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化传统手法的魅力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口气读完刘玉栋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丫头》,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久久挥之不去。这是一个从泥土里刨出来的故事,带着粗黑的生活本色,就像一块直接从灶膛里扒出来的烤红薯,有一股香气撩人的甜滋滋的本真味道。全书没有一条明显的故事主线,片断化的故事,是男孩丫头童年记忆的钩沉,既然能被从记忆深处打捞出来,自然是在作者心中最深刻、最闪光、最有分量的东西。全书十六章,一章一个故事,一章刻画一个重点人物,在结构上看似散淡,但形散神不散,就像我们看《清明上河图》,一步一景,由点到面,非常典型地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山东农村的生活图景。同时也如一颗颗珠贝,串起了一个男孩子的成长轨迹,让我们看到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男孩,怎样通过生活的历练,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最可贵的是,作者娴熟地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典型化传统创作手法的魅力。
  魅力之一来自于真实。前苏联文学艺术理论大师别林斯基说:“艺术是真实的表现,而只有现实才是至高无上的真实。”他对果戈里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大加赞赏,说“他对生活既不阿谀,也不毁谤,他愿意把里面所包含的一切美的、人性的东西展露出来,但同时也不隐蔽丑恶,在前后两种情况下,他都极度忠实于生活”。
  不是有意要把作者与果戈里并举,而是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就浮现出别林斯基上述这段话,实在是因为作者在忠实于生活、真实地再现生活这一点上,与文学大师有异曲同工之妙。真实应该是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毋庸置疑,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的真实就没有艺术的真实。而生活的真实来自长期的观察与积累,可是我们已经许久不强调深入生活了。似乎只要有华丽的辞藻,就能妙笔生花,就能掩饰内容的苍白与情感的荒芜与贫瘠。其实不然,从动漫中滋生出的故事,就像先天不足的婴儿;临摹西方经典文学,也难免画猫画虎难画骨的尴尬;如果再痴迷于“轻松文学、快乐阅读”的艺术创作理念,那就无异于郑人买履、舍本求末了。
  在这部作品里,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艺术手法的回归,并且结出了丰美的果实。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浓浓的生活气息,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在包裹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充满活力和烟火气的小村庄。冰凉沁人肺腑的空气中,仿佛听到马兰姑姑出嫁时马车吱吱扭扭、炕头暖暖烘烘、孩子们一路追跑欢叫,冷水从晾衣服的铁丝上滴滴答答地落下来———这一切的一切是那么自然亲切,仿佛触手可及。
  我们都知道真实的魅力来自细节的真实。他有洗练传神的语言表现力,白描功夫也实在了得,三笔两笔,就能将一个人、一个场景勾勒得出神入化。“闷骚”式的幽默与诙谐也为本书增色不少,用生动传神、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形容是不为过的。他没有粉饰生活,更没有拔高生活,始终牢牢把住一个视点,那就是从男孩丫头的角度看人看事、想问题,自始至终呈现出一种孩童式的纯朴真实和童稚式的幽默。比如,写姐姐和弟弟吵架,怕妈妈打她,“趁机跑出屋去,脚步零零碎碎,身子跌跌撞撞,跟一只被打晕了头的小狗似的,地上的盆子,灶台上的舀子,靠着墙的棍子,跟在她身后丁零当啷一通乱响”。再比如,写主人公隔窗看奶奶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掰树枝上的棘针,“奶奶穿着一件肥大的黑棉袄和一条厚嘟嘟的黑棉裤,笨笨地晃动着,活像一头正在够东西吃的大狗熊”;写瘸腿的父亲和滚蹄子马走在路上的滑稽相,更是形神兼备,让人忍俊不禁、乐不可支;而写爷爷怕死后被火化,自己在家里死作活作的情节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即便写到生离死别,也没有缠绵哀伤、悲悲切切、哭哭啼啼。父親收网时被拖下水淹死了,“我看到一条大黑鲤鱼从浊黄的水面一跃而起,它在空中画出一条漂亮的弧线,然后一头扎进水中,我看到水面圆形的波纹很快就被浪花抹平了。”爷爷死了,“像睡着了一样安详平静”。四眼狗被村里的打狗队打死了,我哭喊怒骂,最终还是挡不住它变成一锅香喷喷的狗肉;滚蹄子马死了,家里分到了整个马头,却让父亲连同四个马蹄一起埋了。
