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涵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寫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7年江苏扬州市中考作文题)
老家的人都爱吃咸肉,不,简直是到了“嗜好”的地步。种了地回来,男人们往长条椅上一坐,粗声喝道:“弄碗咸肉来!”不等他吵完,女人们早就端出饭菜来,红黑色的咸肉和青绿色的蒜苗儿一起盛在大瓷碗里,红绿相映,的确让人胃口大开。大姑父有一次一口气吞下半碗肉,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但我不然,在吃这个方面,我随我妈,咸肉,我是很少碰的。也正因为如此,每当过年家家户户都“买肉买盐准备过年”的时候,我家依旧是鲜肉唱主角。
搬到城里上学后,家里亲戚就都忙着把咸肉送过来了,两根两米长的木棍,也都派上了用场,上头挂满了猪的各个部位:小姑送来的“后座子”,大姨送来的“蹄骨旁 ”……
送得最多的是小姨。她家并不宽裕,老父亲中风在床,又要翻盖、装修房子,这一切把小姨与姨父忙得像是木头人。外婆见到妈总是说:“你和生荣 (我舅)要多帮帮小丫头呢!”
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这些咸肉我们天天吃也得吃两个月,何况我又总咕咕唧唧不肯吃的。青菜炒咸肉,我只捣鼓捣鼓青菜,然后筷子一放,就回房睡觉去了。面对我的消极反抗,妈妈只好叹了口气,又去同小姨通电话,倾听她诉说了。
三月桐,花似雪,在梦幻的枝头,开满了白的和粉紫的花。春,又到了。紧随而来的又是咸肉。我也长大了,明了事理。看着那一排排的咸肉,我知道,那都是关爱与亲情哟!
姨父又找了份工作,小姨也开了小卖部,生活终于滋润起来了,泪水不再,只有满心的欢畅。我心甘情愿地吃了两个月咸肉,因为从这里咀嚼出了亲情的味道。
原来咸肉也是如此美味啊!
【简评】
这篇作文是个特例。作者的书写不漂亮,甚至可以说有点糟糕,但本文有两点很“厉害”。一是氤氲在文字里的浓郁的生活气息、芬芳的乡土味道,让人陶醉,慢慢“扒”字,稍微受点罪,但似乎也变成了愉悦的梳理。文字背后表现的其实是作者对生活敏感而细微的体察,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爱。二是高妙的叙述技巧,无论是转折、过渡,还是推进、呼应,都很从容自然,不生硬,不做作。
(周国安/评荐)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寫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7年江苏扬州市中考作文题)
老家的人都爱吃咸肉,不,简直是到了“嗜好”的地步。种了地回来,男人们往长条椅上一坐,粗声喝道:“弄碗咸肉来!”不等他吵完,女人们早就端出饭菜来,红黑色的咸肉和青绿色的蒜苗儿一起盛在大瓷碗里,红绿相映,的确让人胃口大开。大姑父有一次一口气吞下半碗肉,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但我不然,在吃这个方面,我随我妈,咸肉,我是很少碰的。也正因为如此,每当过年家家户户都“买肉买盐准备过年”的时候,我家依旧是鲜肉唱主角。
搬到城里上学后,家里亲戚就都忙着把咸肉送过来了,两根两米长的木棍,也都派上了用场,上头挂满了猪的各个部位:小姑送来的“后座子”,大姨送来的“蹄骨旁 ”……
送得最多的是小姨。她家并不宽裕,老父亲中风在床,又要翻盖、装修房子,这一切把小姨与姨父忙得像是木头人。外婆见到妈总是说:“你和生荣 (我舅)要多帮帮小丫头呢!”
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这些咸肉我们天天吃也得吃两个月,何况我又总咕咕唧唧不肯吃的。青菜炒咸肉,我只捣鼓捣鼓青菜,然后筷子一放,就回房睡觉去了。面对我的消极反抗,妈妈只好叹了口气,又去同小姨通电话,倾听她诉说了。
三月桐,花似雪,在梦幻的枝头,开满了白的和粉紫的花。春,又到了。紧随而来的又是咸肉。我也长大了,明了事理。看着那一排排的咸肉,我知道,那都是关爱与亲情哟!
姨父又找了份工作,小姨也开了小卖部,生活终于滋润起来了,泪水不再,只有满心的欢畅。我心甘情愿地吃了两个月咸肉,因为从这里咀嚼出了亲情的味道。
原来咸肉也是如此美味啊!
【简评】
这篇作文是个特例。作者的书写不漂亮,甚至可以说有点糟糕,但本文有两点很“厉害”。一是氤氲在文字里的浓郁的生活气息、芬芳的乡土味道,让人陶醉,慢慢“扒”字,稍微受点罪,但似乎也变成了愉悦的梳理。文字背后表现的其实是作者对生活敏感而细微的体察,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爱。二是高妙的叙述技巧,无论是转折、过渡,还是推进、呼应,都很从容自然,不生硬,不做作。
(周国安/评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