超过募集说明书承诺的不低于10%的要求。
在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王洋看来,在疫情期间,企业普遍存在现金流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以较快的速度获取债券融资,能够缓解企业现金流的压力。
表:部分疫情防控债发行情况
政策扶持
防疫债快速发行的背后,是政策扶持和市场积极认购。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对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较重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
此后,交易所、发改委以及交易商协会密集出台政策简化债券发行审批流程,支持疫区企业和受疫情影响急需融资的企业进行债券融资。 “绿色通道”是防疫债快速扩容的重要助力。
“对于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的债券,交易所优先审批,并提供专项快速审核通道。”徐孟静谈及公司首只疫情防控专项公司债发行时记忆犹新,该项目组2月8日与上交所协调,申请疫情防控债发行绿色通道,并于当日审核通过发行公告并进行披露。
九州通相关负责人亦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防疫债发行过程中,发审部门给予了绿色通道,审批速度快,助力公司较好地保障抗疫物资供应。
《财经》记者注意到,除了绿色通道,发行利率较低,成为防疫债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
厦门象屿集团发行的“20象屿Y1”和“20象屿Y2”防疫债,规模分别为5亿元及11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4.03%及4.35%,远低于市场估值及公司预期,有效降低了公司日常经营的资金成本。
根据华西证券统计,截至3月10日,“战疫利差”(即同主体同期限普通债券发行利率-战疫债发行利率)达57BP(基点),显示出对疫情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
低利率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九州通亦感同身受。公司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发行利率较低,防疫债的成功发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综合融资成本。
虽然发行利率较低,但在国民经济遇困之际,防疫债仍获得市场资金积极认购。
兴业证券上述防疫债发行,得到了75家机构申购,包括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和私募等类型的投资者,全场倍数高达4.8倍。
东方金城分析认为,一方面投资机构希望为防控疫情做出贡献,共同抗击疫情;另一方面,发行人信用评级总体较高,信用风险低。
《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29日,发行人主体评级在AA+及以上,防疫债发行数量为3887亿元,占比77.85%。其中,AAA评级发行人发行金额占比59.52%。
此外,货币市场宽松及债券市场收益较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构认购防疫债的积极性。
王洋向《财经》记者分析,在目前流动性充裕、市场利率快速下行的市场环境中,机构配置力量相对较强,信用债收益率整体压缩,带动防疫债的收益率有所下行,从市场情况来看,一级发行利率低于二级不仅存在于防疫债,在其他债券上也很明显。
创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信用研究部总监闫一帆告诉《财经》记者,债券牛市持续,各类债券的配置需求较强,同时利率的持续下行也促进债券一级市场供给加大,投资与发行两端的需求共振,也是防疫债快速扩容的原因之一。
有市场人士表示,疫情稳定阶段,恢复经济也算是抗疫,所有债券原则上都可以是抗疫用途,预计防疫债发行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发行规模可能会放缓。
Wind数据显示,2020年4月份(截至4月29日),防疫债发行规模为863亿元,相对于3月份的2191亿元,已有明显下滑。
警惕风险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积极认购下,防疫债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如何保障防疫债真正用于防疫、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是关键问题。
“监管银行和受托管理人加强对疫情防控资金使用的监督,监督发行人严格按照募集说明书等约定的募集资金用途用于疫情防控方面。”国金证券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与此同时,发行人需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对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做严格披露。
兴业证券向《财经》记者表示,为了确保资金的合法合规、专款专用,公司一方面要求使用防疫债资金的业务须严格通过公司业务评估决策审批程序;另一方面,优化了防疫债募集资金使用流程,强化了公司合规部门对募集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审核,确保专款专用。
从防疫债的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其使用并不局限于防疫。目前来看,募资主要用途包括“借新还旧”、补充流动性或营运资金与防控疫情等相关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目前发行防疫债的企业募资使用情况统计,多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相关项目的比例较低,这一比例大多在10%左右,有些甚至不到10%,较大部分募资用于偿还现有债务。
华创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根据100多只疫情防疫债的募资统计,可以将募集资金用途分为偿还有息负债、补充流动资金、补充营运资金、日常生产经营、防疫物资生产采购等。
“从监管提出疫情防控债概念看,是明确了募资可用于疫情防控、借新还旧等用途。从已公布防疫债用途来看,基本符合要求。但不排除债券发行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问题,其他未公布募集用途的防疫债,会存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的担忧。”王洋向《财经》记者表示。
中证鹏元也指出,总体来看,多数发行人主要将疫情防控债券作为偿还自身有息债务的手段,而由于目前疫情防控债券相比一般信用债具有发行成本优势,对于发行人而言形成一定的套利空间。进而产生部分发行人利用绿色通道超需求发债,挤占市场资源的道德风险。
“针对这一风险,市场和监管层需要在提供绿色通道的同时,加大力度审慎鉴别发行人实际情况和融资需求的必要性。同时,企业主体自身也应当恪守道德准则,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相应贡献。”中证鹏元康正宇指出。
天治基金王洋也提出,建议监管层提高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披露要求。“这不仅对防疫债的发债主体有规范效果,也对其他债券发行主体有规范效果和监督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债主体透明度,有助于投资者对其进行信用跟踪,避免发生恶意信用事件。”
从二级市场上看,防疫债认购十分火爆,投资者异常青睐防疫债。但是,投资者仍然需要警惕风险。业内人士指出,“抗疫债”标签并不意味着会有隐性担保,投资者应该考虑债券发行主体信用级别等因素。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指出,“疫情防控债”的政策支持更多的是聚焦在前端的注册发行环节,后期的偿债保障方面,监管机构尚无明确具体的政策支持细则,因此“疫情防控债”和普通信用债的偿债风险指标和偿债保障举措基本没有差别,均需依赖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不应当把“疫情防控债”视为“信用风险免疫债”,应对信用风险做好识别,切勿盲目迷信“防疫”标签。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珮珊认为,对于疫情防控债个券挑选上,一是募集资金用途上防疫比例越高越贴合政策目標,安全性相对越高,二是期限上不宜过久。
“在各地承担防疫支出的大都是当地主流城投公司,主要原因在于主流城投的信用级别高,在承接银行的防疫贷款以及发行防疫债券时,相对来说,融资更便利高效、融资成本更低。”资深投行从业者、和君集团合伙人王言峰亦告诉《财经》记者,但投资城投债券,主要还是要看城投公司所处区域、公司自身资质、盈利水平等因素。
截至4月29日,防疫债中城投债发行规模为584亿元,占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