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手机的竖屏工业设计让人们习惯了竖向的观看方式,加之近些年短视频的大热,让竖屏视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力,也吸引了品牌商邀请知名导演拍摄竖屏短片。竖屏短片由于受到画幅限制,横向表现力弱,其场景设定和物件细节以及人物刻画都进行了纵向匹配,并且竖屏对于人物的刻画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更好的增强观众带入感;同时用分割构图形成“框中框”的方式来表现横向运动主体,丰富竖屏短片的场面调度。随着未来智能终端形态的变革以及VR技术的普及,竖屏短片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关键词:竖屏短片 视觉呈现 移动终端 短视频
一 竖屏视频成移动端观看新趋势
随着短视频APP的火爆,竖屏觀看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根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势头明显,2020年已超7亿人,预计2021年增至8.09亿人。国外如Facebook、Snapchat、华盛顿邮报等社交平台也推出了竖屏短视频功能和应用。短视频市场的火爆也让更多专业视频生产者加入到竖屏视频的创作中来,其中不乏知名导演如张艺谋、蔡成杰联名品牌商拍摄的竖屏微电影广告,这让竖屏视频的制作水平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对传统横屏观看方式的一种颠覆,这些专业制作的竖屏短片在画框比例被改变之后,其视觉呈现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如何突破画框比例限制带来的一些不足,寻找到符合竖屏特征的影像表达方式?这些问题都值得被探讨。
二 竖屏短片的“纵向”视觉呈现
有研究显示,人类的单眼水平视野范围(160°)要高于双眼的垂直视野范围(130°?140°)。这种比例所带来的好处就是模拟人眼的视野范围,给观众带来观看的沉浸感,并且利于表现场景以及环境等水平展开的画面。电视以及PC端显示器的屏幕也大都延续着主流的16:9横纵比。智能手机的竖屏在更加适应人手握持感和交互性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观看画框的习惯,也自然影响到了人们观看视频的习惯。
1.纵向空间的匹配与人物表现力强化
竖屏的画幅决定了画面在纵向上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更好的发挥画幅纵向延伸的
特性。《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使用iPhone11 Pro拍摄了一部名为《替身》的竖屏短片,其中的场景设定和物件细节以及人物刻画大都呈纵向分布。场景中如笔直的摩天大厦、楼梯上下层、狭窄的岩洞等都非常巧妙地把垂直高度感传达给观众;导演甚至刻意将物件和人物构图呈竖直分布来适配竖屏构图的审美统一,如垂直的话筒和场记板,片场工作人员垂直站立的俯拍等。竖屏刻画人物有着先天的优势,人类的身体比例符合竖屏的长宽比,甚至人脸的五官也大体呈现出纵向分布的特点,在短片中致敬约翰福特电影西部牛仔的段落,为了凸显牛仔形象的威猛,就采用了人物竖直站立的全景构图,为了拓展纵向空间,查泽雷又通过阴影让人物“一分为二”的朝着纵向延伸。有观点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竖屏自拍让观众有了跨越时空局限的“自我展示”与“自我凝视”能力,作为信息沟通的一种形式,竖屏在对人的凸显和环境的隔离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使人的眼睛聚焦其中心,由此具备撩拨情绪和营造幽闭场景的独特优势。
2.分割构图形成横向动感与扩展画内空间
竖屏画面对于横向运动的表现乏力,竖屏创作者们便另辟蹊径,用分割构图形成“框中框”的画面来表现横向运动主体。例如在《替身》中的天台追逐戏,导演用了大远景镜头,大厦约占据整个画面的3/4,三个人物在画面中占比极小,但是仍然能够看到他们从左至右奔跑追逐的动作,表现出了情节的紧张节奏。如果将大厦以上的构图单独分开,就会发现整个画面构图与当下流行的变形宽银幕比例2.35:1比较接近,这样就巧妙的在竖屏中展现了横向运动的主体。还有岩洞探险的段落中,导演借助前景道具使画面上下被岩壁遮挡,配合灯光营造的昏暗氛围,在中部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横向通道,演员在其中进行横向移动,用遮挡物作为画框边缘形成横屏观感,与天台追逐戏异曲同工。
竖屏画面在纵深上不利于同时表现多主体,借助画面中的物体进行分割构图可以弥补单一镜头切换所带来的重复感,充分利用好竖向的画面空间。在张艺谋拍摄的竖屏微电影《遇见你》中,借助火车床铺形成了一个“物理分割线”,围绕符合竖屏特点的上、下构图方式,利用卧铺车厢窄高的特点,用“升镜头”在完整呈现同一空间内三个人物活动的同时,也起到后期分屏特效的作用。
三 终端革新与竖屏短片发展前景
