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让我走出大山深处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高考又一次吸引了国人的目光,九百多万考生同步考场,迎来他们人生的第一大考。几个月来关于高考的各种消息络绎不绝,高考食谱、补品的推出,天价高考补习班、心理疏导班的诞生,高考战歌新鲜出炉,考生集体在庙中求神拜佛,天价高考房被一抢而空,高考期间家长堵路、围攻按喇叭司机、毒死荷塘青蛙,母亲瞒着女儿父亲去逝的消息,妈妈因儿子迟到下跪、女儿在妈妈车祸后还要去考试……这些都是高考期间的热点新闻。
  如今的高考也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读罢这些消息心中莫名的惆怅,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高考”。严格意义上讲我没有参加过正规的高考,但同样经历了高考过程,有着别样的体会。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全村人要到5公里外的泉子挑水吃,夏天通往泉子的路上,尘土足足淹没了脚跟,如果迟一点便会空手而归,很多人蹲在泉边一勺一勺的舀。农民辛苦一年许多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全村历史上从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村里连电都没有通,晚上写作业点着煤油灯。父母读书很少,但饱受农村艰苦生活的折磨,对我们的要求只有一条“一定要从农村走出去,哪怕到城市扫大街也好。”幸好村里有一位叔叔经历初三四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考上了市卫生学校,他成了我们全村人心目中的骄傲。哥哥在三年之后也考入这所学校,于是我为自己定下目标——考小中专。
  初三第一年我以0.5分的差距与中专擦肩而过,第二年憋足了劲到一所职业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为一体的学校去复读。带足了初三所有复习资料,可去了才被告知初三学籍很难办,至少需要1000多块钱。1000多元对当时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全年收入不足2000元。父亲犯难了,犯难的主要原因是校长的那句话“钱花了,未必能办好学籍。”我顿时眼前一片漆黑,似乎自己一辈子就只有在农村劳动的命了。也许父亲的窘态被教务主任发现,“还不如上职中,三年后也能高考。”我似乎又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这样我就稀里糊涂上了职业中学。职业中学仅有两个专业——种植和养殖,我学的是种植专业,虽然我不喜欢,但我的目的很明确,就为了参加职业中学的高考走出大山去。
  专业课没有实践,只要死记硬背完全可以取得高分。因为我反感老师一节课只照本宣科,结果没多久就被赶出了教室。这样也好,我用一年时间自学完了三年专业课程。语文是我的特长,记得老师布置了一篇《想起你,我怎能不伤心》的命题作文,我写了十几页,老师的评语写了两页多。从此语文课我可以“为所欲为”,学校很多男生的情书都让我写,前提是他们要帮我干一件事情(洗洗衣服,打打饭之类的)。数学老师是师专刚毕业的大学生,人很好。上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学习基础比较差,一学期过后班里数学能及格的只有我一人了。所以我常常在他的办公室做作业,常常没完没了问他数学题。
  第二年四月,我以高二学生的身份参加了高三职业学生高考的第一道程序——预选。没有想到我总成绩竟然超出预选分数线100多分,超出了学校四个复读学生,语文成绩竟然全市第一。这样我就从高二的教室搬到高三,说是高三,只剩下三个人了,其他同学等着领毕业证,都提前回家了。老师也不再上课,学生都自学。被褥搬到了教室,教室彻夜灯火通明,四个人往往你睡了他又起来学。一同学习的四个人中,算我基础最差了。因为政治只学了高一一学年,《经济政治》《职业道德》《哲学》《邓论》《马哲》《法律》以前都没有见过。说实话我对政治不太感兴趣,加之老师讲课像催眠一样。这期间我不得不在这个科目上下功夫,常常拿着书在田间小道上,在树林里放声去读。
  三个月的苦读终于迎来了7月的高考,提前一周回到家,正是农忙的季节。麦子还没有割完,黄花菜又熟了,遍地开花;杏子也熟了,满地都是。这是一年丰收季节,雨水又多,“龙口夺食”一年的辛苦就指望这几天了。我自然加入了抢收的队伍中,主要负责将山上的杏子运回来。在林子里,抱住树用力一摇顿时倾盆般的杏雨便下起来了,打在身上好疼。每天在山上跑七八个来回,回家一头栽在床上,连饭都懒得吃。7月5日早晨我还在山上打杏,同学跑到山上找到我,气喘吁吁地说:“还不准备考试,你要等到什么时候?”于是急忙回家洗了把脸,骑着自行车去了四十几里的镇上,吃了一碗炒面,搭上去市里的班车。
