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周长。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课件、绳子、直尺、树叶、封面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蚂蚁)是谁呀?学生:蚂蚁。老师:对,它是蚂蚁点点。点点想和我们一起研究数学知识。这天天气很好。点点出去散步,他遇见了什么?(出示树叶)。学生:树叶!老师:对,点点在树叶上爬,请认真观察。(电脑演示蚂蚁点点爬树叶的边线)老师:点点刚才是怎样爬的呢?学生: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线爬,又回到这一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动一:描边线,初悟一周。
老师:你能描出点点爬的路线吗?学生:能。老师:老师一变把这片树叶变到你们的书本里了。请你打开书本45页。用彩笔描出树叶一周的边线。(学生尝试在书本上描出树叶的边线后,再让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展示。并说是怎么描的,从哪儿开始,沿着什么描,最终回到哪?)小结:老师电脑演示下图第一片树叶,一边引导学生讲一边印证:描的起点可以不同,但都沿着树叶的边线描,最终回到起点,描出的都是这片树叶的一周。(板书:一周)。
老师:(出示下图中后面三片树叶)点点看见另外三只蚂蚁也在爬树叶,看看它们是不是也爬了树叶的一周?(出示一幅学生回答一幅)老师引导学生小结:一周一定是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爬又回到起点。老师:点点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张数学书的封面。他沿着封面的边线也爬了一周。你们还能画出点点的爬行路线吗?学生:能!老师:看封面的边线是怎么样的?学生:直的。老师:我们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画得直呢?学生:尺子!学生动手描完后,叫一个同学拿上来展示并说说是怎样描的。老师电脑演示印證。
2.活动二:认识周长,建立周长的概念。
老师:你们刚才都描得很好,点点想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想知道吗?学生:想!老师:(电脑出示下图)读一读是什么秘密?老师:从点点的话,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学生: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老师: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老师:拿出你们准备的树叶,指出他们的周长。再指出练习本的周长、课桌面的周长。小结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活动三:拓展情境,辨析周长。
老师:点点还要和蜗牛一起爬其他的图形边线的一周。请你描出它们的边线并指出它们的周长。小结: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它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4.活动四:小组合作探究,测量周长。
老师:点点非常喜欢跟你们一起学习。认识了周长,点点还想知道它爬的这片树叶的周长到底是多少?怎么办呢?学生:量一量。老师:怎么测量呢?用什么工具测量?请你们小组讨论。
老师电脑出示小组讨论要求:1、选择怎样的测量工具?2、怎样测量?(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老师:哪两个同学愿意上来演示你们是怎样测量树叶的周长?两个学生到展示仪边演示边说:用软的绳子先围一圈,再拉直,再用用尺子测量。老师:谁又愿意上来演示怎样测量数学书的封面?一个学生到展示仪边演示边说:因为封面的边线是直的,用直尺测量出封面四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是封面的周长。
老师:你们想试一试吗?(想!)桌底下有个百宝袋,里面有一些工具,请你们选择所需要的工具,同桌合作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电脑出示“量一量:1、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2、合作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老师:在测量周长这个环节,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小结: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电脑演示印证)。
5.活动五:描一描,数一数,找周长。(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老师:蚂蚁点点看你们这么动脑筋想办法,它也学聪明了。(出示书本45页的三幅图: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它看到这些图形不用测量也知道他们的周长。你们知道点点是用什么方法吗?
老师边电脑演示第一幅图边说: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数图形一周的边线包含有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周长就是多少厘米。先描边线,再数格。(老师和学生一起描一描,数一数。)学生再自己用同样的方法数第二,第三幅图,展示结果。老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数”图形的周长,点点想看看谁又快又准地数出46页练一练第二题的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个别展示结果,说说方法。)
三、分享收获: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堂总结)
学情分析:“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周长。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课件、绳子、直尺、树叶、封面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蚂蚁)是谁呀?学生:蚂蚁。老师:对,它是蚂蚁点点。点点想和我们一起研究数学知识。这天天气很好。点点出去散步,他遇见了什么?(出示树叶)。学生:树叶!老师:对,点点在树叶上爬,请认真观察。(电脑演示蚂蚁点点爬树叶的边线)老师:点点刚才是怎样爬的呢?学生: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线爬,又回到这一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动一:描边线,初悟一周。
老师:你能描出点点爬的路线吗?学生:能。老师:老师一变把这片树叶变到你们的书本里了。请你打开书本45页。用彩笔描出树叶一周的边线。(学生尝试在书本上描出树叶的边线后,再让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展示。并说是怎么描的,从哪儿开始,沿着什么描,最终回到哪?)小结:老师电脑演示下图第一片树叶,一边引导学生讲一边印证:描的起点可以不同,但都沿着树叶的边线描,最终回到起点,描出的都是这片树叶的一周。(板书:一周)。
老师:(出示下图中后面三片树叶)点点看见另外三只蚂蚁也在爬树叶,看看它们是不是也爬了树叶的一周?(出示一幅学生回答一幅)老师引导学生小结:一周一定是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爬又回到起点。老师:点点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张数学书的封面。他沿着封面的边线也爬了一周。你们还能画出点点的爬行路线吗?学生:能!老师:看封面的边线是怎么样的?学生:直的。老师:我们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画得直呢?学生:尺子!学生动手描完后,叫一个同学拿上来展示并说说是怎样描的。老师电脑演示印證。
2.活动二:认识周长,建立周长的概念。
老师:你们刚才都描得很好,点点想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想知道吗?学生:想!老师:(电脑出示下图)读一读是什么秘密?老师:从点点的话,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学生: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老师: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老师:拿出你们准备的树叶,指出他们的周长。再指出练习本的周长、课桌面的周长。小结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活动三:拓展情境,辨析周长。
老师:点点还要和蜗牛一起爬其他的图形边线的一周。请你描出它们的边线并指出它们的周长。小结: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它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4.活动四:小组合作探究,测量周长。
老师:点点非常喜欢跟你们一起学习。认识了周长,点点还想知道它爬的这片树叶的周长到底是多少?怎么办呢?学生:量一量。老师:怎么测量呢?用什么工具测量?请你们小组讨论。
老师电脑出示小组讨论要求:1、选择怎样的测量工具?2、怎样测量?(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老师:哪两个同学愿意上来演示你们是怎样测量树叶的周长?两个学生到展示仪边演示边说:用软的绳子先围一圈,再拉直,再用用尺子测量。老师:谁又愿意上来演示怎样测量数学书的封面?一个学生到展示仪边演示边说:因为封面的边线是直的,用直尺测量出封面四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是封面的周长。
老师:你们想试一试吗?(想!)桌底下有个百宝袋,里面有一些工具,请你们选择所需要的工具,同桌合作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电脑出示“量一量:1、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2、合作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老师:在测量周长这个环节,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小结: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电脑演示印证)。
5.活动五:描一描,数一数,找周长。(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老师:蚂蚁点点看你们这么动脑筋想办法,它也学聪明了。(出示书本45页的三幅图: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它看到这些图形不用测量也知道他们的周长。你们知道点点是用什么方法吗?
老师边电脑演示第一幅图边说: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数图形一周的边线包含有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周长就是多少厘米。先描边线,再数格。(老师和学生一起描一描,数一数。)学生再自己用同样的方法数第二,第三幅图,展示结果。老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数”图形的周长,点点想看看谁又快又准地数出46页练一练第二题的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个别展示结果,说说方法。)
三、分享收获: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