  不得不佩服作者剪裁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真实、简洁、凝练、出神入化。这画龙点睛、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的留白艺术,不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一吗?作者留下了一个多么大的想象空间有待读者去填充啊!由此可见,这是一个聪明睿智、艺术手法老到的作家。
  其二是情感的魅力。这是一部充满温暖和至爱情怀的小说。我们都知道,情感是作品的血肉,没有情感的作品是苍白的,乏味的,没有生命力的。就本部小说来说,那温暖的情怀与深沉的爱就蕴含在字里行间,存在于生活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之中。
  贫寒家庭的爱没有奢华物质的铺垫,本性多于刻意,也许还带着愚昧落后的痕迹,但并不影响它的真诚与美好。比如,丫头本来是男孩,之所以叫丫头是因为家里老人相信,叫个贱名好养活,所以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半大小子了还被整天丫头丫头地叫着;再如,丫头小时候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喘不过气来而晕倒。奶奶号称是村里的土医生,除了会接生以外,还会自制各种各样的偏方给人治病,对孙子的病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经常熬出一大碗黑乎乎的中药,用这偏方给孙子治病。治病手段之低劣,用心之良苦,情感之真挚,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如果说家人的爱是来自血缘,出于本性,那么村里街坊邻居对丫头的关爱却更加凸显了民风的淳朴与善良。比如,洪水袭来,大人们都要上大堤抗洪,半大小子丫头也跑了上去,却被村支书赶了回来;当父亲和爷爷相继去世,家里生活陷入困境,14岁的丫头不得不辍学,可是他稚嫩的双肩又怎能挑得起这副家庭生活的重担呢。这时家人和村民都十分关照他,先让他去学女孩子们才学的织网,稍大一点,又随着邻家叔叔去卖虾酱,驮不动一满罐先驮半罐子,在暴风雪之夜,台阶叔一步一步把崴了脚的他背回家———作者正是通过这点点滴滴的描写,展现一个男孩子是如何在充满爱与亲情的环境下一天天成长起来,不粉饰,不矫饰,更不着意煽情,这种爱是隐含在一粥一饭、一言一行之中的,是小树和泥土、春雨和小苗的关系,润物无声,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其三是思想的魅力。如果说情感是作品的血肉,思想就是作品的灵魂。一部没有思想、没有内涵的作品,描写得再生动再细腻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目的不单单是描绘风土人情,更不是展示贫穷落后,人们需要从作品中得到精神的抚慰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至为大家所共同。”那么像这样一部以传统的艺术手法写就的像一盆火一样的小说,究竟是哪里打动了我们?是久违了的记忆深处家乡的味道,带着熟悉而亲切的烟火气和泥土的芳香;还是里面的人物?比如自我感觉良好、家里家外忙忙乱乱的土医生奶奶;一瘸一拐猥琐善良的父亲;外表漂亮、内心狂野的姐姐和那个顽固而坚强的爷爷,抑或是那个娇贵到名字叫“丫头”、一天天长大的男孩。其实是没办法分的,丫头一家原本就和老枣树、四眼狗、滚蹄子马、乱草木屑还有破破烂烂的厚棉裤黑棉袄,和这里的土地、老屋、乡邻滚在一起的。从这部作品中仿佛觸摸到了生活中最本真的东西,处处洋溢着质朴感人的人文品格、道德情怀。它是与很多美好的品质、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的,诸如正直、善良、仁义、宽和、厚道、自尊、自强、爱与孝等,而在艺术处理上,作者又让它含而不露,沙里藏金。最突出的、也是最易引起争议的是写爷爷怕火化一场。其实爷爷的心思,不知是多少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农村老人的心结,非常典型。