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哥”李相岑的公益坚守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個头不高,衣着朴素,黝黑的脸上透着纯朴。初见李相岑,真的很难把他和满柜子的奖杯、奖章联系在一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优秀志愿者……这些荣誉是这位“好大哥”用行动和坚守完美诠释“新时代活雷锋”的褒奖。

一天不做公益就浑身难受


  今年68岁的李相岑和别人不太一样,学雷锋、做公益就是他的生活。“做好事”这件事已经深深渗进了他的骨子里,“一天不做公益就浑身难受”。
  以前在老家,村里没钱,他自掏腰包为村民打了一口水井,花了5000元;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他捐款31997.71元;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大洪水,他捐款5000元;进城后,他常常带着孩子们上街,修补道路、擦拭护栏、清除小广告……
  2000年,南阳市卧龙区文明办接到一个神秘电话,是一个受过李相岑资助的大学生打来的,“好人”李相岑于是被发现,并在当年被评为“南阳市十佳文明市民”。从那之后,李相岑在学雷锋这条路上,走得更快了。
  2002年7月,李相岑发起成立了一个学雷锋小组,不满一年,小组就发展到近千人,变身为学雷锋志愿团。2003年10月,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至今,协会已拥有团体会员100多个,个人会员3万多人,组织公益活动上千次。
  劳动节,他们为一线环卫工人免费照相、理发、体检,提供爱心早餐;儿童节,带队到南阳市社会福利院慰问捐款;每年8月,大爱南阳·金秋助学,帮助贫困大学生;协会还发起了保护白河生态环境公益活动,李相岑的腿受伤了,打着绷带仍在坚持……
  李相岑说:“我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从小就想要像雷锋那样,一辈子做好事当好人。”

全家19人都是“公益达人”


  家人是李相岑强大的后盾,他们不仅全力支持李相岑做公益,还被带动着一起投身公益,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梅园是南阳市中心城区的一个游园。2001年,李相岑看到在园内休闲的市民很多,但里面却很脏,便主动找到有关部门,“认养”了这个游园。
  建厕所、安水电、修地坪、种花植树、装灯箱、建造雷锋像,先后花费十几万元。一家人也跟着忙个不停,李相岑的妻子、妹妹每天天不亮就到园内打扫卫生,老父亲不辞辛苦坐着长途车去买树苗回来种……这一养就是8年。如今,“梅园”早已从一个脏乱差的小游园,变成四季常青、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李相岑家是一个四世同堂有着19口人的大家庭,兄弟几个一直生活在一起,鲜有矛盾。全家经常一起出动,修补道路、清修护栏、铲除小广告,上到近90岁的老父亲,下到几岁的小孙子,都不甘落后。“我老父亲,别看年纪大,做公益可积极。参加植树节,5点就起床。现在还每天坚持捡拾乱丢的烟头,每天捡够500个才回家。”
  为了把更多的钱攒下来,用于做公益慈善,全家人都很节俭,不抽烟不喝酒,更少出去游玩。侄子李瑞营早在协会创建初期就被李相岑拉进来做“免费劳动力”,他说:“叔叔带领全家人一心向善,乐于奉献。虽然清贫了点,却一直和睦温馨,我们很自豪。”