竖屏视频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使用习惯的影响,随着短视频受众的急剧膨胀,让人们看到了竖屏视频带来的影响力,进而出现了专业视频制作团队拍摄竖屏短片的现象。不难看出,这些画面精美、制作精良的竖屏短片均以“软广告”的形式为品牌做出了宣传,英国学者朱迪思·威廉森在《解码广告》一书中提出,广告的功能在于通过召唤消费者创造意义,进行消费行为。《替身》、《悟空》的宣传点在于使用了iPhone11 pro和HUAWEIP30 pro进行拍摄,通过专业团队的拍摄制作,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影像能力;张艺谋拍摄的四部竖屏微电影选择温情贺岁为主题,为BUICK汽车品牌进行宣传,在年节这一重要时段用温情故事感动受众,进而产生品牌认同感。周逵、金鹿雅认为,竖屏视频更符合年轻受众的审美喜好,可以带给用户沉浸式体验,进而大大提高广告转化率。
竖屏视频的观看习惯既然源于手机屏幕比例的工业设计,随着移动终端形态的改变甚至革新,竖屏视频还能否继续流行尚未可知。折叠屏手机经过几年的市场沉淀,价格降至万元以下。折叠屏展开甚至能够达到8英寸大小,屏幕比例也可以达到4:3,在未来折叠屏将进一步普及的趋势下,竖屏短片的发展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以及主打沉浸体验的VR设备,在未来都可能对人们的视觉观赏习惯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 结语
竖屏短视频的火热悄然改变着人们观看视频的习惯,竖屏短片从UGC到PGC,专业导演团队通过对故事、场景、角色等各环节严格把关,在视听呈现上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创作实践,为观众呈现了专属竖屏短片的视觉美感。作为对传统横屏观看方式的一种颠覆,竖屏短片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在主流竖屏形态流行的当下,竖屏观看方式仍将长时间存在。竖屏短片还需要更多的创作者加入,对竖屏视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使之成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兼具经济价值和审美指向的新的艺术形态。
参考文献:
[1]程前,赵振宇:《竖屏剧的视觉美学及其局限性探究》,《中国电视》,2021年第1期,14-18页。.
[2]马广军:《竖屏的起源、优势、特征与挑战》,《视听界》,2019年第1期,63-66页。
[3]JWilliamson.DecodingAdvertisements:IdeologyandMeaninginAdvertising.London:MarionBoyars,1978,pp.11-14
[4]周逵,金鹿雅:《竖屏时代的来临:融媒体短视频类型前沿和趋势研究》,《电视研究》,2018年第6期, 第11—14页。
[5]刘丹:《视觉语法视域下竖屏微电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构建 ——以华为广告《悟空》为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第154-160页。
[6]文卫华,林小平:《竖屏视频的审美特征与创作趋向》,《中国电视》,2021年第1期,第9-13页。
关键词:竖屏短片 视觉呈现 移动终端 短视频
一 竖屏视频成移动端观看新趋势
随着短视频APP的火爆,竖屏觀看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根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势头明显,2020年已超7亿人,预计2021年增至8.09亿人。国外如Facebook、Snapchat、华盛顿邮报等社交平台也推出了竖屏短视频功能和应用。短视频市场的火爆也让更多专业视频生产者加入到竖屏视频的创作中来,其中不乏知名导演如张艺谋、蔡成杰联名品牌商拍摄的竖屏微电影广告,这让竖屏视频的制作水平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对传统横屏观看方式的一种颠覆,这些专业制作的竖屏短片在画框比例被改变之后,其视觉呈现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如何突破画框比例限制带来的一些不足,寻找到符合竖屏特征的影像表达方式?这些问题都值得被探讨。
二 竖屏短片的“纵向”视觉呈现
有研究显示,人类的单眼水平视野范围(160°)要高于双眼的垂直视野范围(130°?140°)。这种比例所带来的好处就是模拟人眼的视野范围,给观众带来观看的沉浸感,并且利于表现场景以及环境等水平展开的画面。电视以及PC端显示器的屏幕也大都延续着主流的16:9横纵比。智能手机的竖屏在更加适应人手握持感和交互性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观看画框的习惯,也自然影响到了人们观看视频的习惯。
1.纵向空间的匹配与人物表现力强化
竖屏的画幅决定了画面在纵向上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更好的发挥画幅纵向延伸的