传统、保守、落后、愚昧,是城里的文化人取笑、甚至看不起农村人的理由,可现实就是如此。爷爷,起先怕火化,要死要活地闹,可是一旦看到丫头的父亲意外去世,家中倒了顶梁柱,他突然硬朗起来,以老迈之躯,重操木匠的旧业,试图再次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这样的老人,骨子里又是多么坚强不屈,他不服老,不认命,执意要与命运抗一抗,而这种坚韧的精神不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吗?恰恰是在这些一头高粱花子两腿泥巴的农民身上,却包含着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和品格。难道不是吗?瘸腿的卑微的父亲是那么善良,他专门挑来一匹没有人要的走不动、跑不快的滚蹄子马,他想的是,马与人一样,没有人用它,没有人理它,它多难受啊!父亲与滚蹄子马畸形绝配,左右摇摆,不知遭到多少人的嘲笑,他不在意,他是那么宽厚,放学回来的孩子们追在后面,嘻嘻哈哈地乐上一阵子,孩子们乐,父亲也乐。有的孩子不老实,拿柳条抽马屁股,“啪”一下子,我父亲不笑了。啪,又一下子。我父亲脸涨红了。啪,再一下子,我的父亲就发怒了。为什么?柳条抽在马身上,疼在父亲的心头,父亲与马同病相怜,他是那么爱他这匹残马。父亲多么盼望滚蹄子马能和别的马一样跑起来,为此费心尽力地给马做了一双鞋,这自然引来更大的嘲笑。羞愤之中,父亲失手打死了滚蹄子马,这对于善良、懦弱的父亲来说,无异于犯下滔天罪行,没有人责备他,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发自本性的自我谴责,这匹滚蹄子马就成了父亲心头永远抹不掉的痛,其间所彰显的正是一种人性之美。最难忘的还有丫头和死后爷爷独处一场。这一天,丫头也许是预感到爷爷要走了,心神不宁之中,来学校报信的人到了,丫头几乎飞奔着回了家,见到已经停尸在外的爷爷,他却一声也哭不出来,深痛及心,欲哭无泪。夜深人静,守灵的妈妈已经睡着了,丫头走近爷爷的尸体旁,慢慢掀开爷爷头上的布片,眼前的爷爷,除了面色蜡黄以外,却是那么安详平静,如同睡着了似的。他用手轻轻地摸了爷爷的脸,又猛地垂下头,拿嘴唇轻轻地亲了一下爷爷满是皱纹的额头,作者写道,“在我小的时候,爷爷不知道多少次亲过我的额头,可我却从没亲过爷爷一次”。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以非常细腻传神的笔触,刻画了男孩对爷爷深沉的发自内心的爱,但他自始至终还是没有哭一声,没有掉一滴眼泪,而忍不住落泪的是我们读者,此处真是无声胜有声啊。正应了高尔基那句话,“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
  应该说,这部小说内容很俗很土,可贵的是俗而无俗气,土而有真情。很欣赏作者高度忠于生活的态度;提炼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外糙里不糙、沙里藏金的本领。他从一个孩子的眼里看世界,展示的是贫弱小民的平凡生活,在平凡中却透出不平凡的意味。它朴实无华,像泥土一样厚实,但它有血有肉。这有血有肉的故事、思想与情怀,正是这部小说的精神张力。
其他文献
儿童之所以称其为儿童,在于童年期特定的生命和审美特质,在于儿童所拥有的不同于成人理解世界的视角和逻辑,而这也正是儿童文学文体特征所在。童年书写的要义在于呈现出童年期特殊的质地和感觉,写出这一生命阶段中儿童丰富的内在世界与成长。张之路的《吉祥时光》聚焦了1948年至1957年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与波诡云谲的政治运动中,以淡定从容的笔墨,展现了童年书写的独特景观。  一、历史深处
期刊
一个人(储安平)、一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一本周刊(《观察》)切入知识分子研究的谢泳于2007年任教厦门大学,此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议论。到厦大教书后,谢泳的研究对象有何变化呢?这本《现代文学的细节》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可以说,此书展示了作者最近10年研究趣味与研究对象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现代文学史料方面的论述,二是近身之学的关注,三是对旧体诗尤其是陈寅恪旧体诗的研究。  先说现代文学史
期刊
“文学理论”在20世纪实现了“脱胎换骨”和“改头换面”———在前半个世纪,它从一种社会、历史研究的“外部”束缚中解脱蜕变出来,慢慢确立了其“内部”自主性,实现了学科体制上的功能专门化,在文学与其他领域之间进行了疆界划分,并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等文学研究的近亲分支不断剥离;在后半个世纪,它越来越不满足于文学的束缚,不断跨域越界,向外开疆拓土,汲取资源,将自身大写化成“理论”(Theory),或被称作“
