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作为学生拓宽视野、积累知识的重要渠道,是课内阅读的重要延伸。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才能获得大量的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课外阅读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但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是空白。本实验是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的一个板块,实验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主要从“让课内阅读的‘示读’作用充分发挥”“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因材施教’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向”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通过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示读”作用;阅读习惯;因材施教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延伸,首先便是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增强语感,扩大积累,提高写作能力;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培养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锻铸民族精神的脊梁。就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其中的第四学段(7~9年级)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名著二至三部。学生从课内有限的阅读向课外延伸,通过大量的、无限的阅读,学会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语文教学;走出狭窄的课堂天地,融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吸收养料,培养自己吸收文化并灵活运用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教、学、做是一件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如何在“教”的方面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授之以“学的方法”,使课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肤浅见解。
一、充分发挥课内阅读的“示读”作用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可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课堂教学开始,以课内篇目为“例子”,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去赏析课外文章,进而巩固课堂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一种搜集、筛选、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是读者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彰显自己的个性,从阅读中自行发现,进而激发自己的兴趣,并投入情感。以阅读学的理论为指导,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好以下两方面,使课内阅读发挥其“示读”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进入主动阅读状态。根据课文不同内容,可运用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主动进入课文的境界中,通过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自由、广泛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自学能力。这样的课,可以叫“示读课”,目的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作示范、教方法。
一般情况下,朗读课文、认字辨词、分析句子、讲解结构等教学活动,都由学生去做;借助工具书,参考注释,课文中的一般性问题都能解决。在“讲”“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的一般方法,懂得如何整体感知,把握思路;如何抓文体特征,顺“藤”摘“瓜”;如何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归纳中心;如何欣赏优美语句与形象;如何比较阅读,等等。例如,我在讲《安塞腰鼓》时,引导学生认识归纳出散文“形散神不散”“构思精巧、意境深邃、感情充沛、语言优美”“凭借丰富的联想表现中心思想”等特征,进而让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注意找出文章的线索,看看文章是如何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采集广泛的题材内容,从而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的,以达到“学这篇课文是为了能够学更多的课文”的目的。学生有了“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便容易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古人对此早有论述,并亲身践行。陶渊明常常精读原文,并与朋友切磋琢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苏东坡更以深入探讨、反复研究为樂事:“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寄固安孺茶》)探究由“疑”开始,“疑”可以促进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阅读状态具备了“问题驱动”的条件。“探究式”学习方法,大力提倡学生“生疑”,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于无疑处出疑,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问题,在质疑和解疑中进行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探究式学习方法着重于学生能提出几个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学习的风格。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自然延伸,便是学生为“释疑”而自觉地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我在讲授《出师表》时,通过“诱疑”,使得学生的问题颇有新意:既然“表”是臣子向君主提出的请求和愿望,为什么文中却用了“宜”“不宜”这样有告诫意味的字眼?文中向后主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为何只是“荐贤”而不指出哪些是小人?文章开头讲“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七段又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是否矛盾?……探究这些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促使学生的阅读自觉地向课外延伸。有的学生看了“阅读提示”中陆游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便去探究这两句诗的出处,知道了《书愤》;有的学生从表文的“至情至切”,进而产生了对有关诸葛亮故事的兴趣;还有的学生把文中的三条建议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发了“民主”“法制”的新话题,诱发了新的阅读兴趣。可见,“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爱好和善于读书,并取得了理想的课外阅读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课内阅读的示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抓好课内阅读才能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能力。所以课外阅读必须立足于课内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二、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学习能让人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就初中生而言,如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会促进其表达水平的提高。叶圣陶先生在他的《略谈学习国文》中就特别强调学习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培养,前提是激发阅读的兴趣,这主要在课内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但是,良好阅读习惯是否真正形成,是否得到巩固,还要靠课外阅读完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经常阅读书报,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多问与独立阅读有机结合等。有人说:“游手好闲地读书,等于游手好闲。”如果泛泛而读,“一日观尽长安花”,阅读就鲜有收获。阅读时不只是用眼睛看,更要动脑、动手。“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一般人不能达到“固有所览辄省记”的程度,因而必须一笔在手,或圈点,或批注,或摘录,或抒写感悟。这种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时一刻就能完成,教师要勤于指点。我平时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反复灌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笔不离手,“相时而动”。第二,常向学生传导现代创新型阅读理念,如“创造性阅读”“阅读中的多层面追求”“阅读主体与客体的对话”等,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的快乐。第三,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多角度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活动一般安排在课前三至五分钟进行,在每个学月再安排一节综合课,主要形式有“美文朗诵比赛”“我与 (某位作家、名人)对话”“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时文导读”“名作推介”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从中反馈出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课外阅读的强化指导。第四,设立阅读小组、图书角,让学生学会合作阅读,展开讨论,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同时学会剪贴、摘抄,做好读书笔记。