  夜幕降临我们终于到了市里,城市和农村就是不一樣,灯火通明,烦人的汽车鸣笛声不断,一丝风都没有,自己好像被圈进了蒸笼。跑了几条街都没有找到一个住的地方,不是房价太高了,就是离街道太近。跑累了只好在距考场附近的小旅馆住下,房价很适合我们,每晚5元。倒头便睡,半夜里被几个同学推醒,原来住的是黑店。他们几乎一夜未眠,我倒睡得很香。第二天一早便嚷嚷着换了地方,住在离考场很远的军分区招待所,每晚15元。
  第二天几个同学相约跑到广场照相,又到小餐馆美美吃了一顿,他们到处玩去了,我依然睡觉。终于迎来了第一天的高考,语文的阅读是朱自清的散文,再熟悉不过了;作文是根据一段文言文的阅读提炼主题,我似乎也猜透了其中内涵,兴高采烈地完成了第一门考试。数学就更轻松了,没想到最后一道大题我也似曾见过,真的很幸运。数学复习我记得只反复做了两本复习资料,一本是废纸堆捡来的,一本是龙门书局的,上普高的亲戚送的。两本书我反复做了三遍,第一遍全部做,圈出比较难的,自认为重要的;第二遍做第一次做错的,圈出来重点的;第三遍让同学在我做过的题中给自己出题。没有费很大力气就完成了最后一道大题,考场上我差点笑出声来。最痛苦的莫过于政治考试了,死记下的东西几乎都用不上,近20分的时事我知道的只有4分。考场上我急得满头大汗,无奈只好由着性子乱写,好几个多选题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只好在橡皮上标上选项,闭上眼睛用笔尖乱指,指到哪个就选哪个。以前良好的感觉瞬间飞到九霄云外,考试结束,几个人要了一箱啤酒喝得酩酊大醉,多亏学校一个老师路过,带我们回到了学校。
  职业高考,不对答案。收拾完自己的东西,便回家劳动。不知过了多少天学校带话填志愿,我急忙骑着自行车跑了3个小时到学校,结果志愿书被同学带到县上了。没有办法,早错过去县城仅有的一趟班车。万般焦急中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赶到县城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同学。到教育局打听我的志愿已经交了,是我同学帮忙填的,想看看自己到底选择了那些学校,结果被工作人员拒绝了。反正职业高考就四五个志愿,最好西安交大,西北师大,再就是省内几所高校。交就交了吧,我只好回到家又开始劳动。
  没有查分,没有再去理会这件事,我被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折腾的一点力气也没有,每天干活、睡觉。潜意识我知道自己肯定考不上,计划着来年如何学习。大学开学的日子逐渐近了,我的心中莫名的难过。很想知道自己成绩,却又无从打听。终于有一天,一个邻居叔叔说见到了校长,说是我被录取了。激动之余急忙跑到几里外的村部打电话,可惜学校没人接。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匆匆赶到学校,这次只用了1个多小时。但学校里并没有通知书,据说我们学校根本没有参与报考的资格,所有的考生都挂靠县职职业中学。
  等待一周后我终于领到了自己的通知书,我被省内一所农业大学录取了。据本科线只差3分,数学138分,语文126,可惜的是政治只有72分。很多老师劝我再读一年考本科,但急于走出农村的我放弃了再读一年的想法。上大学后我选择了自学考试取得了兰州大学自考本科文凭,做了老师后我又离职进修到一所师范院校学习两年,很多次我都由于学历问题错过了很多机会。心中虽有遗憾,但我依然感谢高考,因为高考让我走出了大山深处。
其他文献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古语说“四十不惑”,于不惑之年回望当年的恢复高考,更有沉郁厚重之感。  这些年来,很多亲历者都在深情地回忆,自己获悉恢复高考后那种喜出望外的感觉。不管是取得成就的知名人士,还是默默无闻从事平凡工作的普通人,他们都由衷地感念伟大的时代。知识,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也同样可以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六月,又是一年高考季,千千万万的学子又将走进考场。与40年前一样,这不仅仅意味着
期刊
走进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校园内奇山秀水,宁静优雅。徜徉书海的学子们在图书馆安静求知,时而眉头微蹙,时而展露笑颜;神采奕奕的学子们在养心亭凭栏而坐,时而争辩得面红耳赤,时而对他人的高见赞许不已;青春洋溢的少年们在棒球场挥洒汗水,时而纵情挥舞棒球棍,时而精彩上演防守美技……  东外就是在这样一片素养教育的热土上孕育和成长,肆意的青春、飞扬的激情,都在这一片承载着梦想的校园中洋溢着、飞翔着。  在十四年
期刊
