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专业“物理光学”课程建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king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电科专业)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组对“物理光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特点,对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改革措施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光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封余军(1958-),女,广西玉林人,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王文华(1976-),男,福建龙岩人,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讲师。(广东 湛江 52408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096-01
  
  电子科学与技术(简称电科)作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是集中体现高新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信息社会中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核心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多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广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开设的电科专业侧重光电子技术专业方向。光电子技术专业方向起源于最先开展激光技术研究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1971年成立的激光专业。1986年7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激光专业更名为光电子技术专业,1998年7月被调整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1]
  光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在光频波段的扩展与延伸,是由光学、激光、电子学和信息技术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学科,它以近代物理为基础,涉及激光技术、光波导技术、光检测技术、光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光存储技术、光显示技术、激光加工与激光生物技术,已逐渐形成光电子材料与元件产业、光信息产业、现代光学产业、光通信产业、激光器与激光应用产业等五大类光电子信息产业。光电子产业是全球战略产业。加快建设我国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和培养高层次光电子人才,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光电子产业的需要。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富有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较强,了解海洋、热爱事业,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电科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目的是造就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研究开发新器件、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材料能力的“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物理光学的课程目标、特点与教学现状
  物理光学是从光的波动性出发来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的学科,所以也称为波动光学。物理光学涵盖经典光学和现代光学的广泛内容,包括光的基本性质、光的干涉、衍射、吸收、色散、散射及晶体光学基础等。我校电科专业的“物理光学”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2h,其中理论46h,实验16h。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光的波动理论及晶体光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学会用光的电磁理论解决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问题,为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系统与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物理光学既需要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理方程和电动力学等基础课知识为基础,又对相关专业课起到基础作用,有较强的独立性、系统性、专用性,具有知识体系严谨、讲究逻辑推理等许多优点,也具有教学方法古板、讲授难以生动形象等缺点。[3]该课程的公式很多,难度较大,特别在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和光的衍射部分。如果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既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而每年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在整体上基本一致,[4]这就使得部分普通本科院校所招收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下降。05年以前,在我校电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作为工程光学一门课程,其理论学时为90,实验学时28,分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理论教学,第二学期开实验。由于理论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在第一学期的理论学习中非常吃力,造成不少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到恐惧,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由于“应用光学”与“物理光学”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光学问题,两部分内容相对独立,没有必然的联系,在2005年修订教学计划时,根据学生的意见,相关教师讨论后,将“工程光学”拆为现在的“应用光学”与“物理光学”,分別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开设。均衡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课程建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需要达到的目标,我校在物理光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网络课程
  对在2008年开设物理光学的2006级学生,自制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2009年开设物理光学的2007级学生,申请使用学校网教中心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光学学科是伴随着对各种光现象的发现、观察、分析和理解而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学习光学理论必须采取“观察现象”到“领会本质”这一过程才符合认知规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物理光学课程的授课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光电子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及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向学生推荐了其它中英文光学参考书和国内外光学学习网站。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授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满足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有机地移植到物理教学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积极参加科学研究,通过科研能力的提高,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申报校级课题“奇异全息图研究”,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将课题相关内容提炼成多个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让学生加入到科研课题中,从而使学生在科研中发展自己,如2007届的“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研究”,“彩虹全息的实验研究”,“动态全息图研究”;2008届的“利用双光源实现全息照片的景深扩展”,“利用双光源实现全息照片的场景扩展”等,均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开拓学生潜能
  除46学时的理论外,物理光学还有16学时的实验。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开拓精神。在2006级和2007级的实验教学进行了调整,不仅只做验证性实验,而是根据课程内容,开设相关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实验,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写成论文投稿,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和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如:通过指导2006级的陈德等三名学生完成实验,并写出了“二维全息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一文。该文就是在“全息光栅的制作及其参数测定”实验基础上深化的结果,目前已在国内核心期刊《激光杂志》发表。[5]
  三、结束语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本文利用笔者多年来从事“物理光学”课程的教学机会,对于就如何培养电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把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望、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以开拓学生的潜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S].
  [2]广东海洋大学文件.广东海洋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Z].
  [3]徐利.浅谈《物理光学》的教与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284.
  [4]刘全胜.应用型本科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1):79-81.
  [5]陈德,黄山青,傅汉忠.二维全息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J].激光杂志,2010,31(1):30-40.
  (责任编辑:刘俊卿)
其他文献
摘要:以国内部分重点大学的网页调查统计为依据,从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国内当前该专业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现状,并且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发展进行反思,同时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目标定位;专业设置  作者简介:周美(1986-),女,安徽利辛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许之民(1975-)
期刊
摘要:新旧师德规范关于教师研究的明显变化是从偏重科研转变为强调教研。强调教研是教师研究的理性回归,进行科研是教师的权利和理想发展的需要,教师科研的重要特点是内含教研。  关键词:新旧师德规范;教师研究;科研;教研  作者简介:吴义昌(1964-),男,安徽萧县人,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江苏徐州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
期刊
摘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讨论,综合考虑关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这一复杂系统所涉及到的多种指标因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值,并给出了一个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具体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  作者简介:李娟(1979-),女,满族,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讲师。(河北唐山063009
期刊
摘要:大合堂教学是适应教学改革和高校扩招的产物,该举措既节省了大量教学资源又加快了教学进度,在快速传播知识的同时给教师和同学节省了大量时间。但在合堂教学的落实过程中,部分问题的出现正挑战着大合堂教学的优越性。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与实验结果,通过对各种问题的研究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以促进合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合堂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白润波(1982
期刊
摘要: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教学质量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以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主动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为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制  作者简介:刘恒坤(1975-),男,重庆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三院磁悬浮研究中心,讲师;黄莉(198
期刊
摘要:分析了传统“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以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重点从教学梯队建设、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有机结合、案例教学、企业实训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梯队;案例教学;企业实训  作者简介:刘晓明(1969-),女,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刘显德(1973-),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期刊
摘要:在分析目前数据库课程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端正考试目的、考试内容多样化、考试命题科学化、考试方式方法多样化、成绩构成多元化、加强考风建设、创新评分观念及考试结果分析反馈化等环节着手改革,充分发挥数据库课程考试在面向实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质量监控作用,促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考试改革;人才培养;创新  作者简介:邓武(197
期刊
摘要: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分析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认为通过改革完善招生、导师、激励等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搭建科研及产学研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赵琴琴(1983-),女,四川成都人,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部,助教;汤富荣
期刊
摘要: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机学”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及成效,指出了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电机学  作者简介:张秀阁(1963-),女,河北邢台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副教授;胡起宙(1961-),男,湖北英山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副教授。(河南郑州45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已成为许多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欠缺和知识基础薄弱,导致部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以讲授“石油化学”专业课程的体会与感想为基础,探讨总结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外来汉”讲好专业课的经验与方法,以期为青年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石油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张健伟(1980-),女,辽宁朝阳人,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李柏林(196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