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舍得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舍清溪之幽,得江海之博;舍方寸之惑,得苍穹之大;舍举目之求,得天地之志。”一个“舍”一个“得”,意味深长,有“舍”才有“得”,不“舍”何来“得”?在生活中是如此,在教育中亦是如此。
  一位出色的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像,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像的?”雕塑家答道:“其实,这座雕像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对于一座雕像如此,对于我们的每一节课也是如此,每一节课就是一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课堂。而出色的雕塑家,就是我们自己。
  
  舍完整,得平实
  
  笔者在长期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上课时一定要追求结构的完整性,而且许多时候为了使课堂教学环节显得环环相扣,许多教师设计了许多环节,如在听音乐课《萤火虫》时,这位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复习、新授(分为导入、节奏练习、新授歌曲、认读简谱、读歌词、教师领唱、指生唱、想象唱、解读萤火虫)、科普乐园、视频欣赏、欣赏乐园,整个教学环节结构清晰,思路流畅,似乎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是一堂成功的课,但细究之,我们发现学生在教师快节奏的引导下,一路小跑,尽管贯穿了多个环节,但学生的各种能力的训练仅是蜻蜓点水,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无论是知识、技能的训练,还是情感的熏陶,都浮于表面,真要抽查个别学生,学生未必会唱,让学生说说《萤火虫》歌曲的主旨,肯定茫然。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也提出“目标简,环节简,方法简,手段简”。张庆先生在《语文教学必须倡简》中具体阐述了倡导“简法”的四个依据,即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删繁就简,少一些花哨,多一些本真。
  反思之,我们为了追求表面的华丽,而丢弃了课堂的平实,这是第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的是什么?亦步亦趋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任务之后可适当拓展,如果连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我们搞的花样再多,形式再好看,岂不是喧宾夺主,岂不是南辕北辙,岂不是离题万里,所以,要学会舍弃,删除哪些不必要的环节,删除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环节,使之主题鲜明,使当讲者深讲之,使当练者练实之。
  
  舍亮点,得扎实
  
  在准备一节县级公开课时,有一个亮点让我难以取舍,我执教的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我们周围的空气》,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媒介去感知空气的特点,本课难点是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为了突破难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听课者能真切感受到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挖空心思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导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分为乒乓球实验、纸不湿的魔术、水在空气作用下流动三个实验)、空气流动实验。在难点的突破上,可谓煞费苦心,三个实验分别设计为: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第一次试教时,学生兴趣浓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很高。可以说,在突破难点的这一环节成为了本课的一大亮点,但教研室闫老师听后非常不满意,让删去两个实验,因为太繁琐,我非常不忍心,再三辨解。闫老师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你认为好的未必是你真正需要的。三个实验固然精彩,学生能玩、能参与、能探究,效果当然好,但都是揭示同一个结论,而且要花20分钟的时间,一节课才40分钟啊!其他活动怎么进行?你认为好的未必是你需要的,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删除两个实验后,正式执教获得了成功,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说训练扎实有效,环节简练有序。
  一节课,我们舍去了自以为是的亮点,而让课堂变得真实有效。
  
  舍华丽,得真实
  
  这里的华丽是指有些教师在执教时,动不动就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去制作精美的课件,课件做得美仑美奂,有声音、动画、视频、音乐,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这样的课大多见于公开课或观摩课,但真正的家常课又有几个教师肯下如此血本呢?我们高投入,就一定有高收益吗?未必,教师像牵着风筝一样拉着学生沿着课件设计的路线向前走,教学的思路、环节完全按着课件制作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循规蹈矩地进行,课堂生成变成了空谈,即使有了生成也不可能有深入的研讨,因为那样会远离教师的课件编排,任何的远离都会被课件这根线给拽回来,回到既定的轨道上,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得到保证吗?
  在一次下乡的评课会上,一位村小教师提出这样的困惑:我们村小没有那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即使有也不可能每节课都用课件上课,离开了课件就上不成好课了吗?这席话应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为之反思。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年青的特级教师王晓倩说:“要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要把家常课上成公开课。”意即要舍弃华丽,回到真实,回到原生态,由此,我们不难想象于永正、魏书生等特级教师以一支粉笔作为教学的唯一工具,谈笑风声,随心所欲,学生则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依然显著。
  舍之当舍,舍之应舍,舍之一切浮躁、华丽、形式,让课堂回归真实、平实、扎实,当为舍后之得。舍得之间,品味教育真味。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丰县人民路小学
  (栏目责编 潘静波)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接收的260例老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逐步从“温饱式”的应试教育走向“品质化”的素质教育;教师应“有品质地教学”,学生应“有品质地学习”,学校更应成为“打造幸福的摇篮”。值此新一轮五年规划制订过程中,打造幸福校园应当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幸福校园有哪些特征呢?  1.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幸福是一种心态,营造幸福校园离不开积极的心态。每天大声地吟诵积极向上的语言,可以让人充满力量,而经常谈论消极颓废的语言,
我刚参加工作时,对一些“好”学生的喜爱是情不自禁的:喜欢他们的彬彬有礼,喜欢他们的勤学好问,喜欢他们的聪明智慧,喜欢他们的听话乖巧。而对“问题学生”却不然,就我本人来说,对于“问题学生”的态度就有着一个“热情投入—无可奈何—失望至极—深恶痛绝”的变化过程。因为是他们曾一度伤害了我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一度让我产生失败感和对教师职业的厌倦。后来,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有一次,我无意间翻看班上一
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职工安全行为养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一定的约束作用,能够更为广泛地将安全
为促进各类学生的融合,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大融合,法国总统萨科奇先生上任后不久即宣布从2007年秋季入学开始逐步放宽执行1963年以来制定的就近入学制,最后直至完全取消该制度。法国政府最初采取的放宽就近入学制度,主要是针对残疾学生、享受政府助学金的学生、家境困难学生、选学特殊专业学生、有兄弟姐妹已在所申请学校就读的学生以及住宅位于申请就读学校所在学区周边的学生等。从今年开始,法国政府允许所有的学生自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对于小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顺应当代教育的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