钱都花在了公益上


  “钱都花在了做公益上。每次回家,口袋比脸还干净,这么多年,不但没给家拿回钱,还全都贴出去了。”面对妻子的“控诉”,李相岑咧嘴笑笑,“从2000年我就把建筑生意停了,从那之后就专心做公益,花了多少钱没仔细算过,差不多120多万吧,反正以前挣的钱都花完了。”
  1986年李相岑来到南阳当“包工头”,十多年间也攒下了几十万积蓄,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有钱人”,1995年就花6万元买了房子。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记者走进李相岑的家,眼前的落差是如此之大:20多年前的老式彩电、掉漆的木头桌椅、旧衣服做成的拖把……
  记者不经意间又看到了李相岑身上的那件衣服,一件旧得泛白的皮夹克,李相岑见状,也尴尬地笑笑,“好几年的衣服了,拉链这块本来也是黑色的,后来掉皮,就成了浅灰,不过看着颜色还挺配,还能再穿几年。”
  “图啥呢?”这句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记者觉得面对眼前这位“好大哥”,这个问题有点多余,就像“人为什么要睡觉”一样,即使不问,记者也有了答案:做公益就是李相岑的一种本能,他一心向善,别无所求。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要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把雷锋精神世世代代传扬下去”。胡承山同志编撰的《新时代向雷锋学什么》一书,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度,集中阐释了习总书记关于学习传承雷锋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学习雷锋活动与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为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不断把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提供了一本富有鲜明时代
期刊
“我们闽南有句很出名的话,叫爱拼才会赢。拼什么,不仅是拼勤劳、拼智慧,更重要的是拼诚信、拼口碑。”蔡金钗——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靠着这股子拼劲儿,诚信经营25年,把一个小食品厂打造成年缴税上亿元,创造数万就业岗位的健康食品领军企业。  作为2020年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命名并向全社会公布的全国仅有的9名个人“诚信之星”得主,蔡金钗显得内敛低调,记者来到他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的盼盼食品集团
期刊
十年能让一个婴儿拥有意识,学会生活技能,肩膀上有了责任;十年也能让一所曾经被洪水冲垮的小学,蜕变成英姿飒爽的少年军校。9月,这座学校——河渠希望小学少年军校,迎来了建校10周年隆重庆典。  庆典活动庄严热烈,宾朋满座。众人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少年军校的引路人贾雪阳将军。这位71岁的老将军,生长于军人家庭,红色文化滋润他的心灵并塑造了他的品格,爱祖国、回报家乡成为他一生的信念。
期刊
“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5月11日下午,国家电网嘉兴供电公司传承弘扬“红船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十二项服务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嘉兴举行。这里是全国首支以“红船”命名的共产党员电力服务队的诞生地。展馆里,一段段文字述说着他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一幅幅图片记录着他们忠诚为民、服务人民的感人瞬间,一段段视频再现了他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不凡历程。  从最初的10人发展到目前的9528人,
期刊
一位将军的泣血遗作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初心党课,这是一名老党员献给党的百岁生日的特殊礼物,这是一位将军的泣血遗作。  2020年11月10日,上海警备区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本刊副总编辑程关生将军,因就诊时头孢过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以这种大家无法接受的方式永远离开了我们。  令人动容的是,将军病房的桌子上摆着一篇党课稿,里面留下了他用红笔圈改的笔记,临上手术台前,他还在做精心的修改打磨。  这篇
期刊
5月22日,一颗医学界的巨星陨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在上海病逝,享年99岁。26日,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他的遗体覆盖着鲜红的党旗。人们鞠躬悼念,献上鲜花,追思缅怀吴老。  吴孟超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完成我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翻译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创造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
期刊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厚积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全社会的道德标杆、精神标识、文明标记。新时代,雷锋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活力,越来越显示出引领文明风尚、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10月17日,是我国第7个国家扶贫日,2020年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打赢深度贫困
期刊
大家都叫他“勇哥”,一是因为亲切,二是因为他靠谱,有大哥范儿,不管什么难事总有办法解决。他就是武汉暴发疫情之后,被称为“最美快递小哥”“凡人英雄”“生命摆渡人”的汪勇。  勇哥刚下飞机就赶到约定的地点。记者面前的他,一身工作服,普通的和我们见过的顺丰快递小哥没有任何区别。“作为一名普通快递员,那些人为什么信任你?”面对记者的提问,勇哥平静地说:“我只需要告诉他们我是谁,我干了什么。”“要是医护这条
期刊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3月6日晚,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五星街道印汽社区党委和盐城市世华公益志愿者服务队联合举办“百年党史我来讲”活动,全国第五批岗位学雷锋标兵、盐城市中医诊所负责人吴登清应邀主讲。  近来,吴登清受邀到多家公益组织和基层社区义务宣讲党史,交流学雷锋的体会。“我虽然是残疾人,但我能从痛苦与迷茫中走出来,立足本
期刊
中信银行沈阳分行建行二十余年来,始终坚定“做一个有‘大爱’的国有金融企业”信念,将“中信温度”融入客户服务、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之中,为客户守护温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做时代强音的传播者。肩负新使命,紧跟新步伐,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坚持“打造客户首选财富管理主办行”理念,依托中信集团综合金融优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