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用“精讲”与“启发”为学生搭起由“读”到“写”的桥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读、讲、写是语文课教学的三方面。他体现了语文课教学的三部曲。它体现了语文课教学的入手与归宿的全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一篇语文的教学是从学生的读开始的,经过教师的讲解,最后落脚到使学生吸取课文中的精华,从而能模仿或创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精讲;启发; 因材施教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读、讲、写是语文课教学的三方面。他体现了语文课教学的三部曲。它体现了语文课教学的入手与归宿的全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一篇语文的教学是从学生的读开始的,经过教师的讲解,最后落脚到使学生吸取课文中的精华,从而能模仿或创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内,怎样来安排读讲写呢?我以为应当以教师的“精讲”与“启发”为桥。使学生由读到写,尽量让学生多读些,多写些。主要“精讲”怎么讲?搭桥怎么搭?这得一步一步来谈。
  先说“精讲”——这要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这就是要求教者教每一篇课文时都要一方面着眼于作者的匠心和编者的意图。只有深入备课,才能“见其心,洞察其文”才能从课文实际出发。抓住文章的重点,才能“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凡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没有什么帮助的就不必讲。学生已经懂了的就不要讲。学生应知道又不懂的是不是都要由教师来讲呢?那也不一定。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让学生读上几遍,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老师给以解答。或指导他们查阅工具书,当学生读上几遍,把不懂的地方弄懂了。这时候老师再提几个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下功夫,深入钻研下去。所以“精讲”就要这样。但要注意“精讲”不要单纯的理解为少讲,而是教者对文章重点抓的准。对学生的接收能力讲的当。
  再说“搭桥”这要从课文的实际与学生的写作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考虑。比如学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对百草园的描写后,我就让学生写《我家的菜园》要求:从春、夏、秋、冬四季任选一季为背景。学习《清贫》一课时,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述来表现记人的特点后,布置学生写了一次《你与别人辩论的经过》要求:有人物的神态、动作、对话。“搭桥”就说到这里。
  下面就结合具体课文来说说,我是怎样以“精讲”与“启发”来搭桥的——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课本语文,七(上)第七课为例,题目是《清贫》方志敏著。前面讲过备课时,要着眼于作者的匠心和编者的意图,我是这样着眼的:先弄清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介绍自己艰苦而又廉洁的革命生活,告诉同志及后人只有恪守清贫,这样的优良作风才能战胜各种困难。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并对敌人进行揭露和讽刺。来反衬革命者的高尚洁白的思想品质。
  编者的意图是:一是学习方志敏同志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高尚洁白的思想品质。二是学习本文继续一件事要把四要素弄清楚的特点。透过人物神态、动作、对话的描述。来记人叙事的特点。针对上诉情形,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第一节要侧重加强学生的读写训练,对本文的把四要素弄清楚的特点及通过人物神态动作,对话的特点。要精讲多练后者。通过以上分析,我把重点段确立在课文中的二至七自然段上。具体做法是课堂一开始:写上课题《清贫》——方志敏著。接着解题,引导学生认识清贫一词,先“贫”后“清”点出词意。然后再综合成“生活艰苦而廉洁”。
  问:本文是写谁的生活艰苦而廉洁的呢?(方志敏)
  老师说:那么方志敏的“清贫”生活是怎样在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呢?大家听我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要读重音,把有助于写作的几个重点词:“热望”、“激怒”、“猜疑”、“威吓”、“凶恶”读出。并且在黑板上写出。读完课文后,找同学回答读前提出的问题。征求同学的疑问。
  接下来进行朗读指导,把重点段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这几个表现神态的词并找出这段表示动作的词。如:(搜、摸、捏、拉……)然后在第二部分第三至七段要求学生尽可能的读出不同人物对话的语气。(对此教师进行指导,把学生读的效果差的部分重读一遍。借以形象的表明对话在人物表人记事中的作用)
  最后教师总结:通过比较大家清楚了对用神态+动作+对话表人记事的作用,可使人物形象鲜明真切。场面活灵活现,因而产生强烈的感人效果。所以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学会此法。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0-01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我国当前中职专业课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发,对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教学方法问题进行了探索,认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论述了“合作学习”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问题及积极的现实意义,指出:合作学习法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有效竞争  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
期刊
摘 要:根据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缺乏自信的主要问题,本文阐明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必要性,提出了培养英语学习自信的策略。依据美国语言学家S.D Krashen的理论,在教学中可寻找建立自信的突破点,找出学生闪光点;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关键词:学生;自信心;策略  Teaching of English culture of self-
期刊
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教师应慎重考虑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选择,并激发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积极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使儿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培养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以目标为依据,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具备民主性、开放性、参与性、多维互动性等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的模式为: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应用评价。采取以下实施策略:(一)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
期刊
摘 要:篮球运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中学生篮球运动技术也不断的向前发展。但从现代篮球的特点及实际的比赛中我们不难发现,体能因素是关系到中学生篮球运动技能能否达到高水平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在中学生篮球训练中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对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篮球运动水平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在篮球
期刊
枯燥无味的规律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但收不到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我们不如根据规律的主要内容,编成顺口溜,学生会更乐意接受。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通俗易懂的俗语,把知识点用顺口溜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了课堂内容,增添了课堂气氛与活力,绝大多数同学都易于接受且乐于接受。  我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常把顺口溜溶于其中,使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在新鲜感中重新获得求知欲望
期刊
刚接手二年级时,有一次,我问学生们:“你们觉得上一年级和二年级有什么不一样吗?”一个学生回答“二年级没有一年级好玩了。”童言一出,我心一震,陷入沉思,回想我过去的教学,课堂上的却能说会道,占用很多时间用于讲解,生怕“英雄无用武之地”,可课堂,却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发挥。于是,我决定给课堂来个“整容手术”,为二年级学生营造一
期刊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语文阅读学习情境,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一、信息技术是创设情境的平台  阅读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无论多么精心、合理,如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
期刊
批改作文、语文考试后阅卷,我愕然地看到有学生写道:“无论是宋朝的杜甫或是苏试……”、“为中华之倔起而读书——温总理为了能为祖国效力,刻苦学习,为祖国奔走”、“正如范仲淹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实在让人痛心,我想,归根结底的原因应该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要具备较强的语文听、说、读、写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