期刊
勒内·韦勒克与奥斯丁·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不属于文学本身的研究统统归于“外部研究”,把文学自身的,诸如叙述性作品的性质与存在方式、类型、文体学以及韵律、节奏、意象、隐喻、象征、神话等形式因素的研究划入文学的“内部研究”。其实,“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1],无
期刊
Keane,M.(2007).CreatedinChina:Thegreatnewleapforward.Routledge.  Moore,T.G.(2002).Chinaintheworldmarket:Chineseindustryandinternational sourcesofreforminthepostMaoera.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Pang,L
期刊
一  把“新文化派”与诸如林纾、辜鸿铭、严复、章士钊以及《学衡》派等“守旧派”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论争视为“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斗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的传统写法,而铺垫这一历史叙事传统的正是“新文化派”自己,尤其是其中热衷于写史而且往往把文化运动史写成个人自叙传的胡适。这样一部高度基于“新文化派”的角度或者立场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将“新文化派”视为“新文化”的绝对代表,而他们的反对者或
期刊
如果爱父母  就带他到这里来  那繁茂的土地里  有青春的回忆  如果爱子女  就带他到这里来  那自然给予的  我们同样给予他们  河边的白杨洒下斑駁的荫凉  不远处的青山是无声的挚友  洒下的汗珠结成香甜的果实  真切地感觉  我们是地球的孩子  这是小毛驴市民农园桃花源41号地主平骁妈妈写的一首诗———《大地之子》。每次读到这首诗,都觉得很欣慰,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小毛驴的存在,对北京这
期刊
2007年,美国投机性抵押贷款和衍生债券泡沫破灭,引发了震惊世界的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拉开了大衰退的序幕。各国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以拯救“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衰退的加深,然而主权债务危机却作为新的主角出现在经济衰退的图景中,而以核心与边缘这一制度安排为主要特征的欧元帝国主义加剧了危机。最终,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拉开了欧债危机的
期刊
对于《庄子》这样一部仪态万方的经典而言,任何解读方式都如飘风吹过众窍,所发之声响无不具备某种天然的合理性,从而在不同维度或层次上呈现着庄子哲学的某种特质。当然,这种说法强调的只是庄子哲学的多元性与开放性,绝不意味着所有的解读方式都是等效的。如果我们承认《庄子》有着深湛而卓越的思想品质,那么,我们就必须再度承认,某些解读方式可以“游刃有余”地凸显这种品质,另一些则因“拙于用大”而对此无计可施,甚至会
期刊
近日,北京出版社寄赠我一本最近出版的傅熹年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它是“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种。傅先生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著名专家,从事这项研究已有六十余年,是目前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建筑历史方面唯一的一位院士,所以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写的小书。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征,因而它在世界建筑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特征做了
期刊