刘永和 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原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党总支书记,“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南京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南京市政府兼职督学,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内访问学者。出版专著1部,发表文章200余篇,撰写博文3800篇;现任南京市人民中学“永和工作室”导师。  去年十月,我依法退休。7年顽童,11年基础教育
期刊
还没当爸爸前,听很多人这样说:“当你当上爸爸,你就知道为什么我这样教学生。”那时候总觉得他们在倚老卖老。在自己当爸爸的那一刻,很多固执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订下了“与儿子一同成长”,在与儿子相处的日子里,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也让我重新学当老师。  感悟一:成长需要失败。一年来,儿子每天都有新的进步。在学习拿东西、翻身等动作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在每一次失败后,儿子总会再
期刊
痛点  最近央视“朗读者”栏目中,作家麦家朗读了自己给儿子的一封信,信是写给即将启程赴美留学的儿子,麦家坦言,儿子在家中朝老爸已经关门三年,拒绝家人擅自闯入。麦家的浙江普通话不咋的,但真情却击中了观众的泪点。我相信有很多观众的泪水中饱含了辛酸和无奈,因为他们家中也有一个逆反的孩子。麦家击中的不是泪点,而是痛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这样一些场景。去亲戚朋友家坐坐,你想见见他家的孩子,几
期刊
傍晚放学时,见校门口有两排学生手拿鲜花,不知何事。一男生看到我,赶忙迎上来,送我用卡片夹着的一朵花。我问:“这干吗?”他说是母亲节献给母亲的礼物。哦,原来如此。回家后,我打开卡片,上面是献给母亲节的一段话。我把花送给老母,告诉她这是学校搞活动送的。她笑了笑。第二天,我在校门内右侧看到一长排宣传牌,上面全是学生写的献给母亲的诗。有的写得很动情,而有些则是应景之作。不过,不管怎样,这个“洋节”还是很有
期刊
名家,多是官方培养而成者,其观点多叫思想或者主张。大师,多来自民间,且是自我成长,其观点一般叫做祖传秘方。名家,是官方的封号,大师,多为民间所赐。名家与大师都是名人,只是叫法上略有区别。  历来,名家与大师的形成就有朝野、官民之分。历来,官方和民间在关于名人的评价上都有分野,都有分歧。一个名人,官方说好,民间却不一定叫座。所以,才有金杯银杯与口碑之说。但究竟是官方的好,还是民间的好,一直以来也很难
期刊
补品,百度文库解释说,是指滋补身体的食品或药物。是补充人体所缺乏的营养物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症之物品。一些有问题的高中生是思想上缺乏营养物质,导致抵抗错误思想及行为的能力下降,如果我们帮助他们补充所必须的思想元素,他们就会慢慢健康起来,就会增强他们抵制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及家庭共同消除他们思想上的虚弱症,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主要的教育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怎样增进学生
期刊
6月5日,2017届高考的前2天,高三学生在校的最后夜自修适逢生物学科辅导,晚上9:40结束,看着学生整理资料忙碌的身影,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下这样一段话:高考在即,此刻的你们也许兴奋,也许害怕,但都不愿时光偷偷溜走。高考不是决定人生的考试,它只是一场公平的考试,是可以靠实力来证明自己的考试。三年里,你们经历了青春、遗憾、喜乐、成长;三年后,你们剑未佩妥,转眼便是江湖,愿你们合上笔盖的刹那,有着侠客
期刊
2017年5月5日至5月7日,大学同学欢聚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音乐学院,共同庆贺我们入学40周年。南师大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她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她悠久的历史,更在于她在每一个南师人心中都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在这里和亲爱的同学、亲爱的老师们相聚,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又回到了青春年华!这次聚会又见到了我的恩师、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沈正陆先生。沈老师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