创造条件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把“因材施教”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向
茫茫书海,何方是岸?这是大多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书籍的选择,另一方面是阅读的数量。漫无目的地阅读,徒费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因不良书刊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知识能力基础,最大限度地照顾学生个体的特殊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欢乐。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达到“开卷有益”的目的,教师就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减少阅读中的困难,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阅读与欣赏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主动寻找阅读的乐趣。对此,教师应因材施教地给予指导,让学生有序、有理地读书。“你最好尽能选些能震撼你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于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亚瑟·李《高贵的作品激荡心灵》)“新课标”推荐的书目以文学名著为主,教师可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水平进行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初中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让学生阅读有关修身、齐家、治国方面的书籍,进行文学熏陶;结合教材的编排,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爱的教育》等;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可以让他们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哈利波特》或《读者文摘》中的一些时文,还可以推荐有关时政、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环境问题、开发西部等类型的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鼓励“积极兴趣”,纠正“消极兴趣”。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有的喜欢科技读物,学生往往能从喜欢阅读的读物中,种下某种兴趣的种子,甚至可能成为终生的事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选择有益的读物。
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如有的学生阅读时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而不注重文字表达;有的学生只是走马观花,而不动笔做笔记。教师对此应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笔记簿,做到随读随记,将课内和课外作品中精彩的、优美的文句、名言、警句等记录下来,并进一步学写读书心得。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出现同一个问题,则可以给全体学生作课外阅读专题指导。如针对学生不愿做读书笔记、不会写读书笔记的问题,可以进行相关的指导。总之,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外读什么书、进度如何,做到心中有数、指导有方,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课外閱读指导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要使其获得良好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陶先生提出了终生教育的主张,要求人们活到老学到老。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形成终身学习的目标,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建议,以生为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O63)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3]甘其勋.创造性阅读的根、茎、叶、花、果[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2).
[4]钱梦龙.语文课要实实在在教会学生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5(7).
[5]欧阳宇.中学生课外读物的优选[J].广东教育,2000(11).
[6]吴疆.俾善读书,其功至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5).
[7]余承树.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外教学研究,2010(9).
[8]亚瑟·李.高贵的作品激荡心灵[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8(5).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示读”作用;阅读习惯;因材施教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延伸,首先便是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增强语感,扩大积累,提高写作能力;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培养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锻铸民族精神的脊梁。就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其中的第四学段(7~9年级)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名著二至三部。学生从课内有限的阅读向课外延伸,通过大量的、无限的阅读,学会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语文教学;走出狭窄的课堂天地,融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吸收养料,培养自己吸收文化并灵活运用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教、学、做是一件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如何在“教”的方面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授之以“学的方法”,使课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肤浅见解。
一、充分发挥课内阅读的“示读”作用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可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课堂教学开始,以课内篇目为“例子”,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去赏析课外文章,进而巩固课堂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一种搜集、筛选、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是读者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彰显自己的个性,从阅读中自行发现,进而激发自己的兴趣,并投入情感。以阅读学的理论为指导,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好以下两方面,使课内阅读发挥其“示读”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进入主动阅读状态。根据课文不同内容,可运用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主动进入课文的境界中,通过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自由、广泛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自学能力。这样的课,可以叫“示读课”,目的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作示范、教方法。