特性。《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使用iPhone11 Pro拍摄了一部名为《替身》的竖屏短片,其中的场景设定和物件细节以及人物刻画大都呈纵向分布。场景中如笔直的摩天大厦、楼梯上下层、狭窄的岩洞等都非常巧妙地把垂直高度感传达给观众;导演甚至刻意将物件和人物构图呈竖直分布来适配竖屏构图的审美统一,如垂直的话筒和场记板,片场工作人员垂直站立的俯拍等。竖屏刻画人物有着先天的优势,人类的身体比例符合竖屏的长宽比,甚至人脸的五官也大体呈现出纵向分布的特点,在短片中致敬约翰福特电影西部牛仔的段落,为了凸显牛仔形象的威猛,就采用了人物竖直站立的全景构图,为了拓展纵向空间,查泽雷又通过阴影让人物“一分为二”的朝着纵向延伸。有观点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竖屏自拍让观众有了跨越时空局限的“自我展示”与“自我凝视”能力,作为信息沟通的一种形式,竖屏在对人的凸显和环境的隔离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使人的眼睛聚焦其中心,由此具备撩拨情绪和营造幽闭场景的独特优势。
2.分割构图形成横向动感与扩展画内空间
竖屏画面对于横向运动的表现乏力,竖屏创作者们便另辟蹊径,用分割构图形成“框中框”的画面来表现横向运动主体。例如在《替身》中的天台追逐戏,导演用了大远景镜头,大厦约占据整个画面的3/4,三个人物在画面中占比极小,但是仍然能够看到他们从左至右奔跑追逐的动作,表现出了情节的紧张节奏。如果将大厦以上的构图单独分开,就会发现整个画面构图与当下流行的变形宽银幕比例2.35:1比较接近,这样就巧妙的在竖屏中展现了横向运动的主体。还有岩洞探险的段落中,导演借助前景道具使画面上下被岩壁遮挡,配合灯光营造的昏暗氛围,在中部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横向通道,演员在其中进行横向移动,用遮挡物作为画框边缘形成横屏观感,与天台追逐戏异曲同工。
竖屏画面在纵深上不利于同时表现多主体,借助画面中的物体进行分割构图可以弥补单一镜头切换所带来的重复感,充分利用好竖向的画面空间。在张艺谋拍摄的竖屏微电影《遇见你》中,借助火车床铺形成了一个“物理分割线”,围绕符合竖屏特点的上、下构图方式,利用卧铺车厢窄高的特点,用“升镜头”在完整呈现同一空间内三个人物活动的同时,也起到后期分屏特效的作用。
三 终端革新与竖屏短片发展前景
竖屏视频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使用习惯的影响,随着短视频受众的急剧膨胀,让人们看到了竖屏视频带来的影响力,进而出现了专业视频制作团队拍摄竖屏短片的现象。不难看出,这些画面精美、制作精良的竖屏短片均以“软广告”的形式为品牌做出了宣传,英国学者朱迪思·威廉森在《解码广告》一书中提出,广告的功能在于通过召唤消费者创造意义,进行消费行为。《替身》、《悟空》的宣传点在于使用了iPhone11 pro和HUAWEIP30 pro进行拍摄,通过专业团队的拍摄制作,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影像能力;张艺谋拍摄的四部竖屏微电影选择温情贺岁为主题,为BUICK汽车品牌进行宣传,在年节这一重要时段用温情故事感动受众,进而产生品牌认同感。周逵、金鹿雅认为,竖屏视频更符合年轻受众的审美喜好,可以带给用户沉浸式体验,进而大大提高广告转化率。
竖屏视频的观看习惯既然源于手机屏幕比例的工业设计,随着移动终端形态的改变甚至革新,竖屏视频还能否继续流行尚未可知。折叠屏手机经过几年的市场沉淀,价格降至万元以下。折叠屏展开甚至能够达到8英寸大小,屏幕比例也可以达到4:3,在未来折叠屏将进一步普及的趋势下,竖屏短片的发展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以及主打沉浸体验的VR设备,在未来都可能对人们的视觉观赏习惯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 结语
竖屏短视频的火热悄然改变着人们观看视频的习惯,竖屏短片从UGC到PGC,专业导演团队通过对故事、场景、角色等各环节严格把关,在视听呈现上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创作实践,为观众呈现了专属竖屏短片的视觉美感。作为对传统横屏观看方式的一种颠覆,竖屏短片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在主流竖屏形态流行的当下,竖屏观看方式仍将长时间存在。竖屏短片还需要更多的创作者加入,对竖屏视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使之成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兼具经济价值和审美指向的新的艺术形态。
参考文献:
[1]程前,赵振宇:《竖屏剧的视觉美学及其局限性探究》,《中国电视》,2021年第1期,14-18页。.
[2]马广军:《竖屏的起源、优势、特征与挑战》,《视听界》,2019年第1期,63-66页。
[3]JWilliamson.DecodingAdvertisements:IdeologyandMeaninginAdvertising.London:MarionBoyars,1978,pp.11-14
[4]周逵,金鹿雅:《竖屏时代的来临:融媒体短视频类型前沿和趋势研究》,《电视研究》,2018年第6期, 第11—14页。
[5]刘丹:《视觉语法视域下竖屏微电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构建 ——以华为广告《悟空》为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第154-160页。
[6]文卫华,林小平:《竖屏视频的审美特征与创作趋向》,《中国电视》,2021年第1期,第9-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