一般情况下,朗读课文、认字辨词、分析句子、讲解结构等教学活动,都由学生去做;借助工具书,参考注释,课文中的一般性问题都能解决。在“讲”“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的一般方法,懂得如何整体感知,把握思路;如何抓文体特征,顺“藤”摘“瓜”;如何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归纳中心;如何欣赏优美语句与形象;如何比较阅读,等等。例如,我在讲《安塞腰鼓》时,引导学生认识归纳出散文“形散神不散”“构思精巧、意境深邃、感情充沛、语言优美”“凭借丰富的联想表现中心思想”等特征,进而让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注意找出文章的线索,看看文章是如何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采集广泛的题材内容,从而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的,以达到“学这篇课文是为了能够学更多的课文”的目的。学生有了“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便容易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古人对此早有论述,并亲身践行。陶渊明常常精读原文,并与朋友切磋琢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苏东坡更以深入探讨、反复研究为樂事:“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寄固安孺茶》)探究由“疑”开始,“疑”可以促进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阅读状态具备了“问题驱动”的条件。“探究式”学习方法,大力提倡学生“生疑”,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于无疑处出疑,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问题,在质疑和解疑中进行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探究式学习方法着重于学生能提出几个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学习的风格。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自然延伸,便是学生为“释疑”而自觉地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我在讲授《出师表》时,通过“诱疑”,使得学生的问题颇有新意:既然“表”是臣子向君主提出的请求和愿望,为什么文中却用了“宜”“不宜”这样有告诫意味的字眼?文中向后主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为何只是“荐贤”而不指出哪些是小人?文章开头讲“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七段又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是否矛盾?……探究这些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促使学生的阅读自觉地向课外延伸。有的学生看了“阅读提示”中陆游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便去探究这两句诗的出处,知道了《书愤》;有的学生从表文的“至情至切”,进而产生了对有关诸葛亮故事的兴趣;还有的学生把文中的三条建议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发了“民主”“法制”的新话题,诱发了新的阅读兴趣。可见,“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爱好和善于读书,并取得了理想的课外阅读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课内阅读的示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抓好课内阅读才能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能力。所以课外阅读必须立足于课内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二、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学习能让人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就初中生而言,如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会促进其表达水平的提高。叶圣陶先生在他的《略谈学习国文》中就特别强调学习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培养,前提是激发阅读的兴趣,这主要在课内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但是,良好阅读习惯是否真正形成,是否得到巩固,还要靠课外阅读完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经常阅读书报,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多问与独立阅读有机结合等。有人说:“游手好闲地读书,等于游手好闲。”如果泛泛而读,“一日观尽长安花”,阅读就鲜有收获。阅读时不只是用眼睛看,更要动脑、动手。“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一般人不能达到“固有所览辄省记”的程度,因而必须一笔在手,或圈点,或批注,或摘录,或抒写感悟。这种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时一刻就能完成,教师要勤于指点。我平时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反复灌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笔不离手,“相时而动”。第二,常向学生传导现代创新型阅读理念,如“创造性阅读”“阅读中的多层面追求”“阅读主体与客体的对话”等,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的快乐。第三,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多角度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活动一般安排在课前三至五分钟进行,在每个学月再安排一节综合课,主要形式有“美文朗诵比赛”“我与 (某位作家、名人)对话”“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时文导读”“名作推介”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从中反馈出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课外阅读的强化指导。第四,设立阅读小组、图书角,让学生学会合作阅读,展开讨论,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同时学会剪贴、摘抄,做好读书笔记。
创造条件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把“因材施教”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向
茫茫书海,何方是岸?这是大多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书籍的选择,另一方面是阅读的数量。漫无目的地阅读,徒费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因不良书刊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知识能力基础,最大限度地照顾学生个体的特殊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欢乐。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达到“开卷有益”的目的,教师就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减少阅读中的困难,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阅读与欣赏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主动寻找阅读的乐趣。对此,教师应因材施教地给予指导,让学生有序、有理地读书。“你最好尽能选些能震撼你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于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亚瑟·李《高贵的作品激荡心灵》)“新课标”推荐的书目以文学名著为主,教师可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水平进行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初中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让学生阅读有关修身、齐家、治国方面的书籍,进行文学熏陶;结合教材的编排,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爱的教育》等;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可以让他们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哈利波特》或《读者文摘》中的一些时文,还可以推荐有关时政、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环境问题、开发西部等类型的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鼓励“积极兴趣”,纠正“消极兴趣”。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有的喜欢科技读物,学生往往能从喜欢阅读的读物中,种下某种兴趣的种子,甚至可能成为终生的事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选择有益的读物。
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如有的学生阅读时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而不注重文字表达;有的学生只是走马观花,而不动笔做笔记。教师对此应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笔记簿,做到随读随记,将课内和课外作品中精彩的、优美的文句、名言、警句等记录下来,并进一步学写读书心得。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出现同一个问题,则可以给全体学生作课外阅读专题指导。如针对学生不愿做读书笔记、不会写读书笔记的问题,可以进行相关的指导。总之,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外读什么书、进度如何,做到心中有数、指导有方,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课外閱读指导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要使其获得良好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陶先生提出了终生教育的主张,要求人们活到老学到老。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形成终身学习的目标,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建议,以生为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O63)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3]甘其勋.创造性阅读的根、茎、叶、花、果[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2).
[4]钱梦龙.语文课要实实在在教会学生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5(7).
[5]欧阳宇.中学生课外读物的优选[J].广东教育,2000(11).
[6]吴疆.俾善读书,其功至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5).
[7]余承树.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外教学研究,2010(9).
[8]亚瑟·李.高贵的作品激荡心灵[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